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收入将超PC:李彦宏底气是什么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24 20:45:51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百度的移动搜索量首次超越了PC,我觉得这是非常有里程碑意义的。这一超越可能是永久性的,再也不会有一天说PC的搜索量(重新)超越移动了。”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这段话的背景,是不久前刚刚公布的Q3财报,其中移动端的流量和营收数据颇为亮眼。紧接着,李彦宏又底气十足地说:“我相信,未来百度实现收入和利润双超越是不会太远的”,据说坐在旁边的马云听到这里若有所思地喝了一口水。

究竟李彦宏的底气是什么?

首先,百度的移动收入并非从PC平移而来,而是重新开辟了一个市场,这点和目前的阿里、腾讯有所不同。也就是说,百度的移动营收,不是侵蚀PC收入得来,而是重新长出一块“小鲜肉”。反观阿里,则更像是“引导客户使用移动端消费”,腾讯则几乎完全依赖移动游戏收入。

这一点从百度过去几个季度的财报,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来:百度在2013年Q2、2013年Q4以及2014年Q2的移动营收分别大约为7.56亿元、19.04亿元、35.94亿元,PC端营收则分别约为68.04亿元、76.19亿元、83.9亿元。从增长的绝对值来看,百度移动营收每两个季度分别增长了11.48亿元、16.9亿元,PC端营收则分别增长了8.15亿元、7.71亿元。百度在PC端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在移动端单独收获了类似百度在PC端商业化运营之初的迅猛的增长。

再从BAT三家公司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阿里巴巴的移动端交易和变现数据保持乐观;腾讯的微信活跃用户增长下滑,移动游戏收入减少,也仍保持增长态势;但从绝对数据来看,百度以移动营收占比36%、移动流量首超50%,在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新机会面前取得领先,换言之,百度已经成为BAT中率先成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藏在工信部发布的数据里。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之间并不是简单的迭代,一个替代另一个,而是在PC增速减缓但保持平稳的同时,在移动设备数量上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人均联网设备从0.1个增加到7个,人们的购物和社交行为并不会呈现出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增加,但搜索行为却可以。

其次,对搜索而言,移动互联网相比PC是一个远远大得多的新市场。

移动互联网是摆在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面前的巨大机会。据工信部估计,从2007年到2013年,中国网民人均联网设备从0.1个增加到了7个,到2020年将增加到70个。而仅仅在过去一年中,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了71.3%,基于移动APP的数据流量首次超过了PC的数据流量。

随着移动设备数量和使用场景的增加,用户在生活服务方面对搜索的需求更加旺盛,李彦宏曾提到,从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用户在百度搜索上的需求增加133%。同时移动端对人与服务的连接效率要求更高——而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并能精准分析、找到对应服务,恰恰是百度移动产品最本质的特色,这一点是电商和社交无法复制的。

面对迅猛而来的移动互联网,BAT三家都提出了类似“连接人与服务”的平台级战略。用户之所以在PC时代选择百度成为这个“连接者”,无非是因为搜索引擎天生具有“高效连接一切”的属性,这一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并未改变,反而更因为用户需求更苛刻,更凸显得更加重要。

百度直达号在某种意义上即具有这样的“天生优势”,它开启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PC时代百度的全新商业模式——由PC时代依靠中小企业投放的搜索广告(市场推广费),转向移动时代从O2O消费中赚取交易费(一定比例的佣金)。不仅如此,直达号也让百度在移动时代的商业化空间放大了数倍——在PC时代,百度历经十余年开拓,服务的客户数才达到60多万家,而百度直达号推出一个月即获得40万商户入驻。随着O2O战略的全面推进,街边美甲、洗衣等生活服务小店皆可被纳入百度的商业体系。中国有大约超过2000万家中小企业,而大部分中小企业近两年都处在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时期,想象一下直达号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面对庞大的移动端市场规模,直达号不仅做到了及时卡位,其以需求为基础、加上高效转化的模式,让它在移动商业化的竞争中成为不可忽视的种子选手。直达号上线后,造就了不少“一夜成名”的小商户:云家政,二次下单占比近40%,移动端新订单环比增长20%,客服电话咨询量增长100%;新疆阿克苏苹果采购商张杰,用百度直达号卖出了一单325万元的苹果;冷压鲜榨清体果蔬汁品牌HeyJuice,在直达号上的订单转换率已达45%……

