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物联网“零成本”孕育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式

责任编辑:editor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28 09:32:31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物联网产业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政策支持,国务院总经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在政策推动下,未来几年将是中国物联网相关产业以及应用迅猛发展的时期,各类依托物联网技术的事物层出不穷。

在全球掀起“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美国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近期再度访华,并推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的升级版——基于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零成本社会”。

里夫金表示,物联网正极大地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率,很多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已趋近于零,从而在本质上被免费提供。其结果是企业利润枯竭,知识产权概念淡化,传统意义上资源紧缺的观念逐渐让步给资源过剩的思潮。在未来几年,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都将被卷入“零成本”模式。

在日前举行的“2014第三次工业革命高峰论坛”上,里夫金表示,中国应加快向零边际成本社会推进,因为这将“确保其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中的领袖地位,并且为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更繁荣的后碳生态文明铺平道路”。

会议间隙,美国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李国斌就几个问题作了如下回答。

“零成本”孕育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式

1、基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你最新提出了升级版——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零成本社会”,请具体谈谈这个概念。

里夫金:“零成本”现象正孕育着一种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型,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里夫金描述了人们将部分经济生活向全球性的“协同共有”模式转变的细节。“专业消费者”正在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制作并分享自己的信息、娱乐、绿色能源和3d打印产品。他们也通过社交媒体、租赁商、合作社以极低或零成本的模式分享汽车、住房、服装和其他物品;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基于零成本模式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年轻的创业者略过银行这一传统环节,利用众筹模式进行融资,并在新型的共享经济模式中创造替代性货币。在这个新世界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市场中的“使用胜过拥有”、“合作取代竞争”和“交换价值”概念,正被 “共享价值”和“协同共有”替代。

我们正处在这样的时代,需要通过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我们的能源、交通和通讯网络结合在一起,互联网的使用正在慢慢向超级物联网引进。交通、通讯和能源等所有一切都变成数字化的经济,这种数字化的经济将带来零边际成本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物联网的平台,需要能源网,需要信息互联网,需要把整个人类作为整体的联系来从事整体的经济活动。

目前已有近50%的人类可能已经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了,未来的25年中,也许所有人都将会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可与互联网相联系,甚至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比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三网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通过移动电脑,还可以创造很多的app,让大家随时可以下载,并且分析这些数据。

通过我们专业的计算,还可以让自己融入到整个互联网的价值链中,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生产力,减少边际成本,提供给我们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也可以随时将我们的生产与服务共享,而边际成本是接近零的,这就是一种合作协同的经济。

2、:在论述的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零成本社会”中,为何将能源互联网提到如此高的位置?

里夫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太阳能发电成本是68美元/千瓦时,现在只需要66美分,几乎下降了100倍,我们面临着指数性下降的曲线。按照这样的速度,以后太阳能和风能的生产成本对全人类来说将极低。热能是从地下发出来的、免费的、零边际成本的,我们要将其储存起来,必须有一个能源互联网,需要有合适的基础设施,只要有了合适的基础设施,这些能源对我们来说就都是免费的。

我们有新的商业模式,但也不可能一夜实现,也许在未来的40年我们才能完成。物联网能够给我们带来这样的零边际成本社会。

工业新革命为中国带来历史机遇

3、基于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零成本社会”,对中国而言可以称之为机遇吗?

里夫金:中国政府层曾提出要建立物联网,用数字能源网,还有数字化的物流和传输网,使中国能源的存储和运输变成一个完全数字化的网络平台,我觉得这将是21世纪技术革新和创新最大的成功。

中国产业结构和整合在过去35年,从化石能源、核能源,到现在的分散型可再生能源,也就是说,中国在建设这样一个分散型的物联网,这需要有基础设施的支持,很多国家在此方面虽然想做风电或者太阳能,但是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在此过程中,这些基础设置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也将创造出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工作机会,同时,也可以提升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所以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关键字:经济物联网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x 物联网“零成本”孕育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式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物联网“零成本”孕育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式

