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战争中的全资产可视化:物联网构建的后勤保障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5-30 13:49:30 本文摘自:物联网智库

高消耗是现代战争的一大特点,全资产可视化是军队后勤管理的关键,全资产可视化系统是一个由若干后勤自动化信息系统构成的信息网络,本质上是一个集成的数据环境。这一系统的设立,其实背后有大量的物联网技术支撑。

现代战争是典型的高消耗战争,军事物资器材的消耗量空前加大,军事物资器材的保障难度与保障强度显著提高,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美军在近年来的几次大规模战争中,各种保障物资器材数量惊人。一个士兵作战日平均的物资器材数量惊人。一个士兵作战日平均的物资消耗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个士兵作战日平均的物资消耗量为6kg,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20kg;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期间,美军人均消耗量为29kg;到6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达到117kg;70年代的第4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士兵人均日消耗作战物资250kg;海湾战争时,美军装甲师人均日消耗物资500kg。作战物资和装备消耗量不断增长的这一趋势,在短期内不会发生逆转,战场物资流不会减压。

美军之所以能够在海外大量驻军,并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战略部署,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其功能完备、运转高效、全球领先的全资产可视化系统。它使美军的物资和装备补给时间大大缩短,精度大大提高。

两场战争的背后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为了有效提高战时的后勤保障能力,其后勤保障系统便尝试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将军用装备的生产、筹措、储存、运输、分发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安排、全面管理,并取得了满意效果,这就是

现代后勤保障系统的萌芽。二战结束以后,美军后勤保障系统的基础是装备的大量库存,其中许多装备都是为以防万一而提前准备的,称为基于储备的军事后勤保障系统。

基于储备的军事后勤保障系统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大规模的后勤保障系统,另一个是零星的后勤保障系统。大规模的后勤保障系统存储的装备主要维持作战和平时需求,为全球各个地区的美军提供装备供应。这些装备的储备数量是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预测产生的,且满足一个基本的安全数量,即安全库存控制点。零星装备的供应系统则针对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库存标准,这个标准主要根据需求的历史数据以及需求者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基于储备的军事后勤保障系统很难精确预测和判断作战需求,因而不可能做到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向作战部队提供其确实需要的保障”。基于储备的军事后勤保障系统更加强调的是“充分”,而无法做到“精确”,其结果就是在满足部队需求的同时造成了后勤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严重。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装备信息极不完整,且没有良好的跟踪能力和全资产可视化能力。装备在需求不明的情况下进入供应通道,而且得不到真正的跟踪。当物资到达目的地时,后勤人员不得不处理遗留下的大量问题。

由于无法“看”到流经装备供应渠道的资产,这使得后勤保障的灵活性、机动性大大降低。美国国防部给前线陆军运送了4万多个集装箱,港口、机场、车站和调度场都堆满了等待处理及配送的货物。士兵和装备负责人要在数以万计的集装箱中找到重要设备和补给品。最后,由于标识不清,其中的2.5万多个集装箱被迫打开封装,并再次投入运输系统。当战争结束后,还有8 000多个打开的集装箱未能加以利用。

后来证实,从美国本土运至前线的装备数量远远超过所需装备数量。战争结束时,仍有101艘舰船停留在公海上。据估计,如果当时采用全资产可视化系统来追踪装备的去向,并获得集装箱的内容清单,将可能为国防部节省大约27亿美元的支出。

海湾战争给了美国国防部一个沉重的打击。战后,美国军方一直在考虑如何才能省下这几十亿美金,于是美国国防部开始测试新的追踪技术,以掌握后勤保障装备的动向。1991年海湾战争后,美军为解决物资在请领、运输、分发等环节中存在的严重现实问题,给作战部队提供快速、准确的后勤保障,美国国防部于1992年4月正式提出了全资产可视化计划。美军通过对传统保障模式的深刻反省,借鉴沃尔玛等现代物流公司的高效经营模式,将“即时后勤补给”的理念应用于军事后勤变革中,取代了此前的“以防万一”式的后勤补给战略。

