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OpenPower会是IBM服务器的救命稻草吗?

责任编辑:黄心怡 作者:黄心怡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08-19 13:43:24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8月19日讯

芯片界的经典架构之一IBM Power遇上了麻烦,不光是在PC端、移动端上毫无建树,传统的优势领地——服务器也已经被瓜分大半,安身立命的高端计算市场摇摇欲坠。

对此,IBM的最新举措是与谷歌、Mellanox、NVIDIA和泰安联手建立了OpenPower联盟,根据IBM系统技术部门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Brad McCredie的说法,这是一个开放的、IBM Power 微处理器架构的开发联盟,该联盟成员将得到IBM的授权,开发基于Power架构的SoC(片上系统)芯片。

OpenPower的目标是云数据中心和HPC,它所选的路线并不似目前的最大对手英特尔,更接近服务器界的新秀ARM公司。

开放授权的商业模式是否值得IBM效仿?

将芯片设计授权给芯片制造商的做法,与ARM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十分相似,ARM现今在移动端攻城拔寨,已取得主导地位。和英特尔、IBM不同,ARM只设计服务器芯片的构架,而将生产交给Calxeda、AppliedMicro、Marvel等合作伙伴,ARM认为这样所带来的好处是:

1、芯片开发的成本由各家分摊。这对于早年缺乏资金的ARM公司来说,是极为裨益的。

2、允许合作伙伴对芯片进行定制化的改造,灵活满足用户需求。

3、形成一个创新的生态圈,通过与芯片制造商、软件厂商的合作驱动创新。

那么,这些好处对于IBM来说有没有意义呢?

芯片成本对于多金的IBM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大问题,更何况芯片成本的分摊意味着利润的共享。Power机是IBM的专有系统,价格昂贵、利润高,一旦开放芯片设计,势必影响收益。

ARM公司目前干的就是薄利多销的活,其年收入在9亿美元左右,和年收入动辄成百上千亿的IBM、英特尔等IT巨头相比差距甚大。IBM一向所追求的是高利润的市场,利润微薄的PC、x86服务器等都在可抛弃之列,OpenPower联盟的盈利模式是否符合IBM预期,着实值得商榷。

虽然前景难料,但在x86服务器的大举进攻下,小型机的收入逐年下滑,IBM的断腕重生似乎已经不可再拖了。

开源芯片剑指互联网

IBM与索尼合作开发的Cell芯片

“开源”的目的是让源码保持在开放的状态,全球的工程师均可自由地获取、使用和修改,进而促进整个生态圈的创新和活力。

ARM将开源视为与英特尔对抗的砝码,同为英特尔的对手,IBM 实际上早在2004年就创建了Power.org,宣布Power成为开放平台,公开授权PowerPC架构,并研发SoC芯片,与索尼、东芝合作推出了Cell处理器。可惜IBM最终在09年停止了Cell处理器的开发。

这一次的OpenPower联盟,IBM重整旗鼓,进一步开放了软件堆栈,包括中间件、Linux操作系统、KVM虚拟化管理程序、开源云架构Openstack和管理架构,IBM希望以此作为相对其他开放芯片平台的优势,开放授权芯片的IP核,剑指Web 2.0市场和HPC市场。

IBM将Web2.0市场定义为运行大量Web应用的数据中心市场,比如谷歌、Facebook、亚马逊、Twitter等的数据中心。

通用服务器在这些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中心面前遇到了挫折,他们需要设备与网络更为紧密的整合,传统IT的scale up架构无法适应互联网业务的需要。出于性能、成本、散热等因素考虑,这些企业放弃通用服务器,开始推行自主设计数据中心设备,其中,Facebook在推行开源计算上最为积极,于2011年10月成立开源计算项目基金会,致力于SoC和微服务器。值得一提的是,英特尔和AMD均已参与该开源计算项目。

IBM自然也不希望被时代洪流抛在后面,构建自己的开源生态圈,是可行的选择。

低功耗SoC芯片在数据中心的前景大有可为

SoC,全称System on Chip,简单来说是针对特定目的开发的高密度集成芯片,优点是低功耗、占用空间小,在存储服务器等对计算要求不高的领域已经获得规模商用,ARM也是采用这种架构。和通用x86服务器相比,Soc芯片更容易定制化改造,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采用不同的芯片架构。英特尔对这一领域表示了极大的重视,去年发布了基于凌动架构的SoC芯片,今年晚些时候第二代凌动SoC芯片也将推出。同时,代号为Broadwell的全新14nm工艺的SoC芯片,会在2014年正式推出。

另一家芯片厂商AMD除了开发和销售自己的SoC芯片外,也销售ARM架构和英特尔凌动芯片的微服务器。

当然,IBM实际上早就涉及了这一领域,即上文所提到的Cell,Cell擅长图形处理,是索尼的PS3游戏机的处理器,IBM之后也有推出Cell刀片服务器,希望拓展除PS3之外的其他领域,但收效并不理想。

