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云服务 → 正文

华为组建Cloud BU 强势杀入万亿云服务市场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李正豪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4-15 22:12:31 本文摘自:中国经营报

智能手机业务在toC消费级市场站稳了全球前三以后,华为正尝试将公有云打造为面向toB企业级市场的新引擎。

“云服务将成为未来商业的基础设施。面向未来,华为将坚定不移地打造开放、可信的公有云平台。”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于4月11日在第十四届华为分析师大会上表示,华为的目标是做智能社会的使能者、推动者,实现这一目标的三大战略是做多联接、撑大管道、使能行业数字化,云服务则是华为战略核心的核心,将成为企业级业务的统一平台。

公有云已是巨头林立的市场,在国外有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IBM等,在国内也有BAT、三大电信运营商等。但华为Cloud BU总裁兼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明确表示,“华为过去参与过的行业,哪一个竞争不激烈?”言外之意是,华为公有云已经做好了上阵一搏的准备。

华为2011年将自身业务版图划分为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三大BG。过去几年,消费者业务一直“跑”得最快。但2016年,企业业务47.3%的同比增长超越消费者业务的43.6%,成为跑得最快的那驾“马车”。随着华为公有云的旗号被高高举起,目前营收规模最小的企业级业务很可能将与消费者业务齐头并进,与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一起,成为拉动华为继续快速前进的真正的“三驾马车”。

坚持“两条腿走路”

华为企业业务BG独立运营以来,主要提供企业网络、企业无线、统一通信与协作等服务。特别是在2015年提出“产品与服务双驱动”以来,华为举起公有云旗号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业内尤其是现有的云计算巨头,更加关注的是华为将以何种路径切入公有云市场。对此,徐直军明确表示,“华为公有云的策略是,首先要有自己的公有云平台,其次是和全球电信运营商合作公有云,携手电信运营商和商业合作伙伴打造生态,实现行业云化,这就是华为的Cloud Family战略,是华为区别于其他公司的公有云发展之路。”

众所周知,华为早已是超越爱立信、诺基亚等老对手,成为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老大”。因此,相对于亚马逊、微软、谷歌、IBM、BAT等公有云巨头来说,华为发力公有云,最大的优势就是遍及全世界的电信运营商资源。而且,在举起公有云的旗号之前,华为在中国已经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天翼云,在欧洲也已经与德国电信、法国电信、西班牙电信等大型运营商开展公有云合作。未来,坚持自营和合作共建“两条腿走路”的华为公有云,必将把运营商资源运用到极致。

对于自营公有云业务,华为表态将坚持开放原则,做大华为公有云生态。郑叶来认为,华为公有云服务将在三个方面具备优势:第一就是坚持开放架构,借助OpenStacK开放云架构,让企业用户不被某一个服务商绑定;第二就是凭借二十多年服务企业的经验,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云服务;第三则是华为全球拥有12000家合作伙伴,可以一起参与华为公有云开放的商业生态系统,最终达到多方共赢的目标。

徐直军于3月9日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到华为将进入公有云市场,将成立Cloud BU。据了解,3月9日晚间,郑叶来收到任命为华为Cloud BU总裁。郑叶来同时还是华为IT产品线总裁。在华为架构中,存在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三大BG,以及多个产品线或者BU(业务单元)。郑叶来表示,当前主要任务是让华为Cloud BU尽快顺畅地“跑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媒体梳理报道,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过去74天时间里拜访了全国6个省委书记,最终签约的绝大多数都是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相关项目。由此看来,在成立Cloud BU的同时,华为在市场上早已行动起来了。

另外,据郑叶来透露,为了推动公有云业务的快速发展,华为已经决定增加相关部门2000人的人力资源投入。

成为增长引擎

华为为何此时发力云服务?首先因为云计算市场是一个规模庞大,但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市场。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IT采购中,云计算所占的比重尚小,在美国市场大约是12%,在中国市场还只有5%左右。但相关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长迅猛,截至2015年年底,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大约为1750亿美元,截至2016年年底已经达到2030亿美元,而2019年有望达到3120亿美元。

