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揭秘国际黑客组织:“匿名者”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19 21:36:13 本文摘自:山西晚报(太原)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普及,网络黑客这一群体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其中有一个被称为“匿名者”(Anonymous)的黑客团体近年来愈发引人关注,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逐步成为让各国政府提防的“狠角色”。从脸谱网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网站,几乎没有什么他们不敢攻击。

从2003年成立以来的14年间,“匿名者”黑客组织一直没有离开过公众的视线,特别是向恐怖组织的宣战更是吸引了广泛关注。

这个一直活跃在公众视线中的黑客组织究竟是怎样运作的?面具底下的他们究竟是什么样子?有过哪些行动呢?

起源:

从论坛网友到黑客组织

“匿名者”黑客组织发迹于2003年,起源于美国贴图讨论版“4频道”(4chan.com)上。在这里,愤青们经常发布一些敏感图片,并发表尖刻的评论,其核心观点是呼吁网络自由。

这些人有正义感,又想弄出些名堂。为了不暴露身份,每个人都叫匿名者,如此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形象,进而自我组织起来成为网站以外的力量。这个力量逐渐开始使用“匿名者”作为称号,自发形成松散的黑客组织。随后还形成了一些政治上的共识,核心观点是呼吁“网际网络自由”。

“匿名者”组织并不是一个有着完整规章制度的体系,虽然松散但规模庞大。黑客们大多出于对计算机的热爱而加入其中。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披露,“匿名者”根本就不能算是个“团体”,“那里没有谁是领导者,每个人都有加入与离开的自由。”“匿名者”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有学生、工人、失业者等,大多是年轻人,来自不同种族、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

但他们的共同点是,普遍具有反权威倾向。但在美国媒体看来,他们的“举止幼稚极端”。

一名20岁的前“匿名者”成员称,黑客们各自为战。

从2005年开始,该组织开始发动有组织的随机性黑客行动,名声逐渐变大。

随着“匿名者”组织的声势壮大,该组织迅速扩张,核心成员目前有数千名,基本都是20岁-30岁左右的年轻人,包括一些大公司和政府机构的高级计算机专家以及记者,此外还充斥着大量黑客活动分子,他们可以进入大公司和政府部门内部网站,中断他们的服务,删除备份信息,截取电子邮件以及盗取各种文件。“匿名者”每年11月5日(即盖伊-福克斯之夜) 在世界各地发起大规模街头游行,全球总参加人数在近年已超过数百万人,参加者会戴着电影“V for Vendetta(V字仇杀队)”主角所戴的面具,而v字仇杀队里主角佩戴面具的原型则为盖伊-福克斯。因此,该面具已逐渐成为“匿名者”的象征。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科技文化教授科尔曼曾表示,“匿名者”反对主流社会推崇的几乎所有东西,摒弃追求个人声名,喜欢出风头或自称“匿名者”代言人的成员会遭驱逐,“他们几乎是社交媒体所代表的一切的极端对立面,夸张了匿名和隐私的重要性,因为这两者在当今时代都正在迅速遭受侵蚀。

人员:

专业黑客/业余黑客=1/10

“匿名者”组织由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组成。

他们有自己的网站和IRC频道,定期举行聚会,专注于在线头脑风暴。他们是一个管理非常良好的组织,在选择一个目标之前,他们使用一个投票系统,在互联网上进行投票调查,选择用最好的方式处理任何情况。这个著名的黑客组织,擅长使用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政府网站、口碑比较好的企业网站以及宗教网站。

据报道,“匿名者”组织的成员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专业黑客,由一些技术娴熟的成员组成,他们擅长编程和网络技术。根据他们展示的黑客技能,可以判断他们是否具有真正的黑客攻击经历,是否聪明绝顶。

另一类是业余黑客,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志愿者组成,他们在专业黑客的指导下,通过下载和使用专有攻击软件,或以大量流量阻塞网站正常运转,实施DDOS式攻击。

