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应用 → 正文

浅析车联网生态背后的那点事

责任编辑:editor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29 09:08:29 本文摘自:慧聪网

与其它概念比起来,车联网的概念虽然被炒了很久,但依然不冷不热。没有产生泡沫,更没有大批创业者涌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巴人走访了一些业内人士后发现,与其它传统行业触网后如坐针毡不同,以汽车厂商为首的车联网生态在移动互联网大潮冲击下显得非常淡定。他们坐拥产业链鳌头,独享着这一未来的“美梦”,而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也正在蠢蠢欲动……

下文,巴人将用5个问题,为您浅析车联网生态背后的那点事

Q1:车联网发展目前到了什么阶段?

“如果将整个车联网的长度划分为100份的话,如今的车联网生态仅经历了其中的不到5份”作为某汽车杂志的主编,高华对巴人讲到,在他看来,车联网是一个被媒体搅浑了的概念,它背后蕴藏的有关产业链整合、分工、重构的大幕才刚刚拉开。

巴人认识高华是此前在上海举办的TeleMatices车联网论坛上,该论坛每年办一次。从2007年至今,高华没落过一场。在他看来,这场聚集了大量汽车巨头、供应商的高端论坛今年是最火的一次,虽然到场人数仍然不多,但是已经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了,他认为,今年将是车联网的一个分水岭未来,这个领域会越来越火。

与媒体人看车联网比起来,从业者似乎更有体会,科大讯飞作为多家汽车厂商的语音技术提供商也开始涉足车联网业务,并将该业务放在移动互联事业部旗下,科大讯飞总裁刘庆峰在接受巴人采访时表示,车联网中的语音市场仍处在布局的初期阶段,目前,包括宝马在内的多家厂商正在对各家适用于汽车上的语音技术进行测试,未来可做的文章还有很多。

同时,从TeleMatices论坛的参展情况来看,车联网的整合仍停留在以硬件整合为中心的初级发展阶段,即使是软件厂商,最终呈现的也是其找代工商生产的硬件产品。更加精细化的体验构建还没有开始。

Q2、未来谁将主导车联网生态?

车联网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既是物联网的一部分,也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分支。与移动互联网各个领域均有巨头涉足的情况不同,国内车联网生态中似乎没BAT什么事,虽然市场有传言称阿里巴巴正在谋求收购小型车联网软件厂商,但据巴人此后了解这一传言不靠谱的成分居多。

前搜狐汽车主编俞清木对巴人表示,未来主导车联网的必然是传统汽车厂商,无论是BAT还是苹果谷歌都是产业链上的简单一环,很难撼动宝马、奔驰、丰田等传统汽车巨头的地位。

而高华则进一步解释了这里面的逻辑,他认为,车联网本质是对汽车生态的改进,从国内汽车消费者来看,所谓注重性能的消费者其实并不多,是否够潮,是否有科技感是未来衡量汽车的一个重要标准,它直接关系到汽车厂商的盈利。

其次,车联网的起步一定不会首先融合所谓O2O的概念,它首先需要整合汽车中的各类数据,将数万个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以最简单的形式呈现给车主和厂商是汽车信息联网的第一步。而这些关切到车厂命脉的数据又怎么能让别人掌握?

Q3、“统一系统”能占领车联网吗?

从以上不难看出,车厂在不短的时间内必然是这一领域的统治者。但这其中也有不信邪的,比如苹果不久前与iOS7系统伴随推出的 iOSinCar,虽然刚一推出便接到了十余个厂家的“预定”但其目前仍然很难撼动大部分车厂希望构建自主生态的决心,而原因实际上与前一个问题类似,事关生死岂能放弃?

沃尔沃车联网业务的内部人士透露,沃尔沃将在明年将推出一款车联网车型,搭载更全面的车联网系统,但并未考虑iOSinCar等 “统一系统”,该人士向巴人表示,沃尔沃也曾考虑融入苹果系统,或许下阶段会推出,但尚无时间表。而与沃尔沃类似的还有凯迪拉克、比亚迪等,他们均在自主系统的基础上推出了完全根据自身产品定制的APP。而较为出名车载系统的“安吉星”也是由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一手把控。

可以见得,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统一系统虽然博得了部分车厂的好感,但却依然难成主流。

Q4:移动互联网产品在其中有什么机会?

