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服务器企业动态 → 正文

IBM适时推出X6 架构 回击“过度销售”

责任编辑:曹建菊 作者:曹建菊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1-20 09:26:36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1月20日讯(北京)

正当IBM效益不佳、创新能力下滑、全球裁员等传闻闹得沸沸扬扬,面对因“eX5”五年未升级而被质疑为“过度销售”时,IBM近日适时推出X6 架构x86服务器,似乎是为了回应,似乎也是为了证明。

X架构统治服务器十多年

的确,回顾一下IBM X架构平台的历史,从IBM第一代eX架构开始到eX5,平均每隔两年即会开始升级替代,而从eX5到今天的X6 架构平台,IBM整整用了五年时间。当然,每一次升级必须结合同时代的IT背景来进行分析及讨论。

2001年,英特尔当时推出的至强处理器(Xeon MP)只支持四路服务器扩展,无法满足用户对大节点计算的需求。同时,高端x86服务器当时普遍售价高昂,企业用户亟待实现真正的“Pay as you grow(可伸缩的配置,按需购买)”设计。针对这些需求,IBM第一代eX架构,即企业级X架构(EXA,Enterprise X Architecture),是IBM推出的、专门为英特尔至强处理器(Xeon MP)而开发的服务器平台,IBM第一代eX架构推出时的重点就是将高端x86服务器扩展到八路甚至是十六路,并基于“Xpand On Demand(模块化设计,按需扩展)”的设计思路,实现企业用户在x86服务器上按需增长的迫切需求。因此,IBM第一代eX架构推出伊始就具备了英特尔原厂平台所不具备的能力,对x86服务器市场尤其是高端x86服务器市场,形成了良好的补充和强化。

两年之后,也就是2003年,人们意识到,要想支撑重新成为主流的、规模化的大型企业业务,x86服务器需要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都进行极大的提升。IBM适时推出了第二代eX架构服务器平台,除了继续保持一代产品出色的级联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入内存热交换技术,支持包括热插拔和热添加内存的3级内存保护(ChipKill内存、Memory Protexion、内存镜像),为当时逐步兴起的SAP、Oracle、DB2和SAS核心数据库平台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企业级市场出现新问题,即高端x86服务器在尝试进入交易密集型计算环境的时候,延迟表现和I/O能力却成为了新的问题。于是,IBM在第三代eX架构平台中加入了轮询过滤缓冲(Snoop Filter)设计,大大降低了多路处理器间因要进行数据轮询所增加的延迟;引入了Active PCI-X 2.0,提高了服务器的I/O表现。

2007年前后,伴随高端x86服务器市场进入“高能效与高性能时代”,服务器的性能/能耗比成为新的挑战。IBM在第四代eX架构中,用独有的内存缓冲芯片取代了英特尔的原厂设计,基于DD2-533(而不是英特尔推荐的价格更昂贵、功耗更高的FB-DIMM)提高了60%的内存带宽能力,同时降低了内存的功耗水平。除此以外,在服务器整体能耗与上一代持平的条件下,eX4平台的x86服务器创造出了首个突破100万次tpmC大关的x86服务器,让高端x86服务器在性能/能耗比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2009年,随着虚拟化、云计算等应用的发展,网络互联设备越来越多,数据量、交易量越来越大,服务器需要更多更快的内存,同时,由于CPU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内存、磁盘、网络等I/O系统的发展,使得I/O瓶颈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对于虚拟化、数据库等内存密集型的应用而言更是如此。在此契机下,IBM eX5架构推出,从而实现了最大的内存容量、降低成本和简化部署。

2014年,推出X6 架构。

从上面可以看来,从IBM第一代eX架构开始到eX5,平均每隔两年即会开始升级替代,而从eX5到今天的X6 架构平台,IBM整整用了五年时间。

变化中的市场威胁

这五年,高端服务器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市场整体需求在增加,政府、流通、中小企业、制造业、电讯和金融等热点行业对高端服务器的需求带来了新的市场增长点,应用热点主要集中于大数据、云计算、高性能计算和IT基础架构融合等领域。这些热点行业及热门应用,进一步推动了高端服务器市场的持续升温。

其次,高端服务器市场竞争在加剧,尽管总体容量在增大,但相较以前,X86也早已不是IBM一家独打天下的时侯了。虽然截止到2012年底,x86架构服务器已经占据整体服务器市场份额的69%,而且IDC预测x86的市场占有率在2014年有望突破70%。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高端服务器的竞争格局也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除了IBM外,中国服务器市场,HP、戴尔这两家国际巨头也一直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变化更快的是在2013年,以浪潮、华为、联想、曙光、为代表的国内厂商份额大幅增长,虽然在高端服务器市场还显弱小,但华为面向高端市场的敏捷网络服务器的推出,对X86构成的威胁着实不小。