据了解,“匿名者”业余黑客与专业黑客的人数比为10:1。“匿名者”已经组织了许多著名黑客活动,如2010年震惊全球的“Pay Back”。在这次行动中,他们利用DDOS方式对PayPal、维萨、万事达等知名电子商务公司实施攻击,令其服务彻底陷入瘫痪。

行动:

从招募侦查到攻击的三部曲

“匿名者”组织的黑客行动,大致分为三步进行。

在招募阶段中,他们会通过社交媒体招聘成员和进行活动推广。此后,他们会对目标进行侦查,使用匿名服务来隐藏他们的身份和保持低调。不过和攻击阶段相比,他们在这个阶段的流量较低。主要是通过漏洞利用、扫描工具,试图攻破web应用程序。

在“火力”最集中的DDOS攻击阶段,往往也是最致命的攻击。如果他们无法侵入web系统,他们将使用这种攻击,每当他们执行这种攻击,最后总是能够成功。

不过,“匿名者”的攻击手段也在不断地翻新。

记者发现,“匿名者”在2013年组织发起的“美国行动”中,曾称将通过dox-es、DNS攻击、丑、重定向、DDOS攻击、数据库资料泄露等多种手段对美国网络实行攻击。

从2003年成立以来的14年间,“匿名者”已经进行了近30起为公众所知的黑客行动。如瘫痪美国中情局网络、向IS组织宣战、黑掉多国政府网站、恶搞过一些国家领导人头像等都引起了社会剧烈的反响,这也将“匿名者”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匿名者”攻击过哪些目标

入侵美国数十家执法者网站、关闭儿童色情网站、向IS宣战,“匿名者”的战斗在持续,但在14年的历史中,他们都干过什么。“匿名者”的攻击行动,几乎是随性而发,并引起过巨大的争议。

打击恋童癖网站

2011年10月,为了打击“儿童色情网站”,“匿名者”组织关闭了一个名叫洛丽塔之城的地下恋童癖网站。此前,这个网站拥有100G以上的色情数据。匿名者侵入该网站后,获取了1589名使用者的资料,并把这些人的信息公之于众。

攻击索尼网站

2011年4月,“匿名者”针对索尼公司网站发起“拒绝服务”攻击,随后索尼公司网络系统出现中断,通过索尼在线游戏服务P1ayStation玩在线视频游戏的约1亿用户的姓名、出生日期及其他个人资料被盗,索尼被迫将P1ayStation在线网络关闭了近一个月。事后,索尼估计,包括安全强化费用在内,这次攻击造成了1.71亿美元损失。

2016年1月14日,“匿名者”宣称,他们为抗议日本在南极洲的捕鲸活动攻击日产汽车公司的网站。虽然该公司事后表示,他们与捕鲸没有任何关系,但他们仍不幸地成为了“匿名者”组织发泄情绪的出气筒。

失手的“匿名者”

虽然“匿名者”组织“战斗”不断,可是并非每次都有收获,有时行动的结果还很丢面子。

例如,巴黎恐袭后,匿名者宣称关掉了2万多个与IS有关的推特账号,可是推特方面说,这些账号极端不准确,有些基本上都是废弃不用的,有些账号则与IS毫无关系。匿名者组织就此道了歉,并说以后要改进。

最受关注:向IS宣战

2015年11月13日,巴黎发生系列恐袭案,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伊斯兰国”(IS)组织宣称对此负责。11月15日,匿名者就发布视频向IS宣战。在视频中,戴着标志性“V字仇杀队”面具的匿名者组织发言人用法语说,他们站在人类团结的立场上,不会忘记也不会原谅IS的行为。

匿名者在视频声明中表示,他们将一路追踪那些与恐怖分子有关的网站,并进而瘫痪它们。声明中强调,全球的匿名者们决定要对恐怖分子宣战。他们所做的事情主要是,搜索并找出那些可能与IS有联系的网络账号,再将其公布到社交网站上。

