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网络企业动态 → 正文

IDC与承载网:SDN商用加速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07 11:34:03 本文摘自:通信世界周刊

2014年,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运营商的SDN商用项目浮出水面,而设备商与电信运营商就SDN的技术交流也越发地频繁。不难看出,这个起源于大学实验室、定位于IDC网络应用的SDN技术,在近10多年的发展演进中,不仅在技术成熟度、演进方案以及标准规范等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最初的概念和内核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外延。

现在,各大运营商都在为这种追求“控制与转发分离”的SDN网络技术找寻更多的适应场景,在这方面,中国联通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规划。

通过考察全球运营商的SDN试验项目以及结合SDN本身技术特性,中国联通最终将SDN在电信网络中的适应场景定位在了IDC内部、IDC网间互联、移动承载网IPRAN,以及移动核心网等几大领域。

业务需求“倒逼”技术变革

与产业界很多SDN的追随者不同,中国联通在最初并没有急于为SDN找出路,而是选择从自身需求出发。在中国联通看来,增长停滞、流量压力与OPEX(运营成本)走高是目前自身在业务运营和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三大难关。

中国联通研究院专家告诉《通信世界》记者,过去10年运营商的业务增长主要依靠国内的人口红利,而现在用户市场已濒临饱和,尽管中国联通在3G时代凭借成熟的网络技术短期内实现了移动用户的快速增长,但如今4G已然发牌,联通相比其他两家的技术优势地位正在消失,从近两个月用户增长放缓的趋势中可以看出,4G时代中国联通的确需要找到全新的市场增长点。

流量压力也是中国联通的痛点之一。一方面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视频在内的新增业务不断施压于承载网,而另一方面,用户对于使用体验的要求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运营商最近的一项关于手机用户满意度的调查中,“网速与稳定性”以29.1%的得票率位居榜首。业务膨胀与体验敏感对运营商造成了双重挤压,且集中爆发于两大方面:一是由于IP骨干网采用分布式路由,导致全局网的带宽利用率还不足30%;二是移动核心网的VAS(增值业务系统)随移动宽带流量激升而面临扩容压力。

最后是一路飙高的OPEX,这应该不仅是联通的困惑,更是国内运营商共同的烦恼。有统计显示,2002年,运营商IT&CT的CAPEX支出从13%降至8%,而OPEX支出却从77%上涨至82%,现在运营商已经将70%投入都用于运营成本,这其中,人力成本投入又占据了较大份额。

正是基于这些迫在眉睫的网络业务需求,才使得中国联通产生了引入SDN的核心动力。

按照其SDN发展规划,中国联通将通过引入SDN技术实现网络虚拟化以及与计算和存储的联动机制,以实现市场向公有云服务的延伸;其次通过在运营商大网中引入SDN技术,优化网络结构、提升带宽利用率,进而缓解流量压力;最后,通过SDN实现接入层海量设备的虚拟化以及汇聚层网络策略的集中部署和自动化下发,大幅简化运维难度,并以此减少可能产生的运维成本。

IDC与承载网:SDN商用加速

经过近3年的研究和部署,目前中国联通在SDN技术引入方面已经大有斩获。中国联通研究院基于SDN理念,很早提出了CUBE-Net(Cloud-oriented Ubiquitous-BroadbandElastic Network,面向云服务的泛在宽带弹性网络)网络体系,即服务功能、逻辑功能、部署功能三个角度,数据域、互联域、用户域等六个面的解耦型宽带网络架构。

在2012年,中国联通宣布将在其主要用于智慧城市支撑的“沃云”平台上,率先进行针对SDN、OpenFlow等技术的试商用测试,经过近4个月的试运行,中国联通的“沃云”平台在新业务上线周期、网络管理成本以及网络资源自动化调配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而在今年6月,中国联通又将SDN落地于IPRAN领域,四川联通率先发布了全球首个SDN IPRAN的商用网络。通过对无线接入侧的海量网元进行虚拟化,网络功能被收敛至汇聚层的SDN控制器的虚拟板卡中,网络管理不再需要对每一台网元设备逐一调整,而是采用集中部署自动化下发的方式,由此,网络运维的难度和频次得以大幅度降低。更重要的是,未来伴随SDN控制器北向接口的标准化,运营商的业务创新周期将大幅缩减,而开放出的网络功能也将为政企业务提供更多的业务权限。

“五个维度”体现联通思路

针对SDN在网络架构中的部署思路,中国联通也从“五个维度”进行了阐述。

第一是分域SDN化,因为SDN对于电信网络并非革命式的推倒重来,中国联通将根据不同区域的现网设备实施不同的SDN演进策略,比如传统网络如何改造,新建网络如何部署等等。

第二是分层SDN化,SDN将实施逐层部署,亟需网络改造的环节将率先得以实现,比如目前来看比较棘手的无线接入侧,通过网元虚拟化简化运维流程和难度,在未来联通还将基于SDN IPRAN网络进一步减少网元设备。

第三是分步SDN化,网络的虚拟化进程将从接入层开始,逐渐向汇聚、核心层延伸,最终推至全网。

第四是控制分层化,中国联通将采用两层控制器架构,针对不同网络环境添加不同的SDN控制器,上层再部署统一控制器实现对下层网络的统一控制。

第五是分权限开放,针对目前业界普遍关注的SDN控制器的接口问题,联通方面将进一步统一控制器的北向接口,打造开放统一的网络业务开发环境,主要用于运营商级应用的开发。

关键字:数据域人口红利控制器

本文摘自:通信世界周刊

x IDC与承载网:SDN商用加速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网络企业动态 → 正文

