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为什么说曙光已现物联网?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5-04 14:02:34 本文摘自:Ruff

物联网是一个智能生态

英文里有个词:hype,用以形容在短时间获得极大关注的事物,有人把它翻译为“炒作”,但其本意是“过度的可见”,也就是说,获得超出其现有能力的关注,物联网便是这样一个 hype。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这是个极具魅力的说法:万物互联,单单看到名字人们就已能驰骋想象。一些有先锋探索精神的人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中探索:

  智能硬件

这是人们最经常听说的名字。从智能电饭煲到智能马桶盖,从智能手环到智能跑鞋,到任何一个众筹平台,我们会看到各种以各种有想法的新奇硬件。

智能家居:

将自动化的概念引入家庭生活,比如,在人踏入小区时,打开家中空调,天亮了,自动拉开窗帘,人们的生活会因此变得更加便捷而舒适。

工业物联网:

工业4.0、中国制造 2025、美国工业振兴计划,所有这些的目标都是以科技为核心对既有工业体系进行升级,帮助企业更好地收集数据,改进生产。一些大公司携自己的平台进入此领域,希望占有一席之地,诸如,GE 的 predix、西门子的 mindsphere。

智慧城市:

2008年11月,IBM 提出智慧地球的说法,希望将诸如教育、交通等城市资源通过物联网进行精准控制。如今这个概念已经转化为智慧城市,一些系统也开始逐步落地,比如智慧泊车,停车场通过安装地磁感应,连接进入停车场的智能手机,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停车场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停车场停车自动导航、在线支付停车费的智能服务,全面铺设全自动化泊车管理系统,合理疏导车流。

智慧农业:

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食品安全追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物联网就是物理设备通过软件进行互联

说了半天物联网,那物联网是什么呢?下面是一段借鉴自 Wikipedia 的定义: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tylised Internet of Things or IoT) is the internetworking of physical devices, vehicles (also referred to as "connected devices" and "smart devices"), buildings and other items—embedded with electronics, software, sensors, actuators, and network connectivity that enable these objects to collect and exchange data.”——wikipedia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physical devices,物理设备,也就是物联网中的“物”

software,软件,让设备变得“聪明”起来的重要部分

internetworking,互联,物联网中的“联网”

collect and exchange data,收集与交换数据,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这段解释很好的说明物联网的作用,简言之“将物理设备通过软件进行互联,以收集交换数据。”

2020年会有超过200亿设备联网

目前,IT 行业有各自独立又密切相关的三大关注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

2015年初,AlphaGo 战胜了李世石,让人工智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逐渐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人工智能之所以从实验室走到人们面前,有个关键转折:数据。

人工智能,发轫于上世纪50年代,但整体上属于雷声大,雨点小。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领域将算法研究方向转向了以数据为核心的算法,一些领域开始得到突破,比如,语音识别,手写识别,但应用还极其有限。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数据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时,云计算基础设施日益成熟,大数据技术逐渐进入了人们视野。人工智能算法与大数据结合,加上互联网的应用场景,诸多元素互相促进,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时至今日,人们越加认识到数据的价值,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数据,从电脑到手机,那下一个数据源在哪里?答案便是物联网。

  根据 Gartner 的预计,到2020年会有超过200亿设备联网。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微软曾有个愿景:在每个家庭的桌子上,都有一台个人电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台手机。按照目前的世界人口70亿计算,每个人都可以拥有3台左右的联网设备。

由此可见,物联网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人们对于物联网的前景并不质疑,但迄今为止,物联网尚不能像 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一样成为一个时代,原因何在?

首先,物联网应用“润物细无声”。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努力在做的是,抢占人们的时间,所以,眼球效应特别明显,而物联网应用往往是在背后静悄悄的运行,一个好的物联网应用反而是减少对人们时间的占用。所以,人们对于物联网感知并不明显。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物联网应用太少。

一款应用的成功,本质上是一个概率问题,当数量足够大时,成功的应用数量就会增多。今天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只有区区几款,但背后是数以百万计的各种应用作为基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应用,才有了今天的 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回到物联网上,如果只是一个概率问题,那只要足够多的尝试就可以了。但事实上,我们今天并没有看到那么多的硬件,原因何在?

这就要说到物联网应用开发更本质的问题:复杂度。

GPIO 是什么?

串口是怎么回事?

PCB 是什么?

时序怎么弄?

数据手册如何阅读?

……

如果你是个软件开发者,上面这些词多半对你来说都是陌生的,而这些内容恰恰是硬件开发需要面对的内容。

由于硬件开发的复杂度异常之高,一方面,行业里优秀的硬件工程师数量有限,另一方面,软件工程师只能望洋兴叹。所以,我们看到的现实就是,整个行业在物联网领域的尝试远远不够。回到开题的说法,之所以称物联网为 hype,因为它让人浮想联翩,却迟迟不能到来,所以是一种“过度的可见”,超过其现有程度的“可见”。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会有物联网开发系统会出现,因为它能让只会写代码的软件工程师轻松地完成物联网应用的开发。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工业客户所需要的物联网应用产品,让工厂设备实现信息智能化,真正的推动工业进入4.0时代。

物联网应用开发系统让IoT曙光乍现

一个好消息是,整个行业不断有人尝试着改进着物联网应用开发的状况,今天的物联网开发已不同于往日:

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向着各个方向蔓延

网络技术条件越来越好

开发方式也得到不断的改进

.....

