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传统互联网思维制约物联网发展

责任编辑:editor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9-20 14:12:28 本文摘自:慧聪网

在我国物联网的布局中,三大运营商一直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为适应物联网的发展,中国移动于2013年组建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中移物联网公司平台运营部副总经理罗健在会上提到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工作的新进展:智能管网方面,开发的物联网专网业务管理平台已于2014年上半年投入商用;应用产品及开放平台方面,正在开发物联网基础平台——设备云,可提供终端接入、设备管理、数据处理三大能力,计划于2014年第三季度对外正式发布。打造和路由,可实现视频安防、环境监测、家电控制、健康关怀等智能家居功能。研发可穿戴设备,目前正在研发“小觅觅”系列产品,2014年下半年可推广。打造车联网(准)前装,行车卫士及后装OBD三条产品线,为车主打造丰富精彩的汽车生活;设备器件方面,已自主研发推出包括机器卡、通信模组、接入网关等高性能的设备器件。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童恩介绍中国移动已经推出面向电动车用户的防盗报警、位置查询、轨迹回放服务的车卫士业务产品,2014年,物联网电动车产量将超过20万辆。据透露,中国移动已与雅迪、新世纪、华生、欧文斯、华速等12家车厂签约。童恩提到的已在江苏宿迁、连云港等地部署2000多台的蓝天卫士也是中国移动物联网应用的一大亮点。

中国联通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应用研究室主任李建功同时指出:中国联通已经花费5、6年时间致力于健康信息发展的研究,现已推出员工健康关怀业务平台。同时,中国联通也在主力研究可穿戴、移动健康业务平台。

李建功重点提到中国联通研究院代表中国率先在ITU-T完成e-health标准立项“电子医疗检测应用的需求与能力”。通信行业标准中,中国联通牵头完成《泛在物联应用—医疗健康在监测系统业务场景及技术要求(YDB065-2011)》。目前,中国联通正在推进《面向远程医疗的物联网技术要求》与《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健康监测系统框架及技术要求》工作。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向辉表示,物联网设备不断增加,2018年物联网的设备将超过传统的设备。面向物联网市场,可穿戴设备接入是蓝牙的重要机会,但未来将面临Wi-Fi的竞争。从2014年起,Wi-Fi技术开始进入物联网市场,Wi-Fi的优势在于早已成为智能手机、家庭网关的标配,用户体验好,接受程度高,2014年Wi-Fi芯片组出货量达26亿片。

据透露,中国电信企业应用工厂已于2014年1月27日与瑞士远程心脏监控服务提供商LifeWatch宣布签署MOU,在未来5年将订购价值4亿美元的LifeWatch手机及其他相关服务。

传统互联网思维制约物联网发展

传统互联网思维制约物联网发展。传统互联网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本设施和IT基本设施分开。“虽然物联网中的车联网现在很热,但车联网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安装问题、车型问题、渠道问题、售后问题、价格问题等这些传统车联网问题都影响了车联网业务的规模发展。”罗建指出。

如何去整合网络资源、渠道资源及提高管理能力是物联网面临的又一挑战。实际上,一个好的应用最终能得到大众认可会面临很多问题。物联网可能出现的后台及前端问题都将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童恩指出,“对于电信产业来说,如何去整合网络资源、渠道资源及提高管理能力,如何与产业链上合作将是重大挑战,也是运营商能够把物联网做大做强的基本思路”。

孙向辉坦言,目前国内很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产品;并且,物联网接入技术未形成标准,目前仍各自为政,产业很难健康发展。目前市场上仍是一些封闭、私有标准,只能满足部分需求。“用户无法忍受今天买一个产品,过两年这技术不用了,买不到可以适配的产品”。建立物联网行业标准推动行业发展

物联网需要主动拥抱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核心是人,而移动互联网,在对人的关怀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要以移动互联网的理念来思考物联网。“各种应用是下载的,自安装的,基本只与操作系统有关,与型号无关。同时,应用应运行免费商业模式,依靠巨大用户规模和尽可能低的边际成本来生存。” 罗建指出。

以“端管云”的架构来构建物联网业务体系。童恩透露,“端管云”即:扩展业务领域的业务能力化,把管理能力抽取出来向第三方开发,降低第三方业务的落地门槛,构建管理的平台化;实行流量透传型的粗管道,能力适配型的精细管道,合作运营型的价值渠道的智能管道;进行网络和终端全面终端管理,从而提供网络接入和业务管理能力,与应用终端、业务平台一起提供丰富的物联网业务。

早日建立统一的行业规范,对电信运营商而言,意味着要制定终端技术规范,引导物联网终端产业链,打造统一业务平台从而提升价值。 “在行业领域中,建议推进行业标准规范;在个人和家庭领域,早日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从技术上解决互通问题,减少重复投资,让用户购买成熟产品;在技术上,国内芯片厂家应该关注物联网领域发展,积累核心技术、专利。”孙向辉表示。

当前商业模式比技术更重要。据中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车联网产品线总经理杨磊介绍,“从第三方报告Gartner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规律周期曲线中可以看出,车联网所需要的技术目前已经基本形成。在车联网发展中,目前技术不是主要障碍,商业模式比技术更重要”。真正找到用户需求,开发用户感兴趣的功能,以此为纽带才能真正解决车联网商业模式的问题。

关键字:物联网互联网

本文摘自:慧聪网

x 传统互联网思维制约物联网发展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传统互联网思维制约物联网发展

