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根治通讯信息诈骗顽疾,亟须协同作战再出重拳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 苏德悦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9-01 17:20:43 本文摘自:人民邮电报社

近日,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因通讯信息诈骗而离世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人们为一个年轻生命凋谢叹息时,不幸的消息接连传来:山东大学生宋某被骗2000元后心脏骤停,云南贫困户积攒的供孩子上学的近3万元被骗走,河南周口脑瘫儿妈妈退火车票时误拨电话被骗走6万元治病钱,清华大学教师被冒充公检法的电话骗走1760万元……通讯信息诈骗谋财害命,触目惊心,令人发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谁该来负责任?通讯信息诈骗已经到了非根治不可的地步,公安、通信、银行、教育等相关部门都应该以此为转折点,形成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合力,重拳出击,务求实效。

拿到精准的用户信息,盗取账号及密码,电话或短信联系用户,编造故事设计场景,伪装身份骗取信任,要求转账或者提供验证码,骗取得逞后转移钱财……通讯信息诈骗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甚至已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涉及的部门和行业众多,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实施不了,诈骗分子恐怕都无法得逞,加之诈骗分子目标精准、分工明确、手段多样、方式隐蔽,将通讯信息诈骗的发生归咎于某个行业或者某个部门的工作失职只能是一种不负责的情感发泄,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之道,只有各行各业都认识到自身在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中负有责任,才能真正形成合力,铲除通讯信息诈骗这个危害社会的“毒瘤”。

电话实名制需

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实名制成为此轮通讯信息诈骗中公众指向通信业的矛头,而虚拟运营商实名制成为众矢之的。事实上,工信部一直在推进落实电话实名登记,并制定了时间表,要求到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更是将实名制作为虚拟运营商能否获得正式牌照的重要考核标准。尽管如此,“170”、“171”号码一度沦为通讯信息诈骗重灾区,实名制到底是“真实名”还是“养卡”也备受争议,监管部门在电话实名制上依然有可作为的空间,在根治通讯信息诈骗上,实名制虽然不是药到病除的法宝,但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徐玉玉事件发生后,工信部提出,实名制将成为虚拟运营商申请牌照的“一票否决项”,而对于目前尚存的一亿未实名用户,能否以此为契机,将进度往前赶,提早实现所有用户实名登记,或许是监管部门需要考虑的。此外,在提高实名用户数量的同时,也要兼顾用户的质量,分销商是否存在大量开卡的行为,是否能够保证使用人和开卡登记人一致,实名制是否存在灰色地带?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监管部门亟须细化相关工作要求。

除了推进电话实名登记外,运营商还应继续完善技术手段建设,通过大数据和关键词读取等技术,主动监测发现并拦截诈骗电话,与公安部门联动打击,与互联网企业共建防范平台,实现跨地区、跨国界、跨运营商、跨行业的合作,在技术上为用户搭建起通信安全“防火墙”,将图谋不轨者拦截在外。

公安威慑力量亟待发挥

徐玉玉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门立即发布A级通缉令,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大快人心,公众普遍为公安部门叫好。的确,公安部门在破获通讯信息诈骗案件,抓捕诈骗分子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公安部门有时会以通讯信息诈骗金额小、跨地区、不属于自己管辖等理由,不予立案调查,而在实际破案中,由于追查线索难、跨地区取证难等问题,实际破案率并不高,这些都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如果诈骗分子认为公安部门不愿意、也没能力破获其诈骗案件,作案风险小,势必愿意铤而走险;反之,如果公安部门以徐玉玉案件为契机,加大打击力度,将所有的通讯信息诈骗案件都列为刑事案件,带着“必须破获”的决心,并严惩不法分子,势必会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让铤而走险者三思。

在徐玉玉案件中,到底是诈骗分子在QQ群里购买的学生信息,还是教育局泄露了学生信息,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徐玉玉案件乃至更多通讯信息诈骗发生的根源之一,尽管我国刑法规定,不得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然而在公众认知中,许多人恐怕并不知道泄露他人身份信息的严重性,而此次徐玉玉案件展现出的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性令人触目惊心,公安部门对此案件的调查还应继续深化,只有将泄露或贩卖学生信息者抓捕归案,持续高压打击,方能形成威慑效果,让诈骗链条上没有任何一条漏网之鱼,也为后续侦查通讯信息诈骗案件树立典范。

