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视频监控/安防行业动态 → 正文

安防双雄同城暗战 大华“商业间谍案”降温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01 20:00:46 本文摘自:华夏时报

安防双雄同城暗战

“全国的监控看浙江,浙江的监控看杭州。”近年来有不少安防行业的杭州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而其中公认的两大寡头就是大华股份和海康威视。

在企业实力和规模上,海康威视被认为国内排名第一,大华股份排名第二。2014年三季报显示,海康威视总资产逾173.7亿,大华股份总资产逾66.85亿。两家几乎垄断安防领域,且都在杭州,甚至实际办公场所在同一个区同一条路上,只相隔6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主要竞争对手”。

对于两家的竞争,媒体之前也多有报道。大华股份董事长傅利泉承认海康威视是主要竞争对手。2011年大华股份和海康威视曾大打价格战,当时分析认为双雄以此进行行业清洗、掌握话语权。2013年6月双方又打价格战,大华股份称海康威视在各种项目的竞争上采用大幅调价的策略,很多项目下调20%-30%。

本报记者注意到,上海鹰集的声明并没有放在自己网站,而是发布于股吧海康威视的页面,且发帖的ID是新注册不久。而本报记者获得的消息称,此次“商业间谍案”,是大华股份和海康威视之间的矛盾,离职人员的竞业限制一事,是双雄之争的一次具体反映。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安防行业竞争在加剧,对科研投入力度增加,从卖设备到软硬件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提高,客观上都在促使企业转型,这是对整体实力的要求,更加确认了大华股份和海康威视在行业内的寡头地位,行业壁垒会越来越高。

各个行业的寡头之争,之前已经多次上演,如工程机械领域的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天能集团和超威集团;印染行业的闰土股份和龙盛化工。

本报记者专门向大华股份询问所指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对方要求发采访邮件,但始终未做出回应。当本报记者再次联系大华方面后,企业称已经收到采访邮件,但因为忙,无法及时回复,具体答复时间待定。而海康威视的答复几乎如出一辙——已收到采访邮件,年底太忙,回复时间待定。

安防行业龙头之一的大华股份(002236.SZ),不久前公开斥责一起“商业间谍案”,而安防行业的另一龙头海康威视(002415.SZ)被卷入其中。《华夏时报》记者就此专门采访大华股份和海康威视,两家企业均保持了沉默。目前事件由高调转为平静,流露出悄然化解之意。

事件源起2014年11月21日大华股份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抓获了一名商业间谍嫌疑人。大华股份称,该嫌疑人是受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的指派,意图窃取商业机密。事发至今一个月有余,大华股份依然把该文放在网站首页最显著的位置。

距大华股份发声半个月,一家叫“上海鹰集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鹰集”)”的企业,在2014年12月4日公开声明,自己就是所谓的“商业间谍”。上海鹰集反称,是大华股份私下聘用有同业竞争关系的企业已离职的员工,侵犯竞争对手商业机密。上海鹰集称,自己是受该企业的委托,调查取证。

虽然大华股份没有指名道姓,上海鹰集也是点到为止,但有消息称委托鹰集调查竞争企业侵犯商业机密、在大华股份口中又变成窃取商业机密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海康威视。

至于现在调查取证是否已结束,上海鹰集杭州办事处马姓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不方便透露,但他也说到,此事已经惊动过公安部门,也算是对客户有一个交代了。

谁在违反游戏规则

大华股份《打击商业间谍 提倡有序竞争 大华对近期抓获商业间谍嫌疑人事件的思考》的文章描述,2014年11月19日下午4点46分,嫌疑人伪造大华公司员工卡,尾随公司员工非法进入研发核心区域,用窃录眼镜(国家禁止个人持有的专用间谍器材)意图窃取大华商业机密。因防范及时,嫌疑人被及时抓获并移交公安。经公安部门审讯,该嫌疑人交代自己是受大华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的指派,多次执行类似窃取任务。

大华股份称,已经向政府呼吁,也希望企业在竞争中能遵守起码的道德底线。同时对该事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但之后没有进一步举动。

表面风平浪静之下,却是暗流涌动。半个月后上海鹰集公开发声,直指大华股份。上海鹰集是一家专业从事竞业限制违规调查、婚姻过错维权调查、神秘顾客市场调查、商标维权市场调查、专利维权市场调查及其他合法方式调查的调查公司。

上述上海鹰集杭州办事处马姓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之前一直三缄其口,但大华股份背后小动作不断,为维护公司和员工合法权益不再受到侵犯,干脆公开澄清事件。

在《致大华公司:我们不是商业间谍》的声明中,上海鹰集称,有客户委托要求调查离职员工遵守竞业限制义务的情况。

上海鹰集称,签订有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并收取了竞业限制补偿金的十余人,在从客户企业离职后,却在与客户有同业竞争关系的大华股份上班。大华公司和当事人为规避保密及竞业义务,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上海鹰集的调查人员是去大华公司调查取证,事后公安也认定此做法未触犯法律。但之后大华股份发表“商业间谍”的文章,12月3日还以匿名电话方式将公司负责人骗出后,和属地派出所便衣一起抓人扭送至派出所,这明显是骚扰和打击报复。

马姓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在第一次公安部门已经认定没有违法的情况下,大华股份依然搞小动作再抓人,虽然最后也是不立案,但公司负责人在派出所被问讯一整天,不许接手机,公司业务已受到严重影响。

“大华有钱雇佣竞争对手签了保密协议的离职人员,那说难听点,你有钱可以把别人买过来,别的企业也可以出更高的价把你的技术人员买过去。”马姓负责人表示。

关键字:商业间谍安防双雄

本文摘自:华夏时报

x 安防双雄同城暗战 大华“商业间谍案”降温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视频监控/安防行业动态 → 正文

