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应用 → 正文

车联网产品设计成厂商脱颖而出的法宝

责任编辑:editor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1-25 15:36:15 本文摘自:慧聪网

设计是一个产品的灵魂。没有好的设计理念,出不了产品;没有好的设计构想,成不了产品;没有好的设计工艺,造不了优秀的产品。联想最新发布的带手持卷轴、站立式平板Yoga Tablet就是企图通过“转轴+电池”的创新设计来打造联想的品牌形象。可见设计不只是一个产品外形的塑造问题,还是产品魅力寄托的载体,关系到产品的魅力——品牌形象的塑造。

当下技类行业流行一个词叫做“软硬结合”,车载DVD导航是软硬兼施的结合,但在设计上还应该做到“内外兼修”,从产品的外部硬件、内部软件两方面着手开发设计。

外观设计:从差异化着手

汽车电子产品在我国走了近十年历程,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企业打造的产品也层出不穷。但相比手机外观制造及工艺上的多样变化,汽车电子产品这类就逊色许多。

现在的专车专用导航,从外观上看,如果不看导航标志,不看导航内部设置,我们很难断定这几款导航分别是出自于哪些厂家。导航外观几乎大同小异,按钮个数几乎都差不多并且都是设计在屏幕的两边。整体设计都遵循符合大众审美观的对称原则。材质选择也没有多大的差异。

虽然说导航的规格尺寸都受到车型的限制,但是其外观造型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设计外观的也没必要非得遵循传统设计的对称性原则,非对称同样可以制作美观。另一方面,外观按钮多并不代表功能就多,减少按钮也不失为一种改变外形的方法。记得王川的小米智能电视研发团队曾经就小米遥控器上音量按钮的去留问题展开过一次大型的争论。就音量两个按钮都值得团队成员之间为之争得面红耳赤,导航上这么多按钮是否可以考虑到简洁美观也适当地去掉一些呢?

此外,要想制造差异、别出心裁,屏幕、框架、按钮等材质的选择也很重要。至于外形风格,个人认为设计师们不妨调查一下市场多多考虑当下流行元素,打破常规模仿思维,结合企业的精神内涵去制造属于自己特色的产品。

内部设计:软件应用具有普适性

我们先来看看车载导航内部的系统。目前问世产品中的车载系统确实五花八门,除去一些汽车自主品牌开发的智能车载系统之外,还有一大批科技巨头涌入行业抢占份额,如苹果、三星也相继开发车载系统。但这些车联网智能系统都自成一家,都是为某些车型重点打造不具备普适性,又加上开发成本等偏高,功能无无非绕着声控导航、道路救援、防盗等方面做文章,还没有让设计打动消费者的心,目前没有很高额市场占有率。

而车载DVD导航里应用比较多的是WinCE、安卓。WinCE系统虽然稳定,却只能享受里面已经设定的功能,不能进行升级增加功能或者添加软件。安卓因为开源问题,虽然能够从网上下载,安装多种软件,但是系统的稳定性较差。

基于这些原因,开发普适性且稳定性高的系统显得非常有必要。我们都知道苹果手机如果越狱就无法安装安装系统的软件。这样给想安卓其他类型软件的客户来说就缺少一种超值体验。软件的设计应该考虑打破系统的限制,具有普适性和兼容性即无论在哪个系统上软件都能安装并且流畅使用。软件兼容性这方面目前翼卡车联网做得比较好,他们的零成本方案就是如此。通过零成本方案,市场上的其他导航无需增加硬件板块就能很方便地使用声控导航等车联网服务。

此外,软件本身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功能复杂化、操作的简单化、界面风格大众化等。

由于车联网、智能交通等出现,汽车厂商们将更多的关注留在了中控台。而现在的消费市场又是一个产品极度过剩的时代,因此中控部分的设计不要企图还能利用原来模仿的方式去设计产品抢占市场了,那样只会陷入山寨怪圈使得产品更加雷同化。产品的设计应该要重新翻页了,打破常规思维,才能有所发展有所突破。

