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阿里工商局"大战"震惊中美谁获益?

责任编辑:editor04 作者:张利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29 21:00:56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 27日-29日三天时间,阿里和中国工商总局双方“交战”十余回合,甚至用小时计公开反映,上演一场民企与官方监督者的激烈舌战和媒体大战。此次大战中,阿里投资的新浪微博成为主战场,主要交战方,淘宝店小二发声靠新浪微博广泛传播。凤凰网、百度百家、澎湃网等其他网络新媒体采取让用户投票方式反映态度,截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支持工商总局的成为主流。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网购第一大国,谁来保护中国的网购消费者。显然作为取得垄断市场地位的淘宝需要承担起打假的责任。

2015年1月23日,国家官媒《人民网》一条新闻掀起媒体舆论大战,美国股市的波澜。连日来围绕此报道引发的中美两国的舆论漩涡。中国的官媒《人民网》等多家媒体,美国《美联社》等媒体纷纷参与报道评论,阿里股票“中枪”,雅虎公司紧急调整......27日-29日三天时间,阿里和中国工商总局双方“交战”十余回合,甚至用小时计公开反映,上演一场民企与官方监督者的激烈舌战和媒体大战。此次大战中,阿里投资的新浪微博成为主战场,主要交战方,淘宝店小二发声靠新浪微博广泛传播。凤凰网、百度百家、澎湃网等其他网络新媒体采取让用户投票方式反映态度,截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支持工商总局的网友民意成为主流。

一、事发原由:1月23日 《人民网》新闻标题为:《工商总局监测:淘宝网正品率最低》

报道涉及的原文描叙如下:

从各购物网站的检测结果来看,淘宝网的样本数量分布最多,但其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样本数量较小(3个)的聚美优品均为正品,正品率达到了100%;另ZOL商城购买了1件非正品,正品率为0%;三大知名B2C平台中,京东的正品率为90%,略高于天猫的85.71%和1号店的80%,同时京东和1号店的非正品均来源于非自营的商家。

评论:这篇报道从全文描叙来看,比较客观,首先没有将整个阿里系全盘打击,肯定了阿里的天猫有 85.71%的正品率,而一再掀起媒体大战抨击阿里售假的东京,此次被披露正品率仅为 90%,与天猫不相上下。

2014 年 6 月底中国 B2C 网络零售市场(包括开放平台式与自营销售式,不含品牌电商),天猫排名第一,占 57.4%份额;京东名列第二,占据21.1%份额;苏宁易购位于第三,占3.6%份额。4-10位排名依次为:国美在线(3.3%)、唯品会(1.9%)、亚马逊中国(1.5%)、当网(1.2%)、腾讯电商(0.8%)、聚美优品(0.7%)、1 号店(0.6%)。(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等多家研究中心)

评论:由于淘宝网在整个中国电商市场份额高,工商局总结报告提到“淘宝网的样本数量分布最多”,这个是合理的分布。

二、1月27日阿里反击:淘宝小二致信工商总局

1月27日,一位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发出公开信,直接就这份报告所存在的程序性问题点名该司刘红亮司长,认为这份报告不仅抽样太少、逻辑混乱,还存在程序违规问题,并直言“避免黑哨对市场无比重要”,该小二表示:“我们接受神一样的存在,但我们看不懂的是,屡次抽检和报告中,不同的标准和神一样的逻辑”。“恳请刘司长‘进驻淘宝’”、“大刀阔斧来淘宝打假”。

以下为公开致信的核心内容摘要: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1号《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第17条的规定,抽样检验应当保证被抽样人的复检申诉权利。但国家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存在违规。

据了解,在此之前,国家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还曾在2014年12月11日发布双十一网购抽检结果,但是,不管是当时的抽检中,还是此后在2015年1月公布的抽检中,许多卖家并没有收到抽检结果通知,也没有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复检的权利,就直接向社会公开,显然程序失当。

更为让人不可理解的是,网监司在一个月前刚刚发布过一个全国网络商品抽检结果。2014年12月11日,网监司发布对2014年双十一网购进行的抽检,在207批次的样品中,大部分为合格真品,发现的假冒商品占总样品的3.6%;而本次监测的结果是,非正品率高达41.3%。同一个部门发布,差别却多达十倍以上。

