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相关 → 正文

传统IT嫁接互联网思维会结出什么果实?

责任编辑:付xiao琴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11 12:07:20 本文摘自:www.buzz.cn

当我走进东软园区的时候,我无比敬佩在媒体上第一个将企业比喻成巨型动物的记者,他的比喻让我很容易将东软联想成一头软件研发业的“巨鳄”。园区的恢弘自不用说,摩肩接踵的上班场景很容易让人误会这里是一个商业区。这样一个以作IT外包、IT解决方案、医疗为主的产业巨人,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智能硬件等新技术、新概念纷至沓来的新世纪,是坚持本我还是迎合时代?是拥抱变革还是裹足不前?究竟互联网思维到底能为东软带来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东软集团旗下数个部门牵头,联手业界知名咨询培训公司麦思博,在七月为整个东软集团带来“互联网思维之夏”,四位出身知名互联网公司的讲师带着他们的互联网从业经验,以实践家的视角,从四个方面为东软的技术管理层带来了新的思考。

“互联网思维之夏”的第一天,东软集团的CTO和COO等高级管理人员悉数到场,300余人参与了这场活动。

传统的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将软件系统开发完成之后帮助客户进行部署,但是随着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未来的行业IT解决方案很可能要将一切放在“云”上,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成为了摆在大家眼前的难题。破局的关键在于所有业务团队和创新团队建立产品思维,重新审视产品,让产品更好地为客户所有,创造出IT的价值。

随后,由来自支付宝成都研发中心负责人张林为大家进行了题为“研发3.0 - 互联网时代的研发新思维”的分享。

没有思维上的更新,任何的行动上的改变都是提线木偶般的指手画脚。所以张林老师在演讲的第一部分谈了现在业界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无论是雷军的“七字诀”、马化腾的“马七条”、金三点等多种对于互联网思维的总结,绕不开的一点就是以用户为中心。

笔者在各路媒体、各个公司、各种报道中见到的所谓“互联网思维”,其实是回归了几千年前第一次出现商业的雏形——物物交换时的初衷,即我需要你的东西。我为什么需要你的东西呢?因为你的东西解决了我的需求,即你或你的商品为我创造了价值。非常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企业在追寻市场垄断霸权的时候,不在重视用户的真正需求,恰恰把商业的本质忘掉了。小米做了一个又便宜又好用的手机,它半年卖出两千万台奇怪吗?说到底,互联网思维只是让大家将目光聚焦会用户身上而已。

当我们以用户为中心,做出了好的产品之后,接下来就应该将精力放在生态圈的经营上。要特别注意用户群的力量。张林老师讲到这部分的时候举了小米的例子,小米非常重视对用户群的维护,通过米粉节、工程师直接接触用户等手段,让用户口耳相传,形成了极大的口碑效应。对生态圈的维系,不应局限在简单的客服上,而应该根据产品的特点、用户的需要,做出合适的判断。

同时,张林老师也提到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传播快、成本低的特点做好营销。

在谈到互联网转型这个话题时,张林老师的观点是所有研发人员要有迎接改变的

觉悟,做好从研发1.0过渡到研发3.0的准备。

在研发1.0阶段,项目团队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按时完成项目。在这种体系之下,明确的职能分工配合泾渭分明的项目计划,是保证目标实现的基础。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于产品和用户的重视倒逼开发团队进行更敏捷的开发。微信出现的第一年累计迭代发布44各版本,难道这些版本都是按照计划设定好的吗?显然不是!按照这种方式开发的团队被张老师称为研发2.0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团队积极响应变化,采取迭代研发的方式,不断缩短产品和用户间的距离,不断提升自己的开发速度。

研发3.0阶段是张林老师提出的理念,他认为这个阶段的开发团队在自组织的管理环境下,不在仅仅专注于能够适应需求的变更,更在于对产品的精益追求,达到让产品能够自己建立生态圈,并且创造更多的影响,扩大生态圈的范围,让生态圈内的用户自主自发的帮助生态圈找到前进的方式和方向。