这不是该组织第一次向某人或某个组织宣战,而此次向IS开战呼应了全球的反恐诉求,是其最受关注的一次宣战。

黑政府网:多国政府网站都遭殃

记者发现,在“匿名者”组织近几年的行动中,多国政府机构网站成为了其攻击目标,仅在2016年1月份,泰国警方多个网站、尼日利亚多个政府机构网站均被“匿名者”组织攻击。

2015年12月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官网出现故障;再向前推一个月,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主页曾被攻击,导致3天无法浏览。日本《朝日新闻》称,一名“匿名者”组织成员于美国时间12月9日在推特上发布了将攻击日本首相个人网站的预告信息,并对安倍“喊话”称“捕鲸并不是文化上的权利”。

在2013年,韩国总统府官方网站、朝鲜宣传网站、菲律宾官方网站以及新加坡总统李显龙的官方网站均被攻击,而“匿名者”组织均表示以上几次网络攻击事件是他们所为。

美国网站更是重灾区,2012年时,“匿名者”的一次行动还令美国中情局的网站瘫痪长达数小时,此后,“匿名者”组织还与“维基揭秘”联手合作,将美国一家国际情报分析公司的五百万份电子邮件的第一批公诸于世。随后,还陆续公开了一些从美国全球安全智库“战略预测公司”电子邮件中获取的信息,其中包括本·拉登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联系、查韦斯的病情推断,内容再次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世界十大最牛黑客

世界十大黑客指的是世界上比较顶尖的电脑高手,包括凯文·米特尼克、李纳斯·托瓦兹等。黑客一词来源于英文hacker,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早期在美国的电脑界是带有褒义的。但在媒体报道中,黑客一词往往指那些“软件骇客”(software cracker)。

凯文·米特尼克(KevinMitnick)被称为世界上“头号电脑黑客”。其实他的技术也许并不是黑客中最好的,甚至相当多的黑客们都反感他,认为他是只会用攻击、不懂技术的攻击狂,但是其黑客经历的传奇性足以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也使得所有网络安全人员丢尽面子。

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悬赏捉拿”海报上露面的黑客。米特尼克曾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这件事对美国军方来说已成为一大丑闻,五角大楼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事后,美国著名的军事情报专家克赖顿曾说:“如果当时米特尼克将这些情报卖给克格勃,那么他至少可以得到50万美元的酬金。而美国则需花费数十亿美元来重新部署。”

丹尼斯·里奇(DennisMRitchie),C语言之父,Unix之父,哈佛大学数学博士。曾担任朗讯科技公司贝尔实验室下属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系统软件研究部的主任一职。1978年和布莱恩·科尔尼干一起出版了名著《C程序设计语言(TheCProgrammingLanguage)》,此书已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C语言方面最权威的教材之一。

在丹尼斯的成长历程中,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最大,一个是他父亲,而另一个是他的挚友,同为Unix发明人的肯·汤普逊。尤其是后者。1983年他与肯·汤普逊一起获得了图灵奖。理由是他们“研究发展了通用的操作系统理论,尤其是实现了Unix操作系统”。1999年两人为发展C语言和Unix操作系统一起获得了美国国家科技奖章。

李纳斯·托瓦兹(LinusTorvalds),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托瓦兹利用个人时间及器材创造出了这套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内核之一。使自由软件从产业思想运动演变成为市场商业运动,从此改变了软件产业,乃至IT产业的面貌。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苹果联合创始人,早期曾是电话飞客(phonephreakers),利用电话网络中的漏洞免费拨打电话。被称为“奥拉夫·图巴克”(OafTobark)的乔布斯和被叫做“伯克利蓝”(BerkeleyBlue)的沃兹尼亚克,他们出售盗用电话线路的“蓝色盒子”(blueboxes),一直到他们在硅谷一家比萨店的停车场遭遇到持枪抢劫。

乔布斯在2011年10月去世,他曾表示,黑客经历是创建苹果的必然先导。沃兹尼亚克现在总部位于盐湖城的计算机存储厂商Fusion-io,担任首席科学家。

理查德·马修·斯托曼是个老牌黑客。1971年,斯托曼在街上找到一份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工作。当时他是哈佛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斯托曼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打破了软件是私有财产的概念。

