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融合基础架构众生相:谁才是真正的软硬融合

责任编辑:黄心怡 作者:黄心怡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09-24 09:42:49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融合基础架构市场近两年来十分热闹,服务器、网络、存储等厂商纷纷都推出了自己个性化的产品,鉴于产品特性各有千秋,侧重点各有不同,除了融合基础架构,它还被冠以一体机、集成系统等各种名号。

融合基础架构整合了计算、存储、网络、管理等资源于一体,所以业内的IT巨头们几乎都被涵盖在其中,本文将其简单分为两大阵营。

服务器阵营PK战:IBM 甲骨文

这两家的口水仗一直十分热闹。在2013甲骨文全球大会上海站上,甲骨文总裁马克 赫德一句“别家的一体机都不是真正的一体机”,语惊四座。马克赫德给出的理由是别家的融合产品主要是硬件上的集成,并没有实现软硬件的真正融合,而甲骨文提供的Exadata,实现数据库与硬件的集成; Exalogic,实现中间件与硬件的集成,Exalytics,实现商业智能与硬件的集成。以甲骨文在软件上的优势,能为用户提供真正意义上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

不过这一理由似乎也被甲骨文口中的“别家”认为是自己的优势。在“Cloud Computing”全球云计算大会上,IBM的开发总监黄省江接受D1Net记者采访时指出,除了IBM以及业内某两家公司之外,其他的公司的产品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一体机,理由同样是因为软硬件没有深度整合。当然和甲骨文的总裁相比,IBM显然态度略微谦逊一些,除自己外,多肯定了两家友商,至于是哪两家,没明说,只能请各位自行对号入座。

既然大家都认为自己是软硬件“深度”、“真正”融合的产品,那么在其他方面有何区别呢?

IBM的一体化产品Puresystem的一大卖点是专家集成系统。黄省江认为,IBM将软件以专家模板的形式集成在硬件之上,针对不同的工作负载进行优化,让其性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另外,IBM的商业合作伙伴广泛,与应用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一起努力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IBM在应用和系统上是开放的,没有明显的排他性,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

而甲骨文系统事业部执行副总裁John Fowler则在上海甲骨文大会上对记者强调了同一代系统中,SPRAC T5/M5提供了比IBM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欢迎IBM的用户采用甲骨文的一体机,帮助IBM的客户提升性价比和可靠性。”John Fowler如是说。(注:5月份SPRAC T5/M5推出之际,与IBM Power 7在性能上大打了一场口水战。之后随着9月份在Hot Chips两家分别发布了Power 8和Sparc M6,各自宣称性能提升一倍,让这场“性能”的战争告一段落,迈入新阶段。)

在开放性上,Oracle的支持者认为相比IBM、SAP的商用数据库产品,Oracle在技术架构上最为开放,对开发者最为友好,因而培养了一群技术高手,也形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生态圈。

总体来说,两家在性能上的差距在伯仲之间。Oracle在软件方面的市场积累是一大优势,而IBM通过收购一系列软件公司也正在弥补软件短板。在用户眼中,两者都有不错的口碑,未来依然会是一场龙虎之争。

网络阵营PK战:思科、H3C

这次的网络阵营不提常年被热炒的思科、华为之争,而谈谈国产又不国产的H3C。在思科的融合基础架构UCS推出三年多后,H3C也推出了自己的融合基础架构产品。虽然相对其他厂商比较低调,不过H3C的雄心一直不小。

H3C云计算业务部总监吴健在接受D1Net记者采访时表示,“融合”意味着要将所有资源都连在一起,这都依赖于网络。因此网络厂商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很大。

吴健指出,H3C 在国内企业网市场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仅次于思科。之所以那么晚才推出类似产品,是考虑到仅仅硬件基础架构层面的融合,所带来的价值并不大(有没有觉得这句话似成相识?)。H3C在等待的是虚拟化和云平台的发展契机,目前,时机成熟了,H3C的虚拟化软件均是自主研发。同时,母公司惠普为H3C在计算和存储方面提供的支持,让其融合基础架构产品在计算能力上要强过其他的网络厂商。