二、1月27日淘宝小二公开信之后一个小时,商务部力挺工商总局

1月27日下午15时,商务部针对日前工商总局发布的网购监测报告,在其官方网站发文称,将继续把互联网领域专项整治推向深入,健全电子商务领域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加强政府与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合作。

三、1月27日淘宝小二公开信当天晚10点钟,工商总局正式回应淘宝“黑哨”质疑

1月27日22时许,国家工商总局新闻发言人对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一事正式回应表示,加强网络市场监管是工商总局的法定职责,“工商总局网监司一直秉承依法行政的原则开展网络市场监管执法工作”。同时“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是评估市场风险、警示违法经营的重要工作方式。”

国家工商总局网监司副司长杨洪丰说:淘宝是电商大户,在网购中占据市场份额大。同时,工商总局在委托第三方监测时,一般是告知需要抽检的产品门类,或者选择几类问题比较多的商品,而第三方也会做到公平、保密,具体是抽检哪几家,抽检多少,第三方机构会有一个工作方案,并且这个结果只是针对这个范围内的结果。这个数字也并不是反映整个市场、整个网络购物领域质量有多差,只是针对抽检范围内样本的结果。

双十一网购抽检和定向监测,是工商总局委托给两个不同的第三方监测操作,具体抽检方案不一样,有的门类多一些有的门类少一些。但“我们的目的都是要发现违法线索,进行查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经营秩序”,尤其是在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向检测时,目的就是为了找问题,这就有可能这次检测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这是正常的,“我们就是要找问题来促进”。

四、1月28日早8点工商总局首度披露了2014年《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

国家工商总局首度披露了2014年《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等5大突出问题,并对阿里巴巴集团提出相关工作要求。

《白皮书》指出:2014年7月16日,网监司行政指导工作小组联合浙江省工商局、杭州市工商局(市场监管局)在浙江省工商局召开了行政指导座谈会,阿里巴巴集团主要负责人员及核心部门管理团队与会,接受行政指导。为了不影响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进展,该座谈会以内部封闭的形式进行。鉴于目前监管情势,为廓清种种认知,现将行政指导座谈会有关情况如实披露如下。

评论: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工商局此次公开淘宝的问题,并非突然。而是在阿里上市之前IPO期间,就已正式书面形式指出其问题,并召开相关会议。但是出于“爱护”阿里上市,没有向社会公开。

五、1月28日美国,雅虎在行动

据路透社28日早间报道,雅虎将剥离持有的阿里部分股份,将其注入一家新注册的独立投资公司SpinCo。雅虎公司表示:新的实体SpinCo将持有雅虎所持全部剩余的3.84亿股阿里巴巴集团股份,股份将按照持股比例分配给所有的雅虎股东,雅虎的股东可以自行选择时机在股市上直接交易或被阿里回购进行套现。

评论:雅虎在阿里巴巴首次公开募股时曾出售了部分股份,目前仍持有这家中国电子商务巨头15%的股权,现有市场价值据估算大约400亿美元,雅虎的市值约为450亿美元。因此阿里的股票波动,显然也会对雅虎的股票表现带来影响。

雅虎CEO在此刻着急地从雅虎的股票中剥离持有的阿里股票,是否已经预见了阿里的股票可能产生波动?

这一消息公布后,雅虎股价大涨了约7%至51.45美元。

六、1月28日15点《白皮书》亮出7个小时 淘宝回应工商总局:正式投诉司长刘红亮

淘宝称,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司长刘红亮在监管过程中的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的行为,用错误的方式得到的一个不客观的结论。淘宝决定向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投诉。

七、1月28日16点《白皮书》亮出7个小时马云发表演讲

淘宝网1月28日宣布,即时成立由300人组成的“打假特战营”。同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表演说:假货是所有商业模式发展的硬伤,假货不是淘宝造成的。但淘宝注定要背负这种委屈,这种责任。淘宝只能认下它,解决它。解决假货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就是解决淘宝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不能靠一个公司,一个平台来单干。我们必须动用一切资源和力量,通过社会共同治理,而不是各自为政,互相指责。