在上世纪80年代,斯托曼不拿MIT的薪水,但继续在其中的一个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他创建了GNU组织——GNU是“GNU sNotUnix”的缩写。

约翰·德拉浦发现了使用“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作为奖品的哨子向电话话筒吹声可以免费打长途电话。Cap nCrunch给几代黑客引入了“盗用电话线路”打长途电话的辉煌思想。

德拉浦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是在青少年时期,试图使投币式公用电话确信得到他的硬币和接通他的电话。

德拉浦独特的黑客工具,是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的玩具口哨,能够产生2600赫兹的音调,这是让电话系统开启一个电话呼出的蓝匣子(用这种装置侵入电话系统),用户就也可以免费地打长途电话。

埃里克·雷蒙德,著名的计算机程序员,开源软件运动的旗手。1957年,雷蒙德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正好就是黑客文化发源地MIT的所在,也是斯托曼发动自由软件运动的大本营。雷蒙德1976年起开始接触黑客文化,1982年完成第一个开放源代码软件项目。雷蒙德不是光说不练的笔杆子,他是INTERCAL编程语言的主要创作者之一,曾经为EMACS编辑器作出贡献。雷蒙德还是著名的Fetchmail程序的作者。最近他还编写了一个最初用于Linux内核设置的设置程序。

与许多黑客一样,雷蒙德也多才多艺,不拘一格。迷恋科幻小说,是一名出色的业余音乐家,能演奏多种乐器。这位“务实”的自由主义者也有出格的地方,比如他坚持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中关于公民持枪械的自由,因此遭到很多黑客的反对,但他自己却十分喜欢和人争辩该议题。他目前在宾州的一家非赢利的网络公司工作,为他从事的自由软件运动而奋斗。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卡切尔·卡普尔与盖茨是美国软件业的双子星。1982年创办Lotus公司,并担任CEO。推出个人电脑“杀手级应用”软件Lotus1-2-3,1985年,Lotus员工已达千人,是当时最大的独立软件公司。直到1988年4月,微软才超过Lotus,成为头号软件公司。卡普尔发起创办的电子边疆基金会(EFF),维护黑客利益,被称为是计算机业的美国公民自由协会(ACLU)。卡普尔也因此成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人物和黑客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罗伯特·塔潘-莫里斯(RobertTappanMorris)这位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首席科学家的儿子、康奈尔大学的高材生,在1988年的第一次工作过程中戏剧性地散播出了网络蠕虫病毒后,“Hacker”一词开始在英语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在此次的事故中成千上万的电脑受到了影响,并导致了部分电脑崩溃,是他让黑客真正变得“黑”。

1990年5月5日,纽约地方法庭根据罗伯特-莫里斯设计病毒程序,造成包括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军事基地和主要大学的计算机停止运行的重大事故,判处莫里斯三年缓刑,罚款一万美金,义务为新区服务400小时。莫里斯事件震惊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而比事件影响更大、更深远的是:黑客从此真正变黑,黑客伦理失去约束,黑客传统开始中断。大众对黑客的印象永远不可能恢复。而且,计算机病毒从此步入主流。

乔治·霍茨(GeorgeHotz)是名年仅22岁的黑客,他因将苹果iPhone手机越狱(jailbreaking)、破解索尼PlayStation3而名声大震,而对PlayStation3的破解,最终也使得霍茨与索尼对簿公堂。

索尼对霍茨提起诉讼,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索尼禁止霍茨破解其产品。而黑客组织Anonymous则继承了霍茨的事业,针对索尼发起了报复性攻击。霍茨此后被社交网站Facebook招致麾下。

关键字:黑客国际揭秘

本文摘自:山西晚报(太原)

x 揭秘国际黑客组织:“匿名者”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揭秘国际黑客组织:“匿名者”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19 21:36:13 本文摘自:山西晚报(太原)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普及,网络黑客这一群体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其中有一个被称为“匿名者”(Anonymous)的黑客团体近年来愈发引人关注,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逐步成为让各国政府提防的“狠角色”。从脸谱网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网站,几乎没有什么他们不敢攻击。

从2003年成立以来的14年间,“匿名者”黑客组织一直没有离开过公众的视线,特别是向恐怖组织的宣战更是吸引了广泛关注。

这个一直活跃在公众视线中的黑客组织究竟是怎样运作的?面具底下的他们究竟是什么样子?有过哪些行动呢?

