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虚拟化存储虚拟化 → 正文

软件定义存储不是谁的“马甲”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2-04 18:12:43 本文摘自:比特网

软件定义存储(Software-defined?storage,SDS)很流行,但软件定义存储并没有准确的官方定义。在很多人看来,软件定义不过是存储虚拟化的马甲,实际上不仅是存储虚拟化,所谓超融合架构,融合数据管理,包括ServerSAN等,与软件定义存储大同小异。

从存储虚拟化说起

对于存储虚拟化,有些试图通过所熟悉的服务器虚拟化加以理解。众所周知,服务器虚拟化是把物理机虚拟化虚拟机,以此来提高服务器计算资源的利用率。那么存储虚拟化是不是把一个物理磁盘虚拟化为多个虚拟盘呢?如此套用过于直接。

但从所追求目标看,二者的目标还是一致的,既都为提升资源利用率。其中服务器虚拟化提高的是计算资源,而存储虚拟化提高的是存储资源。但在手段上还是有所不同。服务器是借助虚拟机,但存储虚拟化主要针对阵列的异构问题。

简单理解,可以将存储虚拟化理解为一台设备,这个设备不提供磁盘,只是提供管理。管理什么呢?用于管理其所连接的各种品牌的存储阵列。因此,采用存储虚拟化设备,就意味着你将接受该设备所提供的数据管理和控制方式,包括数据重删、自动精简配置、自动分层存储等,所有数据管理控制技术全部被存储虚拟化设备接管。

存储虚拟化解决了异构问题,但所带来的问题是:存储虚拟化会将原有的阵列仅仅视为磁盘,原有阵列的高级管理功能会被放弃,如果你熟悉并习惯使用其中的一些功能,采用存储虚拟化之后,你需要被迫放弃这些功能,转而熟悉存储虚拟化设备所提供的管理方式。

采用存储虚拟化有利有弊。好处在于解决了异构阵列的问题,存储管理更加简单;但不利之处在于,原有阵列的高级管理功能被放弃。

软件定义存储更进一步

有人将软件定义存储视为存储虚拟化的“马甲”,这不奇怪,二者的目标都是简化管理。但从管理的对象来说,软件定义存储显然超越了存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管理的目标阵列,而软件定义存储管理的对象是一切能够提供存储的设备,其中包括阵列,更包括x86服务器磁盘。

所谓超融合管理架构,指的是Google、Facebook和Amazon等少数互联网巨头所采用的计算架构。在数据存储的方式上,它们不会采用阵列,因为阵列相比过于昂贵,它们多利用x86服务器磁盘的存储能力,借助自主研发的软件对于数据存储、管理和安全提供控制和管理。这些巨头的软件不对外开放。

但这种超融合管理架构的思想被外界所接受,因此在市场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大量的软件定义存储的产品,其中既包括Nutanix、Promise、Nexenta、Maxta、ProphetStor以及达沃时代、天玑等新锐厂商,也包括IBM、惠普、Dell、EMC、VMware这样的IT巨头,它们或者通过收购,或者通过合作,均深入到这个市场。

华为所提出的融合数据管理也在此之列,但华为不称其为软件定义存储,而是存储操作系统的概念,华为通过OceanStor OS,配合OceanStor DJ对于底层的海量存储、大数据存储、高端存储、中低端存储和固态存储进行管理,并对上层的应用进行感知,根据应用的需求灵活调配和管理存储。但在我看来,OceanStor OS+OceanStor DJ也是一种软件定义存储。

如何辨别和选择

尽管着眼点和侧重点稍有不同,但软件定义存储目标只有一个,降低成本和提高灵活性。也就是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应该说这是一个理想,但在现实面前,有时候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与高端阵列相比,软件定义存储成本和灵活性是增加了,但这也是以牺牲性能和可靠性为前提的,因此有人将软件定义存储定位在中端存储,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有业内专家指出,又要保持高性能、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又要低成本,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存在就是合理,需要用户根据情况加以选择。超融合架构适合Google、Facebook、Amazon,但不意味着这样架构也适合其他的应用。