下午的圆桌会议讨论中,张林老师和东软集团多个事业部的负责人畅所欲言,对传统软件厂商拥抱互联网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在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大潮中,传统软件厂商面临着几大困境:

1.软件产品功能应用灵活度极差,无法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

2.人力成本特别是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的工资逐年上涨,放眼全球市场,中国原来存在的人力资源优势越来越小,以外包为主的企业利润遭到严重挑战;

3.传统软件企业盈利模式遭到巨大冲击,利用免费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积累大量用户,“挟用户数以令天下”的模式传统软件企业看不懂;

4.缺乏对数据的认识和理解,很多大项目特别是政府项目每年产生非常多的数据,但是如何抓住数据背后的东西,如何透析数据背后的价值,怎么利用这些数据产生新的价值是非常大的问题。

大家对解决这些困境提出了很多建议:

1.以用户为中心,全方位的审视整个业务,从需求收集开始,把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营销和服务等,全程让用户与企业互动。这一点能极大地满足了个性化需求;

2.主动学习互联网企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不加思索地模仿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不可能得到成功的,商业模式不是ctrl+v就可以了。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依靠发展海量用户,其中只要有一部分付费用户就可以了,传统IT企业无法沿袭这种模式,更应该思考的是把原来的承接项目单纯做软件变成诸如持续IT服务、云服务等模式,把一次性收钱变成持续收钱;

3.对于喧嚣的各种思维、概念,传统IT企业要认清背后的东西,其实本没有传统、互联之间的区别,无非是业务形式换了运作方式而已。要考虑清楚互联网可以带来什么,而不是一拥而上;

传统IT企业应该跳出IT思维,以“人”的思维思考问题,在考虑问题时,与其思考传统企业怎么利用互联网思维,不如大胆假设如果你是互联网企业会怎么对待传统业务。麦思博组织的本次“互联网思维之夏”活动,给东软员工们带来一些互联网思维的思考与启示。

关键字:传统软件支付宝互联网企业

本文摘自:www.buzz.cn

x 传统IT嫁接互联网思维会结出什么果实?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相关 → 正文

传统IT嫁接互联网思维会结出什么果实?

责任编辑:付xiao琴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11 12:07:20 本文摘自:www.buzz.cn

当我走进东软园区的时候,我无比敬佩在媒体上第一个将企业比喻成巨型动物的记者,他的比喻让我很容易将东软联想成一头软件研发业的“巨鳄”。园区的恢弘自不用说,摩肩接踵的上班场景很容易让人误会这里是一个商业区。这样一个以作IT外包、IT解决方案、医疗为主的产业巨人,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智能硬件等新技术、新概念纷至沓来的新世纪,是坚持本我还是迎合时代?是拥抱变革还是裹足不前?究竟互联网思维到底能为东软带来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东软集团旗下数个部门牵头,联手业界知名咨询培训公司麦思博,在七月为整个东软集团带来“互联网思维之夏”,四位出身知名互联网公司的讲师带着他们的互联网从业经验,以实践家的视角,从四个方面为东软的技术管理层带来了新的思考。

“互联网思维之夏”的第一天,东软集团的CTO和COO等高级管理人员悉数到场,300余人参与了这场活动。

传统的软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将软件系统开发完成之后帮助客户进行部署,但是随着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未来的行业IT解决方案很可能要将一切放在“云”上,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如何应对这种局面成为了摆在大家眼前的难题。破局的关键在于所有业务团队和创新团队建立产品思维,重新审视产品,让产品更好地为客户所有,创造出IT的价值。

随后,由来自支付宝成都研发中心负责人张林为大家进行了题为“研发3.0 - 互联网时代的研发新思维”的分享。

没有思维上的更新,任何的行动上的改变都是提线木偶般的指手画脚。所以张林老师在演讲的第一部分谈了现在业界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无论是雷军的“七字诀”、马化腾的“马七条”、金三点等多种对于互联网思维的总结,绕不开的一点就是以用户为中心。

