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云平台 → 正文

开放or开源?IT巨头积极推出Open云平台

责任编辑:hli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5-17 10:07:47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云开雾散 踏上检阅之旅

近段时间以来,“开放”一词重拾人们的眼球。Facebook开放计算计划、红帽开源OpenShift,甚至包括各大互联网巨头也都纷纷放低姿态,将自己的云平台、云应用“开放”到底。人们不禁要问了,这背后究竟潜藏着何种玄妙?是利益所驱还是形势所趋?

无论是开放还是开源,都是“Open”,究其本质其实都是一种互通有无。历经多年发展的人类社会,迎来了当今全球化发展趋势,这种全球化趋势反映的也是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各民族各文化之间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联系的加强和深入。我们暂且不论全球化的利与弊,但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客观潮流。

  开放也属于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发展趋势的必然反映。

当今云时代,也更需要这种开放开源的态度去拥抱云计算。前不久,英特尔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因需而动,创新有道”的开放云计算策略发布会,与以往基于开放云计算大会不同的是,这次发布会上展现了基于开放和最新一代至强平台的众多豪华参考架构。我们可以将这次开放云计算策略发布会看作是,英特尔以技术专家的咨询顾问角色通过英特尔云构建计划,推动云计算开放开源的重要举措,也可以看做是英特尔在推动和引导开放数据中心联盟不断完善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成果。

  开放云计算策略发布会现场全景图

参加这次云计算解决方案参考架构展示的,有包括Bingo Cloud、Citrix、Canonical、戴尔、富士通、华为、联想、龙存科技、Stoneware、创新科等多家在云计算软硬件研发或运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参与了英特尔云构建计划的国内外厂商。

展示的参考架构能够应对当前云计算平台部署、基础架构运营维护以及应用优化中的严峻挑战;在基于全新一代至强处理器平台上实现互通有无,对现有和潜在云计算用户颇具参考价值。这些参考架构可谓是人类云计算发展史上各种优秀资源哺育出的一朵朵奇葩。

如果将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这些参考架构比作不同地域的花朵,开放数据中心联盟(ODCA)就可被称之为培育这些花朵的土壤。在这些解决方案发展、成形的过程中,开放数据中心联盟的云计算应用模型路线图及其体现出来的应用需求,成为了它们的创新起点。

而英特尔公司则可被视作养育这些花朵的园丁通过诠释云时代下的不同应用需求,结合其处理器平台及周边技术进行创新,在丰富的生态系统支持下培育出适应不同应用环境的花朵。

至此,弥漫在我们心际的无非就是深入了解这十一套参考架构的焦急和困惑。下面,我们将一一为您揭开这十大参考架构背后隐藏的秘密,且让我们一同踏上“检阅”之旅。

第2页:华为虚拟化高清视频和3D游戏解决方案

在十一套参考架构中,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摆放有赛车方向盘的华为展示区。华为通过现场演示了基于虚拟化的高清视频和3D游戏体验。

  现场展示虚拟化高清视频和3D游戏应用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虚拟化高清视频和3D游戏解决方案,采用了华为自主设计Galax虚拟化软件和Tecal RH2285服务器平台,并结合英特尔全新一代至强E5处理器。该解决方案主要针对虚拟化环境中图形密集型应用(如工程制图、动画渲染、高清视频、3D游戏等),打破了服务器虚拟化在图像处理方面的性能瓶颈,支持虚拟机中的应用程序访问图形处理器GPU,帮助提高虚拟机图形处理性能,释放CPU资源。

编辑点评:

虚拟化环境下的高清视频和3D游戏应用,可谓是虚拟化图形应用下的另一项突破。它一方面破解了传统虚拟化环境下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的瓶颈问题,充分释放中央处理器运算性能,整体提升虚拟化性能水平和多媒体应用体验;另一方面,华为虚拟化高清图形解决方案将虚拟化引入到图形应用,甚至为将来实现GPU虚拟化应用提供了可能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每个虚拟机上高清虚拟化应用目前只能对应一个GPU进行直连。

第3页:龙存科技集群存储解决方案

接下来,让我们来检阅第二朵奇葩来自龙存科技loongstore的集群存储解决方案。

  龙存科技loongstore展示集群存储解决方案

云计算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大数据,不仅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产生和传输海量数据,而且也有更多类型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存储和应用分析。另一方面,现有的FC SAN、NAS、IP SAN等存储设备主要是为结构化数据设计,依靠一两个控制器对内管理所有磁盘资源并对外提供服务的方式,性能、容量、可靠性都已经无法满足近年来非结构化数据增长态势的需要。这样一来,存储在云计算环境下亟需进行升级换代以应对诸多挑战。

龙存科技采用了代表计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文件系统技术发展方向的集群存储,将数据分布到集群中各节 点上,单一的使用接口与界面,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对所有数据进行统一使用与管理。集群中所有磁盘设备整合到单一的共享存储池中提供给前端的应用服务器,大大提高了磁盘利用率。它克服了传统SAN效率低下的缺陷,突破了Raid保护模式下只能允许一块或者两块硬盘失效的局限。

编辑点评:

存储系统遇到性能瓶颈后采用更加强大的单个存储系统,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更强大的存储系统势必会遭遇新的瓶颈。采用若干个普通性能的存储系统实现集群存储,是一种较为明智的做法。已被广泛使用的集群体系应用在存储上,就可以按比例增加存储资源性能。存储数量越大,存储设备越多,系统性能越大、可靠性和可用性也就越高。这正好印证了笔者一贯认为的“聪明的办法永远是可以同时惠及二者以上的方案”集群存储既可以明显提升性能和稳定性,同时还能避免落入“瓶颈升级新瓶颈再升级”的恶性循环及其带来的高成本、低效益的弊端。

第4页:戴尔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管理解决方案

看完了集群存储,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云计算中谈论最多的基础架构问题,这也是我们此次要“检阅”的参考架构议题之一。

