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用网勿要“傻瓜化”, 自己捂紧信息安全口袋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栗中西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5-20 21:38:33 本文摘自:宝安日报

本周一上班,全国上班族打开电脑的心情可能都是一样怯怯,借用90后同事的话来说:“我以为病毒是我们刚接触电脑那会的事儿。”确实,距离上一次“病毒”二字成为公众话题已经过去有段时间了,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电子设备、信息安全已经处于一个无菌无害的环境中。据说“Wannacry”(永恒之蓝)病毒毒如其名,中招的人没有不想哭的,这个蠕虫式病毒已经使超过99个国家受到攻击,并且目标明确——并不对目标电脑造成毁灭打击,而为勒索“赎金”,工具新颖,形式老套。

这轮绑架信息可怕在哪里?截至写稿之前,关于这款病毒的盗取者、改编者,人们依然一无所知,也无法还原它的传播路径,包含27国语言的勒索信息流畅地表达着始作俑者的勒索意图,也昭示着他们的野心。更令人丧气的是,根据相关专家的技术分析,即使交出比特币赎金,受害者也将无法拿回信息。

去年底,《乌镇报告》称全球移动宽带用户达36亿,从电脑到智能手机,到智能家电,到未来的智能穿戴设备,这个数据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而如此越来越高水平、智能化的发展,同时也代表着操作界面的简约化,设备响应的自动化,用户使用的“傻瓜化”,要让处于这种趋势下的用户理解“通过自动扫描445文件共享端口的Windows机器,无需用户任何操作,就可以将所有磁盘文件加密、锁死,后缀变为.onion,随后黑客将远程控制木马,向用户勒索赎金”,这一整段病毒原理已经很难,更不要说主动为个人信息安全设防。

从粗略的电脑病毒公众认知史上看,这种掉以轻心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冲击波”“震荡波”“熊猫烧香”这些造成大范围破坏力的病毒,都已经是上一个十年的事情了,曾经杀毒软件开发公司和各种横行病毒之间暧昧的关系,加剧了大家对“世间本无病毒,杀毒软件多了也就有了病毒”的印象,随着某款杀毒软件开创的免费杀毒时代来临,病毒少了,但是捆绑安装和信息收集却多了,所以在公众眼中,有选择的安装一些防护软件已经被认为是“够用”的了。

国家层面,信息安全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的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相比之下,个人信息安全习惯的建立显得更为紧迫,特别是在我们暂时无法拥有自主操作系统的前提下。此次勒索病毒的受害者大多使用的是旧版本操作系统或者基于旧版本操作系统的定制软件。有估算数据显示,在中国大陆仍有20%的电脑还在使用停止更新服务的Windows XP系统,无法抵御其他众多类型的蠕虫病毒攻击。

智能设备发展的“傻瓜化”不代表用户真的可以同步“傻瓜化”。重视系统安全性,了解基本软硬件知识,培养安全“无毒”的上网习惯,以及及时安装系统补丁……“永恒之蓝”病毒危机教会我们,无论文理科生,网络生存要保护自身信息安全,都须学会自己捂紧口袋,把所有安保工作假手于人的时代,还未到来。

关键字:傻瓜化信息安全

本文摘自:宝安日报

x 用网勿要“傻瓜化”, 自己捂紧信息安全口袋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安全行业动态 → 正文

用网勿要“傻瓜化”, 自己捂紧信息安全口袋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栗中西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5-20 21:38:33 本文摘自:宝安日报

本周一上班,全国上班族打开电脑的心情可能都是一样怯怯,借用90后同事的话来说:“我以为病毒是我们刚接触电脑那会的事儿。”确实,距离上一次“病毒”二字成为公众话题已经过去有段时间了,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电子设备、信息安全已经处于一个无菌无害的环境中。据说“Wannacry”(永恒之蓝)病毒毒如其名,中招的人没有不想哭的,这个蠕虫式病毒已经使超过99个国家受到攻击,并且目标明确——并不对目标电脑造成毁灭打击,而为勒索“赎金”,工具新颖,形式老套。

这轮绑架信息可怕在哪里?截至写稿之前,关于这款病毒的盗取者、改编者,人们依然一无所知,也无法还原它的传播路径,包含27国语言的勒索信息流畅地表达着始作俑者的勒索意图,也昭示着他们的野心。更令人丧气的是,根据相关专家的技术分析,即使交出比特币赎金,受害者也将无法拿回信息。

去年底,《乌镇报告》称全球移动宽带用户达36亿,从电脑到智能手机,到智能家电,到未来的智能穿戴设备,这个数据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而如此越来越高水平、智能化的发展,同时也代表着操作界面的简约化,设备响应的自动化,用户使用的“傻瓜化”,要让处于这种趋势下的用户理解“通过自动扫描445文件共享端口的Windows机器,无需用户任何操作,就可以将所有磁盘文件加密、锁死,后缀变为.onion,随后黑客将远程控制木马,向用户勒索赎金”,这一整段病毒原理已经很难,更不要说主动为个人信息安全设防。

从粗略的电脑病毒公众认知史上看,这种掉以轻心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冲击波”“震荡波”“熊猫烧香”这些造成大范围破坏力的病毒,都已经是上一个十年的事情了,曾经杀毒软件开发公司和各种横行病毒之间暧昧的关系,加剧了大家对“世间本无病毒,杀毒软件多了也就有了病毒”的印象,随着某款杀毒软件开创的免费杀毒时代来临,病毒少了,但是捆绑安装和信息收集却多了,所以在公众眼中,有选择的安装一些防护软件已经被认为是“够用”的了。

国家层面,信息安全已经上升到战略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的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相比之下,个人信息安全习惯的建立显得更为紧迫,特别是在我们暂时无法拥有自主操作系统的前提下。此次勒索病毒的受害者大多使用的是旧版本操作系统或者基于旧版本操作系统的定制软件。有估算数据显示,在中国大陆仍有20%的电脑还在使用停止更新服务的Windows XP系统,无法抵御其他众多类型的蠕虫病毒攻击。

智能设备发展的“傻瓜化”不代表用户真的可以同步“傻瓜化”。重视系统安全性,了解基本软硬件知识,培养安全“无毒”的上网习惯,以及及时安装系统补丁……“永恒之蓝”病毒危机教会我们,无论文理科生,网络生存要保护自身信息安全,都须学会自己捂紧口袋,把所有安保工作假手于人的时代,还未到来。

关键字:傻瓜化信息安全

本文摘自:宝安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