现今OpenPower的目标显然不会再有游戏机,移动设备和云的发展正在改变业界的生态,超大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是最有希望的领域。从 OpenPower联盟的成员来看,谷歌是互联网企业,也是云数据中心的实践者。Mellanox是网络技术厂商,主要产品InfiniBand网卡和交换机,NVIDIA是图形处理器厂商,泰安是台湾的服务器主板供应商,他们均有志于开拓或进一步拓展数据中心领域。

在低功耗、高密度和定制化成为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热门趋势的今天,SoC芯片的前景大有可为,OpenPower的起步虽不算早,但也还不晚。在市场未成熟前,IBM的机会仍很大。

IBM与谷歌的合作引人关注

谷歌能为Power架构带来什么?

在OpenPower的成员中,互联网界的谷歌最令人关注。谷歌是云计算的最早提出者,IBM是传统IT厂商的代表。云模式与传统IT之争近年来越演越烈。除了商业模式之外,大规模互联网云数据中心的技术发展也在对IT软硬件的形态产生巨大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上文所提到的开源、SoC、定制化等等趋势,本质的推动力均是来自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IBM已经涉足云计算领域,与互联网界的公有云大鳄亚马逊等正面PK。此次OpenPower联盟的成立,对IBM和谷歌在云计算领域的合作会起到怎样的作用?谷歌不只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它还是第五大服务器制造商,谷歌数据中心中存在大量自主设计的服务器,已经具备成为一个芯片开发者的实力,它对于OpenPower的产品研发和应用又会有怎样的影响?谷歌会否采用Power服务器?

这一连串的疑问让谷歌在OpenPower联盟中的地位显得尤为耐人寻味,我们期待这一次合作能为服务器、数据中心,乃至互联网的未来带来不一样的生态,而不是花开却无果。

PS:就在发稿后一周,IBM推出最新的Power 8,宣布将继续秉持开放的精神,业界纷纷猜测谷歌会采用Power 8作为服务器。如能成真,那对于IBM Power架构是极大的利好消息。Power 8的高性能毋庸置疑,不过其高价格依然是其进入互联网的一大门槛。

 

 

 

关键字:IBMOpenPOWER谷歌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OpenPower会是IBM服务器的救命稻草吗?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OpenPower会是IBM服务器的救命稻草吗?

责任编辑:黄心怡 作者:黄心怡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08-19 13:43:24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8月19日讯

芯片界的经典架构之一IBM Power遇上了麻烦,不光是在PC端、移动端上毫无建树,传统的优势领地——服务器也已经被瓜分大半,安身立命的高端计算市场摇摇欲坠。

对此,IBM的最新举措是与谷歌、Mellanox、NVIDIA和泰安联手建立了OpenPower联盟,根据IBM系统技术部门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Brad McCredie的说法,这是一个开放的、IBM Power 微处理器架构的开发联盟,该联盟成员将得到IBM的授权,开发基于Power架构的SoC(片上系统)芯片。

OpenPower的目标是云数据中心和HPC,它所选的路线并不似目前的最大对手英特尔,更接近服务器界的新秀ARM公司。

开放授权的商业模式是否值得IBM效仿?

将芯片设计授权给芯片制造商的做法,与ARM所采用的商业模式十分相似,ARM现今在移动端攻城拔寨,已取得主导地位。和英特尔、IBM不同,ARM只设计服务器芯片的构架,而将生产交给Calxeda、AppliedMicro、Marvel等合作伙伴,ARM认为这样所带来的好处是:

1、芯片开发的成本由各家分摊。这对于早年缺乏资金的ARM公司来说,是极为裨益的。

2、允许合作伙伴对芯片进行定制化的改造,灵活满足用户需求。

3、形成一个创新的生态圈,通过与芯片制造商、软件厂商的合作驱动创新。

那么,这些好处对于IBM来说有没有意义呢?

芯片成本对于多金的IBM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大问题,更何况芯片成本的分摊意味着利润的共享。Power机是IBM的专有系统,价格昂贵、利润高,一旦开放芯片设计,势必影响收益。

ARM公司目前干的就是薄利多销的活,其年收入在9亿美元左右,和年收入动辄成百上千亿的IBM、英特尔等IT巨头相比差距甚大。IBM一向所追求的是高利润的市场,利润微薄的PC、x86服务器等都在可抛弃之列,OpenPower联盟的盈利模式是否符合IBM预期,着实值得商榷。