  戴尔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管理解决方案展区

英特尔推出的全新一代至强E5处理器中,集成有节点控制器Node Manager,这一固件非常有用,尤其是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其带来的效果更加明显,它可以帮助服务器收集CPU、内存的温度和功耗。基于这一点,戴尔将远程控制卡与该创新固件结合在一起,在实现对CPU、内存监控的基础上,新增对硬盘、网卡、硬盘控制器的功耗和温度监控,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远端的功耗控制中心。这就完成了对服务器功耗管理的第一步骤实时收集服务器各个组件的功耗和温度信息。

完成了对功耗和温度的实时收集,就可以帮助了解哪些组件在哪些时候其功耗最大、最小。这样一来,就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管理了,也就是戴尔现场工作人员所介绍的“实现功耗的管理”。

既然是管理,自然就有一定的目标,功耗管理同样如此。戴尔对功耗管理提出的策略是:尽可能增加数据中心机柜上的服务器密度,在一个机柜里面增加更多的服务器。由于之前收集到了最大最小功耗信息,就可以按照平均功耗来安装服务器。但考虑到实际应用,比如某些关键业务应用的服务器其功耗通常都处于高位,那么就可以为其提供高优先级,而Web、办公等常规应用的服务器,则可以设置中优先级或者低优先级。实现灵活、动态功耗控制,同时不失关键业务支持。

在测量、管理之后,戴尔数据中心智能管理的第三个步骤就是优化。据介绍,优化包含数据中心制冷和供电中断两种情形。

编辑点评:

利用自身优势结合至强E5中的Node Manager,实现对数据中心海量服务器的能耗管理。戴尔既抓住了技术的创新设计,又切合了应用中的实际需求,并将它们进行整合打包,推出面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这些动作,可以视作是

在创新基础上的二次创新

将英特尔芯片平台上某一层面的创新与实际应用进行挂钩,值得广大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国IT企业效仿。

第5页:开源云软件孵化器Ubuntu OpenStack

前面我们提到,开源开放是“形势所趋”。来自Canonical公司的Ubuntu Open Stack云设施,其本身就是开源平台。该平台能帮助用户开发出公有云、私有云的开源软件,俨然成了开源云工具的孵化器。

  Ubuntu OpenStack云设施展区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作为一个开源项目,OpenStack拥有包括Rackspace、NASA和戴尔、Citrix、Canonical等公司的支持,在功能上已日趋完善。Ubuntu提供搭建OpenStack云平台的环境,为数据中心部署云基础设施提供诸多工具,免去了传统人工部署的琐碎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用户只需要事先根据自己的应用情况做好规划,就可以在数据中心享受一开机、一点击即可完成云设施部署的体验。

  基于Ubuntu的OpenStack自动化测试

在云设施部署完毕之后,还可以对云服务进行动态调整,并提供对云服务的管理。另外,现场还展示了最新版本的Ubuntu和OpenStack。

编辑点评:

“负负得正”相信每一个读过中学数学的人都十分清楚,但类似这种“真理”在这朵“孵化器”奇葩上却面临着截然相反的境遇— —开源的Ubuntu和开源的OpenStack,帮助用户搭建起来的应用工具仍属“开源”。利用英特尔推出新平台、帮助加快私有云落地、推进人类云时代步伐之机,Canonical公司将旗下开源的Ubuntu与Open Stack结合,打造能为广大开发者建设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开源软件,也是一种创新和开源精神的体现。同时,该公司

将现有的开源Ubuntu应用场景推向了基于未来云时代应用的渐进式旅程,同样也彰显了着眼于未来和对开源的坚守。

第6页:集成VMware vSphere 5.0的存储I/O控制方案

谈完了虚拟化、存储、数据中心能耗、开源软件,现在来看看云计算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存储I/O控制技术,此参考架构是有关运行VMware ESXi 5.0的英特尔服务器平台上的存储I/O问题。

  集成VMware vSphere 5.0的万兆以太网存储I/O控制方案

随着虚拟机数量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服务器在虚拟化环境下会面临I/O吞吐延迟的问题。而且,大规模的虚拟机也会由于共享物理网卡和存储,在密集的存储I/O方面会遭遇瓶颈。在当今高度融合和动态的虚拟化存储环境下,管理员要想轻松地运行所有的虚拟机并对其保护免受不当I/O密集型应用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跑关键业务的虚拟机的服务水平会优先享受到I/O资源分配。

  测试环境下的架构图解

  VMware vSphere Console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vSphere 5.0在Network I/O Control基础上构建,支持用户定义网络资源池实现多用户部署,并通过对每个资源池使用802.1标记来桥接虚拟和物理基础架构。Sphere 5.0可通过Netflow观察虚拟机流量,并通过SPAN和LLDP增强监控和故障排除功能。

编辑点评:

VMware vSphere 5.0存储输入输出控制的万兆以太网解决方案,是一种开放、支持智能卸载的以太网架构,完全符合开放数据中心联盟使用模型存储I/O控制。VMware在vSphere ESXi 5.0管理程序架构上构建用作主机平台的vSphere 5.0,不仅支持ESXi 5.0,而且也支持ESX/ESXi 4.x和ESX/ESXi 3.5主机。VMware这种结合英特尔最新的X540万兆以太网控制器的做法,可以充分发挥至强E5产品的强大I/O性能,进一步加速万兆以太网的应用和普及。

在现场演示的不同使用模型测试结果中,I/O控制都能大展身手破除虚拟化环境中的I/O瓶颈。

第7页:微软和宝德联合展示云计算管理解决方案

这是一朵微软和宝德联合哺育的“奇葩”宝德提供服务器,为解决方案提供计算资源、存储和网络支持;微软提供集成一体化管理平台,帮助用户构建基础架构资源池。

  微软宝德联合展示云管理方案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微软的System Cente平台,可以把所有的基础资源统一纳入到控制视野,从而帮助用户快速构建基础架构。在通过该平台构建起基础架构之后,不仅能对整合资源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用户提高生产力。