对于各种软件定义存储方案,如何进行辨别和选择。为此,记者也请教了业内的专家。他建议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个是可靠性和稳定性,这需要用户了解各种方案在数据存储、保护和安全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从中用户就可以了解到其是否适合用户的应用类型。第二要考虑灵活性,包括部署的灵活性,对于环境的要求;第三就是可扩展性,要了解软件的上限。好的管理软件会在能力上限上有很多的区别。这些都需要用户认真选择和把握。

小结

软件定义存储是一种潮流,更是一种趋势,但即便如此,软件定义存储不会横扫阵列等存储方式,它也有自己的局限和适用的范围,对此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软件定义存储的出现,再了用户更多选择的同时,也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困扰,需要用户掌握更多的技巧和能力。与此同时,软件定义存储也需要更多成功案例来固化和验证。套用一句俗话:软件定义存储,无论对于厂商还是用户,都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软件定义存储是一种数据存储方式,所有存储相关的控制工作都放置在相对于物理存储硬件的外部软件中。这个软件不是作为存储设备中的固件,而是在一个服务器上或者作为操作系统(OS)或hypervisor的一部分。

软件定义存储作为一个行业发展趋势,与软件定义网络(SDN)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颇为相似。软件定义存储可以保证系统的存储访问能在一个精准的水平上更灵活地管理。软件定义存储是将软件从硬件存储中抽象出来的,这也意味着它可以变成一个不受物理系统限制的共享池,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存储也可以通过软件和管理进行部署和供应,其管理程序可以通过基于策略的自动化管理来进一步简化。

软件定义存储?vs.传统存储架构

很多厂商声称自己进入了软件定义存储领域。虽然没有官方的定义,但软件定义存储就是将存储硬件中的典型的存储控制器功能抽出来放到软件上。这些功能包括卷管理、RAID、数据保护、快照和复制等。软件定义存储允许用户不必从特定厂商采购存储控制器硬件如硬盘、闪存等存储介质。并且,如果存储控制器功能被抽离出来,该功能就可以放在基础架构的任何一部分。它可以运行在特定的硬件上,在hypervisor内部,或者与虚机并行,形成真正的融合架构。

那么,软件定义存储的哪些功能是我们不能从传统存储中获得的?就大多数情况而言,软件定义存储力求与传统的存储系统提供相同的功能。不同的是抽象出来的功能能够提供以下两方面的关键能力:

首先,存储控制器功能可以运行在任何类型的服务器硬件上。这意味着存储系统可以使用标准硬盘创建于标准硬件之外。这使得存储系统的采购和实施更像是成套购买,也意味着系统实施和管理需要更多的技能和时间。这些投入无疑也会大大减少采购的花销。

另外,存储控制器可以放置在任何位置。换句话说,它并不需要放置到特定的硬件中。当前的趋势是将软件的存储控制器放置在虚拟服务器架构中,借用架构中主机的计算能力。这样做可以大幅削减费用,同时创建了一个更加简单的可扩展架构。如果每次架构中增加一台主机就增加一个虚拟存储控制器的话,存储的处理能力和空间就会随服务器的增加获得扩展。

相对传统存储来说,大幅降低成本并与现有的虚拟架构紧密结合是软件定义存储的最主要优势。对于很多数据中心来说,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此同时IT人员也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

软件定义存储对企业用户的意义

很多企业用户开始期待软件定义存储带来的价值。一些传统IT厂商如NetApp、惠普、EMC、IBM等也已经开始提供软件定义存储的相关功能。对于用户来说,软件定义存储的最大意义就是将软件从硬件中剥离出来。软件定义存储使得配置更加灵活,可以采用相关的应用平台来降低硬件成本。

但就目前而言,软件定义存储正处在发展阶段,很多软件定义存储架构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技术,这也是目前很多软件堆栈产品限制性很多并且只能支持一小部分硬件的缘故。

关键字:存储虚拟化马甲共享池

本文摘自:比特网

x 软件定义存储不是谁的“马甲”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虚拟化存储虚拟化 → 正文