虽然前景难料,但在x86服务器的大举进攻下,小型机的收入逐年下滑,IBM的断腕重生似乎已经不可再拖了。

开源芯片剑指互联网

IBM与索尼合作开发的Cell芯片

“开源”的目的是让源码保持在开放的状态,全球的工程师均可自由地获取、使用和修改,进而促进整个生态圈的创新和活力。

ARM将开源视为与英特尔对抗的砝码,同为英特尔的对手,IBM 实际上早在2004年就创建了Power.org,宣布Power成为开放平台,公开授权PowerPC架构,并研发SoC芯片,与索尼、东芝合作推出了Cell处理器。可惜IBM最终在09年停止了Cell处理器的开发。

这一次的OpenPower联盟,IBM重整旗鼓,进一步开放了软件堆栈,包括中间件、Linux操作系统、KVM虚拟化管理程序、开源云架构Openstack和管理架构,IBM希望以此作为相对其他开放芯片平台的优势,开放授权芯片的IP核,剑指Web 2.0市场和HPC市场。

IBM将Web2.0市场定义为运行大量Web应用的数据中心市场,比如谷歌、Facebook、亚马逊、Twitter等的数据中心。

通用服务器在这些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中心面前遇到了挫折,他们需要设备与网络更为紧密的整合,传统IT的scale up架构无法适应互联网业务的需要。出于性能、成本、散热等因素考虑,这些企业放弃通用服务器,开始推行自主设计数据中心设备,其中,Facebook在推行开源计算上最为积极,于2011年10月成立开源计算项目基金会,致力于SoC和微服务器。值得一提的是,英特尔和AMD均已参与该开源计算项目。

IBM自然也不希望被时代洪流抛在后面,构建自己的开源生态圈,是可行的选择。

低功耗SoC芯片在数据中心的前景大有可为

SoC,全称System on Chip,简单来说是针对特定目的开发的高密度集成芯片,优点是低功耗、占用空间小,在存储服务器等对计算要求不高的领域已经获得规模商用,ARM也是采用这种架构。和通用x86服务器相比,Soc芯片更容易定制化改造,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采用不同的芯片架构。英特尔对这一领域表示了极大的重视,去年发布了基于凌动架构的SoC芯片,今年晚些时候第二代凌动SoC芯片也将推出。同时,代号为Broadwell的全新14nm工艺的SoC芯片,会在2014年正式推出。

另一家芯片厂商AMD除了开发和销售自己的SoC芯片外,也销售ARM架构和英特尔凌动芯片的微服务器。

当然,IBM实际上早就涉及了这一领域,即上文所提到的Cell,Cell擅长图形处理,是索尼的PS3游戏机的处理器,IBM之后也有推出Cell刀片服务器,希望拓展除PS3之外的其他领域,但收效并不理想。

现今OpenPower的目标显然不会再有游戏机,移动设备和云的发展正在改变业界的生态,超大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是最有希望的领域。从 OpenPower联盟的成员来看,谷歌是互联网企业,也是云数据中心的实践者。Mellanox是网络技术厂商,主要产品InfiniBand网卡和交换机,NVIDIA是图形处理器厂商,泰安是台湾的服务器主板供应商,他们均有志于开拓或进一步拓展数据中心领域。

在低功耗、高密度和定制化成为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热门趋势的今天,SoC芯片的前景大有可为,OpenPower的起步虽不算早,但也还不晚。在市场未成熟前,IBM的机会仍很大。

IBM与谷歌的合作引人关注

谷歌能为Power架构带来什么?

在OpenPower的成员中,互联网界的谷歌最令人关注。谷歌是云计算的最早提出者,IBM是传统IT厂商的代表。云模式与传统IT之争近年来越演越烈。除了商业模式之外,大规模互联网云数据中心的技术发展也在对IT软硬件的形态产生巨大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上文所提到的开源、SoC、定制化等等趋势,本质的推动力均是来自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IBM已经涉足云计算领域,与互联网界的公有云大鳄亚马逊等正面PK。此次OpenPower联盟的成立,对IBM和谷歌在云计算领域的合作会起到怎样的作用?谷歌不只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它还是第五大服务器制造商,谷歌数据中心中存在大量自主设计的服务器,已经具备成为一个芯片开发者的实力,它对于OpenPower的产品研发和应用又会有怎样的影响?谷歌会否采用Power服务器?

这一连串的疑问让谷歌在OpenPower联盟中的地位显得尤为耐人寻味,我们期待这一次合作能为服务器、数据中心,乃至互联网的未来带来不一样的生态,而不是花开却无果。

PS:就在发稿后一周,IBM推出最新的Power 8,宣布将继续秉持开放的精神,业界纷纷猜测谷歌会采用Power 8作为服务器。如能成真,那对于IBM Power架构是极大的利好消息。Power 8的高性能毋庸置疑,不过其高价格依然是其进入互联网的一大门槛。

 

 

 

关键字:IBMOpenPOWER谷歌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