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网络企业动态 → 正文

爱立信思科结盟应对华为崛起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代秀辉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1-18 11:41:56 本文摘自:法治周末

爱立信思科结盟应对华为崛起

“过去,华为是一边打爱立信,一边打思科,尚且游刃有余。但现在爱立信与思科联手,就会对华为形成一个很巨大的威胁”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代秀辉

在通信行业的江湖里,如果华为想要寻找对手的话,无疑是爱立信与思科。而如今,这两个对手选择牵手走在了一起。

11月9日晚,一则消息在通信业的微信朋友圈中爆炸式传开:爱立信将与思科在全球业务和技术领域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并专注于打造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

次日,该消息在双方的官网上得到证实。

在联合声明中,两家公司直言,在诺基亚斥资156亿欧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后,该公司以及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的崛起,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众所周知,华为与爱立信在移动通讯设备领域是对手,华为与思科在网络设备领域是对手。爱立信结盟思科,华为将如何?”一位通信界的业内人士在朋友圈中表示。

11月13日,法治周末记者联系华为公司总部了解对爱立信与思科结盟的态度,但截至发稿时,并未得到回应。

华为的新老对手

爱立信,可谓是华为在运营商业务中的老对手。

这家来自瑞典的老牌移动通讯设备商曾多年雄霸运营商业务市场,并占据行业老大地位,直到华为这样一家行业新晋的出现。

“受运营商铺设4G网络增速放缓以及价格战的影响,爱立信的主营业务电信设备这两年受到很大冲击。”资深电信分析师曾韬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实际上,这两年爱立信已经呈现出颓势,而华为的发展则愈发迅猛。”

公开资料显示,爱立信2013年、2014年营业收入为352亿美元、293亿美元,业绩下滑达16.8%。而华为2013年、2014年运营商业务为271亿美元、310亿美元,业务却增长了14.4%。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华为已经在业绩上击败爱立信。

然而,市场或许并不希望华为太寂寞,思科这样一个新对手继而出现在华为的视野中。

思科,是美国的一家网络设备服务商。

公开资料显示,思科在企业网、城域网以及接入领域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路由交换是思科的业务强项,在全球电信网络的高端路由器市场占有很高份额。

事实上,按照通常逻辑,思科本不应该与华为成为对手。然而,业内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电信与互联网壁垒的打破却不得不让两个不同领域的企业亮剑相搏。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对电信行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现在大家不打手机、不发短信,基本都是微信、微博来进行通信。整个手机行业过去还是运营商在主导,现在则是手机厂商苹果、三星来主导,而应用APP则多由互联网公司来主导。如此,运营商设备服务行业实际上正在走下坡路。实际上爱立信、华为等电信运营服务商都已意识到了电信行业可能迟早会走向没落。所以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在作出转型。”曾韬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为了适应市场格局的变化,华为在几年前开始涉足网络业务,实现了与电信业务的整合,彻底打通了电信与互联网之间的壁垒,分设运营商业务BG和企业业务BG来抢食市场,而这不可避免与思科的业务出现了交集。

“虽然说华为目前和思科在企业网络这一块的竞争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在电信网络时代,华为已经击败了爱立信,思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华为剑下的爱立信,这是思科所忧虑的。”曾韬说。

至此,华为的两个对手亟待需要寻找方法面对共同的敌人——华为。

巨头联盟的逻辑

于是,华为的两个对手结盟了。

按照爱立信与思科公布的计划,两家企业将展开全面合作。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合作内容将涵盖包括为服务供应商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并联合技术创新,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新的移动网络服务,涵盖安全领域和室内/室外网络;物联网的研发;跨网络架构的端到端的全面合作(包括5G、云计算、IP和物联网,从设备和传感器到接入网和核心网,以及企业IT云)等方面。两家企业还计划在咨询、集成以及IT和网络管理服务等这些全球服务能力上互补。

与此同时,两家公司将按照FRAND原则(指设备制造商在国际标准框架下达成协议,以保证这些设备制造商的设备能兼容和通用)达成专利授权协议,实现“无拘无束的联合创新”。

而按照思科的逻辑,通过与爱立信结盟,能够让公司在不卷入漫长的并购谈判的情况下,迅速进入规模更大的市场,而且合作也不会产生太多的业务重叠问题。

“此交易让我们能够扩展全球业务,触及到当前不曾涉及的市场。”思科首席执行官罗卓克11月10日公开表示。

而在爱立信看来,与思科建立伙伴关系,能够让该公司立即扩大产品和服务提供范围,速度要比公司通过收购或自主开发互联网设备更快。

爱立信和思科判断,到2018年,这一合作将帮助每家公司增加每年1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

“爱立信和思科其实各有各的优势,而且也非常明显。爱立信主要是在电信网络设备,思科则是在企业、互联网网络这块很强。原来这两个领域是相互隔绝的,现在互联网已经不是简单的APP,电信与互联网已经相互彼此浸入。所以对于爱立信而言,与其去研发这样的产品技术,不如从现有的巨头中来去寻求合作。而对于思科而言,则更加便于他对欧洲市场的开拓。所以对他们双方来说,合作是一个比较好的事。”曾韬说。