软件定义存储不是谁的“马甲”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2-04 18:12:43 本文摘自:比特网

软件定义存储(Software-defined?storage,SDS)很流行,但软件定义存储并没有准确的官方定义。在很多人看来,软件定义不过是存储虚拟化的马甲,实际上不仅是存储虚拟化,所谓超融合架构,融合数据管理,包括ServerSAN等,与软件定义存储大同小异。

从存储虚拟化说起

对于存储虚拟化,有些试图通过所熟悉的服务器虚拟化加以理解。众所周知,服务器虚拟化是把物理机虚拟化虚拟机,以此来提高服务器计算资源的利用率。那么存储虚拟化是不是把一个物理磁盘虚拟化为多个虚拟盘呢?如此套用过于直接。

但从所追求目标看,二者的目标还是一致的,既都为提升资源利用率。其中服务器虚拟化提高的是计算资源,而存储虚拟化提高的是存储资源。但在手段上还是有所不同。服务器是借助虚拟机,但存储虚拟化主要针对阵列的异构问题。

简单理解,可以将存储虚拟化理解为一台设备,这个设备不提供磁盘,只是提供管理。管理什么呢?用于管理其所连接的各种品牌的存储阵列。因此,采用存储虚拟化设备,就意味着你将接受该设备所提供的数据管理和控制方式,包括数据重删、自动精简配置、自动分层存储等,所有数据管理控制技术全部被存储虚拟化设备接管。

存储虚拟化解决了异构问题,但所带来的问题是:存储虚拟化会将原有的阵列仅仅视为磁盘,原有阵列的高级管理功能会被放弃,如果你熟悉并习惯使用其中的一些功能,采用存储虚拟化之后,你需要被迫放弃这些功能,转而熟悉存储虚拟化设备所提供的管理方式。

采用存储虚拟化有利有弊。好处在于解决了异构阵列的问题,存储管理更加简单;但不利之处在于,原有阵列的高级管理功能被放弃。

软件定义存储更进一步

有人将软件定义存储视为存储虚拟化的“马甲”,这不奇怪,二者的目标都是简化管理。但从管理的对象来说,软件定义存储显然超越了存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管理的目标阵列,而软件定义存储管理的对象是一切能够提供存储的设备,其中包括阵列,更包括x86服务器磁盘。

所谓超融合管理架构,指的是Google、Facebook和Amazon等少数互联网巨头所采用的计算架构。在数据存储的方式上,它们不会采用阵列,因为阵列相比过于昂贵,它们多利用x86服务器磁盘的存储能力,借助自主研发的软件对于数据存储、管理和安全提供控制和管理。这些巨头的软件不对外开放。

但这种超融合管理架构的思想被外界所接受,因此在市场上我们就可以看到大量的软件定义存储的产品,其中既包括Nutanix、Promise、Nexenta、Maxta、ProphetStor以及达沃时代、天玑等新锐厂商,也包括IBM、惠普、Dell、EMC、VMware这样的IT巨头,它们或者通过收购,或者通过合作,均深入到这个市场。

华为所提出的融合数据管理也在此之列,但华为不称其为软件定义存储,而是存储操作系统的概念,华为通过OceanStor OS,配合OceanStor DJ对于底层的海量存储、大数据存储、高端存储、中低端存储和固态存储进行管理,并对上层的应用进行感知,根据应用的需求灵活调配和管理存储。但在我看来,OceanStor OS+OceanStor DJ也是一种软件定义存储。

如何辨别和选择

尽管着眼点和侧重点稍有不同,但软件定义存储目标只有一个,降低成本和提高灵活性。也就是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应该说这是一个理想,但在现实面前,有时候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与高端阵列相比,软件定义存储成本和灵活性是增加了,但这也是以牺牲性能和可靠性为前提的,因此有人将软件定义存储定位在中端存储,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有业内专家指出,又要保持高性能、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又要低成本,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谓存在就是合理,需要用户根据情况加以选择。超融合架构适合Google、Facebook、Amazon,但不意味着这样架构也适合其他的应用。