责任编辑:editor03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28 09:32:31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物联网产业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政策支持,国务院总经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在政策推动下,未来几年将是中国物联网相关产业以及应用迅猛发展的时期,各类依托物联网技术的事物层出不穷。

在全球掀起“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美国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近期再度访华,并推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的升级版——基于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零成本社会”。

里夫金表示,物联网正极大地提高人类社会的生产率,很多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已趋近于零,从而在本质上被免费提供。其结果是企业利润枯竭,知识产权概念淡化,传统意义上资源紧缺的观念逐渐让步给资源过剩的思潮。在未来几年,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都将被卷入“零成本”模式。

在日前举行的“2014第三次工业革命高峰论坛”上,里夫金表示,中国应加快向零边际成本社会推进,因为这将“确保其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中的领袖地位,并且为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更繁荣的后碳生态文明铺平道路”。

会议间隙,美国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李国斌就几个问题作了如下回答。

“零成本”孕育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式

1、基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你最新提出了升级版——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零成本社会”,请具体谈谈这个概念。

里夫金:“零成本”现象正孕育着一种新的混合式经济模型,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里夫金描述了人们将部分经济生活向全球性的“协同共有”模式转变的细节。“专业消费者”正在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制作并分享自己的信息、娱乐、绿色能源和3d打印产品。他们也通过社交媒体、租赁商、合作社以极低或零成本的模式分享汽车、住房、服装和其他物品;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基于零成本模式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年轻的创业者略过银行这一传统环节,利用众筹模式进行融资,并在新型的共享经济模式中创造替代性货币。在这个新世界中,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市场中的“使用胜过拥有”、“合作取代竞争”和“交换价值”概念,正被 “共享价值”和“协同共有”替代。

我们正处在这样的时代,需要通过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我们的能源、交通和通讯网络结合在一起,互联网的使用正在慢慢向超级物联网引进。交通、通讯和能源等所有一切都变成数字化的经济,这种数字化的经济将带来零边际成本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物联网的平台,需要能源网,需要信息互联网,需要把整个人类作为整体的联系来从事整体的经济活动。

目前已有近50%的人类可能已经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了,未来的25年中,也许所有人都将会和互联网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可与互联网相联系,甚至成为物联网的一部分。比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三网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通过移动电脑,还可以创造很多的app,让大家随时可以下载,并且分析这些数据。

通过我们专业的计算,还可以让自己融入到整个互联网的价值链中,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类的生产力,减少边际成本,提供给我们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也可以随时将我们的生产与服务共享,而边际成本是接近零的,这就是一种合作协同的经济。

2、:在论述的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零成本社会”中,为何将能源互联网提到如此高的位置?

里夫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太阳能发电成本是68美元/千瓦时,现在只需要66美分,几乎下降了100倍,我们面临着指数性下降的曲线。按照这样的速度,以后太阳能和风能的生产成本对全人类来说将极低。热能是从地下发出来的、免费的、零边际成本的,我们要将其储存起来,必须有一个能源互联网,需要有合适的基础设施,只要有了合适的基础设施,这些能源对我们来说就都是免费的。

我们有新的商业模式,但也不可能一夜实现,也许在未来的40年我们才能完成。物联网能够给我们带来这样的零边际成本社会。

工业新革命为中国带来历史机遇

3、基于物联网技术基础上的“零成本社会”,对中国而言可以称之为机遇吗?

里夫金:中国政府层曾提出要建立物联网,用数字能源网,还有数字化的物流和传输网,使中国能源的存储和运输变成一个完全数字化的网络平台,我觉得这将是21世纪技术革新和创新最大的成功。

中国产业结构和整合在过去35年,从化石能源、核能源,到现在的分散型可再生能源,也就是说,中国在建设这样一个分散型的物联网,这需要有基础设施的支持,很多国家在此方面虽然想做风电或者太阳能,但是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在此过程中,这些基础设置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也将创造出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工作机会,同时,也可以提升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所以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关键字:经济物联网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