  VMMSSP V2.0功能概况

该参考架构,主要是在宝德PR系列服务器上,利用Windows Server Hyper V与微软系统中心虚拟机管理器自助服务门户(VMMSSP)2.0实现私有云的设立。

  基于英特尔架构的VMMSSP框架

编辑点评:

该解决方案结合了英特尔和微软在私有云方面的经验,通过细化各个组件和业务流程呈现私有云架构和部署。该参考架构提供有各种云系统中应有的基本功能,其VLAN也支持虚拟数据中心。在采用这种方案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存储、扩展性、网络和SSD的使用情形。比如在这种参考架构中,如果要在云环境中满足大批量存储需求的话,就需要使用iSCSI方案。

第8页:富士通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在云基础架构方面,富士通公司携新一代E5服务器参加了此次方案的展示,该方案侧重于打造云基础性平台。

  富士通展示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图中为PRIMERGY BX900和RX300 S6)

随着云计算的到来,IT决策者面临着引领组织向前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云计算可以提供灵活的、高效而又低成本的IT服务,这些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富士通公司展出的方案,主打“动态IT基础架构”旗号。因为在他们看来,云计算将成为基础性IT设施,无论在规划 、部署还是应用领域,这种基础设施都要能够实现高效灵活动态扩展,以帮助用户应对目前云计算部署、基础架构运维和应用优化中带来的种种挑战。

  富士通帮助搭建云平台框架图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适应用户多变的客户需求,富士通推出了支持灵活调整、配置、部署方面的应用。富士通致力于帮助广大企业用户搭建自己的云,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层次来实现:首先,通过x86刀片服务器和ETERNUS存储系统等核心节点组成硬件平台;其次,使用富士通自主开发的ROR/RCVE软件平台,进行资源动态调配和管理;最后,利用交互式友好界面的管理门户,真正实现高效管理 、调配资源,从而实现云平台的搭建变得异常简单。

  富士通云平台原理图

在开放性方面,富士通还提供了一个开放的API接口,方便用户做一些定制化的开发,也可以支持某些特定服务和特定需求的定制。同时,富士通也在扩大第三方产品支持的范围,支持更多的虚拟机平台。结合富士通完整的机架服务器、刀片服务器、存储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云计算管理平台方面,邱弘也为我们介绍了全新升级后的ROR 3.0的独特优势。ROR 3.0不仅扩展了对更多硬件产品的支持,完善了软件升级,而且在管理软件内部集成了一体化管理平台,使得用户无需事先定制服务界面或者管理界面,就可以迅速使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富士通云计算服务的可服务性和自适应能力。

编辑点评:

富士通展示的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囊括了其软硬件设施和管理平台,为很多还处于迷茫当中的企业,或者“有心无力”的中小企业和用户,提供了一步到位的部署云平台、交付云服务的支持

。富士通充分利用其完整的产品线和多年来对IT市场的领悟,在整个业界都在关注和抢占未来制高点的情况下,也算是一种根据自身情况第一时间打出“一站式”服务的思路。

第9页:Citrix为不同云架构搭建云桥

云时代会涌现出一大批公有云、私有云等不同架构的云平台,不同架构平台上的资源又会不断增长。依托这些增长资源的业务需要在不同云架构中实现互通和迁移。如何保障不同架构之间的安全、稳定、高效迁移,成为了Citrix思杰展示的重点。

  思杰展示NetScaler CloudBridge方案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思杰NetScaler是一个云计算时代的应用交付的平台,位于用户与企业后端应用之间。它可以满足应用可靠性、应用性能、资源卸载和应用安全性方面的需求。企业可以使用NetScaler来创建跨企业和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服务交付重叠架构,进而使云成为自己网络的透明扩展。

  为企业虚拟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商搭建云桥的参考架构

  为公有云、私有云搭建云桥的参考架构

NetScaler Cloud Bridge可以满足企业整合数据中心安全性和云计算灵活性、经济性的需求。通过这种云桥,管理员、用户、各种工具和应用程序都可以常驻企业网络,通过透明网络和用户在企业数据中心和云数据中心实现用户连接,提供无缝网络、安全通道、优化访问和透明应用使用体验。

传统数据中心和混合云平台之间搭建云桥的参考架构

编辑点评:

在不同云平台之间搭建云桥,相信这一点会让很多对云计算感到兴奋的人同样兴奋不已。它打破了不同云应用模式之间的隔阂,与云计算的资源共享、动态扩展、灵活应用、快速交付的精髓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在倡导“开放”云计算策略的背景环境下,思杰展出的方案与其说是强化开放,还不如说是打破壁垒、增强互通;在追逐“云计算”浪潮趋势下,与其说是一种移花接木,还不如说是一种别出心裁。

第10页:联想和Stoneware打造统一云平台

接下来我们要检阅的,是来自联想和Stoneware基于英特尔客户端感知云的理念而设计的一套架构统一云平台。

  联想和Stoneware合推的统一云平台方案展示

过去以来,与云计算有关的往往都集中在软件、基础架构、桌面和服务内容的交付,而对云架构环境下的客户端角色缺少足够的关注。 其实,在云服务中客户端所扮演的角色比以往更加重要。为此,英特尔创建了客户感知的Cloud Web API接口。该接口可以收集客户端为增强云方案交付给终端设备而使用的内容信息。

  联想Secure Cloud Access解决方案

现场人员介绍说,联想的Secure Cloud Access(SCA)是首个使用英特尔Web API的“客户感知”云方案。根据英特尔的设想,在未来,允许客户端设备拥有高中低不同的计算能力,云端会根据这些设备能力的不同进行优化,确保不同客户端用户能获得相适合的出色应 用体验。

  Stoneware webNetwork界面

由Stoneware和联想打造的这套解决方案,主要面向企业私有云,能够把公有云、私有云和用户本地设备上的文件、服务、应用软件通过统一的Web桌面平台呈现出来。

编辑点评:

联想和Stoneware推出的参考架构,在云端和设备端创建一种平衡,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应用体验的同时,也有助于IT更高效部署企业资源。在云部署中采纳这种方案的话,能够帮助企业利用一切IT资源并对它们进行优化。客户端感知的设计

,在帮助用户向云部署迁移、提供统一接口管理和查看应用和服务方面,也

给IT赋予了更多活力

第11页:BingoCloud构建服务型基础设施

该参考架构描述了使用“品高云”BingoCloud(不是BingCloud)、基于英特尔架构服务器的基本硬件设施。该产品可以帮助用户搭建起富有弹性、自助、标准化的服务型基础设施。

  品高软件基于BingoCloud的服务型基础设施方案展示

BingoCloud将客户的服务器、存储、防火墙、路由器等IT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管控,整合形成资源池,并由云平台核心智能资源调度器统一调度、交付弹性计算、弹性块存储、弹性IP、弹性负载均衡、分布式计算、3D渲染农场等能力,最终以自助服务平台的形式进行交付。

  BingoCloud产品架构图

另外,BingoCloud还提供了一系列标准化数据库和中间件组件,用户系统上线前只需向云平台提交个人运行环境需求和应用部署包,云平台就会为你自动完成剩下的工作,实现自动化上线。

编辑点评:

品高云(BingoCloud)商务云操作系统,可以说是国内目前真正能提供类似亚马逊公有云服务的自主平台,此外,在政府、软件研发、教育、信息安全等行业也提供有私有云解决方案。目前,BingoCloud已与中国电信和世纪互联共同建设国内首个与亚马逊EC2相兼容的公有云平台。BingoCloud此前并不太令人熟悉,但这并不影响着其创新和发展。厚积薄发,总是会有出路的

第12页:UIT创新科“锋云”存储系统

细心的读者想必会发现,前面介绍的十套参考架构覆盖的领域不尽相同,而此前介绍的龙存科技集群存储与接下来要讲的“锋云”存储系统是否一样呢?

  UIT创新科“锋云”存储方案展示

UIT(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弹性云存储架构,整合从云端到云终端的硬件、软件、数据中心、服务等整套云存储数据平台, 推出面向云存储的解决方案“锋云”。该方案主要包括:

UFS(UIT File System)分布式云存储文件系统

UCA(UIT Cloud Appliance)系列企业级云存储终端系统

USpace云存储文件管理软件

  UIT扩展存储参考架构

UIT此次展示的“锋云”存储系统,覆盖了云端和云终端各种业务应用。它以分布式云存储文件系统UFS为核心,为个人和企业数据保护应用分别提供了USpace和UCA系列产品。

  USpace框架图

  UCA2000框架图

在UIT看来,企业只有应用创新的弹性云存储架构,才能满足动态增长的存储需求。在未来UIT还将基于其云存储战略,扩充“锋云”产品线,继续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以满足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建设需求。

编辑点评:

针对不同用户群和应用场景而推出“锋云”存储系列产品,满足了个人和企业数据保护和管理的需求,也便于人们在云环境下对这些数据和存储进行管理、备份。不过在切合了人们实际需要的同时,我们发现该架构采用的是千兆以太网,如果支持万兆网络,相信会对应用效果提升不少。通过多租户、共享架构的方式来实现最大化云部署和扩展存储架构,再次为民族科技创新注入了鲜活动力。

第13页:参考架构近在咫尺 云已触手可及

十一套参考架构一一为您呈现,相信大家一路看过来之后,内心都充满了疑惑。由于前面有详细的内容介绍,下面我们就简要对它们进行总结分析,在将这十一套参考架构拼凑完整后你会发现:它已经真真切切地来了,云已触手可及。

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高度整合之后的按需部署和交付,基于这种运算模式下的IT应用,都将变得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灵活而且成本也更低廉。作为云计算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通用技术虚拟化,在云环境下扮演的角色也正越来越重要。

华为在虚拟化环境下,创造性地设计出高清视频和3D游戏解决方案,让普通民众深刻感受到云计算不再遥远。该解决方案针对虚拟化环境中图形密集型应用(如工程制图、动画渲染、高清视频、3D游戏等),打破了服务器虚拟化在图像处理方面的性能瓶颈。

同样基于虚拟化环境下的参考架构,VMware vSphere 5.0存储输入输出控制的万兆以太网解决方案,是一种开放、支持智能卸载的以太网架构,能有效缓解虚拟化环境尤其是云部署中不断增多的虚拟机的情况下带来的I/O瓶颈问题。

龙存科技集群存储和UIT创新科“锋云”存储系统,可以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而且能进一步增强相应的存储性能、改善I/O状况、灵活扩展和满足共享架构多用户环境下的存储需要。

在云端,戴尔设计基础架构能耗管理,微软和宝德联合推出云端集成一体化管理,Ubuntu OpenStack助力孵化开源云软件,联想和Stoneware打造统一云平台,从不同角度不同应用场景,为人们提供了颇具参考价值的设计方案。而富士通推出云动态基础架构“一站 式”部署和应用,BingoCloud帮助用户搭建基于云平台的服务型基础设施,则从整个底层架构至上层的云平台部署,都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对于不同架构不同形态的云模式之间的应用交付问题,思杰的解决方案则可大展身手。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十一套参考架构都完全围绕云计算而展开,只不过其中有些方案是发展成熟后的成形,有些是创新后的实施。但不论如何,它们都已经真真切切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这些方案设计,都基于实际应用出发。在基于最新至强创新设计和推动私有云落地前夕,这些参考架构已整装待发,帮助人们迎接未来挑战的同时,也勾勒出未来云时代的雏形。

  英特尔公司云战略与规划总监Billy Cox

借用英特尔公司云战略与规划总监Billy Cox先生的话,“英特尔与开放数据中心联盟及参与英特尔云构建计划的业界伙伴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开放架构的云计算创新体系”,在笔者看来,业界伙伴倾力打造的这十一套参考架构,也预示着云已触手可及。

关键字: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x 开放or开源?IT巨头积极推出Open云平台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云平台 → 正文

开放or开源?IT巨头积极推出Open云平台

责任编辑:hli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5-17 10:07:47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云开雾散 踏上检阅之旅

近段时间以来,“开放”一词重拾人们的眼球。Facebook开放计算计划、红帽开源OpenShift,甚至包括各大互联网巨头也都纷纷放低姿态,将自己的云平台、云应用“开放”到底。人们不禁要问了,这背后究竟潜藏着何种玄妙?是利益所驱还是形势所趋?

