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免费短信能否帮中移动挽回市场?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11 14:25:32 本文摘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移动正在推进的融合通信业务即将上线,该业务将把传统短信、彩信转变为基于数据流量的“新消息”服务,这意味着今后手机发送短信一条收取一毛钱的资费体系将成为过去,而改用流量计费。分析人士宣称,如果这一模式运营成熟,传统短信无疑将进入“免费”时代。

虽然中移动相关负责人对“2015年实现短信按流量收费”的报道给予了否定,“该项目眼下仍处于开发阶段,尚未有明确推出的时间表”,但与此同时,该负责人也承认,短信数据流量化将是大势所趋。

自手机普及后,发短信一直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通信方式之一,尤其是逢年过节,发短信几乎已成为人们拜年送祝福的流行方式。即便是在短信业务已日薄西山的当下,短信的赢利能力仍是令人惊叹。统计显示,仅在去年春节期间,人们发送的拜年短信就达300亿条之多,按每条短信0.1元计算,7天内通信运营商们就坐收30亿元。

在改革路上,少有组织和机构会有魄力和勇气主动自我革命,中移动主动探求融合通信业务也存在迫不得已的成分。受到以腾讯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前几年曾如日中天的短信业务早已风光不在。在集短信、视频、通话、群聊等多元功能为一体且免费的微信面前,短信业务近几年是与日俱下,据中移动近期所发布的前三季财报显示,短信使用量同比下降20.2%。

融合通信业务即运营商筹谋转型、主动求变的体现。据悉,在今年年初,中移动发布的《下一代融合通信白皮书》,就明确了推动传统的短信、语音和通讯录服务向以“新信息”、“新通话”和“新联系”为代表的融合通信服务转型的目标。以上三种功能皆以数据流量为支撑,更加互联网化,比如“新联系”,除原有联系人外,还增设了群、公众账号等功能,群能提供多种通信服务,包括群聊天、消息群发、群内内容共享等,用户还可以通过搜索、二维码扫描、推荐等方式关注公众账号,这些功能几乎和现在的微信群、公众账号一样。

试想,如果以上构想皆成功转化为现实,得以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广大手机用户的中移动一定具有天然的优势。但这种潜在的优势是否能够转为现实的竞争力却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就是三大运营商之间是否能够实现互通?仅中移动一家怕是独木难支,三家如果不和再次上演藩镇割据的闹剧,结局或许同样是无疾而终。其次就是这种融合通信业务是否拥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创新,给用户带来更新鲜的体验?如果仅仅是微信等移动互联网软件的翻版,怕是难以聚集其核心竞争力和人气。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模式将如何收费?免费还是按流量计费,流量计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免费是移动互联网吸引用户的最致命武器,如果运营商抱着原有的思维和习惯,怕他们在已强大似微信的竞争对手面前将不堪一击。据悉,目前微信上的活跃用户量已超过4.28亿,竞争对手不仅先行,而且势力强大,以中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是否能够后来者居上,我们将拭目以待。

关键字:中移动短信业务移动互联网

本文摘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x 免费短信能否帮中移动挽回市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运营商企业业务市场动态 → 正文

免费短信能否帮中移动挽回市场?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11 14:25:32 本文摘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移动正在推进的融合通信业务即将上线,该业务将把传统短信、彩信转变为基于数据流量的“新消息”服务,这意味着今后手机发送短信一条收取一毛钱的资费体系将成为过去,而改用流量计费。分析人士宣称,如果这一模式运营成熟,传统短信无疑将进入“免费”时代。

虽然中移动相关负责人对“2015年实现短信按流量收费”的报道给予了否定,“该项目眼下仍处于开发阶段,尚未有明确推出的时间表”,但与此同时,该负责人也承认,短信数据流量化将是大势所趋。

自手机普及后,发短信一直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通信方式之一,尤其是逢年过节,发短信几乎已成为人们拜年送祝福的流行方式。即便是在短信业务已日薄西山的当下,短信的赢利能力仍是令人惊叹。统计显示,仅在去年春节期间,人们发送的拜年短信就达300亿条之多,按每条短信0.1元计算,7天内通信运营商们就坐收30亿元。

在改革路上,少有组织和机构会有魄力和勇气主动自我革命,中移动主动探求融合通信业务也存在迫不得已的成分。受到以腾讯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前几年曾如日中天的短信业务早已风光不在。在集短信、视频、通话、群聊等多元功能为一体且免费的微信面前,短信业务近几年是与日俱下,据中移动近期所发布的前三季财报显示,短信使用量同比下降20.2%。

融合通信业务即运营商筹谋转型、主动求变的体现。据悉,在今年年初,中移动发布的《下一代融合通信白皮书》,就明确了推动传统的短信、语音和通讯录服务向以“新信息”、“新通话”和“新联系”为代表的融合通信服务转型的目标。以上三种功能皆以数据流量为支撑,更加互联网化,比如“新联系”,除原有联系人外,还增设了群、公众账号等功能,群能提供多种通信服务,包括群聊天、消息群发、群内内容共享等,用户还可以通过搜索、二维码扫描、推荐等方式关注公众账号,这些功能几乎和现在的微信群、公众账号一样。

试想,如果以上构想皆成功转化为现实,得以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广大手机用户的中移动一定具有天然的优势。但这种潜在的优势是否能够转为现实的竞争力却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就是三大运营商之间是否能够实现互通?仅中移动一家怕是独木难支,三家如果不和再次上演藩镇割据的闹剧,结局或许同样是无疾而终。其次就是这种融合通信业务是否拥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创新,给用户带来更新鲜的体验?如果仅仅是微信等移动互联网软件的翻版,怕是难以聚集其核心竞争力和人气。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模式将如何收费?免费还是按流量计费,流量计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免费是移动互联网吸引用户的最致命武器,如果运营商抱着原有的思维和习惯,怕他们在已强大似微信的竞争对手面前将不堪一击。据悉,目前微信上的活跃用户量已超过4.28亿,竞争对手不仅先行,而且势力强大,以中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是否能够后来者居上,我们将拭目以待。

关键字:中移动短信业务移动互联网

本文摘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