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应用 → 正文

向低碳经济转型 重庆交通领域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qzhao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6-25 09:17:54 本文摘自:重庆商报

人物介绍


  Tiina Tuurnala,芬兰交通和运输署署长,掌管芬兰的公路、铁路和海洋运输。


  6月16日,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阳光打在脸上,心中满是惬意。


  站在芬兰交通和运输署办公大楼3楼会客厅往外看,芬兰人引以为傲、井然有序的智能交通网尽收眼底。作为重庆唯一受邀采访芬兰交通和运输署的媒体重庆商报记者对芬兰交通和运输署署长Tiina Tuurnala进行了独家专访。她说,使用新技术、新燃料,建立人性化智能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而重庆向低碳经济转型,交通领域大有可为。


  谈公共交通


  强调公交优先 车站设倒计时显示牌


  记者:芬兰的公共交通以高效率闻名全球,能否以赫尔辛基为例子,给重庆介绍一下经验?


  Tiina:在赫尔辛基,拥有一套强大的公交网络,只要持有一张公交票,可以乘坐有轨电车、公交车、地铁、轻轨甚至游轮。


  我们强调公交优先,吸引市民尽可能多地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为了创造好的使用环境,市民能在公交车上、自动售票机处购买车票,也可通过网络、手机短信购票。为了使公交系统准点运营,赫市主要干道上均设有公交车专用道,每个公交车站均标有倒计时显示牌,公交车实际到站时间误差很小。


  为了方便乘客,芬兰大部分公交车都可调节车门与地面的距离,便于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推婴儿车的乘客上下车。


  记者:我们发现,赫尔辛基有轻轨和地铁,它们的运行情况如何?


  Tiina:和重庆一样,轻轨列车也是赫尔辛基公共交通的一大主体。目前,赫尔辛基有近200公里的轨道交通主干线,一条通往卫星城、长35公里的地铁正在建设。为方便乘客,特别是老人和残疾人上下车,我们的轨道列车底盘很低,方便坐轮椅和推婴儿车的乘客直接从站台进入车厢,而且所有车站外都有汽车停车场,方便换乘。


  记者:停车难是目前全球大城市面临的通病,请问你们怎么解决?


  Tiina:芬兰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辆汽车,还有30万辆自行车。为了减少市区交通拥挤,我们采取在市区停车高收费的手段来予以限制。在赫尔辛基市中心,只设定了有限的停车位,按地段不同分三种收费标准。目前看来,这种措施效果明显,因为在市中心停车难、收费高,许多人改乘公共交通工具,缓解了交通拥堵。

另外,我们还修建了一条横穿市中心的地下交通隧道,沿途有10个与地上街道相连的出入口,并直接连通市中心的4个大型地下停车场,方便车主出入。
 

  谈智能交通
 

  建一个信息中心 5人监控数十万公里路
 

  记者:请问芬兰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思路是什么?
 

  Tiina:新建道路的成本很高,还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许多城市已没有新建道路的土地了。为了减轻道路建设方面的压力,我们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改善现有道路设施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降低新建道路的需求。
 

  记者:智能交通是发展的趋势,重庆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请问芬兰有哪些经验可以提供借鉴?
 

  Tiina:我们也注意到,中国正在积极改善城市交通。我认为,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行,需要有详细的规划和一套多功能的通信传输网络,同时配备动态的信息显示牌、气象站、应急电话、限速装置、道路噪声监测、限高限重系统等,能够进行车辆号牌自动识别、车流量记数和车辆间隔监测。芬兰有一个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和信息中心,只需要5个人,就能够处理全国庞大的交通系统数据,监控全国数十万公里道路、5万桥梁和数千公里自行车道。
 

  记者:芬兰地广人少,冬天又特别寒冷,智能交通系统效果如何?
 

  Tiina:运用智能交通系统已经带来许多改善,比如采用交通监视装置、车道控制系统、可变的限速装置和动态的路况标志牌,已经使道路事故率下降了23%。芬兰拥有500万人口,目前全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少于300人,海上航运事故死亡人数为零。
 

  实际上,建立智能交通要重视细节,比如我们为公路配有太阳能交通标识灯、太阳能道钉,即使阴天和晚上也可以使用,可以减少照明带来的巨大成本;大部分道路配有监测传感器,不仅监测车流量,还能监测道路承受的压力,甚至雨雪天气的强度,从而判断是否需要中断交通。
 

  记者:政府是如何引导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
 

  Tiina:政府资助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并鼓励创新。比如芬兰科学家已经研发一种公路超级摄像系统,这种系统不仅能在超远距离之外拍下车辆的超速行为,甚至能够利用其360度的全方位摄像功能,在短短几秒之内判断司机是否系了安全带、是否在开车时打瞌睡或打电话。目前,这款摄像系统被认为是维护道路安全的"终极武器",该设备有望于2013年在整个欧洲推广。

谈未来交通

 


  世界第一生态城 将对环境完全无污染


  记者:芬兰正在建设面向未来的生态城市,其中绿色和智能交通是重要组成部分,能否透露一下相关内容?