起源:

从论坛网友到黑客组织

“匿名者”黑客组织发迹于2003年,起源于美国贴图讨论版“4频道”(4chan.com)上。在这里,愤青们经常发布一些敏感图片,并发表尖刻的评论,其核心观点是呼吁网络自由。

这些人有正义感,又想弄出些名堂。为了不暴露身份,每个人都叫匿名者,如此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形象,进而自我组织起来成为网站以外的力量。这个力量逐渐开始使用“匿名者”作为称号,自发形成松散的黑客组织。随后还形成了一些政治上的共识,核心观点是呼吁“网际网络自由”。

“匿名者”组织并不是一个有着完整规章制度的体系,虽然松散但规模庞大。黑客们大多出于对计算机的热爱而加入其中。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披露,“匿名者”根本就不能算是个“团体”,“那里没有谁是领导者,每个人都有加入与离开的自由。”“匿名者”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有学生、工人、失业者等,大多是年轻人,来自不同种族、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

但他们的共同点是,普遍具有反权威倾向。但在美国媒体看来,他们的“举止幼稚极端”。

一名20岁的前“匿名者”成员称,黑客们各自为战。

从2005年开始,该组织开始发动有组织的随机性黑客行动,名声逐渐变大。

随着“匿名者”组织的声势壮大,该组织迅速扩张,核心成员目前有数千名,基本都是20岁-30岁左右的年轻人,包括一些大公司和政府机构的高级计算机专家以及记者,此外还充斥着大量黑客活动分子,他们可以进入大公司和政府部门内部网站,中断他们的服务,删除备份信息,截取电子邮件以及盗取各种文件。“匿名者”每年11月5日(即盖伊-福克斯之夜) 在世界各地发起大规模街头游行,全球总参加人数在近年已超过数百万人,参加者会戴着电影“V for Vendetta(V字仇杀队)”主角所戴的面具,而v字仇杀队里主角佩戴面具的原型则为盖伊-福克斯。因此,该面具已逐渐成为“匿名者”的象征。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科技文化教授科尔曼曾表示,“匿名者”反对主流社会推崇的几乎所有东西,摒弃追求个人声名,喜欢出风头或自称“匿名者”代言人的成员会遭驱逐,“他们几乎是社交媒体所代表的一切的极端对立面,夸张了匿名和隐私的重要性,因为这两者在当今时代都正在迅速遭受侵蚀。

人员:

专业黑客/业余黑客=1/10

“匿名者”组织由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组成。

他们有自己的网站和IRC频道,定期举行聚会,专注于在线头脑风暴。他们是一个管理非常良好的组织,在选择一个目标之前,他们使用一个投票系统,在互联网上进行投票调查,选择用最好的方式处理任何情况。这个著名的黑客组织,擅长使用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政府网站、口碑比较好的企业网站以及宗教网站。

据报道,“匿名者”组织的成员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专业黑客,由一些技术娴熟的成员组成,他们擅长编程和网络技术。根据他们展示的黑客技能,可以判断他们是否具有真正的黑客攻击经历,是否聪明绝顶。

另一类是业余黑客,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志愿者组成,他们在专业黑客的指导下,通过下载和使用专有攻击软件,或以大量流量阻塞网站正常运转,实施DDOS式攻击。