八、1月28日18点马云发表演讲后两个小时,工商总局官网撤下白皮书。

未再对淘宝网投诉做出正面回应

九、1月29日工商总局亮出白皮书24小时,阿里股票大跌4.36%市值蒸发近687亿人民币

北京时间1月29日早间消息,阿里巴巴(BABA)股价周三下跌4.36%,至98.45美元,市值蒸发了110亿美元(和687亿人民币)。马云首富地位受动摇。

十、1月29日被打假的天猫商家联合发公开信

商家质疑工商总局抽检结果:没假货!请让我们死个明白!近日被工商总局抽查出假货的天猫商家周四发布致工商总局联合公开信,信中称“死,也请让我们死个明白!” 没有告知、没有检验报告、没有复议流程的假货抽检报告,就突然宣布三家天猫店“突然死亡。”

十二、1月29日工商局员工微博文力挺工商总局,工商分局微博支持。

一个80后工商小编,微博号@求是小老虎 发微博文《一个工商小编心声——马云:刀口别对着队友!》,公开在微博上表明观点:【一次常规抽检,淘宝假货漫天;老马发动宣传,工商无辜躺枪】这又是写信司长,又是官方申明,最后还举报司长什么的,完全一副弱者受了迫害却不畏强权的样子。这宣传我只能说:有钱果然任性!小编作为工商一员,能做的不多,给老马回个信….工商没针对你,淘宝也发难错对象了。同时,这假没打好,咱俩谁也脱不了干系!打击假冒伪劣,需要工商部门的铁拳监管,也需要淘宝这样的大平台配合,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携手作战,未来才是光明的!而现在,你一句我一句的,只会被别人看笑话。

打假,疼一时,利一世!且打且珍惜!

新浪微博@台州经济开发区工商分局 发表微博评论: 【亮剑】淘宝一招“小二写信官方申明”,拉开阵势叫阵工商。小编作为工商一员,面对@大自然保护协会-马云 所亮宝剑,明知是个死,也亮出回信一封作为回应,不做剑下冤魂!

十三、1月29日阿里股票大跌不到12小时,“深喉”网爆工商总局录音

“深喉”曝工商总局录音:对阿里罚得太少:自称参加“工商总局对阿里集团行政指导会议”的人士向澎湃网提供录音:被指是“工商总局网监司司长刘红亮”的人称,处罚一例太少,一年处罚阿里千八百次甚至几千次,太正常啦!爆料人称,这次闭门会议去年7月举行。在阿里赴美上市之前。

被指为“刘红亮”的人说:“有些同志可能说,刘司长对阿里有偏见,他怎么老挑毛病?【我对阿里没偏见,我用我的行动佐证,因为这是我的职责。

该文很快下线。

十三、1月29日美国美联社称此次是阿里创立以来的最大危机

美联社今天撰文称,由工商总局发布的假货报告遭到阿里巴巴的意外“叫板”,由此导致事态进一步升级。但阿里巴巴可能早在IPO之前就已经知道此次调查。文中称:乔治敦大学麦克多诺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雷纳·阿加瓦尔(Reena Agarwal)表示,倘若未能在招股书中披露实质性信息,阿里巴巴及其承销商有可能遭到起诉。

-----------

网民纷纷占队:

截至1月29日下午凤凰网的民意统计:

你认为工商总局是否存在程序违规问题,认为“不存在”的收到104702票,占46.39%。认为存在的占38.9%。

你认为工商总局报告调查结果是否可信,认为“可信”的收到74087票,占59.1%。认为不可信的占 32.83%。

你觉得淘宝小二公开质疑工商总局抽检逻辑是否对,认为“不对”的收到109344票,占48.45%.认为对的占41.03%.

你网购买到假货概率和调查报告假货概率,哪个更高,认为“买到假货概率高”的收到124881票,占55.34%。认为调查报告高的占34.52%.

截至1月29日下午澎湃手机客户端的民意统计:共17683人参与

淘宝和国家工商总局干架,支持谁?其中支持工商总局的占45%,支持淘宝的占33%,认为都有错的占23%。

你觉得淘宝上假货多吗?选“很多”的占63%,还能接受的占32%,不太多的占5%。

截至1月29日下午百度百家对“淘宝假货率高 被冤枉了”话题进行投票统计

反方:印证假货已泛滥,正方:程序不公或高估

其中支持反方“印证假货已泛滥”的网友投票15791,认为“程序不公或高估”