X6 架构推出恰逢其实

X6 架构的推出,恰逢适时,不仅是对IBM目前的众多质疑的回应,同时,也给目前严酷的市场竞争增加新鲜成员,另外,用户需求的转变也是新品推出的必然结果,X6 架构的IBM x86平台,专为提升企业级应用的性能和弹性而生。对于内存需求较大的应用来说,X6 能够提供三倍的可扩展内存容量(与其他x86系统相比),以支持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因为针对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工作负载进行了优化,所以能够显著提高x86系统的性能及经济性.。

而在特性上,IBM新一代X6 主打极速、灵动和弹性:

据笔者了解,X6首次采用eXFlash 内存通道存储。这种存储安装在非常靠近CPU的内存插槽(DIMM)上,能够提供12.8 TB的极速闪存容量,从而最大限度缩短延迟,大幅提高以大数据分析为代表的应用性能。所以,X6 可显著缩短数据库操作的延迟时间,从而不仅帮助用户降低软件许可费用,还可以通过减少或取消所需的外部SAN/NAS 存储单元而减少存储成本;

另外,X6采用模块化、可扩展的设计,是业界首个能够支持多代CPU的x86架构,可以降低高达28%的采购成本。X6 具有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用户可基于当前系统进行灵活扩展,并在日后进行有效升级。快速的装机和配置模式能够简化部署和生命周期管理;

同时,X6能够帮助客户把基于云的交付模式扩展到关键业务领域。X6的内存和存储特性能够提高虚拟机性能,支持应用的SaaS(Soft-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交付。具备自主自愈功能的CPU 和内存系统能够主动识别潜在故障并采取修复措施,旨在最大化保证应用正常运行时间。此外,向上集成的模块设计便于系统管理员利用虚拟化工具执行管理任务,从而降低系统管理成本和复杂性。

新型X6架构目前支持的服务器包括System x3850 X6 四路系统、System x3950 X6 八路系统,以及IBM Flex System x880 可扩展计算节点。

小结

无论如何,IBM新一代X6架构平台服务器的推出,给高端服务器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技术的发展永远止境,X6的表现如何?还需要市场来检验。

关键字: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x IBM适时推出X6 架构 回击“过度销售”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服务器企业动态 → 正文

IBM适时推出X6 架构 回击“过度销售”

责任编辑:曹建菊 作者:曹建菊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1-20 09:26:36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1月20日讯(北京)

正当IBM效益不佳、创新能力下滑、全球裁员等传闻闹得沸沸扬扬,面对因“eX5”五年未升级而被质疑为“过度销售”时,IBM近日适时推出X6 架构x86服务器,似乎是为了回应,似乎也是为了证明。

X架构统治服务器十多年

的确,回顾一下IBM X架构平台的历史,从IBM第一代eX架构开始到eX5,平均每隔两年即会开始升级替代,而从eX5到今天的X6 架构平台,IBM整整用了五年时间。当然,每一次升级必须结合同时代的IT背景来进行分析及讨论。

2001年,英特尔当时推出的至强处理器(Xeon MP)只支持四路服务器扩展,无法满足用户对大节点计算的需求。同时,高端x86服务器当时普遍售价高昂,企业用户亟待实现真正的“Pay as you grow(可伸缩的配置,按需购买)”设计。针对这些需求,IBM第一代eX架构,即企业级X架构(EXA,Enterprise X Architecture),是IBM推出的、专门为英特尔至强处理器(Xeon MP)而开发的服务器平台,IBM第一代eX架构推出时的重点就是将高端x86服务器扩展到八路甚至是十六路,并基于“Xpand On Demand(模块化设计,按需扩展)”的设计思路,实现企业用户在x86服务器上按需增长的迫切需求。因此,IBM第一代eX架构推出伊始就具备了英特尔原厂平台所不具备的能力,对x86服务器市场尤其是高端x86服务器市场,形成了良好的补充和强化。

两年之后,也就是2003年,人们意识到,要想支撑重新成为主流的、规模化的大型企业业务,x86服务器需要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都进行极大的提升。IBM适时推出了第二代eX架构服务器平台,除了继续保持一代产品出色的级联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入内存热交换技术,支持包括热插拔和热添加内存的3级内存保护(ChipKill内存、Memory Protexion、内存镜像),为当时逐步兴起的SAP、Oracle、DB2和SAS核心数据库平台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企业级市场出现新问题,即高端x86服务器在尝试进入交易密集型计算环境的时候,延迟表现和I/O能力却成为了新的问题。于是,IBM在第三代eX架构平台中加入了轮询过滤缓冲(Snoop Filter)设计,大大降低了多路处理器间因要进行数据轮询所增加的延迟;引入了Active PCI-X 2.0,提高了服务器的I/O表现。