1994年起,美国国防部持续采用赛维公司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构建了美军全资产可视化系统,如图所示。该系统在军事后勤保障上产生了极大的效用,并帮助美军完成了以下任务:透过自动化增加生产力并限制人工干涉,避免人为错误;达成供应链的完全可视化;消除超额库存(多余补给品的申请);获得快速的后勤保障管理,取得实时的供应链动态数据;加速后勤保障装备由工厂到散兵坑的运送,并改善对运送的掌握;减少多余的数据录入,并且提高数据的正确性。

全资产可视化系统是一个由若干后勤自动化信息系统构成的信息网络,本质上是一个集成的数据环境。具体地说,就是一个能够进入官方数据源系统,包含各类资产数据的相关数据库。该系统收集所需的后勤资产数据,在分析、处理之后,以一种有用的形式将其提交给用户。这样,各级后勤部门就可以清晰地“看见”后勤管道中的的各类资产,得到授权的用户可通过网络进行装备查询、请领、调拨等,从而极大地缩短装备请领时间,减少重复请领现象,使后勤保障效率得到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后勤资产的“透明”还对以大量储备为特征的传统思维方式产生强烈的冲击。由于对资产“心中有数”,作战部队和后勤机构增加了相互间的信任,不再一味追求装备的规模和数量,而是共同谋求装备输送、补给的速度和精度,“以防万一”变成了“刚好适用”,“大量储备”变成了“精确保障”。

2003年,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利用了RFID技术建置的全资产可视化系统,使美军的装备补给能力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美军可以轻松掌握所有装备补给的即时信息,实现了即时管理,减少了人工失误,为美军省下几十亿美元。依靠全资产可视化系统,实现了由“储备式后勤”到“配送式后勤”的转变;与海湾战争相比,海运量减少了87%,空运量减少了88.6%,战略支援装备动员量减少了89%,战役装备储备减少了75%。

全资产可视化系统使得国防部可从计算机上实时查询全球范围内的物资信息,对应紧急补给品的请求和运送,从美国到本土任何一个战场部队,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通过该系统,实现了物资器材的实时可视、精确输送和精确运用。

关键字:可视化系统资产

本文摘自:物联网智库

x 战争中的全资产可视化:物联网构建的后勤保障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战争中的全资产可视化:物联网构建的后勤保障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5-30 13:49:30 本文摘自:物联网智库

高消耗是现代战争的一大特点,全资产可视化是军队后勤管理的关键,全资产可视化系统是一个由若干后勤自动化信息系统构成的信息网络,本质上是一个集成的数据环境。这一系统的设立,其实背后有大量的物联网技术支撑。

现代战争是典型的高消耗战争,军事物资器材的消耗量空前加大,军事物资器材的保障难度与保障强度显著提高,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美军在近年来的几次大规模战争中,各种保障物资器材数量惊人。一个士兵作战日平均的物资器材数量惊人。一个士兵作战日平均的物资消耗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个士兵作战日平均的物资消耗量为6kg,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20kg;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期间,美军人均消耗量为29kg;到6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达到117kg;70年代的第4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士兵人均日消耗作战物资250kg;海湾战争时,美军装甲师人均日消耗物资500kg。作战物资和装备消耗量不断增长的这一趋势,在短期内不会发生逆转,战场物资流不会减压。

美军之所以能够在海外大量驻军,并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战略部署,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其功能完备、运转高效、全球领先的全资产可视化系统。它使美军的物资和装备补给时间大大缩短,精度大大提高。

两场战争的背后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为了有效提高战时的后勤保障能力,其后勤保障系统便尝试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将军用装备的生产、筹措、储存、运输、分发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安排、全面管理,并取得了满意效果,这就是

现代后勤保障系统的萌芽。二战结束以后,美军后勤保障系统的基础是装备的大量库存,其中许多装备都是为以防万一而提前准备的,称为基于储备的军事后勤保障系统。

基于储备的军事后勤保障系统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大规模的后勤保障系统,另一个是零星的后勤保障系统。大规模的后勤保障系统存储的装备主要维持作战和平时需求,为全球各个地区的美军提供装备供应。这些装备的储备数量是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预测产生的,且满足一个基本的安全数量,即安全库存控制点。零星装备的供应系统则针对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库存标准,这个标准主要根据需求的历史数据以及需求者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基于储备的军事后勤保障系统很难精确预测和判断作战需求,因而不可能做到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向作战部队提供其确实需要的保障”。基于储备的军事后勤保障系统更加强调的是“充分”,而无法做到“精确”,其结果就是在满足部队需求的同时造成了后勤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严重。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的装备信息极不完整,且没有良好的跟踪能力和全资产可视化能力。装备在需求不明的情况下进入供应通道,而且得不到真正的跟踪。当物资到达目的地时,后勤人员不得不处理遗留下的大量问题。