其三,技术立身的百度,另一个与阿里和腾讯非常不同的地方,是更多元化的产品技术能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力的聚合则可能引发更强大的协同效应,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阿里在移动端的存在无非淘宝、支付宝,腾讯则是微信、手Q,而百度则有14个用户量过亿级的APP,涵盖移动搜索、应用分发、视频、LBS等多个领域,且均处于行业的垄断或主导地位,为百度带来了巨量的用户和流量。

百度产品技术的强大之所在,不只停留在产品端,而是将产品做成能力,并让这样的能力形成合力,乃至产生聚变。直达号的产生就是百度搜索能力、LBS能力、支付能力、深度学习大数据等多项能力的聚合,显示出百度已经具备把控不同类型产品和生态、并将其有机整合的能力。

目前困扰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移动流量的变现率低于PC,但这对百度并不是问题。据说,“Paddle深度学习”已经开始为百度的移动流量商业变现提供动力,这个平台在世界上第一个将深度学习模型应用到搜索排序中,并且得到了今年百度内部的百万技术大奖。它让百度的凤巢广告系统能够推送更精准的信息,让点击率等关键指标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未来把这项技术应用到移动搜索,LBS领域,显然值得期待。

此外,百度完全有能力将“直达号”的理念延伸,在“连接人与服务”这个目标上无限扩展。就这一点而言,百度甚至比Facebook、Google、Amazon走得更远。不难发现,百度试图在移动端讲一个与这三个已有模式都不同的故事。

这也解释了李彦宏为何在此前外界纷扰中,始终从容淡定。有了这样的底牌,百度的移动化之路尽在掌控之中:在今年初提出让百度移动流量年内超过PC,提前3个月完成目标。而如果按照百度移动营收此前每季度5%的增长幅度计算,或许最快明年上半年就能达成李彦宏提出的新目标:移动营收和利润都超越PC。

关键字:PC移动搜索移动互联网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移动收入将超PC:李彦宏底气是什么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收入将超PC:李彦宏底气是什么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24 20:45:51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百度的移动搜索量首次超越了PC,我觉得这是非常有里程碑意义的。这一超越可能是永久性的,再也不会有一天说PC的搜索量(重新)超越移动了。” 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说这段话的背景,是不久前刚刚公布的Q3财报,其中移动端的流量和营收数据颇为亮眼。紧接着,李彦宏又底气十足地说:“我相信,未来百度实现收入和利润双超越是不会太远的”,据说坐在旁边的马云听到这里若有所思地喝了一口水。

究竟李彦宏的底气是什么?

首先,百度的移动收入并非从PC平移而来,而是重新开辟了一个市场,这点和目前的阿里、腾讯有所不同。也就是说,百度的移动营收,不是侵蚀PC收入得来,而是重新长出一块“小鲜肉”。反观阿里,则更像是“引导客户使用移动端消费”,腾讯则几乎完全依赖移动游戏收入。

这一点从百度过去几个季度的财报,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来:百度在2013年Q2、2013年Q4以及2014年Q2的移动营收分别大约为7.56亿元、19.04亿元、35.94亿元,PC端营收则分别约为68.04亿元、76.19亿元、83.9亿元。从增长的绝对值来看,百度移动营收每两个季度分别增长了11.48亿元、16.9亿元,PC端营收则分别增长了8.15亿元、7.71亿元。百度在PC端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在移动端单独收获了类似百度在PC端商业化运营之初的迅猛的增长。

再从BAT三家公司2014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阿里巴巴的移动端交易和变现数据保持乐观;腾讯的微信活跃用户增长下滑,移动游戏收入减少,也仍保持增长态势;但从绝对数据来看,百度以移动营收占比36%、移动流量首超50%,在移动互联网转型的新机会面前取得领先,换言之,百度已经成为BAT中率先成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藏在工信部发布的数据里。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之间并不是简单的迭代,一个替代另一个,而是在PC增速减缓但保持平稳的同时,在移动设备数量上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人均联网设备从0.1个增加到7个,人们的购物和社交行为并不会呈现出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增加,但搜索行为却可以。