话说回来,咱们毕竟还是移动互联网从业者,那么车联网能给移动互联网人带来怎样的机会?在巴人的采访中发现,“数据”成了这一机会中首先被抛出的问题。

高德车联网业务总经理童豪梁对巴人表示,高德在转型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同样遭遇了车联网话题,目前,车联网已经成为高德改造传统业务的重要抓手。而高德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则是在“数据层面”,汽车本身没有地图,它需要多加供应商为其提供数据,包括地图在内,娱乐、生活等多方面都需要互联网公司的介入。

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伟透露,目前,找到大众点评希望一起合作车联网业务的厂商非常多,宝马、奔驰等也不在话下。对此,大众点评则会以数据供应商的形式提供云数据和离线数据包。

同时,龙伟和童豪梁均表示,大众点评和高德并无开发车联网系统的计划,由此不难看出,互联网企业想切入车联网上游还无法做到。但数据价值却非常可观。

与单纯的数据提供商不同,还有一类企业充当着整合信息服务商的作用,车音网就是其中一家,未来车音网希望通过整合各家数据,成为高德、大众点评的上游集成商,并最终以语音技术优势与车厂对接,提供前装和后装产品。其内部人士透露,即使进入了一级供应商的行列,车厂依然是极其强势,其公司也因此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

与高德、大众点评类似的其实还有支付宝、百度地图、科大讯飞等等,他们都以各自的产品、数据和整合优势进入至车联网生态中,但在这场游戏中BAT也仅仅是个为涉深水的参与者。

而对于一度被看好车载O2O,在更多汽车行业人士看来,那仅仅是车联网太小太小的一块蛋糕。从整个产业链所涉足的整车硬件、芯片、车载信息系统、数据提供商等等角度看,其所占份额依然小的可怜。

Q5:车联网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各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巴人摘出其中一种:定制化汽车产品+自动驾驶

正如上文所说,车联网的开端将是首先对汽车数据的整合,数个传感器将汽车的数万个参数汇集到云端并进行计算,再返给车主手机上的 App,根据每天数据,车主可以提前得知车况并进行保养。同时,汽车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开车人是否马路杀手以最终确定保险价格。

而汽车厂商根据这些数据则可以在汽车报废之前告知车主本品牌内的那一款车更适合他。

关键字:生态车联网

本文摘自:慧聪网

x 浅析车联网生态背后的那点事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应用 → 正文

浅析车联网生态背后的那点事

责任编辑:editor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29 09:08:29 本文摘自:慧聪网

与其它概念比起来,车联网的概念虽然被炒了很久,但依然不冷不热。没有产生泡沫,更没有大批创业者涌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巴人走访了一些业内人士后发现,与其它传统行业触网后如坐针毡不同,以汽车厂商为首的车联网生态在移动互联网大潮冲击下显得非常淡定。他们坐拥产业链鳌头,独享着这一未来的“美梦”,而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也正在蠢蠢欲动……

下文,巴人将用5个问题,为您浅析车联网生态背后的那点事

Q1:车联网发展目前到了什么阶段?

“如果将整个车联网的长度划分为100份的话,如今的车联网生态仅经历了其中的不到5份”作为某汽车杂志的主编,高华对巴人讲到,在他看来,车联网是一个被媒体搅浑了的概念,它背后蕴藏的有关产业链整合、分工、重构的大幕才刚刚拉开。

巴人认识高华是此前在上海举办的TeleMatices车联网论坛上,该论坛每年办一次。从2007年至今,高华没落过一场。在他看来,这场聚集了大量汽车巨头、供应商的高端论坛今年是最火的一次,虽然到场人数仍然不多,但是已经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了,他认为,今年将是车联网的一个分水岭未来,这个领域会越来越火。

与媒体人看车联网比起来,从业者似乎更有体会,科大讯飞作为多家汽车厂商的语音技术提供商也开始涉足车联网业务,并将该业务放在移动互联事业部旗下,科大讯飞总裁刘庆峰在接受巴人采访时表示,车联网中的语音市场仍处在布局的初期阶段,目前,包括宝马在内的多家厂商正在对各家适用于汽车上的语音技术进行测试,未来可做的文章还有很多。

同时,从TeleMatices论坛的参展情况来看,车联网的整合仍停留在以硬件整合为中心的初级发展阶段,即使是软件厂商,最终呈现的也是其找代工商生产的硬件产品。更加精细化的体验构建还没有开始。

Q2、未来谁将主导车联网生态?

