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在中国市场中步履维艰的数据中心外资企业

责任编辑:wendy 作者:harbor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8-07 11:43:10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 多年来中美关系就很微妙,也许是国家制度体制的不同,总要防着对方。然而在经济领域,两者又互相离不开对方,中国是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市场,地域辽阔,有十几亿的客户群,而美国又是拥有最先进的科技实力的国家,中国要发展必须向美国学习,借鉴美国的先进技术经验。所以长期以来,中美之间一直是“政冷经热”的局面。然而,“棱镜”门事件报出后,中国政府就不能袖手旁观了。大力鼓励政府、金融、运营商等行业主动替换外商设备,尤其是美国公司的设备,在新进采购设备方面向国产设备倾斜。“棱镜”门事件在中国的影响意义深远,这个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在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美国国安局在犹他州沙漠修建了大规模监控数据中心,筛查并分析全球大多数网络流量,通过关键词的方式高效率地分析数百万份电话、文本消息和在线聊天记录,窃取机密情报。“棱镜”还直接接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9家网络巨头的中心服务器,实时跟踪用户电子邮件、视频、文件、照片等上网信息,全面监控特定目标及联系人的一举一动,提供数据的不乏知名有美国知名的数据中心设备厂商,而且很多数据中心企业的产品频频被报出留有安全后门的事件,这让在中国拥有广泛使用范围的政府高度重视。

政府为何要这样做呢?这是处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也是出于保护民族企业而做出的。正是“棱镜”门出现后,政府也更有理由公开去保护民族企业,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了中国的企业在世界各地也享受公平公正,所以政府并不允许做出一些保护民族企业的做法,而“棱镜”门事件给了中国政府一个充分理由,为了国家安全,适当地减少国外企业的设备采购,无可厚非。从去年斯诺登报出“棱镜”门事件后,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在中国的数据中心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数据中心是信息技术高度集中的行业,数据中心的设备长期都是美国巨头企业所占据,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技术实力远不如美国企业,所以在重要的数据中心几乎清一色采用的是美国设备。随着这些年中国企业的崛起,涌现出了华为、中兴、联想等国际性大企业,让政府看到了希望。通过“棱镜”门事件,最大程度地帮助中国企业发展,这样的政府保护行为,使得很多美国企业受到了伤害,尤其是这些数据中心领域的设备厂商。

首先受到伤害的就是网络巨头思科公司,中国一直是思科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年增长率超过百分之十,但是今年思科在中国市场遇到了寒冬,中国区营收下降了18%,在一些重要区域时常甚至出现一两个月没有一个销售订单的现象,这样的惨淡境地也迫使思科也史无前例地进行了一次大裁员,裁员人数达到5000人,占员工总数的7%。失去中国的市场也让思科缺少了高速增长的动力,经过几次改革,思科中国区的业绩也难有起色,市场份额被中国厂商慢慢蚕食着。

其次受到伤害的就是服务器巨头IBM和HP,这两家公司长期占据着中国超过50%的服务器市场份额,但是在“棱镜”门后,发展也陷入停滞阶段。IBM的低端服务器已经买给了中国企业联想,HP的服务器市场占有率也在下降。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服务器厂商发货量已经超过国外厂商,浪潮已经获得全球 19%的市场份额,而IBM和HP则从已经降至38%,浪潮已经成为政府行业的第一品牌,IBM将为第二,并在快速降低。新进采购的服务器名单上已经难以看到IBM、HP、DELL的身影,而更多的是浪潮、曙光、华为等中国企业。浪潮在2014年一季度业绩提升了 288%,在政府、金融、互联网获得了多个订单。

再次受到伤害的就是伪外资企业,比如H3C,上海贝尔,这些实际上是外资控股的本土企业,为了赢得中国市场的认可,坚持声称是中国企业,但是实际上赚的钱还不得不交给美国,在“棱镜”门事件后,政府对这类企业身份也迟怀疑的态度,一方面觉得应该扶植,但是另一方面又因为身份特殊限制其发展。在中国这样政府可以操控市场的环境中,这些企业的发展也步履维艰,本来政府鼓励发展民族企业,限制外资企业的发展,但是这些伪外资企业也受到了影响,外资企业丢掉的市场并没有被这些伪外资企业所占据,维持住现有的市场份额是这些伪外资企业的主要工作。

其实,不仅中国政府,美国政府同样也会对自己的企业在本土进行保护,尤其是这些高科技行业,美国放弃了武力统治全球的野心,却没有放弃科技统治全球的想法,让美国永远是世界的科技巨擎,所以中国政府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将外资企业统统拒绝在外,恐怕又是走了闭关锁国的老路。不得不承认,美国的科技技术先进,中国市场应该包着包容的态度,容纳外资企业的进入,只有让外资和中国企业充分竞争,才能真正提升中国企业的水平,我们可以在中国市场上保护这些企业,却无法在世界范围内都做到,在更多的国家还是要靠技术的实力,在中国市场上过度保护自己的企业,将让它们无法面对世界的竞争,那么中国将很难再出现几家世界性的巨头企业,若真的变成这样的局面,那政府真是好心办了坏事,建议应该对外资企业持宽容的态度,让这个市场自由竞争,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中国企业才能走向世界,在中国的市场里离不开这些外资企业。

