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CES的热闹,三五年后你才能懂

责任编辑:徐振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1-12 13:30:11 本文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短暂的5天中,CES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然后又快速被遗忘,每年如此。

确实,CES虽然展示了不少令人兴奋的东西,但其中有一大部分在随后的一年中,很难来到我们身边。回顾一下CES历年的产品:激光影碟机在1974年的CES展会上亮相,不过市场上直到1978年才能买到;1979年的冬季CES展会上,雅达利展示了8位元个人电脑Atari 800,四年之后,IBMPC的出现才拉开了个人电脑普及的帷幕;就拿离我们最近的4K技术来说,2010年在CES上首次出现的4K超高清显示设备,直到目前在市场上还属凤毛麟角。

这次CES的明星产品,是否也将需要3~5年才能来到我们身边呢?似乎如此。

英特尔展示的感知计算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其基础Edison平台刚刚推出,与之相适应的软件与硬件系统尚需建立。或许,年内会有几件基于Edison平台的试水之作,而真要做到让桌、椅、茶杯和衣物都能基于Edison实现智能,5年也许是个比较乐观的数字。

松下展位的Tesla S级轿车成为展馆诸多车辆中的明星角色;而CES展上的宝马i3则让人不禁向往。不过,拉斯维加斯难觅充电站,i3留在这里的话展后恐怕要饥饿难耐;而从松下与特斯拉签订的20亿颗电芯供应合同折算下来,到2017年Tesla S系列轿车也仅计划售出30万辆,这意味着可能90%的人到2017年都难以窥见这款车的真容。

众多扎堆参展的3D打印厂商已经将3D打印机价格拉低到几百美元。这能否让它快速普及呢?且慢,3D打印机普及的关键不在机器本身,而在于两个因素:材料的多样化和打印用设计图的易获得性。指望普通消费者自行设计产品并用脆弱的塑料材质打印出来坚固的成品?这过于困难。而目前,别说交流3D打印用设计图纸的平台,就连各家的标准都难以统一。或许,等待尝鲜的极客做了足够多的前期工作,才能轮到更多人尝到3D打印带来的实惠。

而柔性屏,则是看来最容易走进人们生活的。几乎所有参展的电视厂商都展示了弯曲的柔性产品,松下更加用独有的凸形显示屏与常见的凹形显示屏一起组成了美轮美奂的波浪墙。而以其弧度独树一帜的LGG Flex则改变了很多人对手机形状的固有看法。可惜,柔性屏虽然已经开始量产,但其价格依旧难以企及。G Flex算是最为亲民的,其940美元的价格仅较类似配置产品高出30%,而电视产品的价格较同尺寸的平板电视要高出50%甚至更多,这样的价格显然和其带来的额外价值不匹配。

CES这种3~5年的周期是如何形成的?这也许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其实,虽然似乎CES只是一场豪华的未来秀,然而,这种3~5年的周期,恰是CES的魅力所在。

事实上,少有产品是靠自身就能够成功的,它们背后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支持——不但需要更多的上游供应商来拉低其价格,更需要大量的内容供应商使其存在具有意义。而一个生态环境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幸运的是,CES让这一过程更加容易了。通过CES,更多的人会意识到,某些东西并不只是想入非非的灵感,而实实在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使得一个新的生态环境能够更快速有效地建立起来。例如,过去的三年间,4K只是显示领域技术的突破,没有内容的支撑;而今年,4K摄像机、4K监控设备等产品已经悉数到位,4K内容的爆发呼之欲出,其普及也就指日可待。

很多看似科幻的想法,往往通过CES的展示,得以快速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使其生态系统的形成更加快速,这难道不令人兴奋么?或许,CES的最大价值正在于此。三五年后,当我们开始用眼镜和衣服取代智能手机、开上支持语音和自动驾驶的电动车辆、用各种柔性显示设备欣赏高清晰度的影像时,不要忘记,是CES让这一切来得更快。