评论:虽然投票样本数跟十亿中国人的基数相比还比较小,无法像美国总统选举投票一样精准,但是还是反映了部分网友的认同淘宝上存在大量假货而不是少数目的看法。

阿里和工商总局大战,是标志性事件,如果说有利,那就是有利于中国电子商务网站未来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的网购消费者。其实工商总局关于淘宝的检验结果报道的文字和数据与 2014年8月《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的相互验证性:网购投诉网站榜: 淘宝/天猫、易迅网、当网、1 号店、国美在线、唯品会、银泰网、 凡客诚品(包括凡客自营电商部分以及 V+商城)、尚品 100、小米商城为"2014 年(上)中国网络购物十大被投诉网站"。 网购热点投诉问题:退款问题、网络售假、虚假促销、网络诈骗、质量问题、退换货物、 订单取消、发货迟缓、账户被盗、售后服务为"2014 年(上)十大网络购物热点投诉问题"。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6月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0856亿元,预计2014年有望达到27861亿元。2014年淘宝双11一天的销售额就高达572亿元,截止到2014年6月,国内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用户规模(包括同一企业在不同平台上注册但不包括在同一平台上重复注册)已经突破 1950 万。截止 2014 年 6 月底,中国网络零售市 场交易规模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8.7%,相比2013年同比增长 27.9%。

评论: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网购第一大国,谁来保护中国的网购消费者。显然作为取得垄断市场地位的淘宝需要承担起打假的责任。

尤其针对通过投票显示的网友存在的不信任,以及工商总局抽检的结果,阿里需要负责任地拿出更具体的措施打消网民的顾虑,而不是店大欺客。

同时,针对工商总局的抽检结果,工商总局需要更客观公正的手段公开透明过程与结果,让店家明明白白,维护工商总局的权威。否则淘宝利用新媒体叫板、对战之类的事情还会层出不穷。

作者:张利华,《华为研发》作者,现北京创华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深圳华实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产业创新组顾问。@互联网创业圈(微信号:cooboys)提供以下增值服务:联系:sky@cooboys.com 1、互联网精准营销 2、新媒体营销:覆盖 3000万微信用户、1亿微博用户 3、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微信网站、手机客户端 app

关键字:阿里工商总局精准营销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阿里工商局"大战"震惊中美谁获益?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阿里工商局"大战"震惊中美谁获益?

责任编辑:editor04 作者:张利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29 21:00:56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 27日-29日三天时间,阿里和中国工商总局双方“交战”十余回合,甚至用小时计公开反映,上演一场民企与官方监督者的激烈舌战和媒体大战。此次大战中,阿里投资的新浪微博成为主战场,主要交战方,淘宝店小二发声靠新浪微博广泛传播。凤凰网、百度百家、澎湃网等其他网络新媒体采取让用户投票方式反映态度,截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支持工商总局的成为主流。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网购第一大国,谁来保护中国的网购消费者。显然作为取得垄断市场地位的淘宝需要承担起打假的责任。

2015年1月23日,国家官媒《人民网》一条新闻掀起媒体舆论大战,美国股市的波澜。连日来围绕此报道引发的中美两国的舆论漩涡。中国的官媒《人民网》等多家媒体,美国《美联社》等媒体纷纷参与报道评论,阿里股票“中枪”,雅虎公司紧急调整......27日-29日三天时间,阿里和中国工商总局双方“交战”十余回合,甚至用小时计公开反映,上演一场民企与官方监督者的激烈舌战和媒体大战。此次大战中,阿里投资的新浪微博成为主战场,主要交战方,淘宝店小二发声靠新浪微博广泛传播。凤凰网、百度百家、澎湃网等其他网络新媒体采取让用户投票方式反映态度,截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支持工商总局的网友民意成为主流。

一、事发原由:1月23日 《人民网》新闻标题为:《工商总局监测:淘宝网正品率最低》

报道涉及的原文描叙如下:

从各购物网站的检测结果来看,淘宝网的样本数量分布最多,但其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样本数量较小(3个)的聚美优品均为正品,正品率达到了100%;另ZOL商城购买了1件非正品,正品率为0%;三大知名B2C平台中,京东的正品率为90%,略高于天猫的85.71%和1号店的80%,同时京东和1号店的非正品均来源于非自营的商家。

评论:这篇报道从全文描叙来看,比较客观,首先没有将整个阿里系全盘打击,肯定了阿里的天猫有 85.71%的正品率,而一再掀起媒体大战抨击阿里售假的东京,此次被披露正品率仅为 90%,与天猫不相上下。