“爱立信与思科没有太多业务冲突,合作则有利于应对来自华为、诺基亚等竞争对手的压力。”通信专家项立刚亦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华为或面临威胁

那么,爱立信与思科的结盟,将为华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爱立信与思科的合作肯定会对华为产生一定的压力。过去,华为是一边打爱立信,一边打思科,尚且游刃有余。但现在爱立信与思科联手,就会对华为形成一个很巨大的威胁。”在曾韬看来,华为正面临“双拳难敌四手”的局面。

在曾韬看来,威胁主要体现在技术与市场两个方面。

“爱立信与思科的结盟会形成一种协同效应。电信设备技术与互联网设备技术之间会相互产生火花,两家巨头可能会通过专利技术交流研发出跨界的新产品、应用。它们的一些技术可以应用到新的领域产生创新。与此相伴的则是,华为在技术方面天然就略处于弱势。这对华为而言是一个明显的威胁。”曾韬解释。

“两者合作对于爱立信进入美国市场还是有帮助的。由于两家企业还有不同的特点,比如爱立信的移动通信特别强大,思科则在企业网路、路由器它比较强。所以,在技术方面两者是可以相互补充的。”项立刚对法治周末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威胁还有来自市场方面的压力。

据了解,目前华为的优势市场主要在中国市场;而思科的本土市场则是北美。由于政府保护以及国家安全原因,华为一直被拒在北美市场的大门外。而爱立信的本土市场则是欧洲市场。

“虽然爱立信、特别是思科在中国也是受阻。但爱立信与思科结盟更有利于相互促进在美国、欧洲两大市场上的开拓,它们可以弥补在中国的部分损失。而华为当下则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需要靠自己来走。对华为而言,未来的路任重道远。”曾韬坦言。

那么,华为如何才能破局?

“未来,华为可能会考虑继续收购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因为收购的方式是一种捷径,可以获得新的专利与技术。所以我觉得华为下一步要么可能会加快在技术方面的投入研发,要么就是在收购方面会加快脚步。不然,华为可能在未来会比较吃力一点,遇到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曾韬判断。

关键字:爱立信FRAND思科首席

本文摘自:法治周末

x 爱立信思科结盟应对华为崛起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网络企业动态 → 正文

爱立信思科结盟应对华为崛起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代秀辉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1-18 11:41:56 本文摘自:法治周末

爱立信思科结盟应对华为崛起

“过去,华为是一边打爱立信,一边打思科,尚且游刃有余。但现在爱立信与思科联手,就会对华为形成一个很巨大的威胁”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代秀辉

在通信行业的江湖里,如果华为想要寻找对手的话,无疑是爱立信与思科。而如今,这两个对手选择牵手走在了一起。

11月9日晚,一则消息在通信业的微信朋友圈中爆炸式传开:爱立信将与思科在全球业务和技术领域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并专注于打造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

次日,该消息在双方的官网上得到证实。

在联合声明中,两家公司直言,在诺基亚斥资156亿欧元收购阿尔卡特-朗讯后,该公司以及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的崛起,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众所周知,华为与爱立信在移动通讯设备领域是对手,华为与思科在网络设备领域是对手。爱立信结盟思科,华为将如何?”一位通信界的业内人士在朋友圈中表示。

11月13日,法治周末记者联系华为公司总部了解对爱立信与思科结盟的态度,但截至发稿时,并未得到回应。

华为的新老对手

爱立信,可谓是华为在运营商业务中的老对手。

这家来自瑞典的老牌移动通讯设备商曾多年雄霸运营商业务市场,并占据行业老大地位,直到华为这样一家行业新晋的出现。

“受运营商铺设4G网络增速放缓以及价格战的影响,爱立信的主营业务电信设备这两年受到很大冲击。”资深电信分析师曾韬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实际上,这两年爱立信已经呈现出颓势,而华为的发展则愈发迅猛。”

公开资料显示,爱立信2013年、2014年营业收入为352亿美元、293亿美元,业绩下滑达16.8%。而华为2013年、2014年运营商业务为271亿美元、310亿美元,业务却增长了14.4%。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华为已经在业绩上击败爱立信。

然而,市场或许并不希望华为太寂寞,思科这样一个新对手继而出现在华为的视野中。

思科,是美国的一家网络设备服务商。

公开资料显示,思科在企业网、城域网以及接入领域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路由交换是思科的业务强项,在全球电信网络的高端路由器市场占有很高份额。

