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个人隐私泄漏频现公众自我保护意识亟待提升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陈莹莹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1-26 21:46:17 本文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日,一份名为《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面临严峻形势,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

这份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与封面智库联合发布国内首份基于百万问卷调研的《报告》显示,超七成参与调研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26%的人每天收到2至3条甚至更多的垃圾短信;20%的人每天收到2至3个甚至更多的骚扰电话;多达81%的参与调研者经历过对方知道自己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漏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租房、购房、购车、车险、升学等信息泄漏后被营销骚扰或诈骗高达36%……“购买机票后收到航班异常电话或短信诈骗信息”比例相对较低,也达9%。

专家认为,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问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社会共治模式,通过产业界自律和他律,通过包括市场手段在内的多种手段惩戒、共治违法违规者,防止劣币驱逐良币情况出现。对于打着“大数据”旗号而行个人信息侵害之实的黑色产业链,应当不遗余力予以打击,与此同时,对于获得合法经营资格、严格守法自律数据处理企业,应当进行充分肯定和鼓励。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林维认为,应建构统一立法框架、加大司法打击力度、确立顺畅维权渠道。“把关注焦点从事后惩处转移到事前防范,从非法数据产业链源头堵住数据泄露可能性,才有希望从根治愈顽疾,迎来个人信息保护蓝天。”

“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蚂蚁金服副总裁、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对记者说,征信是和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关系最为密切行业。芝麻信用始终视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为谁都不能触碰的警戒线,这是芝麻信用一直坚守的底线。

提升公众意识

问卷调研显示,由于对个人信息泄露渠道不了解,虽然大多数人意识到个人信息泄露严重程度,但相当高比例人群并不知道如何防范个人信息侵害,在使用个人信息载体时疏忽大意或不知如何采取防范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证件复印件、快递单和手机是泄露个人信息重要载体。高达55%的人将证件复印给相关机构时,从不注明用途;47%的调研参与者经常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直接扔掉而不加处理。超过27%的人在停用、注销手机号的时候,甚至不去银行、支付宝、网站、邮箱等变更绑定的手机号。

当自身遭遇个人信息泄露并面临侵害时,相当一部分人群抱有侥幸心态,大部分人选择较为被动处理方式,仅有少部分人采取积极对抗行动。在解释未能维权原因时,半数以上参与调研者因不知如何维权(占60%)和没有发现经济损失(占56%)而选择沉默。这一方面说明,针对个人信息安全普法力度仍需加大,尤其是要使公民清晰掌握维权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够反映出个人信息安全维权技术难度与不成正比的维权收益,使公民个体在维权中步履艰难。

对此,芝麻信用法务总监聂正军建议,证件复印件要注明提供给什么机构、什么用途、并注明他用无效;扔掉快递外包装,一定要涂抹、处理掉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不使用的账户,及时申请注销,避免信息外泄或被非法或缺的可能,考虑到木马病毒等情况,不建议在电脑、云盘等地址存储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或隐私信息;不要为了贪图小便宜、获赠小礼品而提供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信息。

关键字:个人信息支付宝

本文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x 个人隐私泄漏频现公众自我保护意识亟待提升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个人隐私泄漏频现公众自我保护意识亟待提升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陈莹莹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1-26 21:46:17 本文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日,一份名为《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面临严峻形势,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

这份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与封面智库联合发布国内首份基于百万问卷调研的《报告》显示,超七成参与调研者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26%的人每天收到2至3条甚至更多的垃圾短信;20%的人每天收到2至3个甚至更多的骚扰电话;多达81%的参与调研者经历过对方知道自己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漏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租房、购房、购车、车险、升学等信息泄漏后被营销骚扰或诈骗高达36%……“购买机票后收到航班异常电话或短信诈骗信息”比例相对较低,也达9%。

专家认为,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问题,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社会共治模式,通过产业界自律和他律,通过包括市场手段在内的多种手段惩戒、共治违法违规者,防止劣币驱逐良币情况出现。对于打着“大数据”旗号而行个人信息侵害之实的黑色产业链,应当不遗余力予以打击,与此同时,对于获得合法经营资格、严格守法自律数据处理企业,应当进行充分肯定和鼓励。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副庭长林维认为,应建构统一立法框架、加大司法打击力度、确立顺畅维权渠道。“把关注焦点从事后惩处转移到事前防范,从非法数据产业链源头堵住数据泄露可能性,才有希望从根治愈顽疾,迎来个人信息保护蓝天。”

“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蚂蚁金服副总裁、芝麻信用总经理胡滔对记者说,征信是和个人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关系最为密切行业。芝麻信用始终视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为谁都不能触碰的警戒线,这是芝麻信用一直坚守的底线。

提升公众意识

问卷调研显示,由于对个人信息泄露渠道不了解,虽然大多数人意识到个人信息泄露严重程度,但相当高比例人群并不知道如何防范个人信息侵害,在使用个人信息载体时疏忽大意或不知如何采取防范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证件复印件、快递单和手机是泄露个人信息重要载体。高达55%的人将证件复印给相关机构时,从不注明用途;47%的调研参与者经常将写有个人信息的快递单直接扔掉而不加处理。超过27%的人在停用、注销手机号的时候,甚至不去银行、支付宝、网站、邮箱等变更绑定的手机号。

当自身遭遇个人信息泄露并面临侵害时,相当一部分人群抱有侥幸心态,大部分人选择较为被动处理方式,仅有少部分人采取积极对抗行动。在解释未能维权原因时,半数以上参与调研者因不知如何维权(占60%)和没有发现经济损失(占56%)而选择沉默。这一方面说明,针对个人信息安全普法力度仍需加大,尤其是要使公民清晰掌握维权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够反映出个人信息安全维权技术难度与不成正比的维权收益,使公民个体在维权中步履艰难。

对此,芝麻信用法务总监聂正军建议,证件复印件要注明提供给什么机构、什么用途、并注明他用无效;扔掉快递外包装,一定要涂抹、处理掉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不使用的账户,及时申请注销,避免信息外泄或被非法或缺的可能,考虑到木马病毒等情况,不建议在电脑、云盘等地址存储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或隐私信息;不要为了贪图小便宜、获赠小礼品而提供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信息。

关键字:个人信息支付宝

本文摘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