关键字:企业数据中心市场中国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在中国市场中步履维艰的数据中心外资企业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在中国市场中步履维艰的数据中心外资企业

责任编辑:wendy 作者:harbor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8-07 11:43:10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 多年来中美关系就很微妙,也许是国家制度体制的不同,总要防着对方。然而在经济领域,两者又互相离不开对方,中国是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市场,地域辽阔,有十几亿的客户群,而美国又是拥有最先进的科技实力的国家,中国要发展必须向美国学习,借鉴美国的先进技术经验。所以长期以来,中美之间一直是“政冷经热”的局面。然而,“棱镜”门事件报出后,中国政府就不能袖手旁观了。大力鼓励政府、金融、运营商等行业主动替换外商设备,尤其是美国公司的设备,在新进采购设备方面向国产设备倾斜。“棱镜”门事件在中国的影响意义深远,这个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在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美国国安局在犹他州沙漠修建了大规模监控数据中心,筛查并分析全球大多数网络流量,通过关键词的方式高效率地分析数百万份电话、文本消息和在线聊天记录,窃取机密情报。“棱镜”还直接接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9家网络巨头的中心服务器,实时跟踪用户电子邮件、视频、文件、照片等上网信息,全面监控特定目标及联系人的一举一动,提供数据的不乏知名有美国知名的数据中心设备厂商,而且很多数据中心企业的产品频频被报出留有安全后门的事件,这让在中国拥有广泛使用范围的政府高度重视。

政府为何要这样做呢?这是处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也是出于保护民族企业而做出的。正是“棱镜”门出现后,政府也更有理由公开去保护民族企业,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了中国的企业在世界各地也享受公平公正,所以政府并不允许做出一些保护民族企业的做法,而“棱镜”门事件给了中国政府一个充分理由,为了国家安全,适当地减少国外企业的设备采购,无可厚非。从去年斯诺登报出“棱镜”门事件后,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在中国的数据中心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数据中心是信息技术高度集中的行业,数据中心的设备长期都是美国巨头企业所占据,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技术实力远不如美国企业,所以在重要的数据中心几乎清一色采用的是美国设备。随着这些年中国企业的崛起,涌现出了华为、中兴、联想等国际性大企业,让政府看到了希望。通过“棱镜”门事件,最大程度地帮助中国企业发展,这样的政府保护行为,使得很多美国企业受到了伤害,尤其是这些数据中心领域的设备厂商。

首先受到伤害的就是网络巨头思科公司,中国一直是思科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年增长率超过百分之十,但是今年思科在中国市场遇到了寒冬,中国区营收下降了18%,在一些重要区域时常甚至出现一两个月没有一个销售订单的现象,这样的惨淡境地也迫使思科也史无前例地进行了一次大裁员,裁员人数达到5000人,占员工总数的7%。失去中国的市场也让思科缺少了高速增长的动力,经过几次改革,思科中国区的业绩也难有起色,市场份额被中国厂商慢慢蚕食着。

其次受到伤害的就是服务器巨头IBM和HP,这两家公司长期占据着中国超过50%的服务器市场份额,但是在“棱镜”门后,发展也陷入停滞阶段。IBM的低端服务器已经买给了中国企业联想,HP的服务器市场占有率也在下降。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服务器厂商发货量已经超过国外厂商,浪潮已经获得全球 19%的市场份额,而IBM和HP则从已经降至38%,浪潮已经成为政府行业的第一品牌,IBM将为第二,并在快速降低。新进采购的服务器名单上已经难以看到IBM、HP、DELL的身影,而更多的是浪潮、曙光、华为等中国企业。浪潮在2014年一季度业绩提升了 288%,在政府、金融、互联网获得了多个订单。

再次受到伤害的就是伪外资企业,比如H3C,上海贝尔,这些实际上是外资控股的本土企业,为了赢得中国市场的认可,坚持声称是中国企业,但是实际上赚的钱还不得不交给美国,在“棱镜”门事件后,政府对这类企业身份也迟怀疑的态度,一方面觉得应该扶植,但是另一方面又因为身份特殊限制其发展。在中国这样政府可以操控市场的环境中,这些企业的发展也步履维艰,本来政府鼓励发展民族企业,限制外资企业的发展,但是这些伪外资企业也受到了影响,外资企业丢掉的市场并没有被这些伪外资企业所占据,维持住现有的市场份额是这些伪外资企业的主要工作。

其实,不仅中国政府,美国政府同样也会对自己的企业在本土进行保护,尤其是这些高科技行业,美国放弃了武力统治全球的野心,却没有放弃科技统治全球的想法,让美国永远是世界的科技巨擎,所以中国政府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将外资企业统统拒绝在外,恐怕又是走了闭关锁国的老路。不得不承认,美国的科技技术先进,中国市场应该包着包容的态度,容纳外资企业的进入,只有让外资和中国企业充分竞争,才能真正提升中国企业的水平,我们可以在中国市场上保护这些企业,却无法在世界范围内都做到,在更多的国家还是要靠技术的实力,在中国市场上过度保护自己的企业,将让它们无法面对世界的竞争,那么中国将很难再出现几家世界性的巨头企业,若真的变成这样的局面,那政府真是好心办了坏事,建议应该对外资企业持宽容的态度,让这个市场自由竞争,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中国企业才能走向世界,在中国的市场里离不开这些外资企业。

关键字:企业数据中心市场中国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