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从李彦宏谈转型看百度2014年的棋局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王新喜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20 16:52:11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 目前来看,百度有渠道、有流量,有用户,有技术,但缺了一款超级入口型的杀手级应用,因此百度的收购与布局在不断投资布局智能硬件、跨界领域公司等,前瞻性的落子,抢腾讯阿里之先,布下技术、人才的筹码,对自身生态力量实现战略补充。

2014年初,相对腾讯阿里在移动端的电商卡位战,百度在投资及O2O领域的动作似乎显得十分低调,但2014年第三季度,百度公布其移动端搜索流量超越PC,移动营收占比达36%,在BAT三巨头中,百度首家在移动端流量超PC端。

在日前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李彦宏分享了百度在移动端转型成功三要素:“第一,对技术的信仰;第二,接地气;第三,在钱上有决心。”作为百度移动转型元年,2014年,百度究竟下了一盘怎样的棋局?

早在2012年,百度开始全面布局移动互联网,进行了一系列业务的迅速整合、收购,搭建起了以移动搜索为核心的百度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在2014年,百度也开始有针对软硬件结合,实现产业生态链闭环的收购。年初完成全资整合糯米、并发布百度钱包,补齐移动支付短板试图打通产品矩阵。此外百度在智能硬件的涉足颇多,比如开发的筷搜、小度WiFi、路由和小度TV等。

在人工智能与跨界、国际化路径上,百度也在推进。总体而言,百度2014年棋局关键词:协同效应、补齐移动短板、占据流量或分发入口、布局O2O、低调卡位、跨界、人工智能。

百度移动端转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2014年,腾讯阿里对掐,百度略显冷清,但百度的移动收入占比却在攀升,比如2014年10月30日 百度Q3财报移动营收占比突破36%,同期增长52%,另外,移动流量首超PC,连续第四个季度保持50%以上的增长加速。

据研究公司Upper-class称,百度个人电脑用户有90%已转至移动应用。另外,2014年第三季度,百度在移动端的搜索市场份额约为80%,超过了其在PC(70%)端流量。而腾讯和阿里巴巴在移动端流量也在快速增长,但两者的PC端的流量占比要高于移动端流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BAT三家由于都在PC端业务过重,因此都将PC流量导入移动端谋求转型,而移动流量超过PC端流量,某种程度已成为BAT秀战绩,凸显移动转型成功的标志,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本的预期,比如索罗斯等10家对冲基金巨头增持百度。从数据来看,百度移动端处在突破的风口。

日前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李彦宏总结说,过去两年百度转型的成功,是缘于对技术的追求。也因此“愿意砸钱、愿意投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不是变得不重要了,反而变得更重要了。”而百度移动战略转型成功背后的支撑力量与战略逻辑是什么?事实上,这与百度在2014年“连接人与服务”战略的推动相关。而基于百度搜索核心业务衍生出来的移动端的商业模式——直达号,则背负着连接人与服务的入口与框架模型。百度云、百度地图、百度钱包以及大数据、百度大脑是直达号模式形成背后的支撑力量,但百度连接人与商家服务本质依然是将流量针对传统商家的进行直接分发一种惯性思维,百度后续要做的还包括打造平台对于商家的粘性,并进而逐步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完成入口、场景以及支付的闭环生态体系打造。

我们看到,2014年百度完成了对糯米网的全资收购并发布百度钱包。此外,百度在细分行业上进行了诸多合作,比如与北京动物园成立百度动物园、与万科开启战略合作建立智能Mall,与餐饮企业、与旅游行业、与航空行业广泛布局合作,在垂直行业进行布局,整合第三方服务,触角伸向传统行业渗透。百度移动转型完成的基础在于以“搜索、LBS、分发和视频”四大战略领域为核心流量矩阵已经形成,通过导入PC端积累的商户与用户,将搜索移动化。另一方面,收购91无线之后, 夯实了移动分发优势。据数据调研机构EnfoDesk易观智库发布《中国移动应用分发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3季度》,百度系综合分发能力市场份额占比达到41.8%,360系22.7%。另外,市场占有率达63.7%的百度地图和百度钱包打通闭环的中间与最后的交易环节。自此百度打通了搜索——地图——商家——支付,即O2O大饼图的所有环节。