按照徐直军和郑叶来的解释,就是说华为要在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内涵的数字化、智能化社会不掉队,必须进入云计算市场。

其次,从华为自身的收入结构来看,在2016年5216亿元人民币的总营收中,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分别占到55.7%、34.5%、7.8%。华为要想实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必须做强做大企业业务。

同时,从增速来看,消费者业务在2014年、2015年分别实现32.6%、72.9%的同比增长,是华为营收增长的引擎;而随着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5年突破1亿部、2016年达到1.39亿部,消费者业务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了,而企业业务于2016年在增速上超越了消费者业务,选择规模庞大、增迅猛的云计算作为突破口,很容易继续推动toB企业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业内人士认为,华为Cloud BU的成立,在外部可以说是顺应了云计算市场爆发的大趋势,在内部则可以更好地打通、整合相关资源,打造统一的云服务平台和窗口,在万亿级别的云计算市场赢得自己的话语权。

进入公有云市场可能引发的担忧在于,华为本来是设备提供商,全球很多云计算厂商都是华为设备的采购者,现在,华为自己赤膊上阵杀入公有云市场,变成了其他云计算巨头的直接竞争对手,是否会影响到华为相关设备在市场上的表现?对此,郑叶来似乎并不担心,他认为,一方面华为相关设备在市场上有不错的客户基础,相关厂商不会放弃采购;另一方面,云服务市场规模足够大,而且处于起步阶段,不是少数厂商包打天下的市场。

另外,郑叶来表示,华为服务企业市场20多年的经验证明,toB市场和toC市场差异很大,在toB市场上,尤其需要业务的连续性、系统的可靠性、数据的安全性,以及确保如何联接企业的现在与未来。因此,华为过去的经验、能力和团队,对于开展公有云服务是非常有价值的。

关键字:华为云化BU

本文摘自:中国经营报

x 华为组建Cloud BU 强势杀入万亿云服务市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云服务 → 正文

华为组建Cloud BU 强势杀入万亿云服务市场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李正豪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4-15 22:12:31 本文摘自:中国经营报

智能手机业务在toC消费级市场站稳了全球前三以后,华为正尝试将公有云打造为面向toB企业级市场的新引擎。

“云服务将成为未来商业的基础设施。面向未来,华为将坚定不移地打造开放、可信的公有云平台。”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于4月11日在第十四届华为分析师大会上表示,华为的目标是做智能社会的使能者、推动者,实现这一目标的三大战略是做多联接、撑大管道、使能行业数字化,云服务则是华为战略核心的核心,将成为企业级业务的统一平台。

公有云已是巨头林立的市场,在国外有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IBM等,在国内也有BAT、三大电信运营商等。但华为Cloud BU总裁兼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明确表示,“华为过去参与过的行业,哪一个竞争不激烈?”言外之意是,华为公有云已经做好了上阵一搏的准备。

华为2011年将自身业务版图划分为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三大BG。过去几年,消费者业务一直“跑”得最快。但2016年,企业业务47.3%的同比增长超越消费者业务的43.6%,成为跑得最快的那驾“马车”。随着华为公有云的旗号被高高举起,目前营收规模最小的企业级业务很可能将与消费者业务齐头并进,与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一起,成为拉动华为继续快速前进的真正的“三驾马车”。

坚持“两条腿走路”

华为企业业务BG独立运营以来,主要提供企业网络、企业无线、统一通信与协作等服务。特别是在2015年提出“产品与服务双驱动”以来,华为举起公有云旗号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业内尤其是现有的云计算巨头,更加关注的是华为将以何种路径切入公有云市场。对此,徐直军明确表示,“华为公有云的策略是,首先要有自己的公有云平台,其次是和全球电信运营商合作公有云,携手电信运营商和商业合作伙伴打造生态,实现行业云化,这就是华为的Cloud Family战略,是华为区别于其他公司的公有云发展之路。”