2014 年 6 月底中国 B2C 网络零售市场(包括开放平台式与自营销售式,不含品牌电商),天猫排名第一,占 57.4%份额;京东名列第二,占据21.1%份额;苏宁易购位于第三,占3.6%份额。4-10位排名依次为:国美在线(3.3%)、唯品会(1.9%)、亚马逊中国(1.5%)、当网(1.2%)、腾讯电商(0.8%)、聚美优品(0.7%)、1 号店(0.6%)。(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等多家研究中心)

评论:由于淘宝网在整个中国电商市场份额高,工商局总结报告提到“淘宝网的样本数量分布最多”,这个是合理的分布。

二、1月27日阿里反击:淘宝小二致信工商总局

1月27日,一位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发出公开信,直接就这份报告所存在的程序性问题点名该司刘红亮司长,认为这份报告不仅抽样太少、逻辑混乱,还存在程序违规问题,并直言“避免黑哨对市场无比重要”,该小二表示:“我们接受神一样的存在,但我们看不懂的是,屡次抽检和报告中,不同的标准和神一样的逻辑”。“恳请刘司长‘进驻淘宝’”、“大刀阔斧来淘宝打假”。

以下为公开致信的核心内容摘要: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61号《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第17条的规定,抽样检验应当保证被抽样人的复检申诉权利。但国家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存在违规。

据了解,在此之前,国家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还曾在2014年12月11日发布双十一网购抽检结果,但是,不管是当时的抽检中,还是此后在2015年1月公布的抽检中,许多卖家并没有收到抽检结果通知,也没有告知当事人有申请复检的权利,就直接向社会公开,显然程序失当。

更为让人不可理解的是,网监司在一个月前刚刚发布过一个全国网络商品抽检结果。2014年12月11日,网监司发布对2014年双十一网购进行的抽检,在207批次的样品中,大部分为合格真品,发现的假冒商品占总样品的3.6%;而本次监测的结果是,非正品率高达41.3%。同一个部门发布,差别却多达十倍以上。

二、1月27日淘宝小二公开信之后一个小时,商务部力挺工商总局

1月27日下午15时,商务部针对日前工商总局发布的网购监测报告,在其官方网站发文称,将继续把互联网领域专项整治推向深入,健全电子商务领域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加强政府与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合作。

三、1月27日淘宝小二公开信当天晚10点钟,工商总局正式回应淘宝“黑哨”质疑

1月27日22时许,国家工商总局新闻发言人对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一事正式回应表示,加强网络市场监管是工商总局的法定职责,“工商总局网监司一直秉承依法行政的原则开展网络市场监管执法工作”。同时“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是评估市场风险、警示违法经营的重要工作方式。”

国家工商总局网监司副司长杨洪丰说:淘宝是电商大户,在网购中占据市场份额大。同时,工商总局在委托第三方监测时,一般是告知需要抽检的产品门类,或者选择几类问题比较多的商品,而第三方也会做到公平、保密,具体是抽检哪几家,抽检多少,第三方机构会有一个工作方案,并且这个结果只是针对这个范围内的结果。这个数字也并不是反映整个市场、整个网络购物领域质量有多差,只是针对抽检范围内样本的结果。

双十一网购抽检和定向监测,是工商总局委托给两个不同的第三方监测操作,具体抽检方案不一样,有的门类多一些有的门类少一些。但“我们的目的都是要发现违法线索,进行查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经营秩序”,尤其是在有针对性地进行定向检测时,目的就是为了找问题,这就有可能这次检测出现的问题比较多,这是正常的,“我们就是要找问题来促进”。

四、1月28日早8点工商总局首度披露了2014年《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

国家工商总局首度披露了2014年《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等5大突出问题,并对阿里巴巴集团提出相关工作要求。

《白皮书》指出:2014年7月16日,网监司行政指导工作小组联合浙江省工商局、杭州市工商局(市场监管局)在浙江省工商局召开了行政指导座谈会,阿里巴巴集团主要负责人员及核心部门管理团队与会,接受行政指导。为了不影响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进展,该座谈会以内部封闭的形式进行。鉴于目前监管情势,为廓清种种认知,现将行政指导座谈会有关情况如实披露如下。