2007年前后,伴随高端x86服务器市场进入“高能效与高性能时代”,服务器的性能/能耗比成为新的挑战。IBM在第四代eX架构中,用独有的内存缓冲芯片取代了英特尔的原厂设计,基于DD2-533(而不是英特尔推荐的价格更昂贵、功耗更高的FB-DIMM)提高了60%的内存带宽能力,同时降低了内存的功耗水平。除此以外,在服务器整体能耗与上一代持平的条件下,eX4平台的x86服务器创造出了首个突破100万次tpmC大关的x86服务器,让高端x86服务器在性能/能耗比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2009年,随着虚拟化、云计算等应用的发展,网络互联设备越来越多,数据量、交易量越来越大,服务器需要更多更快的内存,同时,由于CPU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内存、磁盘、网络等I/O系统的发展,使得I/O瓶颈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对于虚拟化、数据库等内存密集型的应用而言更是如此。在此契机下,IBM eX5架构推出,从而实现了最大的内存容量、降低成本和简化部署。

2014年,推出X6 架构。

从上面可以看来,从IBM第一代eX架构开始到eX5,平均每隔两年即会开始升级替代,而从eX5到今天的X6 架构平台,IBM整整用了五年时间。

变化中的市场威胁

这五年,高端服务器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市场整体需求在增加,政府、流通、中小企业、制造业、电讯和金融等热点行业对高端服务器的需求带来了新的市场增长点,应用热点主要集中于大数据、云计算、高性能计算和IT基础架构融合等领域。这些热点行业及热门应用,进一步推动了高端服务器市场的持续升温。

其次,高端服务器市场竞争在加剧,尽管总体容量在增大,但相较以前,X86也早已不是IBM一家独打天下的时侯了。虽然截止到2012年底,x86架构服务器已经占据整体服务器市场份额的69%,而且IDC预测x86的市场占有率在2014年有望突破70%。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高端服务器的竞争格局也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除了IBM外,中国服务器市场,HP、戴尔这两家国际巨头也一直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变化更快的是在2013年,以浪潮、华为、联想、曙光、为代表的国内厂商份额大幅增长,虽然在高端服务器市场还显弱小,但华为面向高端市场的敏捷网络服务器的推出,对X86构成的威胁着实不小。

X6 架构推出恰逢其实

X6 架构的推出,恰逢适时,不仅是对IBM目前的众多质疑的回应,同时,也给目前严酷的市场竞争增加新鲜成员,另外,用户需求的转变也是新品推出的必然结果,X6 架构的IBM x86平台,专为提升企业级应用的性能和弹性而生。对于内存需求较大的应用来说,X6 能够提供三倍的可扩展内存容量(与其他x86系统相比),以支持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因为针对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工作负载进行了优化,所以能够显著提高x86系统的性能及经济性.。

而在特性上,IBM新一代X6 主打极速、灵动和弹性:

据笔者了解,X6首次采用eXFlash 内存通道存储。这种存储安装在非常靠近CPU的内存插槽(DIMM)上,能够提供12.8 TB的极速闪存容量,从而最大限度缩短延迟,大幅提高以大数据分析为代表的应用性能。所以,X6 可显著缩短数据库操作的延迟时间,从而不仅帮助用户降低软件许可费用,还可以通过减少或取消所需的外部SAN/NAS 存储单元而减少存储成本;

另外,X6采用模块化、可扩展的设计,是业界首个能够支持多代CPU的x86架构,可以降低高达28%的采购成本。X6 具有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用户可基于当前系统进行灵活扩展,并在日后进行有效升级。快速的装机和配置模式能够简化部署和生命周期管理;

同时,X6能够帮助客户把基于云的交付模式扩展到关键业务领域。X6的内存和存储特性能够提高虚拟机性能,支持应用的SaaS(Soft-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交付。具备自主自愈功能的CPU 和内存系统能够主动识别潜在故障并采取修复措施,旨在最大化保证应用正常运行时间。此外,向上集成的模块设计便于系统管理员利用虚拟化工具执行管理任务,从而降低系统管理成本和复杂性。

新型X6架构目前支持的服务器包括System x3850 X6 四路系统、System x3950 X6 八路系统,以及IBM Flex System x880 可扩展计算节点。

小结

无论如何,IBM新一代X6架构平台服务器的推出,给高端服务器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技术的发展永远止境,X6的表现如何?还需要市场来检验。

关键字:

本文摘自: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