关键字:CES

本文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x CES的热闹,三五年后你才能懂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CES的热闹,三五年后你才能懂

责任编辑:徐振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1-12 13:30:11 本文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短暂的5天中,CES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然后又快速被遗忘,每年如此。

确实,CES虽然展示了不少令人兴奋的东西,但其中有一大部分在随后的一年中,很难来到我们身边。回顾一下CES历年的产品:激光影碟机在1974年的CES展会上亮相,不过市场上直到1978年才能买到;1979年的冬季CES展会上,雅达利展示了8位元个人电脑Atari 800,四年之后,IBMPC的出现才拉开了个人电脑普及的帷幕;就拿离我们最近的4K技术来说,2010年在CES上首次出现的4K超高清显示设备,直到目前在市场上还属凤毛麟角。

这次CES的明星产品,是否也将需要3~5年才能来到我们身边呢?似乎如此。

英特尔展示的感知计算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其基础Edison平台刚刚推出,与之相适应的软件与硬件系统尚需建立。或许,年内会有几件基于Edison平台的试水之作,而真要做到让桌、椅、茶杯和衣物都能基于Edison实现智能,5年也许是个比较乐观的数字。

松下展位的Tesla S级轿车成为展馆诸多车辆中的明星角色;而CES展上的宝马i3则让人不禁向往。不过,拉斯维加斯难觅充电站,i3留在这里的话展后恐怕要饥饿难耐;而从松下与特斯拉签订的20亿颗电芯供应合同折算下来,到2017年Tesla S系列轿车也仅计划售出30万辆,这意味着可能90%的人到2017年都难以窥见这款车的真容。

众多扎堆参展的3D打印厂商已经将3D打印机价格拉低到几百美元。这能否让它快速普及呢?且慢,3D打印机普及的关键不在机器本身,而在于两个因素:材料的多样化和打印用设计图的易获得性。指望普通消费者自行设计产品并用脆弱的塑料材质打印出来坚固的成品?这过于困难。而目前,别说交流3D打印用设计图纸的平台,就连各家的标准都难以统一。或许,等待尝鲜的极客做了足够多的前期工作,才能轮到更多人尝到3D打印带来的实惠。

而柔性屏,则是看来最容易走进人们生活的。几乎所有参展的电视厂商都展示了弯曲的柔性产品,松下更加用独有的凸形显示屏与常见的凹形显示屏一起组成了美轮美奂的波浪墙。而以其弧度独树一帜的LGG Flex则改变了很多人对手机形状的固有看法。可惜,柔性屏虽然已经开始量产,但其价格依旧难以企及。G Flex算是最为亲民的,其940美元的价格仅较类似配置产品高出30%,而电视产品的价格较同尺寸的平板电视要高出50%甚至更多,这样的价格显然和其带来的额外价值不匹配。

CES这种3~5年的周期是如何形成的?这也许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其实,虽然似乎CES只是一场豪华的未来秀,然而,这种3~5年的周期,恰是CES的魅力所在。

事实上,少有产品是靠自身就能够成功的,它们背后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支持——不但需要更多的上游供应商来拉低其价格,更需要大量的内容供应商使其存在具有意义。而一个生态环境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幸运的是,CES让这一过程更加容易了。通过CES,更多的人会意识到,某些东西并不只是想入非非的灵感,而实实在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使得一个新的生态环境能够更快速有效地建立起来。例如,过去的三年间,4K只是显示领域技术的突破,没有内容的支撑;而今年,4K摄像机、4K监控设备等产品已经悉数到位,4K内容的爆发呼之欲出,其普及也就指日可待。

很多看似科幻的想法,往往通过CES的展示,得以快速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使其生态系统的形成更加快速,这难道不令人兴奋么?或许,CES的最大价值正在于此。三五年后,当我们开始用眼镜和衣服取代智能手机、开上支持语音和自动驾驶的电动车辆、用各种柔性显示设备欣赏高清晰度的影像时,不要忘记,是CES让这一切来得更快。

关键字:CES

本文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