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技术专区 → 正文

通过系统整合应用,PLC的空间仍无限宽广

责任编辑:qzhao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1-18 14:57:32 本文摘自:c.iot-online.com

被视为自动化控制的核心,PLC这个已推出近半世纪的产品,虽有PC Based控制器产品推出与之抗衡,但在业者眼中仍具有几乎无可取代的地位;虽技术已臻成熟,但通过系统整合应用,PLC的空间仍无限宽广。

PLC,为可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简称,可以说是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核心。从1969年被发明至今,历经近半世纪的开发,技术已臻完善,说到控制器,PLC还是第一把交椅。
 

就定义而言,PLC指的是一种具有微处理机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内存内储存与执行。PLC由内部CPU,指令及数据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电源模块、数字模拟等单元所模块化组合而成,被广泛应用于目前的工业控制领域。

PLC出现以前,在自动化控制上,必须要使用成百上千的继电器与计数器,才能组成具有相同功能的自动化系统;在60年代,汽车生产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基本上都是由前述装置构成。当时汽车的每一次改型,继电器控制装置都必须重新设计及安装,但随着汽车产业发展的加速,汽车设计更新的周期逐渐缩短,传统透过继电器控制装置的生产系统,显然已无法因应车厂需求。

因此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8年公开招标,要求设计新的控制设备,以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来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第一台PLC,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在线试用成功,自此开启了PLC的自动化之路。PLC在1969年代被通用汽车使用以来,至今已接近半世纪,这半世纪以来,PLC始终站稳控制系统的核心;即便近年因PC技术提升,PC Based规格控制器被设计出来,这号称将对PLC带来的重大威胁;但时至今日,PLC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仍有难以取代的地位,即便欧美大厂如西门子、GE等均投入发展相关系统,仍却持续不断精进PLC产品,维持市场的占有率。

多元应用 PLC技术各有所长

由于PLC的系统程序,一般在出厂前即已初始化完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编辑相应的用户程序,来满足不同的自动化生产要求,因此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均可发现PLC的踪迹。

在台湾,也是如此。197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制造业是当时的经济主脉,为了强化竞争力,多数台厂开始导入自动化设备。由于当时台厂多受日本教育出身,因此早期的自动化设备包括PLC在内,多以日本厂牌如三菱、日立为主。到了1980年代半导体产业开始启动,经济部号召了张忠谋、曹兴诚等人回台,参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因为这一批半导体先锋以留美背景居多,因此欧美品牌的自动化设备,亦开始跨入台湾市场。

不过也因为如此,欧美厂商与日系厂商的PLC,即占据了不同的市场空间,就目前状况分析,台湾PLC市场为欧、美、日、台四地厂商所分据。欧洲的代表性厂商包括西门子(Siemens)、施耐德电机(Schneider)等PLC在台湾多有布局;美国厂商以GE与洛克威尔的Allen Bradley为主;日本厂商以三菱(Mitsubishi)、欧姆龙(OMRON)、富士(Fujitsu)等厂商比例居多;台湾主要仍以自动化厂商为主,包括台达电子、士林电机,而PLC专业厂商则以永宏电机为最大。

粗略来分,欧美厂商以大型PLC见长,在大型建设(如交通运输、公共工程)与大型厂务系统(如半导体厂、LCD厂)等较受青睐,原因在于西门子、GE、洛克威尔等大厂,旗下的自动化产品线都相当完整,具备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及整体项目规划能力。此外,由于欧美大厂的品牌知名度较高,而相关建设经验也较为丰富,加上这类建设领域「价格」并非优先考虑,主要讲究质量与后续维修服务,在这类大型标案中,优势相当明显。

至于中阶市场如机械设备、仓储运输、制造业整厂自动化等领域,则属日系PLC市占率较高,尤其是在产业机械OEM方面,日系厂商深根台湾市场,长久在地化服务效果颇佳,此一市场对质量固有要求,但成本考虑开始浮现。

至于台湾厂商,则由于规模有限,无法提供一系列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除了自动化厂商外,多以单机PLC销售。台厂多属小型PLC,主要应用于简单自动化、安全监控等领域,对功能要求有相较为简单,各厂商的产品差异并不大,因此客户考虑的就是价格,台厂也多在这方面下功夫。

此外,虽然此一领域算是低阶,客户对价格的考虑要求重,但因出货量大,台厂在小型PLC的营收都算不错;此外,PLC有一定的跨入门坎,此一领域仍有优势存在。

但近年来,部分大陆厂商抢进PLC市场,有台厂就直言,像陆厂东川或信杰直接套用日系PLC的架构生产,加上削价超过20%的流血竞争,虽然质量仍不如台厂,但却也给予台厂很大压力。

尤其是2010年金融海啸之后,景气快速复苏,大陆市场需求倍增,与2009年相较,台湾PLC厂商的业绩几乎都倍增,也予陆厂抢进的机会,视大陆为一重要市场,其策略考虑亦不言可喻。因此,为了维持未来竞争优势,部分台厂考虑转进较高阶领域,似乎为一策略选择,有些厂商已开始规画朝向中型PLC策略迈进,一方面为了抢占市场,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小型PLC技术升级进行铺路。

相较之下,由于台厂多着重于硬件升级或技术提升策略,欧美日厂商则着墨于强化整合系统。多家厂商不约而同将现有软件强化,搭配完整通讯及整合机能,让操作控制PLC更为方便;此外,包括接口设备及组件的整合,也成为重要课题。

不论是台厂或国际厂商,均将PLC仍视为重点产品,这个年纪将迈入半世纪的设备,亦似乎知其天命,持续在自动化技术上,扮演着重要地位。


关键字:整合系统系统整合台厂控制器

本文摘自:c.iot-online.com

x 通过系统整合应用,PLC的空间仍无限宽广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技术专区 → 正文