笔者在各路媒体、各个公司、各种报道中见到的所谓“互联网思维”,其实是回归了几千年前第一次出现商业的雏形——物物交换时的初衷,即我需要你的东西。我为什么需要你的东西呢?因为你的东西解决了我的需求,即你或你的商品为我创造了价值。非常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企业在追寻市场垄断霸权的时候,不在重视用户的真正需求,恰恰把商业的本质忘掉了。小米做了一个又便宜又好用的手机,它半年卖出两千万台奇怪吗?说到底,互联网思维只是让大家将目光聚焦会用户身上而已。

当我们以用户为中心,做出了好的产品之后,接下来就应该将精力放在生态圈的经营上。要特别注意用户群的力量。张林老师讲到这部分的时候举了小米的例子,小米非常重视对用户群的维护,通过米粉节、工程师直接接触用户等手段,让用户口耳相传,形成了极大的口碑效应。对生态圈的维系,不应局限在简单的客服上,而应该根据产品的特点、用户的需要,做出合适的判断。

同时,张林老师也提到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传播快、成本低的特点做好营销。

在谈到互联网转型这个话题时,张林老师的观点是所有研发人员要有迎接改变的

觉悟,做好从研发1.0过渡到研发3.0的准备。

在研发1.0阶段,项目团队的目标只有一个,即按时完成项目。在这种体系之下,明确的职能分工配合泾渭分明的项目计划,是保证目标实现的基础。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于产品和用户的重视倒逼开发团队进行更敏捷的开发。微信出现的第一年累计迭代发布44各版本,难道这些版本都是按照计划设定好的吗?显然不是!按照这种方式开发的团队被张老师称为研发2.0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团队积极响应变化,采取迭代研发的方式,不断缩短产品和用户间的距离,不断提升自己的开发速度。

研发3.0阶段是张林老师提出的理念,他认为这个阶段的开发团队在自组织的管理环境下,不在仅仅专注于能够适应需求的变更,更在于对产品的精益追求,达到让产品能够自己建立生态圈,并且创造更多的影响,扩大生态圈的范围,让生态圈内的用户自主自发的帮助生态圈找到前进的方式和方向。

下午的圆桌会议讨论中,张林老师和东软集团多个事业部的负责人畅所欲言,对传统软件厂商拥抱互联网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在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大潮中,传统软件厂商面临着几大困境:

1.软件产品功能应用灵活度极差,无法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个性化需求;

2.人力成本特别是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的工资逐年上涨,放眼全球市场,中国原来存在的人力资源优势越来越小,以外包为主的企业利润遭到严重挑战;

3.传统软件企业盈利模式遭到巨大冲击,利用免费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积累大量用户,“挟用户数以令天下”的模式传统软件企业看不懂;

4.缺乏对数据的认识和理解,很多大项目特别是政府项目每年产生非常多的数据,但是如何抓住数据背后的东西,如何透析数据背后的价值,怎么利用这些数据产生新的价值是非常大的问题。

大家对解决这些困境提出了很多建议:

1.以用户为中心,全方位的审视整个业务,从需求收集开始,把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生产、营销和服务等,全程让用户与企业互动。这一点能极大地满足了个性化需求;

2.主动学习互联网企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不加思索地模仿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不可能得到成功的,商业模式不是ctrl+v就可以了。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依靠发展海量用户,其中只要有一部分付费用户就可以了,传统IT企业无法沿袭这种模式,更应该思考的是把原来的承接项目单纯做软件变成诸如持续IT服务、云服务等模式,把一次性收钱变成持续收钱;

3.对于喧嚣的各种思维、概念,传统IT企业要认清背后的东西,其实本没有传统、互联之间的区别,无非是业务形式换了运作方式而已。要考虑清楚互联网可以带来什么,而不是一拥而上;

传统IT企业应该跳出IT思维,以“人”的思维思考问题,在考虑问题时,与其思考传统企业怎么利用互联网思维,不如大胆假设如果你是互联网企业会怎么对待传统业务。麦思博组织的本次“互联网思维之夏”活动,给东软员工们带来一些互联网思维的思考与启示。

关键字:传统软件支付宝互联网企业

本文摘自:www.buzz.cn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