据了解,“匿名者”业余黑客与专业黑客的人数比为10:1。“匿名者”已经组织了许多著名黑客活动,如2010年震惊全球的“Pay Back”。在这次行动中,他们利用DDOS方式对PayPal、维萨、万事达等知名电子商务公司实施攻击,令其服务彻底陷入瘫痪。

行动:

从招募侦查到攻击的三部曲

“匿名者”组织的黑客行动,大致分为三步进行。

在招募阶段中,他们会通过社交媒体招聘成员和进行活动推广。此后,他们会对目标进行侦查,使用匿名服务来隐藏他们的身份和保持低调。不过和攻击阶段相比,他们在这个阶段的流量较低。主要是通过漏洞利用、扫描工具,试图攻破web应用程序。

在“火力”最集中的DDOS攻击阶段,往往也是最致命的攻击。如果他们无法侵入web系统,他们将使用这种攻击,每当他们执行这种攻击,最后总是能够成功。

不过,“匿名者”的攻击手段也在不断地翻新。

记者发现,“匿名者”在2013年组织发起的“美国行动”中,曾称将通过dox-es、DNS攻击、丑、重定向、DDOS攻击、数据库资料泄露等多种手段对美国网络实行攻击。

从2003年成立以来的14年间,“匿名者”已经进行了近30起为公众所知的黑客行动。如瘫痪美国中情局网络、向IS组织宣战、黑掉多国政府网站、恶搞过一些国家领导人头像等都引起了社会剧烈的反响,这也将“匿名者”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匿名者”攻击过哪些目标

入侵美国数十家执法者网站、关闭儿童色情网站、向IS宣战,“匿名者”的战斗在持续,但在14年的历史中,他们都干过什么。“匿名者”的攻击行动,几乎是随性而发,并引起过巨大的争议。

打击恋童癖网站

2011年10月,为了打击“儿童色情网站”,“匿名者”组织关闭了一个名叫洛丽塔之城的地下恋童癖网站。此前,这个网站拥有100G以上的色情数据。匿名者侵入该网站后,获取了1589名使用者的资料,并把这些人的信息公之于众。

攻击索尼网站

2011年4月,“匿名者”针对索尼公司网站发起“拒绝服务”攻击,随后索尼公司网络系统出现中断,通过索尼在线游戏服务P1ayStation玩在线视频游戏的约1亿用户的姓名、出生日期及其他个人资料被盗,索尼被迫将P1ayStation在线网络关闭了近一个月。事后,索尼估计,包括安全强化费用在内,这次攻击造成了1.71亿美元损失。

2016年1月14日,“匿名者”宣称,他们为抗议日本在南极洲的捕鲸活动攻击日产汽车公司的网站。虽然该公司事后表示,他们与捕鲸没有任何关系,但他们仍不幸地成为了“匿名者”组织发泄情绪的出气筒。

失手的“匿名者”

虽然“匿名者”组织“战斗”不断,可是并非每次都有收获,有时行动的结果还很丢面子。

例如,巴黎恐袭后,匿名者宣称关掉了2万多个与IS有关的推特账号,可是推特方面说,这些账号极端不准确,有些基本上都是废弃不用的,有些账号则与IS毫无关系。匿名者组织就此道了歉,并说以后要改进。

最受关注:向IS宣战

2015年11月13日,巴黎发生系列恐袭案,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伊斯兰国”(IS)组织宣称对此负责。11月15日,匿名者就发布视频向IS宣战。在视频中,戴着标志性“V字仇杀队”面具的匿名者组织发言人用法语说,他们站在人类团结的立场上,不会忘记也不会原谅IS的行为。

匿名者在视频声明中表示,他们将一路追踪那些与恐怖分子有关的网站,并进而瘫痪它们。声明中强调,全球的匿名者们决定要对恐怖分子宣战。他们所做的事情主要是,搜索并找出那些可能与IS有联系的网络账号,再将其公布到社交网站上。

