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农业物联网提升农产品产量

责任编辑:editor0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23 20:58:33 本文摘自:赛迪网

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三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之一,天津市农业物联网的建设初具成效。从天津市农委获悉,去年,全市农业物联网总投资近1亿元,目前全市已有1000栋节能温室、30个畜牧企业和27个水产养殖企业开展了物联网技术应用。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坐在家里就能实时掌握蔬菜生长情况;浇水、施肥、打药,只需按个开关,就能让大棚听懂“指令”。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农业物联网已将这一切变成现实。

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三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之一,天津市农业物联网的建设初具成效。从天津市农委获悉,去年,全市农业物联网总投资近1亿元,目前全市已有1000栋节能温室、30个畜牧企业和27个水产养殖企业开展了物联网技术应用。最传统产业与最尖端的科技结合,会产生演绎怎样的传奇?物联网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还有哪些关口急需打通?

蔬菜产量质量双提高

走进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如果不仔细观察,你不会知道这个外表普通的设施园区,已被信息技术所武装。

在西红柿大棚里,园区负责人马晓莉对记者说:“这就是传感器系统,有了它,棚里的苗子就会‘说话’了、有‘感觉’、有‘思想’了。”记者看到,一根类似“天线”的装置竖立在大棚中央,“天线”上部挂着几个盒子。天津大学物联网研发团队发起人、天津大学研究员冯子华说,这些传感器每隔5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分别是温度、湿度、土壤温度、水分、光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通过物联网的网关,发送到上位机系统。“大棚里的温度高了,系统就会警告你,土壤里的湿度低了也会通知你,用户只需要按一下‘开关’就能将相关指令,如浇水、施肥、加湿、降温等要求反馈到大棚中。”

物联网给园区带来了什么变化?马晓莉向记者介绍,整个园区的面积是800亩,物联网的应用已覆盖了30个棚。一些农业技术人员说,以前,农业种植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可经验有时也会出错,稍掌握不好,就有可能影响蔬菜生长,甚至是收成。而物联网精准的感知,使蔬菜种植实现了科学精细管理,不仅用工量减少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依托物联网系统,冯子华带领他的团队引导园区按照有机流程进行蔬菜生产。“以前我们生产的是大路菜,卖出来的是菜市场价。现在,我们建立了全程可追溯系统,蔬菜的品质、安全性提高了,1斤西红柿卖到了15元,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马晓莉实话实说。

关键字:物联网农业

本文摘自:赛迪网

x 农业物联网提升农产品产量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农业物联网提升农产品产量

责任编辑:editor0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23 20:58:33 本文摘自:赛迪网

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三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之一,天津市农业物联网的建设初具成效。从天津市农委获悉,去年,全市农业物联网总投资近1亿元,目前全市已有1000栋节能温室、30个畜牧企业和27个水产养殖企业开展了物联网技术应用。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坐在家里就能实时掌握蔬菜生长情况;浇水、施肥、打药,只需按个开关,就能让大棚听懂“指令”。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农业物联网已将这一切变成现实。

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三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之一,天津市农业物联网的建设初具成效。从天津市农委获悉,去年,全市农业物联网总投资近1亿元,目前全市已有1000栋节能温室、30个畜牧企业和27个水产养殖企业开展了物联网技术应用。最传统产业与最尖端的科技结合,会产生演绎怎样的传奇?物联网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还有哪些关口急需打通?

蔬菜产量质量双提高

走进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如果不仔细观察,你不会知道这个外表普通的设施园区,已被信息技术所武装。

在西红柿大棚里,园区负责人马晓莉对记者说:“这就是传感器系统,有了它,棚里的苗子就会‘说话’了、有‘感觉’、有‘思想’了。”记者看到,一根类似“天线”的装置竖立在大棚中央,“天线”上部挂着几个盒子。天津大学物联网研发团队发起人、天津大学研究员冯子华说,这些传感器每隔5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分别是温度、湿度、土壤温度、水分、光照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通过物联网的网关,发送到上位机系统。“大棚里的温度高了,系统就会警告你,土壤里的湿度低了也会通知你,用户只需要按一下‘开关’就能将相关指令,如浇水、施肥、加湿、降温等要求反馈到大棚中。”

物联网给园区带来了什么变化?马晓莉向记者介绍,整个园区的面积是800亩,物联网的应用已覆盖了30个棚。一些农业技术人员说,以前,农业种植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可经验有时也会出错,稍掌握不好,就有可能影响蔬菜生长,甚至是收成。而物联网精准的感知,使蔬菜种植实现了科学精细管理,不仅用工量减少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都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依托物联网系统,冯子华带领他的团队引导园区按照有机流程进行蔬菜生产。“以前我们生产的是大路菜,卖出来的是菜市场价。现在,我们建立了全程可追溯系统,蔬菜的品质、安全性提高了,1斤西红柿卖到了15元,这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马晓莉实话实说。

关键字:物联网农业

本文摘自:赛迪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