2014年,百度正在将移动搜索的流量与用户渗透到旗下的10多款亿级APP矩阵中,包括百度地图、91助手、安卓等分发渠道、糯米团购等,在自身流量矩阵的上游积蓄了一级流量水坝。然后再将流量、信息数据、信息流广告下发,渗透到二级广告商户与用户;另外,O2O大饼图打通支付环节,渗透到传统行业带来流量价值,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到,百度通过技术构建移动端流量价值,流量价值驱动商业模式的构建。其内在核心是连接人与服务的战略驱动。

这与Facebook的移动端转型有些类似。Facebook在移动端的收入模式是植入信息流中的原生广告为主,通过将pc端时代积累的大量的广告主导入移动端,Facebook在移动端醒来之后实现强势反扑,在收购WhatsApp,更加稳固了Facebook在移动端的护城河, Facebook 发布了App Links,简化应用程序的深层链接,寄希望该产品成为链接购物服务和社交分享生态的一个快捷通道,其本质也是链接人与互联网服务。

在过去一年,百度的国际化布局路径隐现。比如投资芬兰室内导航技术服务公司IndoorAtlas 收购巴西最大的团购网站Peixe Urbano,天使投资以色列视频捕捉技术开发商Pixellot,12月战略投资全球打车应用Uber等。对于百度而言,这是在寻求向国外铺路寻求新的增长盈利空间的一种尝试,也是对于自身生态力量的一种战略补充。但目前来看,百度移动端增长很大程度在于对于用户习惯培育与产品矩阵的成功以及移动广告的点击收入增长,但若要支撑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化战略规划落地,百度还需要时间将百度基于未来布局的技术势能有效释放。

渗透底层链接万物 百度亟待思考将技术更好的转化为盈利模式

BAT在2014年的投资布局基本上体现了三者在针对竞争对手进行卡位与产业链布防,扩张版图争夺现有市场。但另一方面,谷歌、Facebook、微软等科技巨头都在低调地瞄准人工智能发力,放眼未来,基于跨界与前沿科技领域,BAT中,貌似百度比较积极,从百度的布局看,百度正在对标Google,尝试跨界不同领域寻求突破口。

跨界一方面是传统领域的渗透,一方面是未来前瞻性科技。传统领域方面,比如教育作为刚性的需求领域,在2014年也成为BAT争抢的一块肥肉。百度在2014年在教育领域的投资出手频频。2014年4月投资在线教育平台沪江网,2014年7月投资了在线教育培训机构智课网,收购在线教育平台传课网,并投资线下培训机构万学教育,O2O教育领域可能是百度未来潜在的重要发力点。

业界均知,基于人工智能、车联网领域的布局,百度已经在展开。2014年,百度Q3技术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4%,涉足了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无人汽车、车联网等领域的广泛布局与渗透。今年5月17日,百度将人工智能领域最权威的学者之一——吴恩达(Andrew Ng)纳入麾下,同期成立的北美研究中心,开始基于人工智能的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另外,今年在智能硬件峰会上推出了将用户的智能手机与车载系统无缝结合车联网产品CarNet。2014年7月,百度也确认正在研发国内首款无人驾驶自行车项目,与宝马合作车载搜索,百度框计算进入汽车市场等。

Facebook的人工智能小组在去年9月开始秘密实验“深度学习”技术,谷歌在2014年年初以4亿美元的架构收购了深度学习算法公司——DeepMind之后,开始涉足人工智能领域。百度将深度学习专家Andrew Ng(吴恩达)纳入麾下之后,去年研发了“Deep Speech”深度学习技术的语音识别系统。基本上,百度在这一领域与国际巨头谷歌、Facebook在同步迈进。基于Deep Speech,李彦宏提到:“未来5年,消费者使用语音和图像表达需求的比例将超过50%”。

对图形识别和语音识别能力的深度学习算法的研究,体现出百度的对未来趋势的思考。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图片、语音、视频的需求与各种LBS场景关联,人与信息交互的方式多样化驱动搜索方式的多样化,百度需要投入技术匹配未来的搜索需求,也是加固自身的流量水坝的必然之举。另外,百度在核心业务上与谷歌的愿景与使命并无两样,即渗透数据底层进而链接万物,因此如何将技术对接需求构建更好的商业模式是百度内在的驱动力。