这不是该组织第一次向某人或某个组织宣战,而此次向IS开战呼应了全球的反恐诉求,是其最受关注的一次宣战。

黑政府网:多国政府网站都遭殃

记者发现,在“匿名者”组织近几年的行动中,多国政府机构网站成为了其攻击目标,仅在2016年1月份,泰国警方多个网站、尼日利亚多个政府机构网站均被“匿名者”组织攻击。

2015年12月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官网出现故障;再向前推一个月,日本厚生劳动省的主页曾被攻击,导致3天无法浏览。日本《朝日新闻》称,一名“匿名者”组织成员于美国时间12月9日在推特上发布了将攻击日本首相个人网站的预告信息,并对安倍“喊话”称“捕鲸并不是文化上的权利”。

在2013年,韩国总统府官方网站、朝鲜宣传网站、菲律宾官方网站以及新加坡总统李显龙的官方网站均被攻击,而“匿名者”组织均表示以上几次网络攻击事件是他们所为。

美国网站更是重灾区,2012年时,“匿名者”的一次行动还令美国中情局的网站瘫痪长达数小时,此后,“匿名者”组织还与“维基揭秘”联手合作,将美国一家国际情报分析公司的五百万份电子邮件的第一批公诸于世。随后,还陆续公开了一些从美国全球安全智库“战略预测公司”电子邮件中获取的信息,其中包括本·拉登同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的联系、查韦斯的病情推断,内容再次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世界十大最牛黑客

世界十大黑客指的是世界上比较顶尖的电脑高手,包括凯文·米特尼克、李纳斯·托瓦兹等。黑客一词来源于英文hacker,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早期在美国的电脑界是带有褒义的。但在媒体报道中,黑客一词往往指那些“软件骇客”(software cracker)。

凯文·米特尼克(KevinMitnick)被称为世界上“头号电脑黑客”。其实他的技术也许并不是黑客中最好的,甚至相当多的黑客们都反感他,认为他是只会用攻击、不懂技术的攻击狂,但是其黑客经历的传奇性足以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也使得所有网络安全人员丢尽面子。

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悬赏捉拿”海报上露面的黑客。米特尼克曾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这件事对美国军方来说已成为一大丑闻,五角大楼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事后,美国著名的军事情报专家克赖顿曾说:“如果当时米特尼克将这些情报卖给克格勃,那么他至少可以得到50万美元的酬金。而美国则需花费数十亿美元来重新部署。”

丹尼斯·里奇(DennisMRitchie),C语言之父,Unix之父,哈佛大学数学博士。曾担任朗讯科技公司贝尔实验室下属的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系统软件研究部的主任一职。1978年和布莱恩·科尔尼干一起出版了名著《C程序设计语言(TheCProgrammingLanguage)》,此书已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C语言方面最权威的教材之一。

在丹尼斯的成长历程中,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最大,一个是他父亲,而另一个是他的挚友,同为Unix发明人的肯·汤普逊。尤其是后者。1983年他与肯·汤普逊一起获得了图灵奖。理由是他们“研究发展了通用的操作系统理论,尤其是实现了Unix操作系统”。1999年两人为发展C语言和Unix操作系统一起获得了美国国家科技奖章。

李纳斯·托瓦兹(LinusTorvalds),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电脑程序员、黑客,Linux内核的发明人及该计划的合作者。托瓦兹利用个人时间及器材创造出了这套当今全球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内核之一。使自由软件从产业思想运动演变成为市场商业运动,从此改变了软件产业,乃至IT产业的面貌。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苹果联合创始人,早期曾是电话飞客(phonephreakers),利用电话网络中的漏洞免费拨打电话。被称为“奥拉夫·图巴克”(OafTobark)的乔布斯和被叫做“伯克利蓝”(BerkeleyBlue)的沃兹尼亚克,他们出售盗用电话线路的“蓝色盒子”(blueboxes),一直到他们在硅谷一家比萨店的停车场遭遇到持枪抢劫。

乔布斯在2011年10月去世,他曾表示,黑客经历是创建苹果的必然先导。沃兹尼亚克现在总部位于盐湖城的计算机存储厂商Fusion-io,担任首席科学家。

理查德·马修·斯托曼是个老牌黑客。1971年,斯托曼在街上找到一份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工作。当时他是哈佛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后来,斯托曼创立了自由软件基金,打破了软件是私有财产的概念。

