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应用 → 正文

机动车快速增长带来诸多问题 车联网成寄托

责任编辑:editor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2-27 13:35:21 本文摘自:新华网

车联网在近年来备受各行业关注,行业对车联网的定义和内涵均有不同的看法。车联网的具体定义为: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是能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它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车是车联网的核心载体,信息化是车联网的核心,基于车辆信息化的应用是车联网的本质,安全、节能、环保、舒适、智能、高效(省时)是车联网的主要目的。

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包括三方面:首先是信息服务,已经为整车企业、各利益相关方以及消费者广泛认知;二是安全,即提供车辆智能安全控制系统,保障车辆、非机动车、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出行安全;三是节能环保,即优化出行线路和驾驶行为,提高交通管理和控制效率,建立生态友好型交通系统,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车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优化车载服务、提高车辆性能、提升交通效率均具有重要意义。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车联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推广,分别发起了 eCoMove、Connected Vehicle、SmartWay等研究项目,涌现了以福特SYNC、通用OnStar、丰田G-book等为代表的车联网服务与应用系统。

在我国,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交通事故等诸多问题。车联网技术的出现一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另一方面作为物联网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组成部分之一,车联网所带来的社会及经济效应必将在我国经济转型、培育新型产业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我国车联网的发展已经基本具备了技术、市场以及制度等基础,并且北斗系统的推广应用也为车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现阶段政府管理部门、整车厂、IT企业及消费者之间尚未形成有效协调机制和完整的产业链。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的滞后与不统一制约了我国车联网产业的发展。很多企业对于车联网的理解还停留在车载信息服务的阶段,没有意识到车联网对于提高车辆安全、经济、排放等性能的巨大潜力。

关键字:车联网

本文摘自:新华网

x 机动车快速增长带来诸多问题 车联网成寄托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应用 → 正文

机动车快速增长带来诸多问题 车联网成寄托

责任编辑:editor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2-27 13:35:21 本文摘自:新华网

车联网在近年来备受各行业关注,行业对车联网的定义和内涵均有不同的看法。车联网的具体定义为: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是能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它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车是车联网的核心载体,信息化是车联网的核心,基于车辆信息化的应用是车联网的本质,安全、节能、环保、舒适、智能、高效(省时)是车联网的主要目的。

车联网技术的应用包括三方面:首先是信息服务,已经为整车企业、各利益相关方以及消费者广泛认知;二是安全,即提供车辆智能安全控制系统,保障车辆、非机动车、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出行安全;三是节能环保,即优化出行线路和驾驶行为,提高交通管理和控制效率,建立生态友好型交通系统,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车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优化车载服务、提高车辆性能、提升交通效率均具有重要意义。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车联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推广,分别发起了 eCoMove、Connected Vehicle、SmartWay等研究项目,涌现了以福特SYNC、通用OnStar、丰田G-book等为代表的车联网服务与应用系统。

在我国,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交通事故等诸多问题。车联网技术的出现一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另一方面作为物联网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组成部分之一,车联网所带来的社会及经济效应必将在我国经济转型、培育新型产业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我国车联网的发展已经基本具备了技术、市场以及制度等基础,并且北斗系统的推广应用也为车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现阶段政府管理部门、整车厂、IT企业及消费者之间尚未形成有效协调机制和完整的产业链。行业相关技术标准的滞后与不统一制约了我国车联网产业的发展。很多企业对于车联网的理解还停留在车载信息服务的阶段,没有意识到车联网对于提高车辆安全、经济、排放等性能的巨大潜力。

关键字:车联网

本文摘自:新华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