安防双雄同城暗战 大华“商业间谍案”降温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01 20:00:46 本文摘自:华夏时报

安防双雄同城暗战

“全国的监控看浙江,浙江的监控看杭州。”近年来有不少安防行业的杭州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而其中公认的两大寡头就是大华股份和海康威视。

在企业实力和规模上,海康威视被认为国内排名第一,大华股份排名第二。2014年三季报显示,海康威视总资产逾173.7亿,大华股份总资产逾66.85亿。两家几乎垄断安防领域,且都在杭州,甚至实际办公场所在同一个区同一条路上,只相隔6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主要竞争对手”。

对于两家的竞争,媒体之前也多有报道。大华股份董事长傅利泉承认海康威视是主要竞争对手。2011年大华股份和海康威视曾大打价格战,当时分析认为双雄以此进行行业清洗、掌握话语权。2013年6月双方又打价格战,大华股份称海康威视在各种项目的竞争上采用大幅调价的策略,很多项目下调20%-30%。

本报记者注意到,上海鹰集的声明并没有放在自己网站,而是发布于股吧海康威视的页面,且发帖的ID是新注册不久。而本报记者获得的消息称,此次“商业间谍案”,是大华股份和海康威视之间的矛盾,离职人员的竞业限制一事,是双雄之争的一次具体反映。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安防行业竞争在加剧,对科研投入力度增加,从卖设备到软硬件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提高,客观上都在促使企业转型,这是对整体实力的要求,更加确认了大华股份和海康威视在行业内的寡头地位,行业壁垒会越来越高。

各个行业的寡头之争,之前已经多次上演,如工程机械领域的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天能集团和超威集团;印染行业的闰土股份和龙盛化工。

本报记者专门向大华股份询问所指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对方要求发采访邮件,但始终未做出回应。当本报记者再次联系大华方面后,企业称已经收到采访邮件,但因为忙,无法及时回复,具体答复时间待定。而海康威视的答复几乎如出一辙——已收到采访邮件,年底太忙,回复时间待定。

安防行业龙头之一的大华股份(002236.SZ),不久前公开斥责一起“商业间谍案”,而安防行业的另一龙头海康威视(002415.SZ)被卷入其中。《华夏时报》记者就此专门采访大华股份和海康威视,两家企业均保持了沉默。目前事件由高调转为平静,流露出悄然化解之意。

事件源起2014年11月21日大华股份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抓获了一名商业间谍嫌疑人。大华股份称,该嫌疑人是受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的指派,意图窃取商业机密。事发至今一个月有余,大华股份依然把该文放在网站首页最显著的位置。

距大华股份发声半个月,一家叫“上海鹰集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鹰集”)”的企业,在2014年12月4日公开声明,自己就是所谓的“商业间谍”。上海鹰集反称,是大华股份私下聘用有同业竞争关系的企业已离职的员工,侵犯竞争对手商业机密。上海鹰集称,自己是受该企业的委托,调查取证。

虽然大华股份没有指名道姓,上海鹰集也是点到为止,但有消息称委托鹰集调查竞争企业侵犯商业机密、在大华股份口中又变成窃取商业机密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海康威视。

至于现在调查取证是否已结束,上海鹰集杭州办事处马姓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不方便透露,但他也说到,此事已经惊动过公安部门,也算是对客户有一个交代了。

谁在违反游戏规则

大华股份《打击商业间谍 提倡有序竞争 大华对近期抓获商业间谍嫌疑人事件的思考》的文章描述,2014年11月19日下午4点46分,嫌疑人伪造大华公司员工卡,尾随公司员工非法进入研发核心区域,用窃录眼镜(国家禁止个人持有的专用间谍器材)意图窃取大华商业机密。因防范及时,嫌疑人被及时抓获并移交公安。经公安部门审讯,该嫌疑人交代自己是受大华公司主要竞争对手的指派,多次执行类似窃取任务。

大华股份称,已经向政府呼吁,也希望企业在竞争中能遵守起码的道德底线。同时对该事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但之后没有进一步举动。

表面风平浪静之下,却是暗流涌动。半个月后上海鹰集公开发声,直指大华股份。上海鹰集是一家专业从事竞业限制违规调查、婚姻过错维权调查、神秘顾客市场调查、商标维权市场调查、专利维权市场调查及其他合法方式调查的调查公司。

上述上海鹰集杭州办事处马姓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之前一直三缄其口,但大华股份背后小动作不断,为维护公司和员工合法权益不再受到侵犯,干脆公开澄清事件。

在《致大华公司:我们不是商业间谍》的声明中,上海鹰集称,有客户委托要求调查离职员工遵守竞业限制义务的情况。

上海鹰集称,签订有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并收取了竞业限制补偿金的十余人,在从客户企业离职后,却在与客户有同业竞争关系的大华股份上班。大华公司和当事人为规避保密及竞业义务,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上海鹰集的调查人员是去大华公司调查取证,事后公安也认定此做法未触犯法律。但之后大华股份发表“商业间谍”的文章,12月3日还以匿名电话方式将公司负责人骗出后,和属地派出所便衣一起抓人扭送至派出所,这明显是骚扰和打击报复。

马姓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在第一次公安部门已经认定没有违法的情况下,大华股份依然搞小动作再抓人,虽然最后也是不立案,但公司负责人在派出所被问讯一整天,不许接手机,公司业务已受到严重影响。

“大华有钱雇佣竞争对手签了保密协议的离职人员,那说难听点,你有钱可以把别人买过来,别的企业也可以出更高的价把你的技术人员买过去。”马姓负责人表示。

关键字:商业间谍安防双雄

本文摘自:华夏时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