在上世纪80年代,斯托曼不拿MIT的薪水,但继续在其中的一个办公室工作。在那里他创建了GNU组织——GNU是“GNU sNotUnix”的缩写。

约翰·德拉浦发现了使用“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作为奖品的哨子向电话话筒吹声可以免费打长途电话。Cap nCrunch给几代黑客引入了“盗用电话线路”打长途电话的辉煌思想。

德拉浦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是在青少年时期,试图使投币式公用电话确信得到他的硬币和接通他的电话。

德拉浦独特的黑客工具,是嘎吱嘎吱船长牌的麦片盒里的玩具口哨,能够产生2600赫兹的音调,这是让电话系统开启一个电话呼出的蓝匣子(用这种装置侵入电话系统),用户就也可以免费地打长途电话。

埃里克·雷蒙德,著名的计算机程序员,开源软件运动的旗手。1957年,雷蒙德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正好就是黑客文化发源地MIT的所在,也是斯托曼发动自由软件运动的大本营。雷蒙德1976年起开始接触黑客文化,1982年完成第一个开放源代码软件项目。雷蒙德不是光说不练的笔杆子,他是INTERCAL编程语言的主要创作者之一,曾经为EMACS编辑器作出贡献。雷蒙德还是著名的Fetchmail程序的作者。最近他还编写了一个最初用于Linux内核设置的设置程序。

与许多黑客一样,雷蒙德也多才多艺,不拘一格。迷恋科幻小说,是一名出色的业余音乐家,能演奏多种乐器。这位“务实”的自由主义者也有出格的地方,比如他坚持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中关于公民持枪械的自由,因此遭到很多黑客的反对,但他自己却十分喜欢和人争辩该议题。他目前在宾州的一家非赢利的网络公司工作,为他从事的自由软件运动而奋斗。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卡切尔·卡普尔与盖茨是美国软件业的双子星。1982年创办Lotus公司,并担任CEO。推出个人电脑“杀手级应用”软件Lotus1-2-3,1985年,Lotus员工已达千人,是当时最大的独立软件公司。直到1988年4月,微软才超过Lotus,成为头号软件公司。卡普尔发起创办的电子边疆基金会(EFF),维护黑客利益,被称为是计算机业的美国公民自由协会(ACLU)。卡普尔也因此成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计算机人物和黑客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罗伯特·塔潘-莫里斯(RobertTappanMorris)这位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首席科学家的儿子、康奈尔大学的高材生,在1988年的第一次工作过程中戏剧性地散播出了网络蠕虫病毒后,“Hacker”一词开始在英语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在此次的事故中成千上万的电脑受到了影响,并导致了部分电脑崩溃,是他让黑客真正变得“黑”。

1990年5月5日,纽约地方法庭根据罗伯特-莫里斯设计病毒程序,造成包括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军事基地和主要大学的计算机停止运行的重大事故,判处莫里斯三年缓刑,罚款一万美金,义务为新区服务400小时。莫里斯事件震惊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而比事件影响更大、更深远的是:黑客从此真正变黑,黑客伦理失去约束,黑客传统开始中断。大众对黑客的印象永远不可能恢复。而且,计算机病毒从此步入主流。

乔治·霍茨(GeorgeHotz)是名年仅22岁的黑客,他因将苹果iPhone手机越狱(jailbreaking)、破解索尼PlayStation3而名声大震,而对PlayStation3的破解,最终也使得霍茨与索尼对簿公堂。

索尼对霍茨提起诉讼,双方最终达成和解,索尼禁止霍茨破解其产品。而黑客组织Anonymous则继承了霍茨的事业,针对索尼发起了报复性攻击。霍茨此后被社交网站Facebook招致麾下。

关键字:黑客国际揭秘

本文摘自:山西晚报(太原)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