通过系统整合应用,PLC的空间仍无限宽广

责任编辑:qzhao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1-18 14:57:32 本文摘自:c.iot-online.com

被视为自动化控制的核心,PLC这个已推出近半世纪的产品,虽有PC Based控制器产品推出与之抗衡,但在业者眼中仍具有几乎无可取代的地位;虽技术已臻成熟,但通过系统整合应用,PLC的空间仍无限宽广。

PLC,为可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简称,可以说是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核心。从1969年被发明至今,历经近半世纪的开发,技术已臻完善,说到控制器,PLC还是第一把交椅。
 

就定义而言,PLC指的是一种具有微处理机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内存内储存与执行。PLC由内部CPU,指令及数据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电源模块、数字模拟等单元所模块化组合而成,被广泛应用于目前的工业控制领域。

PLC出现以前,在自动化控制上,必须要使用成百上千的继电器与计数器,才能组成具有相同功能的自动化系统;在60年代,汽车生产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基本上都是由前述装置构成。当时汽车的每一次改型,继电器控制装置都必须重新设计及安装,但随着汽车产业发展的加速,汽车设计更新的周期逐渐缩短,传统透过继电器控制装置的生产系统,显然已无法因应车厂需求。

因此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8年公开招标,要求设计新的控制设备,以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来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第一台PLC,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在线试用成功,自此开启了PLC的自动化之路。PLC在1969年代被通用汽车使用以来,至今已接近半世纪,这半世纪以来,PLC始终站稳控制系统的核心;即便近年因PC技术提升,PC Based规格控制器被设计出来,这号称将对PLC带来的重大威胁;但时至今日,PLC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仍有难以取代的地位,即便欧美大厂如西门子、GE等均投入发展相关系统,仍却持续不断精进PLC产品,维持市场的占有率。

多元应用 PLC技术各有所长

由于PLC的系统程序,一般在出厂前即已初始化完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编辑相应的用户程序,来满足不同的自动化生产要求,因此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均可发现PLC的踪迹。

在台湾,也是如此。197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制造业是当时的经济主脉,为了强化竞争力,多数台厂开始导入自动化设备。由于当时台厂多受日本教育出身,因此早期的自动化设备包括PLC在内,多以日本厂牌如三菱、日立为主。到了1980年代半导体产业开始启动,经济部号召了张忠谋、曹兴诚等人回台,参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因为这一批半导体先锋以留美背景居多,因此欧美品牌的自动化设备,亦开始跨入台湾市场。

不过也因为如此,欧美厂商与日系厂商的PLC,即占据了不同的市场空间,就目前状况分析,台湾PLC市场为欧、美、日、台四地厂商所分据。欧洲的代表性厂商包括西门子(Siemens)、施耐德电机(Schneider)等PLC在台湾多有布局;美国厂商以GE与洛克威尔的Allen Bradley为主;日本厂商以三菱(Mitsubishi)、欧姆龙(OMRON)、富士(Fujitsu)等厂商比例居多;台湾主要仍以自动化厂商为主,包括台达电子、士林电机,而PLC专业厂商则以永宏电机为最大。

粗略来分,欧美厂商以大型PLC见长,在大型建设(如交通运输、公共工程)与大型厂务系统(如半导体厂、LCD厂)等较受青睐,原因在于西门子、GE、洛克威尔等大厂,旗下的自动化产品线都相当完整,具备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及整体项目规划能力。此外,由于欧美大厂的品牌知名度较高,而相关建设经验也较为丰富,加上这类建设领域「价格」并非优先考虑,主要讲究质量与后续维修服务,在这类大型标案中,优势相当明显。

至于中阶市场如机械设备、仓储运输、制造业整厂自动化等领域,则属日系PLC市占率较高,尤其是在产业机械OEM方面,日系厂商深根台湾市场,长久在地化服务效果颇佳,此一市场对质量固有要求,但成本考虑开始浮现。

至于台湾厂商,则由于规模有限,无法提供一系列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除了自动化厂商外,多以单机PLC销售。台厂多属小型PLC,主要应用于简单自动化、安全监控等领域,对功能要求有相较为简单,各厂商的产品差异并不大,因此客户考虑的就是价格,台厂也多在这方面下功夫。

此外,虽然此一领域算是低阶,客户对价格的考虑要求重,但因出货量大,台厂在小型PLC的营收都算不错;此外,PLC有一定的跨入门坎,此一领域仍有优势存在。

但近年来,部分大陆厂商抢进PLC市场,有台厂就直言,像陆厂东川或信杰直接套用日系PLC的架构生产,加上削价超过20%的流血竞争,虽然质量仍不如台厂,但却也给予台厂很大压力。

尤其是2010年金融海啸之后,景气快速复苏,大陆市场需求倍增,与2009年相较,台湾PLC厂商的业绩几乎都倍增,也予陆厂抢进的机会,视大陆为一重要市场,其策略考虑亦不言可喻。因此,为了维持未来竞争优势,部分台厂考虑转进较高阶领域,似乎为一策略选择,有些厂商已开始规画朝向中型PLC策略迈进,一方面为了抢占市场,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小型PLC技术升级进行铺路。

相较之下,由于台厂多着重于硬件升级或技术提升策略,欧美日厂商则着墨于强化整合系统。多家厂商不约而同将现有软件强化,搭配完整通讯及整合机能,让操作控制PLC更为方便;此外,包括接口设备及组件的整合,也成为重要课题。

不论是台厂或国际厂商,均将PLC仍视为重点产品,这个年纪将迈入半世纪的设备,亦似乎知其天命,持续在自动化技术上,扮演着重要地位。


关键字:整合系统系统整合台厂控制器

本文摘自:c.iot-online.com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