无论是开放还是开源,都是“Open”,究其本质其实都是一种互通有无。历经多年发展的人类社会,迎来了当今全球化发展趋势,这种全球化趋势反映的也是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各民族各文化之间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联系的加强和深入。我们暂且不论全球化的利与弊,但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客观潮流。

  开放也属于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发展趋势的必然反映。

当今云时代,也更需要这种开放开源的态度去拥抱云计算。前不久,英特尔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因需而动,创新有道”的开放云计算策略发布会,与以往基于开放云计算大会不同的是,这次发布会上展现了基于开放和最新一代至强平台的众多豪华参考架构。我们可以将这次开放云计算策略发布会看作是,英特尔以技术专家的咨询顾问角色通过英特尔云构建计划,推动云计算开放开源的重要举措,也可以看做是英特尔在推动和引导开放数据中心联盟不断完善之外的另一个重要成果。

  开放云计算策略发布会现场全景图

参加这次云计算解决方案参考架构展示的,有包括Bingo Cloud、Citrix、Canonical、戴尔、富士通、华为、联想、龙存科技、Stoneware、创新科等多家在云计算软硬件研发或运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参与了英特尔云构建计划的国内外厂商。

展示的参考架构能够应对当前云计算平台部署、基础架构运营维护以及应用优化中的严峻挑战;在基于全新一代至强处理器平台上实现互通有无,对现有和潜在云计算用户颇具参考价值。这些参考架构可谓是人类云计算发展史上各种优秀资源哺育出的一朵朵奇葩。

如果将针对不同应用领域的这些参考架构比作不同地域的花朵,开放数据中心联盟(ODCA)就可被称之为培育这些花朵的土壤。在这些解决方案发展、成形的过程中,开放数据中心联盟的云计算应用模型路线图及其体现出来的应用需求,成为了它们的创新起点。

而英特尔公司则可被视作养育这些花朵的园丁通过诠释云时代下的不同应用需求,结合其处理器平台及周边技术进行创新,在丰富的生态系统支持下培育出适应不同应用环境的花朵。

至此,弥漫在我们心际的无非就是深入了解这十一套参考架构的焦急和困惑。下面,我们将一一为您揭开这十大参考架构背后隐藏的秘密,且让我们一同踏上“检阅”之旅。

第2页:华为虚拟化高清视频和3D游戏解决方案

在十一套参考架构中,首先引入眼帘的是摆放有赛车方向盘的华为展示区。华为通过现场演示了基于虚拟化的高清视频和3D游戏体验。

  现场展示虚拟化高清视频和3D游戏应用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虚拟化高清视频和3D游戏解决方案,采用了华为自主设计Galax虚拟化软件和Tecal RH2285服务器平台,并结合英特尔全新一代至强E5处理器。该解决方案主要针对虚拟化环境中图形密集型应用(如工程制图、动画渲染、高清视频、3D游戏等),打破了服务器虚拟化在图像处理方面的性能瓶颈,支持虚拟机中的应用程序访问图形处理器GPU,帮助提高虚拟机图形处理性能,释放CPU资源。

编辑点评:

虚拟化环境下的高清视频和3D游戏应用,可谓是虚拟化图形应用下的另一项突破。它一方面破解了传统虚拟化环境下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的瓶颈问题,充分释放中央处理器运算性能,整体提升虚拟化性能水平和多媒体应用体验;另一方面,华为虚拟化高清图形解决方案将虚拟化引入到图形应用,甚至为将来实现GPU虚拟化应用提供了可能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每个虚拟机上高清虚拟化应用目前只能对应一个GPU进行直连。

第3页:龙存科技集群存储解决方案

接下来,让我们来检阅第二朵奇葩来自龙存科技loongstore的集群存储解决方案。

  龙存科技loongstore展示集群存储解决方案

云计算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大数据,不仅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产生和传输海量数据,而且也有更多类型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存储和应用分析。另一方面,现有的FC SAN、NAS、IP SAN等存储设备主要是为结构化数据设计,依靠一两个控制器对内管理所有磁盘资源并对外提供服务的方式,性能、容量、可靠性都已经无法满足近年来非结构化数据增长态势的需要。这样一来,存储在云计算环境下亟需进行升级换代以应对诸多挑战。

龙存科技采用了代表计算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文件系统技术发展方向的集群存储,将数据分布到集群中各节 点上,单一的使用接口与界面,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对所有数据进行统一使用与管理。集群中所有磁盘设备整合到单一的共享存储池中提供给前端的应用服务器,大大提高了磁盘利用率。它克服了传统SAN效率低下的缺陷,突破了Raid保护模式下只能允许一块或者两块硬盘失效的局限。

编辑点评:

存储系统遇到性能瓶颈后采用更加强大的单个存储系统,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更强大的存储系统势必会遭遇新的瓶颈。采用若干个普通性能的存储系统实现集群存储,是一种较为明智的做法。已被广泛使用的集群体系应用在存储上,就可以按比例增加存储资源性能。存储数量越大,存储设备越多,系统性能越大、可靠性和可用性也就越高。这正好印证了笔者一贯认为的“聪明的办法永远是可以同时惠及二者以上的方案”集群存储既可以明显提升性能和稳定性,同时还能避免落入“瓶颈升级新瓶颈再升级”的恶性循环及其带来的高成本、低效益的弊端。

第4页:戴尔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管理解决方案

看完了集群存储,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云计算中谈论最多的基础架构问题,这也是我们此次要“检阅”的参考架构议题之一。