  Tiina:按照设想,这座拟建的"未来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备真正生态完整性的生态城",它在能源、交通、水和食物供给等各个方面都是节约的,对周围环境也不造成任何污染,从而完全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


  传统的汽车将不会再出现在生态城市区内,它们将被电动车代替,后者不会产生废气,也不使用汽油、柴油作为燃料。通过一个导航系统全程控制电动车,按照声控指令行驶,像水平的电梯一样运动。它没有噪音,制动性也更安全,使用后,可在太阳能车站里自行充电。


  基于生态城全新的运输体系,交通拥堵问题彻底得到解决,街道比传统城市的要窄,但很宜人,弯弯曲曲,路边只有草坪,不需要再设停车场。


  记者:这个项目有没有在中国,或者和重庆合作的可能?


  Tiina:上个月开通重庆至赫尔辛基航线时,我们已经与重庆方面进行了相关洽谈,双方都有合作意愿,希望能够进一步沟通,共同打造生态未来城市。


  谈绿色交通


  投上亿欧元研发 购电动车给大额补助


  记者:不久前,赫尔辛基因优秀的绿色智能交通系统获得世界优秀首都称号。芬兰在电动车领域也很积极,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Tiina:对,这也是我们的成绩之一。(笑)除了便捷的公共交通,赫尔辛基还在很大范围内推广电动汽车、新能源车,减少碳排放量。要建立低碳交通,除了在汽车、货车、公路运输、大客车、火车、航运和海运等方面推广新技术和新燃料能源外,芬兰正在全力推广"电动车推广规划",现在已经有六百多辆电动车,20多个免费充电点,买电动车政府给予30%优惠。


  记者:能详细介绍一下这个计划吗?


  Tiina:这个计划的重点是开发电动车试运行环境和制定行业标准。目前有芬兰企业、大学和地方政府等约50个不同机构和部门参与该规划的实施,其中包括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编者注:类似中科院)、赫尔辛基能源公司、赫尔辛基应用科技大学等知名机构,预计总投资将达到1亿欧元(约合8.22亿元人民币)。


  "电动车推广规划"的首个实施项目是在首都赫尔辛基地区建立电动车试运行环境,计划设立850个电动车充电站,约有400辆电动车投入运行。今年4月初,为电动车配备的充电和服务网络已经陆续投入使用,而且全部免费。

关键字:低碳交通拥堵

本文摘自:重庆商报

x 向低碳经济转型 重庆交通领域大有可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应用 → 正文

向低碳经济转型 重庆交通领域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qzhao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6-25 09:17:54 本文摘自:重庆商报

人物介绍


  Tiina Tuurnala,芬兰交通和运输署署长,掌管芬兰的公路、铁路和海洋运输。


  6月16日,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阳光打在脸上,心中满是惬意。


  站在芬兰交通和运输署办公大楼3楼会客厅往外看,芬兰人引以为傲、井然有序的智能交通网尽收眼底。作为重庆唯一受邀采访芬兰交通和运输署的媒体重庆商报记者对芬兰交通和运输署署长Tiina Tuurnala进行了独家专访。她说,使用新技术、新燃料,建立人性化智能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而重庆向低碳经济转型,交通领域大有可为。


  谈公共交通


  强调公交优先 车站设倒计时显示牌


  记者:芬兰的公共交通以高效率闻名全球,能否以赫尔辛基为例子,给重庆介绍一下经验?


  Tiina:在赫尔辛基,拥有一套强大的公交网络,只要持有一张公交票,可以乘坐有轨电车、公交车、地铁、轻轨甚至游轮。


  我们强调公交优先,吸引市民尽可能多地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为了创造好的使用环境,市民能在公交车上、自动售票机处购买车票,也可通过网络、手机短信购票。为了使公交系统准点运营,赫市主要干道上均设有公交车专用道,每个公交车站均标有倒计时显示牌,公交车实际到站时间误差很小。


  为了方便乘客,芬兰大部分公交车都可调节车门与地面的距离,便于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推婴儿车的乘客上下车。


  记者:我们发现,赫尔辛基有轻轨和地铁,它们的运行情况如何?


  Tiina:和重庆一样,轻轨列车也是赫尔辛基公共交通的一大主体。目前,赫尔辛基有近200公里的轨道交通主干线,一条通往卫星城、长35公里的地铁正在建设。为方便乘客,特别是老人和残疾人上下车,我们的轨道列车底盘很低,方便坐轮椅和推婴儿车的乘客直接从站台进入车厢,而且所有车站外都有汽车停车场,方便换乘。


  记者:停车难是目前全球大城市面临的通病,请问你们怎么解决?