百度基于前瞻性技术布局的意图还在于,未来随着移动搜索、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硬件信息底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处理与反馈,百度的大数据与搜索能力需要向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机器人、智能硬件等领域进行延伸与扩展,从底层渗透。人工智能与车联网的背后的支撑是百度大脑和百度通过开放云、数据工厂、百度大脑构成“大数据引擎”。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大数据引擎可以将大数据存储、分析和智能化处理等一整套核心能力通过平台化、接口化的方式对外开放。这也是百度连接一切的愿景。总体来看,技术基因正在驱动百度深化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铺垫。但与此同时,除了砸钱于研发之外,百度也亟待思考如何将技术更好的转化为盈利模式。

总结

目前来看,百度有渠道、有流量,有用户,有技术,但没有一款类似微信的超级入口型的杀手级应用,因此百度的收购与布局在不断投资布局智能硬件、跨界领域公司等,稳固地基,在前瞻性科技方面抢腾讯阿里之先,布下技术、人才的筹码,也是对于自身生态的一种补充。

百度布局的思路在于稳固核心基地之后,开始向外扩不断扩殖,扩大疆域范围与想象空间,同时梳理好各个孤岛状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这与谷歌的步伐与战略似乎殊途同归,因此,百度目前执着于打造的是一种开放生态,从前瞻性科技入手,这也是百度移动互联网布局后知后觉之后而形成的一种反脆弱性。

百度在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之初反应较慢,但醒悟过来之后,快速的低调的织网铺路,构建出以移动搜索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与产品矩阵。用反脆弱一书的观点来看:“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风险和不确定性下的时候,它反而能茁壮成长。”。百度体现出来的思路是一种从技术出发,再落地产品,继而推动运营的战略。

李彦宏表示,这两年的研发投入对百度平稳的过渡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与李彦宏本身工程师技术背景出身的谨慎与稳打稳扎性格相关,从百度目前的布局来看,在BAT当中,百度会成为一个变量因素,从时间机器理论来看,国外的流行科技元素会晚几年进入国内爆发,百度这些棋局布下之后,尚有待进一步积累势能支撑李彦宏的平台化战略落地。

2015年,BAT之间的战略较力与暗战还有的看。

关键字:谷歌移动搜索平台化战略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从李彦宏谈转型看百度2014年的棋局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从李彦宏谈转型看百度2014年的棋局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王新喜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20 16:52:11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 目前来看,百度有渠道、有流量,有用户,有技术,但缺了一款超级入口型的杀手级应用,因此百度的收购与布局在不断投资布局智能硬件、跨界领域公司等,前瞻性的落子,抢腾讯阿里之先,布下技术、人才的筹码,对自身生态力量实现战略补充。

2014年初,相对腾讯阿里在移动端的电商卡位战,百度在投资及O2O领域的动作似乎显得十分低调,但2014年第三季度,百度公布其移动端搜索流量超越PC,移动营收占比达36%,在BAT三巨头中,百度首家在移动端流量超PC端。

在日前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李彦宏分享了百度在移动端转型成功三要素:“第一,对技术的信仰;第二,接地气;第三,在钱上有决心。”作为百度移动转型元年,2014年,百度究竟下了一盘怎样的棋局?

早在2012年,百度开始全面布局移动互联网,进行了一系列业务的迅速整合、收购,搭建起了以移动搜索为核心的百度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在2014年,百度也开始有针对软硬件结合,实现产业生态链闭环的收购。年初完成全资整合糯米、并发布百度钱包,补齐移动支付短板试图打通产品矩阵。此外百度在智能硬件的涉足颇多,比如开发的筷搜、小度WiFi、路由和小度TV等。

在人工智能与跨界、国际化路径上,百度也在推进。总体而言,百度2014年棋局关键词:协同效应、补齐移动短板、占据流量或分发入口、布局O2O、低调卡位、跨界、人工智能。

百度移动端转型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2014年,腾讯阿里对掐,百度略显冷清,但百度的移动收入占比却在攀升,比如2014年10月30日 百度Q3财报移动营收占比突破36%,同期增长52%,另外,移动流量首超PC,连续第四个季度保持50%以上的增长加速。