责任编辑:editor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9-20 14:12:28 本文摘自:慧聪网

在我国物联网的布局中,三大运营商一直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为适应物联网的发展,中国移动于2013年组建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中移物联网公司平台运营部副总经理罗健在会上提到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工作的新进展:智能管网方面,开发的物联网专网业务管理平台已于2014年上半年投入商用;应用产品及开放平台方面,正在开发物联网基础平台——设备云,可提供终端接入、设备管理、数据处理三大能力,计划于2014年第三季度对外正式发布。打造和路由,可实现视频安防、环境监测、家电控制、健康关怀等智能家居功能。研发可穿戴设备,目前正在研发“小觅觅”系列产品,2014年下半年可推广。打造车联网(准)前装,行车卫士及后装OBD三条产品线,为车主打造丰富精彩的汽车生活;设备器件方面,已自主研发推出包括机器卡、通信模组、接入网关等高性能的设备器件。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童恩介绍中国移动已经推出面向电动车用户的防盗报警、位置查询、轨迹回放服务的车卫士业务产品,2014年,物联网电动车产量将超过20万辆。据透露,中国移动已与雅迪、新世纪、华生、欧文斯、华速等12家车厂签约。童恩提到的已在江苏宿迁、连云港等地部署2000多台的蓝天卫士也是中国移动物联网应用的一大亮点。

中国联通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应用研究室主任李建功同时指出:中国联通已经花费5、6年时间致力于健康信息发展的研究,现已推出员工健康关怀业务平台。同时,中国联通也在主力研究可穿戴、移动健康业务平台。

李建功重点提到中国联通研究院代表中国率先在ITU-T完成e-health标准立项“电子医疗检测应用的需求与能力”。通信行业标准中,中国联通牵头完成《泛在物联应用—医疗健康在监测系统业务场景及技术要求(YDB065-2011)》。目前,中国联通正在推进《面向远程医疗的物联网技术要求》与《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健康监测系统框架及技术要求》工作。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向辉表示,物联网设备不断增加,2018年物联网的设备将超过传统的设备。面向物联网市场,可穿戴设备接入是蓝牙的重要机会,但未来将面临Wi-Fi的竞争。从2014年起,Wi-Fi技术开始进入物联网市场,Wi-Fi的优势在于早已成为智能手机、家庭网关的标配,用户体验好,接受程度高,2014年Wi-Fi芯片组出货量达26亿片。

据透露,中国电信企业应用工厂已于2014年1月27日与瑞士远程心脏监控服务提供商LifeWatch宣布签署MOU,在未来5年将订购价值4亿美元的LifeWatch手机及其他相关服务。

传统互联网思维制约物联网发展

传统互联网思维制约物联网发展。传统互联网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本设施和IT基本设施分开。“虽然物联网中的车联网现在很热,但车联网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安装问题、车型问题、渠道问题、售后问题、价格问题等这些传统车联网问题都影响了车联网业务的规模发展。”罗建指出。

如何去整合网络资源、渠道资源及提高管理能力是物联网面临的又一挑战。实际上,一个好的应用最终能得到大众认可会面临很多问题。物联网可能出现的后台及前端问题都将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童恩指出,“对于电信产业来说,如何去整合网络资源、渠道资源及提高管理能力,如何与产业链上合作将是重大挑战,也是运营商能够把物联网做大做强的基本思路”。

孙向辉坦言,目前国内很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产品;并且,物联网接入技术未形成标准,目前仍各自为政,产业很难健康发展。目前市场上仍是一些封闭、私有标准,只能满足部分需求。“用户无法忍受今天买一个产品,过两年这技术不用了,买不到可以适配的产品”。建立物联网行业标准推动行业发展

物联网需要主动拥抱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核心是人,而移动互联网,在对人的关怀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要以移动互联网的理念来思考物联网。“各种应用是下载的,自安装的,基本只与操作系统有关,与型号无关。同时,应用应运行免费商业模式,依靠巨大用户规模和尽可能低的边际成本来生存。” 罗建指出。

以“端管云”的架构来构建物联网业务体系。童恩透露,“端管云”即:扩展业务领域的业务能力化,把管理能力抽取出来向第三方开发,降低第三方业务的落地门槛,构建管理的平台化;实行流量透传型的粗管道,能力适配型的精细管道,合作运营型的价值渠道的智能管道;进行网络和终端全面终端管理,从而提供网络接入和业务管理能力,与应用终端、业务平台一起提供丰富的物联网业务。

早日建立统一的行业规范,对电信运营商而言,意味着要制定终端技术规范,引导物联网终端产业链,打造统一业务平台从而提升价值。 “在行业领域中,建议推进行业标准规范;在个人和家庭领域,早日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从技术上解决互通问题,减少重复投资,让用户购买成熟产品;在技术上,国内芯片厂家应该关注物联网领域发展,积累核心技术、专利。”孙向辉表示。

当前商业模式比技术更重要。据中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车联网产品线总经理杨磊介绍,“从第三方报告Gartner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规律周期曲线中可以看出,车联网所需要的技术目前已经基本形成。在车联网发展中,目前技术不是主要障碍,商业模式比技术更重要”。真正找到用户需求,开发用户感兴趣的功能,以此为纽带才能真正解决车联网商业模式的问题。

关键字:物联网互联网

本文摘自:慧聪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