吴健还指出,H3C的融合基础架构是H3C云计算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H3C的目标是做国内最好的云(IaaS私有云)。

当然,这一目标并不算太出乎意料,融合基础架构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开箱即用的私有云方案。H3C的母公司惠普在私有云方面也早已推出了解决方案。

思科的UCS系统据说一直卖得不错,UCS采用思科的刀片服务器和交换机,在存储方面,思科比较开放,既有与EMC合作的Vblock,也有和NetApp合作的Flexpod。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Vblock是集成系统,而Flexpod是参考构架,灵活度高些。由于两者的相似度极高,以及EMC和NetApp的竞争关系,比较这两者的文章不少,在此不多赘述。

需要提一下的是,Vblock和Flexpod均提供VMware的虚拟化管理程序,这被一些人认为是思科在融合基础架构方面的软肋。VMware在收购虚拟网络厂商Nicira之后,俨然在网络方面与思科有了一定的竞争关系,上月新发布的NSX平台是VMware在网络虚拟化上的最新动向。

虽然VMware走的路线能否威胁到思科,可能还是比较遥远的事。不过和其他产品相比,UCS缺少思科自己的云操作系统,需要基于其他云服务商提供服务,确实也可被认为是一个劣势。

软硬件的深度整合是下一步关键

除了上述提到软硬件的深度整合的几种融合基础架构产品,其他厂商的产品还有戴尔的灵动架构(active system),华为的一体机FusionCube,惠普的CloudSystem等。不同厂商推出的产品均各有自身特色,也有相应的目标市场。如果未来融合基础架构走向标准化,通用化的道路,竞争会更加激烈。

同时可以看到,软硬件的深度整合成为融合基础架构发展的下一步关键,在这方面,究竟是软件起家的厂商更有优势?还是硬件厂商对基础架构的理解更深?在服务器、存储、虚拟化、网络等各类厂商中,谁有技高一筹的王者范?也欢迎读者留言讨论。

关键字:服务器一体机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融合基础架构众生相:谁才是真正的软硬融合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融合基础架构众生相:谁才是真正的软硬融合

责任编辑:黄心怡 作者:黄心怡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09-24 09:42:49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融合基础架构市场近两年来十分热闹,服务器、网络、存储等厂商纷纷都推出了自己个性化的产品,鉴于产品特性各有千秋,侧重点各有不同,除了融合基础架构,它还被冠以一体机、集成系统等各种名号。

融合基础架构整合了计算、存储、网络、管理等资源于一体,所以业内的IT巨头们几乎都被涵盖在其中,本文将其简单分为两大阵营。

服务器阵营PK战:IBM 甲骨文

这两家的口水仗一直十分热闹。在2013甲骨文全球大会上海站上,甲骨文总裁马克 赫德一句“别家的一体机都不是真正的一体机”,语惊四座。马克赫德给出的理由是别家的融合产品主要是硬件上的集成,并没有实现软硬件的真正融合,而甲骨文提供的Exadata,实现数据库与硬件的集成; Exalogic,实现中间件与硬件的集成,Exalytics,实现商业智能与硬件的集成。以甲骨文在软件上的优势,能为用户提供真正意义上的软硬件一体化系统。

不过这一理由似乎也被甲骨文口中的“别家”认为是自己的优势。在“Cloud Computing”全球云计算大会上,IBM的开发总监黄省江接受D1Net记者采访时指出,除了IBM以及业内某两家公司之外,其他的公司的产品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一体机,理由同样是因为软硬件没有深度整合。当然和甲骨文的总裁相比,IBM显然态度略微谦逊一些,除自己外,多肯定了两家友商,至于是哪两家,没明说,只能请各位自行对号入座。

既然大家都认为自己是软硬件“深度”、“真正”融合的产品,那么在其他方面有何区别呢?