评论: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工商局此次公开淘宝的问题,并非突然。而是在阿里上市之前IPO期间,就已正式书面形式指出其问题,并召开相关会议。但是出于“爱护”阿里上市,没有向社会公开。

五、1月28日美国,雅虎在行动

据路透社28日早间报道,雅虎将剥离持有的阿里部分股份,将其注入一家新注册的独立投资公司SpinCo。雅虎公司表示:新的实体SpinCo将持有雅虎所持全部剩余的3.84亿股阿里巴巴集团股份,股份将按照持股比例分配给所有的雅虎股东,雅虎的股东可以自行选择时机在股市上直接交易或被阿里回购进行套现。

评论:雅虎在阿里巴巴首次公开募股时曾出售了部分股份,目前仍持有这家中国电子商务巨头15%的股权,现有市场价值据估算大约400亿美元,雅虎的市值约为450亿美元。因此阿里的股票波动,显然也会对雅虎的股票表现带来影响。

雅虎CEO在此刻着急地从雅虎的股票中剥离持有的阿里股票,是否已经预见了阿里的股票可能产生波动?

这一消息公布后,雅虎股价大涨了约7%至51.45美元。

六、1月28日15点《白皮书》亮出7个小时 淘宝回应工商总局:正式投诉司长刘红亮

淘宝称,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司长刘红亮在监管过程中的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的行为,用错误的方式得到的一个不客观的结论。淘宝决定向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投诉。

七、1月28日16点《白皮书》亮出7个小时马云发表演讲

淘宝网1月28日宣布,即时成立由300人组成的“打假特战营”。同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表演说:假货是所有商业模式发展的硬伤,假货不是淘宝造成的。但淘宝注定要背负这种委屈,这种责任。淘宝只能认下它,解决它。解决假货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就是解决淘宝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不能靠一个公司,一个平台来单干。我们必须动用一切资源和力量,通过社会共同治理,而不是各自为政,互相指责。

八、1月28日18点马云发表演讲后两个小时,工商总局官网撤下白皮书。

未再对淘宝网投诉做出正面回应

九、1月29日工商总局亮出白皮书24小时,阿里股票大跌4.36%市值蒸发近687亿人民币

北京时间1月29日早间消息,阿里巴巴(BABA)股价周三下跌4.36%,至98.45美元,市值蒸发了110亿美元(和687亿人民币)。马云首富地位受动摇。

十、1月29日被打假的天猫商家联合发公开信

商家质疑工商总局抽检结果:没假货!请让我们死个明白!近日被工商总局抽查出假货的天猫商家周四发布致工商总局联合公开信,信中称“死,也请让我们死个明白!” 没有告知、没有检验报告、没有复议流程的假货抽检报告,就突然宣布三家天猫店“突然死亡。”

十二、1月29日工商局员工微博文力挺工商总局,工商分局微博支持。

一个80后工商小编,微博号@求是小老虎 发微博文《一个工商小编心声——马云:刀口别对着队友!》,公开在微博上表明观点:【一次常规抽检,淘宝假货漫天;老马发动宣传,工商无辜躺枪】这又是写信司长,又是官方申明,最后还举报司长什么的,完全一副弱者受了迫害却不畏强权的样子。这宣传我只能说:有钱果然任性!小编作为工商一员,能做的不多,给老马回个信….工商没针对你,淘宝也发难错对象了。同时,这假没打好,咱俩谁也脱不了干系!打击假冒伪劣,需要工商部门的铁拳监管,也需要淘宝这样的大平台配合,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携手作战,未来才是光明的!而现在,你一句我一句的,只会被别人看笑话。

打假,疼一时,利一世!且打且珍惜!

新浪微博@台州经济开发区工商分局 发表微博评论: 【亮剑】淘宝一招“小二写信官方申明”,拉开阵势叫阵工商。小编作为工商一员,面对@大自然保护协会-马云 所亮宝剑,明知是个死,也亮出回信一封作为回应,不做剑下冤魂!