关键字:产品设计车联网

本文摘自:慧聪网

x 车联网产品设计成厂商脱颖而出的法宝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应用 → 正文

车联网产品设计成厂商脱颖而出的法宝

责任编辑:editor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1-25 15:36:15 本文摘自:慧聪网

设计是一个产品的灵魂。没有好的设计理念,出不了产品;没有好的设计构想,成不了产品;没有好的设计工艺,造不了优秀的产品。联想最新发布的带手持卷轴、站立式平板Yoga Tablet就是企图通过“转轴+电池”的创新设计来打造联想的品牌形象。可见设计不只是一个产品外形的塑造问题,还是产品魅力寄托的载体,关系到产品的魅力——品牌形象的塑造。

当下技类行业流行一个词叫做“软硬结合”,车载DVD导航是软硬兼施的结合,但在设计上还应该做到“内外兼修”,从产品的外部硬件、内部软件两方面着手开发设计。

外观设计:从差异化着手

汽车电子产品在我国走了近十年历程,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企业打造的产品也层出不穷。但相比手机外观制造及工艺上的多样变化,汽车电子产品这类就逊色许多。

现在的专车专用导航,从外观上看,如果不看导航标志,不看导航内部设置,我们很难断定这几款导航分别是出自于哪些厂家。导航外观几乎大同小异,按钮个数几乎都差不多并且都是设计在屏幕的两边。整体设计都遵循符合大众审美观的对称原则。材质选择也没有多大的差异。

虽然说导航的规格尺寸都受到车型的限制,但是其外观造型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设计外观的也没必要非得遵循传统设计的对称性原则,非对称同样可以制作美观。另一方面,外观按钮多并不代表功能就多,减少按钮也不失为一种改变外形的方法。记得王川的小米智能电视研发团队曾经就小米遥控器上音量按钮的去留问题展开过一次大型的争论。就音量两个按钮都值得团队成员之间为之争得面红耳赤,导航上这么多按钮是否可以考虑到简洁美观也适当地去掉一些呢?

此外,要想制造差异、别出心裁,屏幕、框架、按钮等材质的选择也很重要。至于外形风格,个人认为设计师们不妨调查一下市场多多考虑当下流行元素,打破常规模仿思维,结合企业的精神内涵去制造属于自己特色的产品。

内部设计:软件应用具有普适性

我们先来看看车载导航内部的系统。目前问世产品中的车载系统确实五花八门,除去一些汽车自主品牌开发的智能车载系统之外,还有一大批科技巨头涌入行业抢占份额,如苹果、三星也相继开发车载系统。但这些车联网智能系统都自成一家,都是为某些车型重点打造不具备普适性,又加上开发成本等偏高,功能无无非绕着声控导航、道路救援、防盗等方面做文章,还没有让设计打动消费者的心,目前没有很高额市场占有率。

而车载DVD导航里应用比较多的是WinCE、安卓。WinCE系统虽然稳定,却只能享受里面已经设定的功能,不能进行升级增加功能或者添加软件。安卓因为开源问题,虽然能够从网上下载,安装多种软件,但是系统的稳定性较差。

基于这些原因,开发普适性且稳定性高的系统显得非常有必要。我们都知道苹果手机如果越狱就无法安装安装系统的软件。这样给想安卓其他类型软件的客户来说就缺少一种超值体验。软件的设计应该考虑打破系统的限制,具有普适性和兼容性即无论在哪个系统上软件都能安装并且流畅使用。软件兼容性这方面目前翼卡车联网做得比较好,他们的零成本方案就是如此。通过零成本方案,市场上的其他导航无需增加硬件板块就能很方便地使用声控导航等车联网服务。

此外,软件本身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功能复杂化、操作的简单化、界面风格大众化等。

由于车联网、智能交通等出现,汽车厂商们将更多的关注留在了中控台。而现在的消费市场又是一个产品极度过剩的时代,因此中控部分的设计不要企图还能利用原来模仿的方式去设计产品抢占市场了,那样只会陷入山寨怪圈使得产品更加雷同化。产品的设计应该要重新翻页了,打破常规思维,才能有所发展有所突破。

关键字:产品设计车联网

本文摘自:慧聪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