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正确的网络安全观”,那究竟是个啥?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纳迦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4-26 17:14:29 本文摘自:求是网

当前,网络安全问题早已超出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范畴,发展成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与国与国交往、人与人交往越来越多地裹挟在一起,对外交、贸易、舆论、个人隐私等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然而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似乎彼此相矛盾,那么要想平衡二者,4月19日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究竟开出了什么“药方”?那就是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那么,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应是什么样子的呢?

整体的而非割裂的。由于总体起步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且网络进入中国以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政府未曾介入,因此网络管理中“九龙治水”的局面一度愈演愈烈,不利于集中全国力量维护网络安全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网络安全建设,对于网络安全的整体性把控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14年2月27日以来,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从战略地位和政策上解决了国家网络安全缺少顶层设计的问题,终于将全国网络安全力量协调统一,下成一盘大棋。

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让这个社会一夜之间更新换代,在我们没有缓过神的时候,移动智能产品又几乎取代了个人电脑终端。从1G时代到5G时代,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断更新的各种黑客攻击技术。速度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代名词,一旦停下发展的脚步无异于坐以待毙。一道防火墙可以抵御今天的黑客,却无力与明天的黑客继续过招。“进不来”、“拿不走”“看不懂”“改不了”“逃不掉”“打不垮”是保障信息安全的目标,而无论哪一点都需要持续地技术开发——不光根据被攻击者行为被动更新,更要主动走到网络安全技术的最前沿,在动态中持续达到“进不来”的理想境界。

开放的而非封闭的。互联网给我国的国家及公民个人的安全带来了如此之大的威胁,那么如同有些走极端的人所建议的,直接撤销互联网,或者切断与国外互联网的联系,变成一个中国内部的局域网,不好吗?这种想法当然要不得!习近平在4·19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与如此之多的国民产生如此之深的羁绊,互联网岂能一断了之?网络在带给我们威胁的同时,更优化了我们的生产方式,革命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不能秉承开放理念管理互联网,带给中国的将不是安全,而是封闭与落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已经证明了一切,封闭与落后无法维持繁荣与和平,必然带来动荡与战争。中国,决不能再走老路。

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世界上本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平坦的大路看似安全,人也会不小心滑到;坚固的房屋看似安全,难免遇到天灾倒塌。这样一种状态引申到网络安全也是一样。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最大的特征就是一个字——快,因此,这种安全只能是一种相对的过程,而非绝对的状态。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事先规划及事后补救,通过不断的行动将安全保障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如此才可以达到保障一段时间内相对安全的目的,但没有办法达到永久安全的结果。

共同的而非孤立的。网络安全绝非政府部门一家之事,必须秉持包容态度,将每一位网民、每一位国民吸纳进国家网络安全体系之中。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若每名网民都能秉持法律法律、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社会公众秩序、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这“七条底线”,政府对于网络安全的顶层设计才能真正实现。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网络安全并非中国一家之事,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网络上的命运共同体,才能使中国的安全更为稳定和长久。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在4·19重要讲话中完美地概括了何为“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唯有秉持“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相对的”“共同的”理念,抛弃“割裂的”“静态的”“封闭的”“绝对的”“孤立的”偏见,才能将“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中国网络世界的天朗气清、长治久安。

关键字:安全观网络管理网络世界

本文摘自:求是网

x “正确的网络安全观”,那究竟是个啥?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正确的网络安全观”,那究竟是个啥?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纳迦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4-26 17:14:29 本文摘自:求是网

当前,网络安全问题早已超出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范畴,发展成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与国与国交往、人与人交往越来越多地裹挟在一起,对外交、贸易、舆论、个人隐私等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然而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似乎彼此相矛盾,那么要想平衡二者,4月19日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究竟开出了什么“药方”?那就是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那么,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应是什么样子的呢?

整体的而非割裂的。由于总体起步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且网络进入中国以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政府未曾介入,因此网络管理中“九龙治水”的局面一度愈演愈烈,不利于集中全国力量维护网络安全阵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网络安全建设,对于网络安全的整体性把控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14年2月27日以来,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从战略地位和政策上解决了国家网络安全缺少顶层设计的问题,终于将全国网络安全力量协调统一,下成一盘大棋。

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让这个社会一夜之间更新换代,在我们没有缓过神的时候,移动智能产品又几乎取代了个人电脑终端。从1G时代到5G时代,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断更新的各种黑客攻击技术。速度已经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代名词,一旦停下发展的脚步无异于坐以待毙。一道防火墙可以抵御今天的黑客,却无力与明天的黑客继续过招。“进不来”、“拿不走”“看不懂”“改不了”“逃不掉”“打不垮”是保障信息安全的目标,而无论哪一点都需要持续地技术开发——不光根据被攻击者行为被动更新,更要主动走到网络安全技术的最前沿,在动态中持续达到“进不来”的理想境界。

开放的而非封闭的。互联网给我国的国家及公民个人的安全带来了如此之大的威胁,那么如同有些走极端的人所建议的,直接撤销互联网,或者切断与国外互联网的联系,变成一个中国内部的局域网,不好吗?这种想法当然要不得!习近平在4·19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与如此之多的国民产生如此之深的羁绊,互联网岂能一断了之?网络在带给我们威胁的同时,更优化了我们的生产方式,革命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不能秉承开放理念管理互联网,带给中国的将不是安全,而是封闭与落后。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已经证明了一切,封闭与落后无法维持繁荣与和平,必然带来动荡与战争。中国,决不能再走老路。

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世界上本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平坦的大路看似安全,人也会不小心滑到;坚固的房屋看似安全,难免遇到天灾倒塌。这样一种状态引申到网络安全也是一样。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最大的特征就是一个字——快,因此,这种安全只能是一种相对的过程,而非绝对的状态。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事先规划及事后补救,通过不断的行动将安全保障的各个环节结合起来,如此才可以达到保障一段时间内相对安全的目的,但没有办法达到永久安全的结果。

共同的而非孤立的。网络安全绝非政府部门一家之事,必须秉持包容态度,将每一位网民、每一位国民吸纳进国家网络安全体系之中。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若每名网民都能秉持法律法律、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利益、公民合法权益、社会公众秩序、道德风尚和信息真实性这“七条底线”,政府对于网络安全的顶层设计才能真正实现。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网络安全并非中国一家之事,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网络上的命运共同体,才能使中国的安全更为稳定和长久。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在4·19重要讲话中完美地概括了何为“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唯有秉持“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相对的”“共同的”理念,抛弃“割裂的”“静态的”“封闭的”“绝对的”“孤立的”偏见,才能将“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中国网络世界的天朗气清、长治久安。

关键字:安全观网络管理网络世界

本文摘自:求是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