事实上,按照通常逻辑,思科本不应该与华为成为对手。然而,业内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电信与互联网壁垒的打破却不得不让两个不同领域的企业亮剑相搏。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对电信行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现在大家不打手机、不发短信,基本都是微信、微博来进行通信。整个手机行业过去还是运营商在主导,现在则是手机厂商苹果、三星来主导,而应用APP则多由互联网公司来主导。如此,运营商设备服务行业实际上正在走下坡路。实际上爱立信、华为等电信运营服务商都已意识到了电信行业可能迟早会走向没落。所以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在作出转型。”曾韬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为了适应市场格局的变化,华为在几年前开始涉足网络业务,实现了与电信业务的整合,彻底打通了电信与互联网之间的壁垒,分设运营商业务BG和企业业务BG来抢食市场,而这不可避免与思科的业务出现了交集。

“虽然说华为目前和思科在企业网络这一块的竞争还不是很明显,但是在电信网络时代,华为已经击败了爱立信,思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华为剑下的爱立信,这是思科所忧虑的。”曾韬说。

至此,华为的两个对手亟待需要寻找方法面对共同的敌人——华为。

巨头联盟的逻辑

于是,华为的两个对手结盟了。

按照爱立信与思科公布的计划,两家企业将展开全面合作。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合作内容将涵盖包括为服务供应商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并联合技术创新,加快商业模式创新;新的移动网络服务,涵盖安全领域和室内/室外网络;物联网的研发;跨网络架构的端到端的全面合作(包括5G、云计算、IP和物联网,从设备和传感器到接入网和核心网,以及企业IT云)等方面。两家企业还计划在咨询、集成以及IT和网络管理服务等这些全球服务能力上互补。

与此同时,两家公司将按照FRAND原则(指设备制造商在国际标准框架下达成协议,以保证这些设备制造商的设备能兼容和通用)达成专利授权协议,实现“无拘无束的联合创新”。

而按照思科的逻辑,通过与爱立信结盟,能够让公司在不卷入漫长的并购谈判的情况下,迅速进入规模更大的市场,而且合作也不会产生太多的业务重叠问题。

“此交易让我们能够扩展全球业务,触及到当前不曾涉及的市场。”思科首席执行官罗卓克11月10日公开表示。

而在爱立信看来,与思科建立伙伴关系,能够让该公司立即扩大产品和服务提供范围,速度要比公司通过收购或自主开发互联网设备更快。

爱立信和思科判断,到2018年,这一合作将帮助每家公司增加每年1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

“爱立信和思科其实各有各的优势,而且也非常明显。爱立信主要是在电信网络设备,思科则是在企业、互联网网络这块很强。原来这两个领域是相互隔绝的,现在互联网已经不是简单的APP,电信与互联网已经相互彼此浸入。所以对于爱立信而言,与其去研发这样的产品技术,不如从现有的巨头中来去寻求合作。而对于思科而言,则更加便于他对欧洲市场的开拓。所以对他们双方来说,合作是一个比较好的事。”曾韬说。

“爱立信与思科没有太多业务冲突,合作则有利于应对来自华为、诺基亚等竞争对手的压力。”通信专家项立刚亦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华为或面临威胁

那么,爱立信与思科的结盟,将为华为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爱立信与思科的合作肯定会对华为产生一定的压力。过去,华为是一边打爱立信,一边打思科,尚且游刃有余。但现在爱立信与思科联手,就会对华为形成一个很巨大的威胁。”在曾韬看来,华为正面临“双拳难敌四手”的局面。

在曾韬看来,威胁主要体现在技术与市场两个方面。

“爱立信与思科的结盟会形成一种协同效应。电信设备技术与互联网设备技术之间会相互产生火花,两家巨头可能会通过专利技术交流研发出跨界的新产品、应用。它们的一些技术可以应用到新的领域产生创新。与此相伴的则是,华为在技术方面天然就略处于弱势。这对华为而言是一个明显的威胁。”曾韬解释。

“两者合作对于爱立信进入美国市场还是有帮助的。由于两家企业还有不同的特点,比如爱立信的移动通信特别强大,思科则在企业网路、路由器它比较强。所以,在技术方面两者是可以相互补充的。”项立刚对法治周末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威胁还有来自市场方面的压力。

据了解,目前华为的优势市场主要在中国市场;而思科的本土市场则是北美。由于政府保护以及国家安全原因,华为一直被拒在北美市场的大门外。而爱立信的本土市场则是欧洲市场。

“虽然爱立信、特别是思科在中国也是受阻。但爱立信与思科结盟更有利于相互促进在美国、欧洲两大市场上的开拓,它们可以弥补在中国的部分损失。而华为当下则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需要靠自己来走。对华为而言,未来的路任重道远。”曾韬坦言。

那么,华为如何才能破局?

“未来,华为可能会考虑继续收购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因为收购的方式是一种捷径,可以获得新的专利与技术。所以我觉得华为下一步要么可能会加快在技术方面的投入研发,要么就是在收购方面会加快脚步。不然,华为可能在未来会比较吃力一点,遇到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曾韬判断。

关键字:爱立信FRAND思科首席

本文摘自:法治周末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