IDC与承载网:SDN商用加速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07 11:34:03 本文摘自:通信世界周刊

2014年,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运营商的SDN商用项目浮出水面,而设备商与电信运营商就SDN的技术交流也越发地频繁。不难看出,这个起源于大学实验室、定位于IDC网络应用的SDN技术,在近10多年的发展演进中,不仅在技术成熟度、演进方案以及标准规范等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最初的概念和内核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外延。

现在,各大运营商都在为这种追求“控制与转发分离”的SDN网络技术找寻更多的适应场景,在这方面,中国联通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规划。

通过考察全球运营商的SDN试验项目以及结合SDN本身技术特性,中国联通最终将SDN在电信网络中的适应场景定位在了IDC内部、IDC网间互联、移动承载网IPRAN,以及移动核心网等几大领域。

业务需求“倒逼”技术变革

与产业界很多SDN的追随者不同,中国联通在最初并没有急于为SDN找出路,而是选择从自身需求出发。在中国联通看来,增长停滞、流量压力与OPEX(运营成本)走高是目前自身在业务运营和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三大难关。

中国联通研究院专家告诉《通信世界》记者,过去10年运营商的业务增长主要依靠国内的人口红利,而现在用户市场已濒临饱和,尽管中国联通在3G时代凭借成熟的网络技术短期内实现了移动用户的快速增长,但如今4G已然发牌,联通相比其他两家的技术优势地位正在消失,从近两个月用户增长放缓的趋势中可以看出,4G时代中国联通的确需要找到全新的市场增长点。

流量压力也是中国联通的痛点之一。一方面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视频在内的新增业务不断施压于承载网,而另一方面,用户对于使用体验的要求也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运营商最近的一项关于手机用户满意度的调查中,“网速与稳定性”以29.1%的得票率位居榜首。业务膨胀与体验敏感对运营商造成了双重挤压,且集中爆发于两大方面:一是由于IP骨干网采用分布式路由,导致全局网的带宽利用率还不足30%;二是移动核心网的VAS(增值业务系统)随移动宽带流量激升而面临扩容压力。

最后是一路飙高的OPEX,这应该不仅是联通的困惑,更是国内运营商共同的烦恼。有统计显示,2002年,运营商IT&CT的CAPEX支出从13%降至8%,而OPEX支出却从77%上涨至82%,现在运营商已经将70%投入都用于运营成本,这其中,人力成本投入又占据了较大份额。

正是基于这些迫在眉睫的网络业务需求,才使得中国联通产生了引入SDN的核心动力。

按照其SDN发展规划,中国联通将通过引入SDN技术实现网络虚拟化以及与计算和存储的联动机制,以实现市场向公有云服务的延伸;其次通过在运营商大网中引入SDN技术,优化网络结构、提升带宽利用率,进而缓解流量压力;最后,通过SDN实现接入层海量设备的虚拟化以及汇聚层网络策略的集中部署和自动化下发,大幅简化运维难度,并以此减少可能产生的运维成本。

IDC与承载网:SDN商用加速

经过近3年的研究和部署,目前中国联通在SDN技术引入方面已经大有斩获。中国联通研究院基于SDN理念,很早提出了CUBE-Net(Cloud-oriented Ubiquitous-BroadbandElastic Network,面向云服务的泛在宽带弹性网络)网络体系,即服务功能、逻辑功能、部署功能三个角度,数据域、互联域、用户域等六个面的解耦型宽带网络架构。

在2012年,中国联通宣布将在其主要用于智慧城市支撑的“沃云”平台上,率先进行针对SDN、OpenFlow等技术的试商用测试,经过近4个月的试运行,中国联通的“沃云”平台在新业务上线周期、网络管理成本以及网络资源自动化调配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而在今年6月,中国联通又将SDN落地于IPRAN领域,四川联通率先发布了全球首个SDN IPRAN的商用网络。通过对无线接入侧的海量网元进行虚拟化,网络功能被收敛至汇聚层的SDN控制器的虚拟板卡中,网络管理不再需要对每一台网元设备逐一调整,而是采用集中部署自动化下发的方式,由此,网络运维的难度和频次得以大幅度降低。更重要的是,未来伴随SDN控制器北向接口的标准化,运营商的业务创新周期将大幅缩减,而开放出的网络功能也将为政企业务提供更多的业务权限。

“五个维度”体现联通思路

针对SDN在网络架构中的部署思路,中国联通也从“五个维度”进行了阐述。

第一是分域SDN化,因为SDN对于电信网络并非革命式的推倒重来,中国联通将根据不同区域的现网设备实施不同的SDN演进策略,比如传统网络如何改造,新建网络如何部署等等。

第二是分层SDN化,SDN将实施逐层部署,亟需网络改造的环节将率先得以实现,比如目前来看比较棘手的无线接入侧,通过网元虚拟化简化运维流程和难度,在未来联通还将基于SDN IPRAN网络进一步减少网元设备。

第三是分步SDN化,网络的虚拟化进程将从接入层开始,逐渐向汇聚、核心层延伸,最终推至全网。

第四是控制分层化,中国联通将采用两层控制器架构,针对不同网络环境添加不同的SDN控制器,上层再部署统一控制器实现对下层网络的统一控制。

第五是分权限开放,针对目前业界普遍关注的SDN控制器的接口问题,联通方面将进一步统一控制器的北向接口,打造开放统一的网络业务开发环境,主要用于运营商级应用的开发。

关键字:数据域人口红利控制器

本文摘自:通信世界周刊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