据研究公司Upper-class称,百度个人电脑用户有90%已转至移动应用。另外,2014年第三季度,百度在移动端的搜索市场份额约为80%,超过了其在PC(70%)端流量。而腾讯和阿里巴巴在移动端流量也在快速增长,但两者的PC端的流量占比要高于移动端流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BAT三家由于都在PC端业务过重,因此都将PC流量导入移动端谋求转型,而移动流量超过PC端流量,某种程度已成为BAT秀战绩,凸显移动转型成功的标志,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资本的预期,比如索罗斯等10家对冲基金巨头增持百度。从数据来看,百度移动端处在突破的风口。

日前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李彦宏总结说,过去两年百度转型的成功,是缘于对技术的追求。也因此“愿意砸钱、愿意投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不是变得不重要了,反而变得更重要了。”而百度移动战略转型成功背后的支撑力量与战略逻辑是什么?事实上,这与百度在2014年“连接人与服务”战略的推动相关。而基于百度搜索核心业务衍生出来的移动端的商业模式——直达号,则背负着连接人与服务的入口与框架模型。百度云、百度地图、百度钱包以及大数据、百度大脑是直达号模式形成背后的支撑力量,但百度连接人与商家服务本质依然是将流量针对传统商家的进行直接分发一种惯性思维,百度后续要做的还包括打造平台对于商家的粘性,并进而逐步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完成入口、场景以及支付的闭环生态体系打造。

我们看到,2014年百度完成了对糯米网的全资收购并发布百度钱包。此外,百度在细分行业上进行了诸多合作,比如与北京动物园成立百度动物园、与万科开启战略合作建立智能Mall,与餐饮企业、与旅游行业、与航空行业广泛布局合作,在垂直行业进行布局,整合第三方服务,触角伸向传统行业渗透。百度移动转型完成的基础在于以“搜索、LBS、分发和视频”四大战略领域为核心流量矩阵已经形成,通过导入PC端积累的商户与用户,将搜索移动化。另一方面,收购91无线之后, 夯实了移动分发优势。据数据调研机构EnfoDesk易观智库发布《中国移动应用分发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3季度》,百度系综合分发能力市场份额占比达到41.8%,360系22.7%。另外,市场占有率达63.7%的百度地图和百度钱包打通闭环的中间与最后的交易环节。自此百度打通了搜索——地图——商家——支付,即O2O大饼图的所有环节。

2014年,百度正在将移动搜索的流量与用户渗透到旗下的10多款亿级APP矩阵中,包括百度地图、91助手、安卓等分发渠道、糯米团购等,在自身流量矩阵的上游积蓄了一级流量水坝。然后再将流量、信息数据、信息流广告下发,渗透到二级广告商户与用户;另外,O2O大饼图打通支付环节,渗透到传统行业带来流量价值,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到,百度通过技术构建移动端流量价值,流量价值驱动商业模式的构建。其内在核心是连接人与服务的战略驱动。

这与Facebook的移动端转型有些类似。Facebook在移动端的收入模式是植入信息流中的原生广告为主,通过将pc端时代积累的大量的广告主导入移动端,Facebook在移动端醒来之后实现强势反扑,在收购WhatsApp,更加稳固了Facebook在移动端的护城河, Facebook 发布了App Links,简化应用程序的深层链接,寄希望该产品成为链接购物服务和社交分享生态的一个快捷通道,其本质也是链接人与互联网服务。

在过去一年,百度的国际化布局路径隐现。比如投资芬兰室内导航技术服务公司IndoorAtlas 收购巴西最大的团购网站Peixe Urbano,天使投资以色列视频捕捉技术开发商Pixellot,12月战略投资全球打车应用Uber等。对于百度而言,这是在寻求向国外铺路寻求新的增长盈利空间的一种尝试,也是对于自身生态力量的一种战略补充。但目前来看,百度移动端增长很大程度在于对于用户习惯培育与产品矩阵的成功以及移动广告的点击收入增长,但若要支撑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化战略规划落地,百度还需要时间将百度基于未来布局的技术势能有效释放。

渗透底层链接万物 百度亟待思考将技术更好的转化为盈利模式

BAT在2014年的投资布局基本上体现了三者在针对竞争对手进行卡位与产业链布防,扩张版图争夺现有市场。但另一方面,谷歌、Facebook、微软等科技巨头都在低调地瞄准人工智能发力,放眼未来,基于跨界与前沿科技领域,BAT中,貌似百度比较积极,从百度的布局看,百度正在对标Google,尝试跨界不同领域寻求突破口。

