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艾拉物联:为中国企业提供驶向物联网的船票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Chao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7-11 14:06:08 本文摘自:创见

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市场中重新定位,中国制造往日的成本优势也正在消失,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由物联网带动的制造升级,进而促使产品和服务模式及商业模式的转型,成为多数品牌制造厂商正在关注的重点。

在前几年太平洋两岸的创业浪潮都很火热的时候,也曾遇到过一些比较「热爱中国」的创业公司,不过这些公司的高管大多数是华人背景,对于中国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但对于如何进入中国市场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像这样的创业公司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也情有可原,就连 Google、雅虎这样的庞然大物在此问题上也有些束手无策,一般追问起原因还是在于中美用户习惯的巨大差异性上(即所谓「国情」)。

然而这种趋势也在悄悄地有所变化,一来太多的经验表明必须要尊重国内的习惯,要尊重真正懂得「中国国情」的决策者,而不是一个只会总部遵从总部意见的摆设;第二,需要借助国内成熟互联网公司的力量作为合作伙伴,比如阿里、腾讯等来进入中国市场并完成公司的中国化进程;第三则是要找到中美互联网市场共通的「普世价值」,那就是技术。

「技术」本身是没有意识形态的,没有文化差异的,是一个可以超越国界的东西,它可以连接世界,连接人与人,连接人和科技,连接万物。我始终认为,如果说非要有一家可以在中国能够深耕的国外公司的话,那无疑是技术公司。

传统 IT 公司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当下去 IOE 的潮流也正侧面说明了中国 IT 系统被国外技术公司的绝对影响力,它们充分利用了技术的属性优势,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经验神扎了根。进入到了云时代,这样的趋势也保留了下来,微软凭借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在国内有望再度再现高峰。

所以当艾拉物联这么一家美国公司一改常规获得了国内资本的领投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那么惊讶了。近日艾拉物联 (Ayla Networks) 宣布正式完成 3900 万美元的 C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总部位于中国,但投资范围布局欧美的新兴产业并购和投资的资产管理机构安赐资本,以及以音响技术见长的平台产业投资集团三诺集团联合领投,日本的三井财团和 Acron Pacific 也参与了此轮投资,另外,C 轮之前的投资者思科、赛富亚洲基金、现行资本、世界银行旗下国际金融公司 IFC、教练资本、SJF 风投和 Voyager 资本等。

在家电、住宅和商业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 (HVAC)、热水器、软水机、家庭消防与安全产品等众多市场,艾拉物联已经发展成为领先的制造商物联网平台提供商。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艾拉物联与多个领域的制造商客户达成或扩展了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长虹、汀普莱斯Dimplex、富士通将军、HamptonBrinks、HunterFan、Kidde、LockState、Ozner、TCL、海信以及United Technologies ElectronicControls (UTEC)。

在中国,艾拉物联进入时间不算长,但发展速度也令人意外。自 2014 年在深圳成立分公司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拿下了包括 TCL、长虹、海信等国内知名家电制造企业合作,为其提供国际化的物联网云平台业务支持,今年也扩展了其在深圳的业务运营,从而为中国设备制造商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还有更多的有国际智能化需求的知名制造品牌主动寻求业务洽谈。

谈到在中国,艾拉物联的全球 CEO 大卫·弗里德曼以及中国区总裁张南鹏在被访问中多次被问到与中国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竞争关系,他们的回答也比较含蓄以及谦虚。

「我们只想和巨头做朋友。」

张南雄认为国内的物联网市场也存在着盲点,国内的公司喜欢直接把 B 的产品推给 C 端,而 B 端本身技术还并没有想清楚,前段还没有做好就直接送到了消费者的面前。在这个盲点当中,艾拉物联在中国是有机会的,因为它本身的技术长处在于帮助企业建立和优化物联网的能力,一定要先从 B2B 解决以后,再去解决 B2C。

然而在整个访谈中,谈及竞争对手的时候艾拉物联并没有单独把 BAT 拿出来做比较,而是以一个「全球性」的视角来谈,也就是说,BAT 在艾拉物联眼里只是全球竞争对手中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全球化是艾拉物联真正区别于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最大特点,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国内的物联网巨头始终缺乏一种国际化视角的运营,仅仅是局限在国内寻找机会。在国内云技术公司中,只有阿里云曾大幅度布局国际化,也颇有一些建树,不过当下主要的战略方向依旧是以服务出海的国内公司为主,在国际市场上,依旧是 AWS、微软等跨国公司掌握着优势。国际化也始终是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痛与挣扎。

弗里德曼在采访的时候说,物联网时代是全球性的,不能只限于一个区域,虽然我们是硅谷的创业型公司,但我们在成立之初,最根本的想法就是要扎根于中国,我们要从本土文化做起。