  Tiina:芬兰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辆汽车,还有30万辆自行车。为了减少市区交通拥挤,我们采取在市区停车高收费的手段来予以限制。在赫尔辛基市中心,只设定了有限的停车位,按地段不同分三种收费标准。目前看来,这种措施效果明显,因为在市中心停车难、收费高,许多人改乘公共交通工具,缓解了交通拥堵。

另外,我们还修建了一条横穿市中心的地下交通隧道,沿途有10个与地上街道相连的出入口,并直接连通市中心的4个大型地下停车场,方便车主出入。
 

  谈智能交通
 

  建一个信息中心 5人监控数十万公里路
 

  记者:请问芬兰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的思路是什么?
 

  Tiina:新建道路的成本很高,还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许多城市已没有新建道路的土地了。为了减轻道路建设方面的压力,我们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改善现有道路设施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降低新建道路的需求。
 

  记者:智能交通是发展的趋势,重庆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请问芬兰有哪些经验可以提供借鉴?
 

  Tiina:我们也注意到,中国正在积极改善城市交通。我认为,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行,需要有详细的规划和一套多功能的通信传输网络,同时配备动态的信息显示牌、气象站、应急电话、限速装置、道路噪声监测、限高限重系统等,能够进行车辆号牌自动识别、车流量记数和车辆间隔监测。芬兰有一个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和信息中心,只需要5个人,就能够处理全国庞大的交通系统数据,监控全国数十万公里道路、5万桥梁和数千公里自行车道。
 

  记者:芬兰地广人少,冬天又特别寒冷,智能交通系统效果如何?
 

  Tiina:运用智能交通系统已经带来许多改善,比如采用交通监视装置、车道控制系统、可变的限速装置和动态的路况标志牌,已经使道路事故率下降了23%。芬兰拥有500万人口,目前全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少于300人,海上航运事故死亡人数为零。
 

  实际上,建立智能交通要重视细节,比如我们为公路配有太阳能交通标识灯、太阳能道钉,即使阴天和晚上也可以使用,可以减少照明带来的巨大成本;大部分道路配有监测传感器,不仅监测车流量,还能监测道路承受的压力,甚至雨雪天气的强度,从而判断是否需要中断交通。
 

  记者:政府是如何引导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
 

  Tiina:政府资助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并鼓励创新。比如芬兰科学家已经研发一种公路超级摄像系统,这种系统不仅能在超远距离之外拍下车辆的超速行为,甚至能够利用其360度的全方位摄像功能,在短短几秒之内判断司机是否系了安全带、是否在开车时打瞌睡或打电话。目前,这款摄像系统被认为是维护道路安全的"终极武器",该设备有望于2013年在整个欧洲推广。

谈未来交通

 


  世界第一生态城 将对环境完全无污染


  记者:芬兰正在建设面向未来的生态城市,其中绿色和智能交通是重要组成部分,能否透露一下相关内容?


  Tiina:按照设想,这座拟建的"未来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备真正生态完整性的生态城",它在能源、交通、水和食物供给等各个方面都是节约的,对周围环境也不造成任何污染,从而完全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


  传统的汽车将不会再出现在生态城市区内,它们将被电动车代替,后者不会产生废气,也不使用汽油、柴油作为燃料。通过一个导航系统全程控制电动车,按照声控指令行驶,像水平的电梯一样运动。它没有噪音,制动性也更安全,使用后,可在太阳能车站里自行充电。


  基于生态城全新的运输体系,交通拥堵问题彻底得到解决,街道比传统城市的要窄,但很宜人,弯弯曲曲,路边只有草坪,不需要再设停车场。


  记者:这个项目有没有在中国,或者和重庆合作的可能?


  Tiina:上个月开通重庆至赫尔辛基航线时,我们已经与重庆方面进行了相关洽谈,双方都有合作意愿,希望能够进一步沟通,共同打造生态未来城市。


  谈绿色交通


  投上亿欧元研发 购电动车给大额补助


  记者:不久前,赫尔辛基因优秀的绿色智能交通系统获得世界优秀首都称号。芬兰在电动车领域也很积极,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Tiina:对,这也是我们的成绩之一。(笑)除了便捷的公共交通,赫尔辛基还在很大范围内推广电动汽车、新能源车,减少碳排放量。要建立低碳交通,除了在汽车、货车、公路运输、大客车、火车、航运和海运等方面推广新技术和新燃料能源外,芬兰正在全力推广"电动车推广规划",现在已经有六百多辆电动车,20多个免费充电点,买电动车政府给予30%优惠。


  记者:能详细介绍一下这个计划吗?


  Tiina:这个计划的重点是开发电动车试运行环境和制定行业标准。目前有芬兰企业、大学和地方政府等约50个不同机构和部门参与该规划的实施,其中包括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VTT(编者注:类似中科院)、赫尔辛基能源公司、赫尔辛基应用科技大学等知名机构,预计总投资将达到1亿欧元(约合8.22亿元人民币)。


  "电动车推广规划"的首个实施项目是在首都赫尔辛基地区建立电动车试运行环境,计划设立850个电动车充电站,约有400辆电动车投入运行。今年4月初,为电动车配备的充电和服务网络已经陆续投入使用,而且全部免费。

关键字:低碳交通拥堵

本文摘自:重庆商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