  戴尔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管理解决方案展区

英特尔推出的全新一代至强E5处理器中,集成有节点控制器Node Manager,这一固件非常有用,尤其是在云计算数据中心,其带来的效果更加明显,它可以帮助服务器收集CPU、内存的温度和功耗。基于这一点,戴尔将远程控制卡与该创新固件结合在一起,在实现对CPU、内存监控的基础上,新增对硬盘、网卡、硬盘控制器的功耗和温度监控,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远端的功耗控制中心。这就完成了对服务器功耗管理的第一步骤实时收集服务器各个组件的功耗和温度信息。

完成了对功耗和温度的实时收集,就可以帮助了解哪些组件在哪些时候其功耗最大、最小。这样一来,就可以进一步对其进行管理了,也就是戴尔现场工作人员所介绍的“实现功耗的管理”。

既然是管理,自然就有一定的目标,功耗管理同样如此。戴尔对功耗管理提出的策略是:尽可能增加数据中心机柜上的服务器密度,在一个机柜里面增加更多的服务器。由于之前收集到了最大最小功耗信息,就可以按照平均功耗来安装服务器。但考虑到实际应用,比如某些关键业务应用的服务器其功耗通常都处于高位,那么就可以为其提供高优先级,而Web、办公等常规应用的服务器,则可以设置中优先级或者低优先级。实现灵活、动态功耗控制,同时不失关键业务支持。

在测量、管理之后,戴尔数据中心智能管理的第三个步骤就是优化。据介绍,优化包含数据中心制冷和供电中断两种情形。

编辑点评:

利用自身优势结合至强E5中的Node Manager,实现对数据中心海量服务器的能耗管理。戴尔既抓住了技术的创新设计,又切合了应用中的实际需求,并将它们进行整合打包,推出面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这些动作,可以视作是

在创新基础上的二次创新

将英特尔芯片平台上某一层面的创新与实际应用进行挂钩,值得广大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国IT企业效仿。

第5页:开源云软件孵化器Ubuntu OpenStack

前面我们提到,开源开放是“形势所趋”。来自Canonical公司的Ubuntu Open Stack云设施,其本身就是开源平台。该平台能帮助用户开发出公有云、私有云的开源软件,俨然成了开源云工具的孵化器。

  Ubuntu OpenStack云设施展区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作为一个开源项目,OpenStack拥有包括Rackspace、NASA和戴尔、Citrix、Canonical等公司的支持,在功能上已日趋完善。Ubuntu提供搭建OpenStack云平台的环境,为数据中心部署云基础设施提供诸多工具,免去了传统人工部署的琐碎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用户只需要事先根据自己的应用情况做好规划,就可以在数据中心享受一开机、一点击即可完成云设施部署的体验。

  基于Ubuntu的OpenStack自动化测试

在云设施部署完毕之后,还可以对云服务进行动态调整,并提供对云服务的管理。另外,现场还展示了最新版本的Ubuntu和OpenStack。

编辑点评:

“负负得正”相信每一个读过中学数学的人都十分清楚,但类似这种“真理”在这朵“孵化器”奇葩上却面临着截然相反的境遇— —开源的Ubuntu和开源的OpenStack,帮助用户搭建起来的应用工具仍属“开源”。利用英特尔推出新平台、帮助加快私有云落地、推进人类云时代步伐之机,Canonical公司将旗下开源的Ubuntu与Open Stack结合,打造能为广大开发者建设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开源软件,也是一种创新和开源精神的体现。同时,该公司

将现有的开源Ubuntu应用场景推向了基于未来云时代应用的渐进式旅程,同样也彰显了着眼于未来和对开源的坚守。

第6页:集成VMware vSphere 5.0的存储I/O控制方案

谈完了虚拟化、存储、数据中心能耗、开源软件,现在来看看云计算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存储I/O控制技术,此参考架构是有关运行VMware ESXi 5.0的英特尔服务器平台上的存储I/O问题。

  集成VMware vSphere 5.0的万兆以太网存储I/O控制方案

随着虚拟机数量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服务器在虚拟化环境下会面临I/O吞吐延迟的问题。而且,大规模的虚拟机也会由于共享物理网卡和存储,在密集的存储I/O方面会遭遇瓶颈。在当今高度融合和动态的虚拟化存储环境下,管理员要想轻松地运行所有的虚拟机并对其保护免受不当I/O密集型应用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跑关键业务的虚拟机的服务水平会优先享受到I/O资源分配。

  测试环境下的架构图解

  VMware vSphere Console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vSphere 5.0在Network I/O Control基础上构建,支持用户定义网络资源池实现多用户部署,并通过对每个资源池使用802.1标记来桥接虚拟和物理基础架构。Sphere 5.0可通过Netflow观察虚拟机流量,并通过SPAN和LLDP增强监控和故障排除功能。

编辑点评:

VMware vSphere 5.0存储输入输出控制的万兆以太网解决方案,是一种开放、支持智能卸载的以太网架构,完全符合开放数据中心联盟使用模型存储I/O控制。VMware在vSphere ESXi 5.0管理程序架构上构建用作主机平台的vSphere 5.0,不仅支持ESXi 5.0,而且也支持ESX/ESXi 4.x和ESX/ESXi 3.5主机。VMware这种结合英特尔最新的X540万兆以太网控制器的做法,可以充分发挥至强E5产品的强大I/O性能,进一步加速万兆以太网的应用和普及。

在现场演示的不同使用模型测试结果中,I/O控制都能大展身手破除虚拟化环境中的I/O瓶颈。

第7页:微软和宝德联合展示云计算管理解决方案

这是一朵微软和宝德联合哺育的“奇葩”宝德提供服务器,为解决方案提供计算资源、存储和网络支持;微软提供集成一体化管理平台,帮助用户构建基础架构资源池。

  微软宝德联合展示云管理方案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微软的System Cente平台,可以把所有的基础资源统一纳入到控制视野,从而帮助用户快速构建基础架构。在通过该平台构建起基础架构之后,不仅能对整合资源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用户提高生产力。