银行做好最后的安全阀门

在经过了前期的诱导后,银行转账是整个通讯信息诈骗实施的最后一环,如果前期受骗者不幸“中招”,银行就成了保护其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阀门。尽管大多数ATM机旁都会张贴和播放防骗提醒,在柜台转账时营业员也会询问是否认识收款方,不过这些表面的提醒恐怕应付不了手段多端的诈骗分子。在近日网友爆出的险些受骗的经历中,诈骗分子破解了用户的网银登录名和密码,并将用户储蓄账户里的钱转移到了投资账户,而此过程不需要任何验证码,可见,银行在保证金融服务便捷的同时,有时会忽视安全保障。银行要真正肩负起安全阀门的责任,远不止播放一下安全提示那么简单,网站和App是否能安全登录,金融产品是否有安全保障,账户的开卡信息是否真实,身份证、手机号码、银行卡是否对应,在受骗人发现诈骗后能否及时冻结和止付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从目前通讯信息诈骗猖獗的情况来看,即便是多部门高压持续打击,想要斩草除根也尚待时日。因此,还需要媒体、教育等部门配合,像防火、防盗一样,教育公众防范通讯信息诈骗。在近日连续发生的通讯信息诈骗案件中,上当的不仅仅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也有一流大学的高级知识分子,没有人是通讯信息诈骗的“免疫者”。诈骗分子一刻不停息,宣传科普就永无止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必将是一场恶战,是一场持久战,只有靠法律法规的支持、相关部门的并肩作战、公众防范意识的增强,才有望根治顽疾。

关键字:通讯信息诈骗分子

本文摘自:人民邮电报社

x 根治通讯信息诈骗顽疾,亟须协同作战再出重拳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根治通讯信息诈骗顽疾,亟须协同作战再出重拳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 苏德悦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9-01 17:20:43 本文摘自:人民邮电报社

近日,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因通讯信息诈骗而离世的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人们为一个年轻生命凋谢叹息时,不幸的消息接连传来:山东大学生宋某被骗2000元后心脏骤停,云南贫困户积攒的供孩子上学的近3万元被骗走,河南周口脑瘫儿妈妈退火车票时误拨电话被骗走6万元治病钱,清华大学教师被冒充公检法的电话骗走1760万元……通讯信息诈骗谋财害命,触目惊心,令人发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谁该来负责任?通讯信息诈骗已经到了非根治不可的地步,公安、通信、银行、教育等相关部门都应该以此为转折点,形成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合力,重拳出击,务求实效。

拿到精准的用户信息,盗取账号及密码,电话或短信联系用户,编造故事设计场景,伪装身份骗取信任,要求转账或者提供验证码,骗取得逞后转移钱财……通讯信息诈骗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甚至已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涉及的部门和行业众多,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实施不了,诈骗分子恐怕都无法得逞,加之诈骗分子目标精准、分工明确、手段多样、方式隐蔽,将通讯信息诈骗的发生归咎于某个行业或者某个部门的工作失职只能是一种不负责的情感发泄,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之道,只有各行各业都认识到自身在打击通讯信息诈骗中负有责任,才能真正形成合力,铲除通讯信息诈骗这个危害社会的“毒瘤”。

