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传感 → 正文

瑞士科学家3D打印出5纳米厚的传感器

责任编辑:editor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9-27 21:19:57 本文摘自:搜狐网

近日,瑞士洛桑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3D打印出了纳米级的传感器,据称这种传感器能够提高原子力显微镜的性能。

科学家们说,这种通过纳米3D打印技术制成的传感器可能成为下一代原子力显微镜的基础。据了解,这些纳米传感器可以提高显微镜的灵敏度和检测速度,而且能够检测到比以前的检测对象小100倍的部件。EPFL还在世界上首次将该传感器用于实际应用当中。这些成果都被发表在近期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中。

为了便于读者们理解,这里稍微介绍一下原子力显微镜,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对微弱力极敏感的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有一微小的针尖,针尖与样品表面轻轻接触,由于针尖尖端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间存在极微弱的排斥力,因此会造成微悬臂的细微运动,这种变化会被传感器检测到,从而可以确定样品的形貌。(见下面的视频)

据称,改进原子力显微镜的方法之一是小型化悬臂,因为这将减少惯性,提高灵敏度,并加快检测速度。EPFL生物和纳米仪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在悬臂上配备5个纳米厚的传感器达到了这一点。这个仅有5纳米厚的传感器就是用纳米3D打印技术打印的。“用我们的方法,悬臂可以缩小100倍。”该实验室主任Georg Fantner说。

纳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据悉,原子力显微镜上纳米尖的升降运动可以通过放置在悬臂梁固定端的传感器的变形去测量。但由于研究人员需要处理的是一种极为细微的运动——甚至小于一个原子——他们不得不再变个戏法。

通过与歌德大学(Goethe Universität)Michael Huth教授的实验室进行合作,他们开发出了一种由被绝缘碳基体包围着的高导电铂纳米粒子组成的传感器。在正常情况下,碳会隔离电子。但在纳米尺度上,发挥作用的是量子效应:一些电子会跳过绝缘材料,从一个纳米颗粒旅行到下一个纳米颗粒上。“这有点像人们在路上遇到了一堵墙,只有勇敢的少数人才设法怕了过去。”Fantner说。

于是,当传感器的形状改变时,纳米粒子彼此的距离变远,电子在它们之间跳跃的次数就变少了。因此电流的变化就揭示了传感器的形变程度以及样品的组成。

如何3D打印纳米级传感器

不过,对于研究者们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一种方法来制造这些纳米尺寸的传感器,同时又能够仔细地控制它们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控制了它们的属性。“我们会在真空中向基体撒布一种含有铂和碳原子的前驱气体,然后再施加电子束。这个时候,铂原子会聚集并形成纳米粒子,而碳原子会在它们旁边自然形成基体。”该论文的主要作者Maja Dukic解释说,“通过重复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建造出任何形状和厚度的传感器。现在我们已经造出了这样的传感器,它们就在我们现有的设备上工作。而且,我们的技术可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从生物传感器、汽车ABS传感器、到假肢或者人造皮肤上的触觉传感器等。”

关键字:传感器纳米3D科学家

本文摘自:搜狐网

x 瑞士科学家3D打印出5纳米厚的传感器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传感 → 正文

瑞士科学家3D打印出5纳米厚的传感器

责任编辑:editor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9-27 21:19:57 本文摘自:搜狐网

近日,瑞士洛桑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3D打印出了纳米级的传感器,据称这种传感器能够提高原子力显微镜的性能。

科学家们说,这种通过纳米3D打印技术制成的传感器可能成为下一代原子力显微镜的基础。据了解,这些纳米传感器可以提高显微镜的灵敏度和检测速度,而且能够检测到比以前的检测对象小100倍的部件。EPFL还在世界上首次将该传感器用于实际应用当中。这些成果都被发表在近期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中。

为了便于读者们理解,这里稍微介绍一下原子力显微镜,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对微弱力极敏感的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有一微小的针尖,针尖与样品表面轻轻接触,由于针尖尖端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间存在极微弱的排斥力,因此会造成微悬臂的细微运动,这种变化会被传感器检测到,从而可以确定样品的形貌。(见下面的视频)

据称,改进原子力显微镜的方法之一是小型化悬臂,因为这将减少惯性,提高灵敏度,并加快检测速度。EPFL生物和纳米仪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在悬臂上配备5个纳米厚的传感器达到了这一点。这个仅有5纳米厚的传感器就是用纳米3D打印技术打印的。“用我们的方法,悬臂可以缩小100倍。”该实验室主任Georg Fantner说。

纳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据悉,原子力显微镜上纳米尖的升降运动可以通过放置在悬臂梁固定端的传感器的变形去测量。但由于研究人员需要处理的是一种极为细微的运动——甚至小于一个原子——他们不得不再变个戏法。

通过与歌德大学(Goethe Universität)Michael Huth教授的实验室进行合作,他们开发出了一种由被绝缘碳基体包围着的高导电铂纳米粒子组成的传感器。在正常情况下,碳会隔离电子。但在纳米尺度上,发挥作用的是量子效应:一些电子会跳过绝缘材料,从一个纳米颗粒旅行到下一个纳米颗粒上。“这有点像人们在路上遇到了一堵墙,只有勇敢的少数人才设法怕了过去。”Fantner说。

于是,当传感器的形状改变时,纳米粒子彼此的距离变远,电子在它们之间跳跃的次数就变少了。因此电流的变化就揭示了传感器的形变程度以及样品的组成。

如何3D打印纳米级传感器

不过,对于研究者们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一种方法来制造这些纳米尺寸的传感器,同时又能够仔细地控制它们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控制了它们的属性。“我们会在真空中向基体撒布一种含有铂和碳原子的前驱气体,然后再施加电子束。这个时候,铂原子会聚集并形成纳米粒子,而碳原子会在它们旁边自然形成基体。”该论文的主要作者Maja Dukic解释说,“通过重复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建造出任何形状和厚度的传感器。现在我们已经造出了这样的传感器,它们就在我们现有的设备上工作。而且,我们的技术可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从生物传感器、汽车ABS传感器、到假肢或者人造皮肤上的触觉传感器等。”

关键字:传感器纳米3D科学家

本文摘自:搜狐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