据介绍,艾拉物联现已在北美、中国以及欧洲设立了物联网云。在中国,艾拉物联是获得互联网内容提供商 ICP 许可证的唯一一家国际物联网平台,平台与微信进行了整合,支持微信登录,让用户通过一款应用程序便能够控制多款智能家庭、智能健康以及其他物联网生活方式产品。

2016 年,艾拉物联正式进军日本市场,在新横滨设立办事处,计划继续在亚洲地区扩张艾拉物联网云服务,为日本等亚洲地区提供支持。此外,公司还宣布建立多个重要合作伙伴关系,其中 Macnica 是其在日本的首家代表企业,Revsonic 是其在日本的初始工程服务和 ODM 合作伙伴。此外,艾拉物联将其与模块制造商 Murata 和微控制器提供商 Renesas 的合作关系扩张至日本市场,同时成功开拓客户富士通将军和另一家日本领先制造商。

此前,艾拉物联在台湾成立分公司,招募了销售、研发、渠道业务开发等人才。

弗里德曼表示:「Ayla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全球物联网专家,Ayla敏捷物联网平台让制造商能够将产品打造为智能联网系统并实现业务转型,从而在改变游戏规则的互联领域展开竞争并屹立不倒。」

本轮融资后,艾拉物联将继续专注于服务各行业 Top20 的制造企业、在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方面继续聚焦在企业级,同时加速垂直领域布局、完善生态体系建设等几方面入手,多管齐下,推动物联网在中国传统制造领域的落地,为中国制造在国际舞台增添新的竞争力。

现阶段,艾拉物联已在家电、暖通空调、水净、照明等多个垂直领域拥有成功实践,未来,在中国,将继续深入垂直领域研究,如开拓智能酒店、智慧物业等领域,也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中国物联网产业链企业、集成商等展开合作,借全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推进智慧物联在人们生活中的落地。

艾拉物联联合创始人、中国区总裁张南雄现场表示,在全球产业格局正发生重大变革的当下,中国企业也正在全球市场中重新定位,中国制造往日的成本优势也正在消失,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由物联网带动的制造升级,进而促使产品和服务模式及商业模式的转型,成为多数品牌制造厂商正在关注的重点。

「Ayla就像一艘远洋的邮轮,为中国的硬件制造厂商在驶向全球物联市场的航程中,提供宝贵的船票,让中国的硬件制造商可以乘船驶向更远、更广阔的未来」。

关键字:艾拉物联网提供商

本文摘自:创见

x 艾拉物联:为中国企业提供驶向物联网的船票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艾拉物联:为中国企业提供驶向物联网的船票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Chaos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7-11 14:06:08 本文摘自:创见

中国企业正在全球市场中重新定位,中国制造往日的成本优势也正在消失,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由物联网带动的制造升级,进而促使产品和服务模式及商业模式的转型,成为多数品牌制造厂商正在关注的重点。

在前几年太平洋两岸的创业浪潮都很火热的时候,也曾遇到过一些比较「热爱中国」的创业公司,不过这些公司的高管大多数是华人背景,对于中国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但对于如何进入中国市场并没有太好的办法。像这样的创业公司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也情有可原,就连 Google、雅虎这样的庞然大物在此问题上也有些束手无策,一般追问起原因还是在于中美用户习惯的巨大差异性上(即所谓「国情」)。

然而这种趋势也在悄悄地有所变化,一来太多的经验表明必须要尊重国内的习惯,要尊重真正懂得「中国国情」的决策者,而不是一个只会总部遵从总部意见的摆设;第二,需要借助国内成熟互联网公司的力量作为合作伙伴,比如阿里、腾讯等来进入中国市场并完成公司的中国化进程;第三则是要找到中美互联网市场共通的「普世价值」,那就是技术。

「技术」本身是没有意识形态的,没有文化差异的,是一个可以超越国界的东西,它可以连接世界,连接人与人,连接人和科技,连接万物。我始终认为,如果说非要有一家可以在中国能够深耕的国外公司的话,那无疑是技术公司。

传统 IT 公司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当下去 IOE 的潮流也正侧面说明了中国 IT 系统被国外技术公司的绝对影响力,它们充分利用了技术的属性优势,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经验神扎了根。进入到了云时代,这样的趋势也保留了下来,微软凭借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战略,在国内有望再度再现高峰。

所以当艾拉物联这么一家美国公司一改常规获得了国内资本的领投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那么惊讶了。近日艾拉物联 (Ayla Networks) 宣布正式完成 3900 万美元的 C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总部位于中国,但投资范围布局欧美的新兴产业并购和投资的资产管理机构安赐资本,以及以音响技术见长的平台产业投资集团三诺集团联合领投,日本的三井财团和 Acron Pacific 也参与了此轮投资,另外,C 轮之前的投资者思科、赛富亚洲基金、现行资本、世界银行旗下国际金融公司 IFC、教练资本、SJF 风投和 Voyager 资本等。