由于无法“看”到流经装备供应渠道的资产,这使得后勤保障的灵活性、机动性大大降低。美国国防部给前线陆军运送了4万多个集装箱,港口、机场、车站和调度场都堆满了等待处理及配送的货物。士兵和装备负责人要在数以万计的集装箱中找到重要设备和补给品。最后,由于标识不清,其中的2.5万多个集装箱被迫打开封装,并再次投入运输系统。当战争结束后,还有8 000多个打开的集装箱未能加以利用。

后来证实,从美国本土运至前线的装备数量远远超过所需装备数量。战争结束时,仍有101艘舰船停留在公海上。据估计,如果当时采用全资产可视化系统来追踪装备的去向,并获得集装箱的内容清单,将可能为国防部节省大约27亿美元的支出。

海湾战争给了美国国防部一个沉重的打击。战后,美国军方一直在考虑如何才能省下这几十亿美金,于是美国国防部开始测试新的追踪技术,以掌握后勤保障装备的动向。1991年海湾战争后,美军为解决物资在请领、运输、分发等环节中存在的严重现实问题,给作战部队提供快速、准确的后勤保障,美国国防部于1992年4月正式提出了全资产可视化计划。美军通过对传统保障模式的深刻反省,借鉴沃尔玛等现代物流公司的高效经营模式,将“即时后勤补给”的理念应用于军事后勤变革中,取代了此前的“以防万一”式的后勤补给战略。

1994年起,美国国防部持续采用赛维公司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构建了美军全资产可视化系统,如图所示。该系统在军事后勤保障上产生了极大的效用,并帮助美军完成了以下任务:透过自动化增加生产力并限制人工干涉,避免人为错误;达成供应链的完全可视化;消除超额库存(多余补给品的申请);获得快速的后勤保障管理,取得实时的供应链动态数据;加速后勤保障装备由工厂到散兵坑的运送,并改善对运送的掌握;减少多余的数据录入,并且提高数据的正确性。

全资产可视化系统是一个由若干后勤自动化信息系统构成的信息网络,本质上是一个集成的数据环境。具体地说,就是一个能够进入官方数据源系统,包含各类资产数据的相关数据库。该系统收集所需的后勤资产数据,在分析、处理之后,以一种有用的形式将其提交给用户。这样,各级后勤部门就可以清晰地“看见”后勤管道中的的各类资产,得到授权的用户可通过网络进行装备查询、请领、调拨等,从而极大地缩短装备请领时间,减少重复请领现象,使后勤保障效率得到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后勤资产的“透明”还对以大量储备为特征的传统思维方式产生强烈的冲击。由于对资产“心中有数”,作战部队和后勤机构增加了相互间的信任,不再一味追求装备的规模和数量,而是共同谋求装备输送、补给的速度和精度,“以防万一”变成了“刚好适用”,“大量储备”变成了“精确保障”。

2003年,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利用了RFID技术建置的全资产可视化系统,使美军的装备补给能力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美军可以轻松掌握所有装备补给的即时信息,实现了即时管理,减少了人工失误,为美军省下几十亿美元。依靠全资产可视化系统,实现了由“储备式后勤”到“配送式后勤”的转变;与海湾战争相比,海运量减少了87%,空运量减少了88.6%,战略支援装备动员量减少了89%,战役装备储备减少了75%。

全资产可视化系统使得国防部可从计算机上实时查询全球范围内的物资信息,对应紧急补给品的请求和运送,从美国到本土任何一个战场部队,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通过该系统,实现了物资器材的实时可视、精确输送和精确运用。

关键字:可视化系统资产

本文摘自:物联网智库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