电话实名制需

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实名制成为此轮通讯信息诈骗中公众指向通信业的矛头,而虚拟运营商实名制成为众矢之的。事实上,工信部一直在推进落实电话实名登记,并制定了时间表,要求到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现实名登记,更是将实名制作为虚拟运营商能否获得正式牌照的重要考核标准。尽管如此,“170”、“171”号码一度沦为通讯信息诈骗重灾区,实名制到底是“真实名”还是“养卡”也备受争议,监管部门在电话实名制上依然有可作为的空间,在根治通讯信息诈骗上,实名制虽然不是药到病除的法宝,但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徐玉玉事件发生后,工信部提出,实名制将成为虚拟运营商申请牌照的“一票否决项”,而对于目前尚存的一亿未实名用户,能否以此为契机,将进度往前赶,提早实现所有用户实名登记,或许是监管部门需要考虑的。此外,在提高实名用户数量的同时,也要兼顾用户的质量,分销商是否存在大量开卡的行为,是否能够保证使用人和开卡登记人一致,实名制是否存在灰色地带?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监管部门亟须细化相关工作要求。

除了推进电话实名登记外,运营商还应继续完善技术手段建设,通过大数据和关键词读取等技术,主动监测发现并拦截诈骗电话,与公安部门联动打击,与互联网企业共建防范平台,实现跨地区、跨国界、跨运营商、跨行业的合作,在技术上为用户搭建起通信安全“防火墙”,将图谋不轨者拦截在外。

公安威慑力量亟待发挥

徐玉玉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门立即发布A级通缉令,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大快人心,公众普遍为公安部门叫好。的确,公安部门在破获通讯信息诈骗案件,抓捕诈骗分子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公安部门有时会以通讯信息诈骗金额小、跨地区、不属于自己管辖等理由,不予立案调查,而在实际破案中,由于追查线索难、跨地区取证难等问题,实际破案率并不高,这些都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如果诈骗分子认为公安部门不愿意、也没能力破获其诈骗案件,作案风险小,势必愿意铤而走险;反之,如果公安部门以徐玉玉案件为契机,加大打击力度,将所有的通讯信息诈骗案件都列为刑事案件,带着“必须破获”的决心,并严惩不法分子,势必会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让铤而走险者三思。

在徐玉玉案件中,到底是诈骗分子在QQ群里购买的学生信息,还是教育局泄露了学生信息,目前还不得而知,不过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徐玉玉案件乃至更多通讯信息诈骗发生的根源之一,尽管我国刑法规定,不得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然而在公众认知中,许多人恐怕并不知道泄露他人身份信息的严重性,而此次徐玉玉案件展现出的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性令人触目惊心,公安部门对此案件的调查还应继续深化,只有将泄露或贩卖学生信息者抓捕归案,持续高压打击,方能形成威慑效果,让诈骗链条上没有任何一条漏网之鱼,也为后续侦查通讯信息诈骗案件树立典范。

银行做好最后的安全阀门

在经过了前期的诱导后,银行转账是整个通讯信息诈骗实施的最后一环,如果前期受骗者不幸“中招”,银行就成了保护其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阀门。尽管大多数ATM机旁都会张贴和播放防骗提醒,在柜台转账时营业员也会询问是否认识收款方,不过这些表面的提醒恐怕应付不了手段多端的诈骗分子。在近日网友爆出的险些受骗的经历中,诈骗分子破解了用户的网银登录名和密码,并将用户储蓄账户里的钱转移到了投资账户,而此过程不需要任何验证码,可见,银行在保证金融服务便捷的同时,有时会忽视安全保障。银行要真正肩负起安全阀门的责任,远不止播放一下安全提示那么简单,网站和App是否能安全登录,金融产品是否有安全保障,账户的开卡信息是否真实,身份证、手机号码、银行卡是否对应,在受骗人发现诈骗后能否及时冻结和止付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从目前通讯信息诈骗猖獗的情况来看,即便是多部门高压持续打击,想要斩草除根也尚待时日。因此,还需要媒体、教育等部门配合,像防火、防盗一样,教育公众防范通讯信息诈骗。在近日连续发生的通讯信息诈骗案件中,上当的不仅仅有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也有一流大学的高级知识分子,没有人是通讯信息诈骗的“免疫者”。诈骗分子一刻不停息,宣传科普就永无止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必将是一场恶战,是一场持久战,只有靠法律法规的支持、相关部门的并肩作战、公众防范意识的增强,才有望根治顽疾。

关键字:通讯信息诈骗分子

本文摘自:人民邮电报社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