车联网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既是物联网的一部分,也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分支。与移动互联网各个领域均有巨头涉足的情况不同,国内车联网生态中似乎没BAT什么事,虽然市场有传言称阿里巴巴正在谋求收购小型车联网软件厂商,但据巴人此后了解这一传言不靠谱的成分居多。

前搜狐汽车主编俞清木对巴人表示,未来主导车联网的必然是传统汽车厂商,无论是BAT还是苹果谷歌都是产业链上的简单一环,很难撼动宝马、奔驰、丰田等传统汽车巨头的地位。

而高华则进一步解释了这里面的逻辑,他认为,车联网本质是对汽车生态的改进,从国内汽车消费者来看,所谓注重性能的消费者其实并不多,是否够潮,是否有科技感是未来衡量汽车的一个重要标准,它直接关系到汽车厂商的盈利。

其次,车联网的起步一定不会首先融合所谓O2O的概念,它首先需要整合汽车中的各类数据,将数万个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以最简单的形式呈现给车主和厂商是汽车信息联网的第一步。而这些关切到车厂命脉的数据又怎么能让别人掌握?

Q3、“统一系统”能占领车联网吗?

从以上不难看出,车厂在不短的时间内必然是这一领域的统治者。但这其中也有不信邪的,比如苹果不久前与iOS7系统伴随推出的 iOSinCar,虽然刚一推出便接到了十余个厂家的“预定”但其目前仍然很难撼动大部分车厂希望构建自主生态的决心,而原因实际上与前一个问题类似,事关生死岂能放弃?

沃尔沃车联网业务的内部人士透露,沃尔沃将在明年将推出一款车联网车型,搭载更全面的车联网系统,但并未考虑iOSinCar等 “统一系统”,该人士向巴人表示,沃尔沃也曾考虑融入苹果系统,或许下阶段会推出,但尚无时间表。而与沃尔沃类似的还有凯迪拉克、比亚迪等,他们均在自主系统的基础上推出了完全根据自身产品定制的APP。而较为出名车载系统的“安吉星”也是由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一手把控。

可以见得,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统一系统虽然博得了部分车厂的好感,但却依然难成主流。

Q4:移动互联网产品在其中有什么机会?

话说回来,咱们毕竟还是移动互联网从业者,那么车联网能给移动互联网人带来怎样的机会?在巴人的采访中发现,“数据”成了这一机会中首先被抛出的问题。

高德车联网业务总经理童豪梁对巴人表示,高德在转型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同样遭遇了车联网话题,目前,车联网已经成为高德改造传统业务的重要抓手。而高德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则是在“数据层面”,汽车本身没有地图,它需要多加供应商为其提供数据,包括地图在内,娱乐、生活等多方面都需要互联网公司的介入。

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伟透露,目前,找到大众点评希望一起合作车联网业务的厂商非常多,宝马、奔驰等也不在话下。对此,大众点评则会以数据供应商的形式提供云数据和离线数据包。

同时,龙伟和童豪梁均表示,大众点评和高德并无开发车联网系统的计划,由此不难看出,互联网企业想切入车联网上游还无法做到。但数据价值却非常可观。

与单纯的数据提供商不同,还有一类企业充当着整合信息服务商的作用,车音网就是其中一家,未来车音网希望通过整合各家数据,成为高德、大众点评的上游集成商,并最终以语音技术优势与车厂对接,提供前装和后装产品。其内部人士透露,即使进入了一级供应商的行列,车厂依然是极其强势,其公司也因此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

与高德、大众点评类似的其实还有支付宝、百度地图、科大讯飞等等,他们都以各自的产品、数据和整合优势进入至车联网生态中,但在这场游戏中BAT也仅仅是个为涉深水的参与者。

而对于一度被看好车载O2O,在更多汽车行业人士看来,那仅仅是车联网太小太小的一块蛋糕。从整个产业链所涉足的整车硬件、芯片、车载信息系统、数据提供商等等角度看,其所占份额依然小的可怜。

Q5:车联网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各家有着不同的观点,巴人摘出其中一种:定制化汽车产品+自动驾驶

正如上文所说,车联网的开端将是首先对汽车数据的整合,数个传感器将汽车的数万个参数汇集到云端并进行计算,再返给车主手机上的 App,根据每天数据,车主可以提前得知车况并进行保养。同时,汽车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开车人是否马路杀手以最终确定保险价格。

而汽车厂商根据这些数据则可以在汽车报废之前告知车主本品牌内的那一款车更适合他。

关键字:生态车联网

本文摘自:慧聪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