站在 IT 从业者的角度,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物联网应用,需要的不是了解所有的技术细节,而是知道有哪些东西可以为我所用。就像 Ruff 的口号一样:想到就能做到,做到就能看到,让物联网应用开发真正的去改变世界。

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

关键字:物联网智慧联网

本文摘自:Ruff

x 为什么说曙光已现物联网?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为什么说曙光已现物联网?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5-04 14:02:34 本文摘自:Ruff

物联网是一个智能生态

英文里有个词:hype,用以形容在短时间获得极大关注的事物,有人把它翻译为“炒作”,但其本意是“过度的可见”,也就是说,获得超出其现有能力的关注,物联网便是这样一个 hype。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这是个极具魅力的说法:万物互联,单单看到名字人们就已能驰骋想象。一些有先锋探索精神的人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中探索:

  智能硬件

这是人们最经常听说的名字。从智能电饭煲到智能马桶盖,从智能手环到智能跑鞋,到任何一个众筹平台,我们会看到各种以各种有想法的新奇硬件。

智能家居:

将自动化的概念引入家庭生活,比如,在人踏入小区时,打开家中空调,天亮了,自动拉开窗帘,人们的生活会因此变得更加便捷而舒适。

工业物联网:

工业4.0、中国制造 2025、美国工业振兴计划,所有这些的目标都是以科技为核心对既有工业体系进行升级,帮助企业更好地收集数据,改进生产。一些大公司携自己的平台进入此领域,希望占有一席之地,诸如,GE 的 predix、西门子的 mindsphere。

智慧城市:

2008年11月,IBM 提出智慧地球的说法,希望将诸如教育、交通等城市资源通过物联网进行精准控制。如今这个概念已经转化为智慧城市,一些系统也开始逐步落地,比如智慧泊车,停车场通过安装地磁感应,连接进入停车场的智能手机,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停车场后台管理系统,实现停车场停车自动导航、在线支付停车费的智能服务,全面铺设全自动化泊车管理系统,合理疏导车流。

智慧农业:

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食品安全追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物联网就是物理设备通过软件进行互联

说了半天物联网,那物联网是什么呢?下面是一段借鉴自 Wikipedia 的定义: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tylised Internet of Things or IoT) is the internetworking of physical devices, vehicles (also referred to as "connected devices" and "smart devices"), buildings and other items—embedded with electronics, software, sensors, actuators, and network connectivity that enable these objects to collect and exchange data.”——wikipedia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physical devices,物理设备,也就是物联网中的“物”

software,软件,让设备变得“聪明”起来的重要部分

internetworking,互联,物联网中的“联网”

collect and exchange data,收集与交换数据,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这段解释很好的说明物联网的作用,简言之“将物理设备通过软件进行互联,以收集交换数据。”

2020年会有超过200亿设备联网

目前,IT 行业有各自独立又密切相关的三大关注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

2015年初,AlphaGo 战胜了李世石,让人工智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逐渐从幕后走向了台前。人工智能之所以从实验室走到人们面前,有个关键转折:数据。

人工智能,发轫于上世纪50年代,但整体上属于雷声大,雨点小。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领域将算法研究方向转向了以数据为核心的算法,一些领域开始得到突破,比如,语音识别,手写识别,但应用还极其有限。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数据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时,云计算基础设施日益成熟,大数据技术逐渐进入了人们视野。人工智能算法与大数据结合,加上互联网的应用场景,诸多元素互相促进,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时至今日,人们越加认识到数据的价值,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数据,从电脑到手机,那下一个数据源在哪里?答案便是物联网。

  根据 Gartner 的预计,到2020年会有超过200亿设备联网。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微软曾有个愿景:在每个家庭的桌子上,都有一台个人电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台手机。按照目前的世界人口70亿计算,每个人都可以拥有3台左右的联网设备。

由此可见,物联网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人们对于物联网的前景并不质疑,但迄今为止,物联网尚不能像 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一样成为一个时代,原因何在?

首先,物联网应用“润物细无声”。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努力在做的是,抢占人们的时间,所以,眼球效应特别明显,而物联网应用往往是在背后静悄悄的运行,一个好的物联网应用反而是减少对人们时间的占用。所以,人们对于物联网感知并不明显。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物联网应用太少。

一款应用的成功,本质上是一个概率问题,当数量足够大时,成功的应用数量就会增多。今天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只有区区几款,但背后是数以百万计的各种应用作为基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应用,才有了今天的 PC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回到物联网上,如果只是一个概率问题,那只要足够多的尝试就可以了。但事实上,我们今天并没有看到那么多的硬件,原因何在?

这就要说到物联网应用开发更本质的问题:复杂度。

GPIO 是什么?

串口是怎么回事?

PCB 是什么?

时序怎么弄?

数据手册如何阅读?

……

如果你是个软件开发者,上面这些词多半对你来说都是陌生的,而这些内容恰恰是硬件开发需要面对的内容。

由于硬件开发的复杂度异常之高,一方面,行业里优秀的硬件工程师数量有限,另一方面,软件工程师只能望洋兴叹。所以,我们看到的现实就是,整个行业在物联网领域的尝试远远不够。回到开题的说法,之所以称物联网为 hype,因为它让人浮想联翩,却迟迟不能到来,所以是一种“过度的可见”,超过其现有程度的“可见”。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会有物联网开发系统会出现,因为它能让只会写代码的软件工程师轻松地完成物联网应用的开发。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工业客户所需要的物联网应用产品,让工厂设备实现信息智能化,真正的推动工业进入4.0时代。

物联网应用开发系统让IoT曙光乍现

一个好消息是,整个行业不断有人尝试着改进着物联网应用开发的状况,今天的物联网开发已不同于往日:

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向着各个方向蔓延

网络技术条件越来越好

开发方式也得到不断的改进

.....

站在 IT 从业者的角度,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物联网应用,需要的不是了解所有的技术细节,而是知道有哪些东西可以为我所用。就像 Ruff 的口号一样:想到就能做到,做到就能看到,让物联网应用开发真正的去改变世界。

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

关键字:物联网智慧联网

本文摘自:Ruff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