对于各种软件定义存储方案,如何进行辨别和选择。为此,记者也请教了业内的专家。他建议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个是可靠性和稳定性,这需要用户了解各种方案在数据存储、保护和安全方面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从中用户就可以了解到其是否适合用户的应用类型。第二要考虑灵活性,包括部署的灵活性,对于环境的要求;第三就是可扩展性,要了解软件的上限。好的管理软件会在能力上限上有很多的区别。这些都需要用户认真选择和把握。

小结

软件定义存储是一种潮流,更是一种趋势,但即便如此,软件定义存储不会横扫阵列等存储方式,它也有自己的局限和适用的范围,对此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软件定义存储的出现,再了用户更多选择的同时,也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困扰,需要用户掌握更多的技巧和能力。与此同时,软件定义存储也需要更多成功案例来固化和验证。套用一句俗话:软件定义存储,无论对于厂商还是用户,都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软件定义存储是一种数据存储方式,所有存储相关的控制工作都放置在相对于物理存储硬件的外部软件中。这个软件不是作为存储设备中的固件,而是在一个服务器上或者作为操作系统(OS)或hypervisor的一部分。

软件定义存储作为一个行业发展趋势,与软件定义网络(SDN)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颇为相似。软件定义存储可以保证系统的存储访问能在一个精准的水平上更灵活地管理。软件定义存储是将软件从硬件存储中抽象出来的,这也意味着它可以变成一个不受物理系统限制的共享池,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存储也可以通过软件和管理进行部署和供应,其管理程序可以通过基于策略的自动化管理来进一步简化。

软件定义存储?vs.传统存储架构

很多厂商声称自己进入了软件定义存储领域。虽然没有官方的定义,但软件定义存储就是将存储硬件中的典型的存储控制器功能抽出来放到软件上。这些功能包括卷管理、RAID、数据保护、快照和复制等。软件定义存储允许用户不必从特定厂商采购存储控制器硬件如硬盘、闪存等存储介质。并且,如果存储控制器功能被抽离出来,该功能就可以放在基础架构的任何一部分。它可以运行在特定的硬件上,在hypervisor内部,或者与虚机并行,形成真正的融合架构。

那么,软件定义存储的哪些功能是我们不能从传统存储中获得的?就大多数情况而言,软件定义存储力求与传统的存储系统提供相同的功能。不同的是抽象出来的功能能够提供以下两方面的关键能力:

首先,存储控制器功能可以运行在任何类型的服务器硬件上。这意味着存储系统可以使用标准硬盘创建于标准硬件之外。这使得存储系统的采购和实施更像是成套购买,也意味着系统实施和管理需要更多的技能和时间。这些投入无疑也会大大减少采购的花销。

另外,存储控制器可以放置在任何位置。换句话说,它并不需要放置到特定的硬件中。当前的趋势是将软件的存储控制器放置在虚拟服务器架构中,借用架构中主机的计算能力。这样做可以大幅削减费用,同时创建了一个更加简单的可扩展架构。如果每次架构中增加一台主机就增加一个虚拟存储控制器的话,存储的处理能力和空间就会随服务器的增加获得扩展。

相对传统存储来说,大幅降低成本并与现有的虚拟架构紧密结合是软件定义存储的最主要优势。对于很多数据中心来说,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此同时IT人员也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

软件定义存储对企业用户的意义

很多企业用户开始期待软件定义存储带来的价值。一些传统IT厂商如NetApp、惠普、EMC、IBM等也已经开始提供软件定义存储的相关功能。对于用户来说,软件定义存储的最大意义就是将软件从硬件中剥离出来。软件定义存储使得配置更加灵活,可以采用相关的应用平台来降低硬件成本。

但就目前而言,软件定义存储正处在发展阶段,很多软件定义存储架构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技术,这也是目前很多软件堆栈产品限制性很多并且只能支持一小部分硬件的缘故。

关键字:存储虚拟化马甲共享池

本文摘自:比特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