众所周知,华为早已是超越爱立信、诺基亚等老对手,成为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老大”。因此,相对于亚马逊、微软、谷歌、IBM、BAT等公有云巨头来说,华为发力公有云,最大的优势就是遍及全世界的电信运营商资源。而且,在举起公有云的旗号之前,华为在中国已经与中国电信合作推出天翼云,在欧洲也已经与德国电信、法国电信、西班牙电信等大型运营商开展公有云合作。未来,坚持自营和合作共建“两条腿走路”的华为公有云,必将把运营商资源运用到极致。

对于自营公有云业务,华为表态将坚持开放原则,做大华为公有云生态。郑叶来认为,华为公有云服务将在三个方面具备优势:第一就是坚持开放架构,借助OpenStacK开放云架构,让企业用户不被某一个服务商绑定;第二就是凭借二十多年服务企业的经验,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云服务;第三则是华为全球拥有12000家合作伙伴,可以一起参与华为公有云开放的商业生态系统,最终达到多方共赢的目标。

徐直军于3月9日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到华为将进入公有云市场,将成立Cloud BU。据了解,3月9日晚间,郑叶来收到任命为华为Cloud BU总裁。郑叶来同时还是华为IT产品线总裁。在华为架构中,存在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三大BG,以及多个产品线或者BU(业务单元)。郑叶来表示,当前主要任务是让华为Cloud BU尽快顺畅地“跑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媒体梳理报道,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过去74天时间里拜访了全国6个省委书记,最终签约的绝大多数都是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相关项目。由此看来,在成立Cloud BU的同时,华为在市场上早已行动起来了。

另外,据郑叶来透露,为了推动公有云业务的快速发展,华为已经决定增加相关部门2000人的人力资源投入。

成为增长引擎

华为为何此时发力云服务?首先因为云计算市场是一个规模庞大,但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市场。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IT采购中,云计算所占的比重尚小,在美国市场大约是12%,在中国市场还只有5%左右。但相关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长迅猛,截至2015年年底,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大约为1750亿美元,截至2016年年底已经达到2030亿美元,而2019年有望达到3120亿美元。

按照徐直军和郑叶来的解释,就是说华为要在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内涵的数字化、智能化社会不掉队,必须进入云计算市场。

其次,从华为自身的收入结构来看,在2016年5216亿元人民币的总营收中,运营商业务、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分别占到55.7%、34.5%、7.8%。华为要想实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必须做强做大企业业务。

同时,从增速来看,消费者业务在2014年、2015年分别实现32.6%、72.9%的同比增长,是华为营收增长的引擎;而随着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5年突破1亿部、2016年达到1.39亿部,消费者业务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了,而企业业务于2016年在增速上超越了消费者业务,选择规模庞大、增迅猛的云计算作为突破口,很容易继续推动toB企业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业内人士认为,华为Cloud BU的成立,在外部可以说是顺应了云计算市场爆发的大趋势,在内部则可以更好地打通、整合相关资源,打造统一的云服务平台和窗口,在万亿级别的云计算市场赢得自己的话语权。

进入公有云市场可能引发的担忧在于,华为本来是设备提供商,全球很多云计算厂商都是华为设备的采购者,现在,华为自己赤膊上阵杀入公有云市场,变成了其他云计算巨头的直接竞争对手,是否会影响到华为相关设备在市场上的表现?对此,郑叶来似乎并不担心,他认为,一方面华为相关设备在市场上有不错的客户基础,相关厂商不会放弃采购;另一方面,云服务市场规模足够大,而且处于起步阶段,不是少数厂商包打天下的市场。

另外,郑叶来表示,华为服务企业市场20多年的经验证明,toB市场和toC市场差异很大,在toB市场上,尤其需要业务的连续性、系统的可靠性、数据的安全性,以及确保如何联接企业的现在与未来。因此,华为过去的经验、能力和团队,对于开展公有云服务是非常有价值的。

关键字:华为云化BU

本文摘自:中国经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