十三、1月29日阿里股票大跌不到12小时,“深喉”网爆工商总局录音

“深喉”曝工商总局录音:对阿里罚得太少:自称参加“工商总局对阿里集团行政指导会议”的人士向澎湃网提供录音:被指是“工商总局网监司司长刘红亮”的人称,处罚一例太少,一年处罚阿里千八百次甚至几千次,太正常啦!爆料人称,这次闭门会议去年7月举行。在阿里赴美上市之前。

被指为“刘红亮”的人说:“有些同志可能说,刘司长对阿里有偏见,他怎么老挑毛病?【我对阿里没偏见,我用我的行动佐证,因为这是我的职责。

该文很快下线。

十三、1月29日美国美联社称此次是阿里创立以来的最大危机

美联社今天撰文称,由工商总局发布的假货报告遭到阿里巴巴的意外“叫板”,由此导致事态进一步升级。但阿里巴巴可能早在IPO之前就已经知道此次调查。文中称:乔治敦大学麦克多诺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雷纳·阿加瓦尔(Reena Agarwal)表示,倘若未能在招股书中披露实质性信息,阿里巴巴及其承销商有可能遭到起诉。

-----------

网民纷纷占队:

截至1月29日下午凤凰网的民意统计:

你认为工商总局是否存在程序违规问题,认为“不存在”的收到104702票,占46.39%。认为存在的占38.9%。

你认为工商总局报告调查结果是否可信,认为“可信”的收到74087票,占59.1%。认为不可信的占 32.83%。

你觉得淘宝小二公开质疑工商总局抽检逻辑是否对,认为“不对”的收到109344票,占48.45%.认为对的占41.03%.

你网购买到假货概率和调查报告假货概率,哪个更高,认为“买到假货概率高”的收到124881票,占55.34%。认为调查报告高的占34.52%.

截至1月29日下午澎湃手机客户端的民意统计:共17683人参与

淘宝和国家工商总局干架,支持谁?其中支持工商总局的占45%,支持淘宝的占33%,认为都有错的占23%。

你觉得淘宝上假货多吗?选“很多”的占63%,还能接受的占32%,不太多的占5%。

截至1月29日下午百度百家对“淘宝假货率高 被冤枉了”话题进行投票统计

反方:印证假货已泛滥,正方:程序不公或高估

其中支持反方“印证假货已泛滥”的网友投票15791,认为“程序不公或高估”

评论:虽然投票样本数跟十亿中国人的基数相比还比较小,无法像美国总统选举投票一样精准,但是还是反映了部分网友的认同淘宝上存在大量假货而不是少数目的看法。

阿里和工商总局大战,是标志性事件,如果说有利,那就是有利于中国电子商务网站未来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的网购消费者。其实工商总局关于淘宝的检验结果报道的文字和数据与 2014年8月《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的相关内容有一定的相互验证性:网购投诉网站榜: 淘宝/天猫、易迅网、当网、1 号店、国美在线、唯品会、银泰网、 凡客诚品(包括凡客自营电商部分以及 V+商城)、尚品 100、小米商城为"2014 年(上)中国网络购物十大被投诉网站"。 网购热点投诉问题:退款问题、网络售假、虚假促销、网络诈骗、质量问题、退换货物、 订单取消、发货迟缓、账户被盗、售后服务为"2014 年(上)十大网络购物热点投诉问题"。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6月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0856亿元,预计2014年有望达到27861亿元。2014年淘宝双11一天的销售额就高达572亿元,截止到2014年6月,国内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用户规模(包括同一企业在不同平台上注册但不包括在同一平台上重复注册)已经突破 1950 万。截止 2014 年 6 月底,中国网络零售市 场交易规模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8.7%,相比2013年同比增长 27.9%。

评论: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网购第一大国,谁来保护中国的网购消费者。显然作为取得垄断市场地位的淘宝需要承担起打假的责任。

尤其针对通过投票显示的网友存在的不信任,以及工商总局抽检的结果,阿里需要负责任地拿出更具体的措施打消网民的顾虑,而不是店大欺客。

同时,针对工商总局的抽检结果,工商总局需要更客观公正的手段公开透明过程与结果,让店家明明白白,维护工商总局的权威。否则淘宝利用新媒体叫板、对战之类的事情还会层出不穷。

作者:张利华,《华为研发》作者,现北京创华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深圳华实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产业创新组顾问。@互联网创业圈(微信号:cooboys)提供以下增值服务:联系:sky@cooboys.com 1、互联网精准营销 2、新媒体营销:覆盖 3000万微信用户、1亿微博用户 3、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微信网站、手机客户端 app

关键字:阿里工商总局精准营销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