  VMMSSP V2.0功能概况

该参考架构,主要是在宝德PR系列服务器上,利用Windows Server Hyper V与微软系统中心虚拟机管理器自助服务门户(VMMSSP)2.0实现私有云的设立。

  基于英特尔架构的VMMSSP框架

编辑点评:

该解决方案结合了英特尔和微软在私有云方面的经验,通过细化各个组件和业务流程呈现私有云架构和部署。该参考架构提供有各种云系统中应有的基本功能,其VLAN也支持虚拟数据中心。在采用这种方案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存储、扩展性、网络和SSD的使用情形。比如在这种参考架构中,如果要在云环境中满足大批量存储需求的话,就需要使用iSCSI方案。

第8页:富士通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在云基础架构方面,富士通公司携新一代E5服务器参加了此次方案的展示,该方案侧重于打造云基础性平台。

  富士通展示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图中为PRIMERGY BX900和RX300 S6)

随着云计算的到来,IT决策者面临着引领组织向前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云计算可以提供灵活的、高效而又低成本的IT服务,这些在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富士通公司展出的方案,主打“动态IT基础架构”旗号。因为在他们看来,云计算将成为基础性IT设施,无论在规划 、部署还是应用领域,这种基础设施都要能够实现高效灵活动态扩展,以帮助用户应对目前云计算部署、基础架构运维和应用优化中带来的种种挑战。

  富士通帮助搭建云平台框架图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适应用户多变的客户需求,富士通推出了支持灵活调整、配置、部署方面的应用。富士通致力于帮助广大企业用户搭建自己的云,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层次来实现:首先,通过x86刀片服务器和ETERNUS存储系统等核心节点组成硬件平台;其次,使用富士通自主开发的ROR/RCVE软件平台,进行资源动态调配和管理;最后,利用交互式友好界面的管理门户,真正实现高效管理 、调配资源,从而实现云平台的搭建变得异常简单。

  富士通云平台原理图

在开放性方面,富士通还提供了一个开放的API接口,方便用户做一些定制化的开发,也可以支持某些特定服务和特定需求的定制。同时,富士通也在扩大第三方产品支持的范围,支持更多的虚拟机平台。结合富士通完整的机架服务器、刀片服务器、存储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在云计算管理平台方面,邱弘也为我们介绍了全新升级后的ROR 3.0的独特优势。ROR 3.0不仅扩展了对更多硬件产品的支持,完善了软件升级,而且在管理软件内部集成了一体化管理平台,使得用户无需事先定制服务界面或者管理界面,就可以迅速使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富士通云计算服务的可服务性和自适应能力。

编辑点评:

富士通展示的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囊括了其软硬件设施和管理平台,为很多还处于迷茫当中的企业,或者“有心无力”的中小企业和用户,提供了一步到位的部署云平台、交付云服务的支持

。富士通充分利用其完整的产品线和多年来对IT市场的领悟,在整个业界都在关注和抢占未来制高点的情况下,也算是一种根据自身情况第一时间打出“一站式”服务的思路。

第9页:Citrix为不同云架构搭建云桥

云时代会涌现出一大批公有云、私有云等不同架构的云平台,不同架构平台上的资源又会不断增长。依托这些增长资源的业务需要在不同云架构中实现互通和迁移。如何保障不同架构之间的安全、稳定、高效迁移,成为了Citrix思杰展示的重点。

  思杰展示NetScaler CloudBridge方案

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思杰NetScaler是一个云计算时代的应用交付的平台,位于用户与企业后端应用之间。它可以满足应用可靠性、应用性能、资源卸载和应用安全性方面的需求。企业可以使用NetScaler来创建跨企业和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服务交付重叠架构,进而使云成为自己网络的透明扩展。

  为企业虚拟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商搭建云桥的参考架构

  为公有云、私有云搭建云桥的参考架构

NetScaler Cloud Bridge可以满足企业整合数据中心安全性和云计算灵活性、经济性的需求。通过这种云桥,管理员、用户、各种工具和应用程序都可以常驻企业网络,通过透明网络和用户在企业数据中心和云数据中心实现用户连接,提供无缝网络、安全通道、优化访问和透明应用使用体验。

传统数据中心和混合云平台之间搭建云桥的参考架构

编辑点评:

在不同云平台之间搭建云桥,相信这一点会让很多对云计算感到兴奋的人同样兴奋不已。它打破了不同云应用模式之间的隔阂,与云计算的资源共享、动态扩展、灵活应用、快速交付的精髓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在倡导“开放”云计算策略的背景环境下,思杰展出的方案与其说是强化开放,还不如说是打破壁垒、增强互通;在追逐“云计算”浪潮趋势下,与其说是一种移花接木,还不如说是一种别出心裁。

第10页:联想和Stoneware打造统一云平台

接下来我们要检阅的,是来自联想和Stoneware基于英特尔客户端感知云的理念而设计的一套架构统一云平台。

  联想和Stoneware合推的统一云平台方案展示

过去以来,与云计算有关的往往都集中在软件、基础架构、桌面和服务内容的交付,而对云架构环境下的客户端角色缺少足够的关注。 其实,在云服务中客户端所扮演的角色比以往更加重要。为此,英特尔创建了客户感知的Cloud Web API接口。该接口可以收集客户端为增强云方案交付给终端设备而使用的内容信息。

  联想Secure Cloud Access解决方案

现场人员介绍说,联想的Secure Cloud Access(SCA)是首个使用英特尔Web API的“客户感知”云方案。根据英特尔的设想,在未来,允许客户端设备拥有高中低不同的计算能力,云端会根据这些设备能力的不同进行优化,确保不同客户端用户能获得相适合的出色应 用体验。

  Stoneware webNetwork界面

由Stoneware和联想打造的这套解决方案,主要面向企业私有云,能够把公有云、私有云和用户本地设备上的文件、服务、应用软件通过统一的Web桌面平台呈现出来。

编辑点评:

