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云平台 → 正文

构建急救物联云平台,e急救想让生命跑赢时间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zi跃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0-20 20:33:46 本文摘自:36kr

对于病危患者而言,每分每秒都生死攸关。所以,如果能利用好病人抢救途中这段时间,发挥救护车与医院内资源的协调互动,可能意味着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但事实上,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的医院对于急救资源的调度并不尽如人意。“现在大部分救护车中的车载设备除可以传输心电指标外,还不能将患者的其他各项监测指标实时传输给医院,通常采用的是随车医生通过对讲和电话来与医院沟通。这样仅凭语言描述就很有可能造成误解,所传递的内容也十分有限。”e急救创始人袁峰表示,正是因为院前的沟通不畅,院内的急救资源协调准备不足,造成患者到院之后还需要进行各项检查与等待,很可能错过抢救的最佳时期。

因此,e急救构建了一个物联云平台,可以接入救护车上的监测仪,采集患者信息并与医院实时传输,从而帮助医生协调调度院内的急救资源。具体来说,e急救平台由车载子系统、院内子系统、云平台三个部分组成。云平台和车载子系统能够采集处理各种急救医疗数据信息,包括调度信息、生命体征监护视频、移动电子病历、诊断报告、现场照片、实时语音、地理位置等信息,通过移动网络以端对端的方式直接推送到欲送达的医院院内子系统。院内子系统在接到急救任务后会发出语音提示,院内医生可以根据传输回的数据,初步判断病人情况,对随车医生进行实时的指导;并调集院内相关的专科医生做准备,提前预留出手术室、准备好可能用到的检查的仪器设备,从而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目前也有如艾威梯(IVT)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扁鹊飞救”、杭州美诺公司开发的120信息系统等平台进入了急救物联领域。袁锋认为,与目前市场中的急救平台相比,e急救有着技术优势。首先,e急救采用智能物联接入,不限救护车中的车载监护仪品牌,不同品牌、门类、接入方式、数据协议的设备都可以接入;其次,在传输上采用P2P的方式,不通过服务器中转,节省带宽;并采用高压缩比算法,800×600的视频传输仅需10kb/s的带宽,使得在移动互联网上高质量实时传输各种媒体数据成为可能;此外,通过云平台,还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与跨区域的患者转运。

为了更迅速的进入医院,e急救在商业模式上并没有选择像其他急救物联平台一样,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向医院推广。而是采用了硬件赠送与合作运营的方式,辅以收取运营服务费。另外在医保目录中还包括远程心电电话传输一项收费项目,也可以通过此渠道向患者收取服务费用。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农村医保覆盖面的扩大,袁峰认为急救的市场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另外,目前国内多地都在筹备胸痛中心的建设与医院急救科内部信息化流程的改造,都给了e急救很好的市场机遇。

据了解,e急救将在11月份在成都开始试运行。计划在2017年完成四川、山西两地的推广,进而扩展到其他二线城市。

此前,e急救项目已经经历了一年多的筹备期,今年5月份北京艾德瑞普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目前e急救的团队共4人。创始人袁峰曾任中讯软件集团事业部总经理、翰林经纬集团CTO、新能极CTO 等;拥有10年以上公司管理与技术开发经验,曾组织管理开发远程心电、远程医疗图像等项目。市场总监曾任摩迪(MI)中国市场总监、高晟数据分析师事务所CEO、云君瑞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德 )亚太市场总监等;有近20年项目管理运作和市场管理经历,以及丰富的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经验。

目前e急救正在进行天使轮融资。

关键字:急救跑赢平台

本文摘自:36kr

x 构建急救物联云平台,e急救想让生命跑赢时间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云平台 → 正文

构建急救物联云平台,e急救想让生命跑赢时间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zi跃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0-20 20:33:46 本文摘自:36kr

对于病危患者而言,每分每秒都生死攸关。所以,如果能利用好病人抢救途中这段时间,发挥救护车与医院内资源的协调互动,可能意味着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但事实上,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的医院对于急救资源的调度并不尽如人意。“现在大部分救护车中的车载设备除可以传输心电指标外,还不能将患者的其他各项监测指标实时传输给医院,通常采用的是随车医生通过对讲和电话来与医院沟通。这样仅凭语言描述就很有可能造成误解,所传递的内容也十分有限。”e急救创始人袁峰表示,正是因为院前的沟通不畅,院内的急救资源协调准备不足,造成患者到院之后还需要进行各项检查与等待,很可能错过抢救的最佳时期。

因此,e急救构建了一个物联云平台,可以接入救护车上的监测仪,采集患者信息并与医院实时传输,从而帮助医生协调调度院内的急救资源。具体来说,e急救平台由车载子系统、院内子系统、云平台三个部分组成。云平台和车载子系统能够采集处理各种急救医疗数据信息,包括调度信息、生命体征监护视频、移动电子病历、诊断报告、现场照片、实时语音、地理位置等信息,通过移动网络以端对端的方式直接推送到欲送达的医院院内子系统。院内子系统在接到急救任务后会发出语音提示,院内医生可以根据传输回的数据,初步判断病人情况,对随车医生进行实时的指导;并调集院内相关的专科医生做准备,提前预留出手术室、准备好可能用到的检查的仪器设备,从而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目前也有如艾威梯(IVT)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扁鹊飞救”、杭州美诺公司开发的120信息系统等平台进入了急救物联领域。袁锋认为,与目前市场中的急救平台相比,e急救有着技术优势。首先,e急救采用智能物联接入,不限救护车中的车载监护仪品牌,不同品牌、门类、接入方式、数据协议的设备都可以接入;其次,在传输上采用P2P的方式,不通过服务器中转,节省带宽;并采用高压缩比算法,800×600的视频传输仅需10kb/s的带宽,使得在移动互联网上高质量实时传输各种媒体数据成为可能;此外,通过云平台,还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与跨区域的患者转运。

为了更迅速的进入医院,e急救在商业模式上并没有选择像其他急救物联平台一样,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向医院推广。而是采用了硬件赠送与合作运营的方式,辅以收取运营服务费。另外在医保目录中还包括远程心电电话传输一项收费项目,也可以通过此渠道向患者收取服务费用。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农村医保覆盖面的扩大,袁峰认为急救的市场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另外,目前国内多地都在筹备胸痛中心的建设与医院急救科内部信息化流程的改造,都给了e急救很好的市场机遇。

据了解,e急救将在11月份在成都开始试运行。计划在2017年完成四川、山西两地的推广,进而扩展到其他二线城市。

此前,e急救项目已经经历了一年多的筹备期,今年5月份北京艾德瑞普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目前e急救的团队共4人。创始人袁峰曾任中讯软件集团事业部总经理、翰林经纬集团CTO、新能极CTO 等;拥有10年以上公司管理与技术开发经验,曾组织管理开发远程心电、远程医疗图像等项目。市场总监曾任摩迪(MI)中国市场总监、高晟数据分析师事务所CEO、云君瑞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德 )亚太市场总监等;有近20年项目管理运作和市场管理经历,以及丰富的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经验。

目前e急救正在进行天使轮融资。

关键字:急救跑赢平台

本文摘自:36kr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