其次,对搜索而言,移动互联网相比PC是一个远远大得多的新市场。

移动互联网是摆在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面前的巨大机会。据工信部估计,从2007年到2013年,中国网民人均联网设备从0.1个增加到了7个,到2020年将增加到70个。而仅仅在过去一年中,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了71.3%,基于移动APP的数据流量首次超过了PC的数据流量。

随着移动设备数量和使用场景的增加,用户在生活服务方面对搜索的需求更加旺盛,李彦宏曾提到,从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用户在百度搜索上的需求增加133%。同时移动端对人与服务的连接效率要求更高——而以用户需求为基础,并能精准分析、找到对应服务,恰恰是百度移动产品最本质的特色,这一点是电商和社交无法复制的。

面对迅猛而来的移动互联网,BAT三家都提出了类似“连接人与服务”的平台级战略。用户之所以在PC时代选择百度成为这个“连接者”,无非是因为搜索引擎天生具有“高效连接一切”的属性,这一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并未改变,反而更因为用户需求更苛刻,更凸显得更加重要。

百度直达号在某种意义上即具有这样的“天生优势”,它开启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PC时代百度的全新商业模式——由PC时代依靠中小企业投放的搜索广告(市场推广费),转向移动时代从O2O消费中赚取交易费(一定比例的佣金)。不仅如此,直达号也让百度在移动时代的商业化空间放大了数倍——在PC时代,百度历经十余年开拓,服务的客户数才达到60多万家,而百度直达号推出一个月即获得40万商户入驻。随着O2O战略的全面推进,街边美甲、洗衣等生活服务小店皆可被纳入百度的商业体系。中国有大约超过2000万家中小企业,而大部分中小企业近两年都处在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时期,想象一下直达号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面对庞大的移动端市场规模,直达号不仅做到了及时卡位,其以需求为基础、加上高效转化的模式,让它在移动商业化的竞争中成为不可忽视的种子选手。直达号上线后,造就了不少“一夜成名”的小商户:云家政,二次下单占比近40%,移动端新订单环比增长20%,客服电话咨询量增长100%;新疆阿克苏苹果采购商张杰,用百度直达号卖出了一单325万元的苹果;冷压鲜榨清体果蔬汁品牌HeyJuice,在直达号上的订单转换率已达45%……

其三,技术立身的百度,另一个与阿里和腾讯非常不同的地方,是更多元化的产品技术能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力的聚合则可能引发更强大的协同效应,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阿里在移动端的存在无非淘宝、支付宝,腾讯则是微信、手Q,而百度则有14个用户量过亿级的APP,涵盖移动搜索、应用分发、视频、LBS等多个领域,且均处于行业的垄断或主导地位,为百度带来了巨量的用户和流量。

百度产品技术的强大之所在,不只停留在产品端,而是将产品做成能力,并让这样的能力形成合力,乃至产生聚变。直达号的产生就是百度搜索能力、LBS能力、支付能力、深度学习大数据等多项能力的聚合,显示出百度已经具备把控不同类型产品和生态、并将其有机整合的能力。

目前困扰移动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移动流量的变现率低于PC,但这对百度并不是问题。据说,“Paddle深度学习”已经开始为百度的移动流量商业变现提供动力,这个平台在世界上第一个将深度学习模型应用到搜索排序中,并且得到了今年百度内部的百万技术大奖。它让百度的凤巢广告系统能够推送更精准的信息,让点击率等关键指标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未来把这项技术应用到移动搜索,LBS领域,显然值得期待。

此外,百度完全有能力将“直达号”的理念延伸,在“连接人与服务”这个目标上无限扩展。就这一点而言,百度甚至比Facebook、Google、Amazon走得更远。不难发现,百度试图在移动端讲一个与这三个已有模式都不同的故事。

这也解释了李彦宏为何在此前外界纷扰中,始终从容淡定。有了这样的底牌,百度的移动化之路尽在掌控之中:在今年初提出让百度移动流量年内超过PC,提前3个月完成目标。而如果按照百度移动营收此前每季度5%的增长幅度计算,或许最快明年上半年就能达成李彦宏提出的新目标:移动营收和利润都超越PC。

关键字:PC移动搜索移动互联网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