联想和Stoneware推出的参考架构,在云端和设备端创建一种平衡,为终端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应用体验的同时,也有助于IT更高效部署企业资源。在云部署中采纳这种方案的话,能够帮助企业利用一切IT资源并对它们进行优化。客户端感知的设计

,在帮助用户向云部署迁移、提供统一接口管理和查看应用和服务方面,也

给IT赋予了更多活力

第11页:BingoCloud构建服务型基础设施

该参考架构描述了使用“品高云”BingoCloud(不是BingCloud)、基于英特尔架构服务器的基本硬件设施。该产品可以帮助用户搭建起富有弹性、自助、标准化的服务型基础设施。

  品高软件基于BingoCloud的服务型基础设施方案展示

BingoCloud将客户的服务器、存储、防火墙、路由器等IT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管控,整合形成资源池,并由云平台核心智能资源调度器统一调度、交付弹性计算、弹性块存储、弹性IP、弹性负载均衡、分布式计算、3D渲染农场等能力,最终以自助服务平台的形式进行交付。

  BingoCloud产品架构图

另外,BingoCloud还提供了一系列标准化数据库和中间件组件,用户系统上线前只需向云平台提交个人运行环境需求和应用部署包,云平台就会为你自动完成剩下的工作,实现自动化上线。

编辑点评:

品高云(BingoCloud)商务云操作系统,可以说是国内目前真正能提供类似亚马逊公有云服务的自主平台,此外,在政府、软件研发、教育、信息安全等行业也提供有私有云解决方案。目前,BingoCloud已与中国电信和世纪互联共同建设国内首个与亚马逊EC2相兼容的公有云平台。BingoCloud此前并不太令人熟悉,但这并不影响着其创新和发展。厚积薄发,总是会有出路的

第12页:UIT创新科“锋云”存储系统

细心的读者想必会发现,前面介绍的十套参考架构覆盖的领域不尽相同,而此前介绍的龙存科技集群存储与接下来要讲的“锋云”存储系统是否一样呢?

  UIT创新科“锋云”存储方案展示

UIT(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弹性云存储架构,整合从云端到云终端的硬件、软件、数据中心、服务等整套云存储数据平台, 推出面向云存储的解决方案“锋云”。该方案主要包括:

UFS(UIT File System)分布式云存储文件系统

UCA(UIT Cloud Appliance)系列企业级云存储终端系统

USpace云存储文件管理软件

  UIT扩展存储参考架构

UIT此次展示的“锋云”存储系统,覆盖了云端和云终端各种业务应用。它以分布式云存储文件系统UFS为核心,为个人和企业数据保护应用分别提供了USpace和UCA系列产品。

  USpace框架图

  UCA2000框架图

在UIT看来,企业只有应用创新的弹性云存储架构,才能满足动态增长的存储需求。在未来UIT还将基于其云存储战略,扩充“锋云”产品线,继续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以满足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建设需求。

编辑点评:

针对不同用户群和应用场景而推出“锋云”存储系列产品,满足了个人和企业数据保护和管理的需求,也便于人们在云环境下对这些数据和存储进行管理、备份。不过在切合了人们实际需要的同时,我们发现该架构采用的是千兆以太网,如果支持万兆网络,相信会对应用效果提升不少。通过多租户、共享架构的方式来实现最大化云部署和扩展存储架构,再次为民族科技创新注入了鲜活动力。

第13页:参考架构近在咫尺 云已触手可及

十一套参考架构一一为您呈现,相信大家一路看过来之后,内心都充满了疑惑。由于前面有详细的内容介绍,下面我们就简要对它们进行总结分析,在将这十一套参考架构拼凑完整后你会发现:它已经真真切切地来了,云已触手可及。

云计算是一种IT资源高度整合之后的按需部署和交付,基于这种运算模式下的IT应用,都将变得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灵活而且成本也更低廉。作为云计算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通用技术虚拟化,在云环境下扮演的角色也正越来越重要。

华为在虚拟化环境下,创造性地设计出高清视频和3D游戏解决方案,让普通民众深刻感受到云计算不再遥远。该解决方案针对虚拟化环境中图形密集型应用(如工程制图、动画渲染、高清视频、3D游戏等),打破了服务器虚拟化在图像处理方面的性能瓶颈。

同样基于虚拟化环境下的参考架构,VMware vSphere 5.0存储输入输出控制的万兆以太网解决方案,是一种开放、支持智能卸载的以太网架构,能有效缓解虚拟化环境尤其是云部署中不断增多的虚拟机的情况下带来的I/O瓶颈问题。

龙存科技集群存储和UIT创新科“锋云”存储系统,可以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而且能进一步增强相应的存储性能、改善I/O状况、灵活扩展和满足共享架构多用户环境下的存储需要。

在云端,戴尔设计基础架构能耗管理,微软和宝德联合推出云端集成一体化管理,Ubuntu OpenStack助力孵化开源云软件,联想和Stoneware打造统一云平台,从不同角度不同应用场景,为人们提供了颇具参考价值的设计方案。而富士通推出云动态基础架构“一站 式”部署和应用,BingoCloud帮助用户搭建基于云平台的服务型基础设施,则从整个底层架构至上层的云平台部署,都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对于不同架构不同形态的云模式之间的应用交付问题,思杰的解决方案则可大展身手。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十一套参考架构都完全围绕云计算而展开,只不过其中有些方案是发展成熟后的成形,有些是创新后的实施。但不论如何,它们都已经真真切切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这些方案设计,都基于实际应用出发。在基于最新至强创新设计和推动私有云落地前夕,这些参考架构已整装待发,帮助人们迎接未来挑战的同时,也勾勒出未来云时代的雏形。

  英特尔公司云战略与规划总监Billy Cox

借用英特尔公司云战略与规划总监Billy Cox先生的话,“英特尔与开放数据中心联盟及参与英特尔云构建计划的业界伙伴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开放架构的云计算创新体系”,在笔者看来,业界伙伴倾力打造的这十一套参考架构,也预示着云已触手可及。

关键字: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