IBM的一体化产品Puresystem的一大卖点是专家集成系统。黄省江认为,IBM将软件以专家模板的形式集成在硬件之上,针对不同的工作负载进行优化,让其性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另外,IBM的商业合作伙伴广泛,与应用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一起努力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IBM在应用和系统上是开放的,没有明显的排他性,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

而甲骨文系统事业部执行副总裁John Fowler则在上海甲骨文大会上对记者强调了同一代系统中,SPRAC T5/M5提供了比IBM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欢迎IBM的用户采用甲骨文的一体机,帮助IBM的客户提升性价比和可靠性。”John Fowler如是说。(注:5月份SPRAC T5/M5推出之际,与IBM Power 7在性能上大打了一场口水战。之后随着9月份在Hot Chips两家分别发布了Power 8和Sparc M6,各自宣称性能提升一倍,让这场“性能”的战争告一段落,迈入新阶段。)

在开放性上,Oracle的支持者认为相比IBM、SAP的商用数据库产品,Oracle在技术架构上最为开放,对开发者最为友好,因而培养了一群技术高手,也形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生态圈。

总体来说,两家在性能上的差距在伯仲之间。Oracle在软件方面的市场积累是一大优势,而IBM通过收购一系列软件公司也正在弥补软件短板。在用户眼中,两者都有不错的口碑,未来依然会是一场龙虎之争。

网络阵营PK战:思科、H3C

这次的网络阵营不提常年被热炒的思科、华为之争,而谈谈国产又不国产的H3C。在思科的融合基础架构UCS推出三年多后,H3C也推出了自己的融合基础架构产品。虽然相对其他厂商比较低调,不过H3C的雄心一直不小。

H3C云计算业务部总监吴健在接受D1Net记者采访时表示,“融合”意味着要将所有资源都连在一起,这都依赖于网络。因此网络厂商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很大。

吴健指出,H3C 在国内企业网市场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仅次于思科。之所以那么晚才推出类似产品,是考虑到仅仅硬件基础架构层面的融合,所带来的价值并不大(有没有觉得这句话似成相识?)。H3C在等待的是虚拟化和云平台的发展契机,目前,时机成熟了,H3C的虚拟化软件均是自主研发。同时,母公司惠普为H3C在计算和存储方面提供的支持,让其融合基础架构产品在计算能力上要强过其他的网络厂商。

吴健还指出,H3C的融合基础架构是H3C云计算解决方案的组成部分,H3C的目标是做国内最好的云(IaaS私有云)。

当然,这一目标并不算太出乎意料,融合基础架构本身就可以看成是一个开箱即用的私有云方案。H3C的母公司惠普在私有云方面也早已推出了解决方案。

思科的UCS系统据说一直卖得不错,UCS采用思科的刀片服务器和交换机,在存储方面,思科比较开放,既有与EMC合作的Vblock,也有和NetApp合作的Flexpod。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Vblock是集成系统,而Flexpod是参考构架,灵活度高些。由于两者的相似度极高,以及EMC和NetApp的竞争关系,比较这两者的文章不少,在此不多赘述。

需要提一下的是,Vblock和Flexpod均提供VMware的虚拟化管理程序,这被一些人认为是思科在融合基础架构方面的软肋。VMware在收购虚拟网络厂商Nicira之后,俨然在网络方面与思科有了一定的竞争关系,上月新发布的NSX平台是VMware在网络虚拟化上的最新动向。

虽然VMware走的路线能否威胁到思科,可能还是比较遥远的事。不过和其他产品相比,UCS缺少思科自己的云操作系统,需要基于其他云服务商提供服务,确实也可被认为是一个劣势。

软硬件的深度整合是下一步关键

除了上述提到软硬件的深度整合的几种融合基础架构产品,其他厂商的产品还有戴尔的灵动架构(active system),华为的一体机FusionCube,惠普的CloudSystem等。不同厂商推出的产品均各有自身特色,也有相应的目标市场。如果未来融合基础架构走向标准化,通用化的道路,竞争会更加激烈。

同时可以看到,软硬件的深度整合成为融合基础架构发展的下一步关键,在这方面,究竟是软件起家的厂商更有优势?还是硬件厂商对基础架构的理解更深?在服务器、存储、虚拟化、网络等各类厂商中,谁有技高一筹的王者范?也欢迎读者留言讨论。

关键字:服务器一体机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