在家电、住宅和商业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 (HVAC)、热水器、软水机、家庭消防与安全产品等众多市场,艾拉物联已经发展成为领先的制造商物联网平台提供商。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艾拉物联与多个领域的制造商客户达成或扩展了合作伙伴关系,其中包括长虹、汀普莱斯Dimplex、富士通将军、HamptonBrinks、HunterFan、Kidde、LockState、Ozner、TCL、海信以及United Technologies ElectronicControls (UTEC)。

在中国,艾拉物联进入时间不算长,但发展速度也令人意外。自 2014 年在深圳成立分公司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拿下了包括 TCL、长虹、海信等国内知名家电制造企业合作,为其提供国际化的物联网云平台业务支持,今年也扩展了其在深圳的业务运营,从而为中国设备制造商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还有更多的有国际智能化需求的知名制造品牌主动寻求业务洽谈。

谈到在中国,艾拉物联的全球 CEO 大卫·弗里德曼以及中国区总裁张南鹏在被访问中多次被问到与中国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竞争关系,他们的回答也比较含蓄以及谦虚。

「我们只想和巨头做朋友。」

张南雄认为国内的物联网市场也存在着盲点,国内的公司喜欢直接把 B 的产品推给 C 端,而 B 端本身技术还并没有想清楚,前段还没有做好就直接送到了消费者的面前。在这个盲点当中,艾拉物联在中国是有机会的,因为它本身的技术长处在于帮助企业建立和优化物联网的能力,一定要先从 B2B 解决以后,再去解决 B2C。

然而在整个访谈中,谈及竞争对手的时候艾拉物联并没有单独把 BAT 拿出来做比较,而是以一个「全球性」的视角来谈,也就是说,BAT 在艾拉物联眼里只是全球竞争对手中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全球化是艾拉物联真正区别于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最大特点,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国内的物联网巨头始终缺乏一种国际化视角的运营,仅仅是局限在国内寻找机会。在国内云技术公司中,只有阿里云曾大幅度布局国际化,也颇有一些建树,不过当下主要的战略方向依旧是以服务出海的国内公司为主,在国际市场上,依旧是 AWS、微软等跨国公司掌握着优势。国际化也始终是国内互联网公司的痛与挣扎。

弗里德曼在采访的时候说,物联网时代是全球性的,不能只限于一个区域,虽然我们是硅谷的创业型公司,但我们在成立之初,最根本的想法就是要扎根于中国,我们要从本土文化做起。

据介绍,艾拉物联现已在北美、中国以及欧洲设立了物联网云。在中国,艾拉物联是获得互联网内容提供商 ICP 许可证的唯一一家国际物联网平台,平台与微信进行了整合,支持微信登录,让用户通过一款应用程序便能够控制多款智能家庭、智能健康以及其他物联网生活方式产品。

2016 年,艾拉物联正式进军日本市场,在新横滨设立办事处,计划继续在亚洲地区扩张艾拉物联网云服务,为日本等亚洲地区提供支持。此外,公司还宣布建立多个重要合作伙伴关系,其中 Macnica 是其在日本的首家代表企业,Revsonic 是其在日本的初始工程服务和 ODM 合作伙伴。此外,艾拉物联将其与模块制造商 Murata 和微控制器提供商 Renesas 的合作关系扩张至日本市场,同时成功开拓客户富士通将军和另一家日本领先制造商。

此前,艾拉物联在台湾成立分公司,招募了销售、研发、渠道业务开发等人才。

弗里德曼表示:「Ayla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全球物联网专家,Ayla敏捷物联网平台让制造商能够将产品打造为智能联网系统并实现业务转型,从而在改变游戏规则的互联领域展开竞争并屹立不倒。」

本轮融资后,艾拉物联将继续专注于服务各行业 Top20 的制造企业、在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方面继续聚焦在企业级,同时加速垂直领域布局、完善生态体系建设等几方面入手,多管齐下,推动物联网在中国传统制造领域的落地,为中国制造在国际舞台增添新的竞争力。

现阶段,艾拉物联已在家电、暖通空调、水净、照明等多个垂直领域拥有成功实践,未来,在中国,将继续深入垂直领域研究,如开拓智能酒店、智慧物业等领域,也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与中国物联网产业链企业、集成商等展开合作,借全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推进智慧物联在人们生活中的落地。

艾拉物联联合创始人、中国区总裁张南雄现场表示,在全球产业格局正发生重大变革的当下,中国企业也正在全球市场中重新定位,中国制造往日的成本优势也正在消失,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由物联网带动的制造升级,进而促使产品和服务模式及商业模式的转型,成为多数品牌制造厂商正在关注的重点。

「Ayla就像一艘远洋的邮轮,为中国的硬件制造厂商在驶向全球物联市场的航程中,提供宝贵的船票,让中国的硬件制造商可以乘船驶向更远、更广阔的未来」。

关键字:艾拉物联网提供商

本文摘自:创见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