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你的数据足迹 他的网络商机?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4-06 13:44:00 本文摘自:中国大数据

未来阿里巴巴集团要充分运用客户采购数据,将集团从资通科技业,转型为大数据科技公司,这个大数据革命若以正面态度加值运用,确实能造福人类;但我们上网时无形中留下的数据足迹是无法消灭的,这些数据若被不肖的政府与企业所利用,形成数据监控,就容易出现更多的「史诺登事件」。

大数据浪潮正袭卷两岸三地,被产业界视为第五波科技革命后的明星产业。

据国际数据中心估测,全世界数据量以每年五十%的速度增长。IBM则预测大数据商机至二○一五年约为一八○亿美元。中华电信研究院研发云龙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在十秒内画出歹徒的行径轨迹;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曾夸口说,未来他要充分运用客户采购数据,将集团从资通科技业,转型为大数据科技公司。由此可见,云端科技带来的大数据革命,若以正面态度加值运用,确实能造福人类。

网际网络的特性之一是「凡走过,必留下脚印」,大数据业者搜集这些「数据足迹」加以整体性的分析、加值与利用,从而产生巨大商机,不必顾及留下数据足迹的网民之意愿与数据真实性,是否侵犯了个人隐私与个资保护法?若留下的数据足迹是错误歪曲资讯,可以要求业者撤除这些妨碍个人名誉的网络资讯吗?在网络世界里,我拥有「被遗忘的权利」吗?很显然地,大数据背后值得深思的课题,是网民的隐私权、个资保护权与被遗忘权。

近日,美国媒体强烈批评,全球最大社群网站—脸书与多所大学利用会员上网流量进行的情绪实验,他们秘密操控近七十万名用户的讯息流,发现网民情绪好像传染病一样,可透过社交网络传达出去,而每个人的心情是会受到社交网络内容影响的。脸书未事先徵得用户同意,在他们不知情下进行这项实验,令许多网民大感愤怒。然而,脸书却振振有词说:在加入会员前,已签署同意运用上网数据的声明,并无不法,更何况这样的实验是为了提升客户的服务品质。

当我们看好第五波大数据浪潮的来临,宜注意个资隐私权与被遗忘权问题;当我们上网时,无形中留下的数据足迹,是无法消灭的,个人隐私乃无所遁形,若被不肖的政府与企业所利用,形成数据监控,就容易出现更多的「史诺登事件」。

现行我国的《个人数据保护法》是大数据潮发生前的传统法律,不足以有效规范大量化、多样化与高速化的大数据造成的上网隐私与安全问题,建议政府应积极研修相关法律,兼顾大数据发展带来的大商机与大安全。


原文作者:http://www.thebigdata.cn/YeJieDongTai/13919.html

关键字:数据中心网络世界

本文摘自:中国大数据

x 你的数据足迹 他的网络商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你的数据足迹 他的网络商机?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4-06 13:44:00 本文摘自:中国大数据

未来阿里巴巴集团要充分运用客户采购数据,将集团从资通科技业,转型为大数据科技公司,这个大数据革命若以正面态度加值运用,确实能造福人类;但我们上网时无形中留下的数据足迹是无法消灭的,这些数据若被不肖的政府与企业所利用,形成数据监控,就容易出现更多的「史诺登事件」。

大数据浪潮正袭卷两岸三地,被产业界视为第五波科技革命后的明星产业。

据国际数据中心估测,全世界数据量以每年五十%的速度增长。IBM则预测大数据商机至二○一五年约为一八○亿美元。中华电信研究院研发云龙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在十秒内画出歹徒的行径轨迹;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曾夸口说,未来他要充分运用客户采购数据,将集团从资通科技业,转型为大数据科技公司。由此可见,云端科技带来的大数据革命,若以正面态度加值运用,确实能造福人类。

网际网络的特性之一是「凡走过,必留下脚印」,大数据业者搜集这些「数据足迹」加以整体性的分析、加值与利用,从而产生巨大商机,不必顾及留下数据足迹的网民之意愿与数据真实性,是否侵犯了个人隐私与个资保护法?若留下的数据足迹是错误歪曲资讯,可以要求业者撤除这些妨碍个人名誉的网络资讯吗?在网络世界里,我拥有「被遗忘的权利」吗?很显然地,大数据背后值得深思的课题,是网民的隐私权、个资保护权与被遗忘权。

近日,美国媒体强烈批评,全球最大社群网站—脸书与多所大学利用会员上网流量进行的情绪实验,他们秘密操控近七十万名用户的讯息流,发现网民情绪好像传染病一样,可透过社交网络传达出去,而每个人的心情是会受到社交网络内容影响的。脸书未事先徵得用户同意,在他们不知情下进行这项实验,令许多网民大感愤怒。然而,脸书却振振有词说:在加入会员前,已签署同意运用上网数据的声明,并无不法,更何况这样的实验是为了提升客户的服务品质。

当我们看好第五波大数据浪潮的来临,宜注意个资隐私权与被遗忘权问题;当我们上网时,无形中留下的数据足迹,是无法消灭的,个人隐私乃无所遁形,若被不肖的政府与企业所利用,形成数据监控,就容易出现更多的「史诺登事件」。

现行我国的《个人数据保护法》是大数据潮发生前的传统法律,不足以有效规范大量化、多样化与高速化的大数据造成的上网隐私与安全问题,建议政府应积极研修相关法律,兼顾大数据发展带来的大商机与大安全。


原文作者:http://www.thebigdata.cn/YeJieDongTai/13919.html

关键字:数据中心网络世界

本文摘自:中国大数据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