跨界一方面是传统领域的渗透,一方面是未来前瞻性科技。传统领域方面,比如教育作为刚性的需求领域,在2014年也成为BAT争抢的一块肥肉。百度在2014年在教育领域的投资出手频频。2014年4月投资在线教育平台沪江网,2014年7月投资了在线教育培训机构智课网,收购在线教育平台传课网,并投资线下培训机构万学教育,O2O教育领域可能是百度未来潜在的重要发力点。

业界均知,基于人工智能、车联网领域的布局,百度已经在展开。2014年,百度Q3技术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4%,涉足了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无人汽车、车联网等领域的广泛布局与渗透。今年5月17日,百度将人工智能领域最权威的学者之一——吴恩达(Andrew Ng)纳入麾下,同期成立的北美研究中心,开始基于人工智能的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另外,今年在智能硬件峰会上推出了将用户的智能手机与车载系统无缝结合车联网产品CarNet。2014年7月,百度也确认正在研发国内首款无人驾驶自行车项目,与宝马合作车载搜索,百度框计算进入汽车市场等。

Facebook的人工智能小组在去年9月开始秘密实验“深度学习”技术,谷歌在2014年年初以4亿美元的架构收购了深度学习算法公司——DeepMind之后,开始涉足人工智能领域。百度将深度学习专家Andrew Ng(吴恩达)纳入麾下之后,去年研发了“Deep Speech”深度学习技术的语音识别系统。基本上,百度在这一领域与国际巨头谷歌、Facebook在同步迈进。基于Deep Speech,李彦宏提到:“未来5年,消费者使用语音和图像表达需求的比例将超过50%”。

对图形识别和语音识别能力的深度学习算法的研究,体现出百度的对未来趋势的思考。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图片、语音、视频的需求与各种LBS场景关联,人与信息交互的方式多样化驱动搜索方式的多样化,百度需要投入技术匹配未来的搜索需求,也是加固自身的流量水坝的必然之举。另外,百度在核心业务上与谷歌的愿景与使命并无两样,即渗透数据底层进而链接万物,因此如何将技术对接需求构建更好的商业模式是百度内在的驱动力。

百度基于前瞻性技术布局的意图还在于,未来随着移动搜索、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硬件信息底层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处理与反馈,百度的大数据与搜索能力需要向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机器人、智能硬件等领域进行延伸与扩展,从底层渗透。人工智能与车联网的背后的支撑是百度大脑和百度通过开放云、数据工厂、百度大脑构成“大数据引擎”。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大数据引擎可以将大数据存储、分析和智能化处理等一整套核心能力通过平台化、接口化的方式对外开放。这也是百度连接一切的愿景。总体来看,技术基因正在驱动百度深化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铺垫。但与此同时,除了砸钱于研发之外,百度也亟待思考如何将技术更好的转化为盈利模式。

总结

目前来看,百度有渠道、有流量,有用户,有技术,但没有一款类似微信的超级入口型的杀手级应用,因此百度的收购与布局在不断投资布局智能硬件、跨界领域公司等,稳固地基,在前瞻性科技方面抢腾讯阿里之先,布下技术、人才的筹码,也是对于自身生态的一种补充。

百度布局的思路在于稳固核心基地之后,开始向外扩不断扩殖,扩大疆域范围与想象空间,同时梳理好各个孤岛状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这与谷歌的步伐与战略似乎殊途同归,因此,百度目前执着于打造的是一种开放生态,从前瞻性科技入手,这也是百度移动互联网布局后知后觉之后而形成的一种反脆弱性。

百度在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之初反应较慢,但醒悟过来之后,快速的低调的织网铺路,构建出以移动搜索为核心的生态系统与产品矩阵。用反脆弱一书的观点来看:“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风险和不确定性下的时候,它反而能茁壮成长。”。百度体现出来的思路是一种从技术出发,再落地产品,继而推动运营的战略。

李彦宏表示,这两年的研发投入对百度平稳的过渡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与李彦宏本身工程师技术背景出身的谨慎与稳打稳扎性格相关,从百度目前的布局来看,在BAT当中,百度会成为一个变量因素,从时间机器理论来看,国外的流行科技元素会晚几年进入国内爆发,百度这些棋局布下之后,尚有待进一步积累势能支撑李彦宏的平台化战略落地。

2015年,BAT之间的战略较力与暗战还有的看。

关键字:谷歌移动搜索平台化战略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