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IP语音行业动态 → 正文

手机IM 谁动了谁的奶酪

责任编辑:FLORA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10-10 12:51:11 本文摘自:互联网周刊

国内类Kik应用的迅猛发展,给手机IM领域带来新的变数。

微信、米聊、推信、飞聊……国内类Kik应用层出不穷。号称“短信杀手”的类Kik应用打着“免费、省流量”的旗号,攻城略地,据悉,腾讯微信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500万,而小米科技的米聊也俘获了500万的用户。

手机IM领域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电信运营商都希望在此领域有所作为,腾讯的手机QQ和中国移动的飞信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类Kik应用以其独有的语音对讲功能,成为年青一代的新宠。

看似陷入混战的类Kik应用有怎样的生长逻辑?谁会成为统治者,谁又会被淘汰出局?在这场战争中,谁又动了谁的奶酪?

腾讯:主动应战

相对于手机QQ,类Kik应用占用的内存更小,界面更简便,且具备语音对讲的功能,因此对腾讯也造成了冲击。所以,在类Kik应用出现之后,腾讯迅速跟进,推出了微信功能,意图占领市场先机,扼杀其他竞争对手。

如果单纯从类Kik应用本身来看,腾讯的微信与小米科技的米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微信作为腾讯整个业务体系的一员,与其他功能的绑定或互动都能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因此,腾讯微信的用户迅速达到1500万,远超米聊。

腾讯真正的竞争对手是电信运营商,后者凭借免流量费的优势,很可能后来居上,超越腾讯的微信。其他的类Kik应用,如米聊,推信等,还无法对电信运营商构成威胁,但是腾讯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因此在类Kik应用上,真正的主角是腾讯和电信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移动。

电信运营商:积极“搅局”

在国内类Kik应用出现之初,很多人都担心其会被电信运营商封杀,就像Skype这种网络电话一样。甚至有传言表示,某些地区的类Kik应用已经被电信运营商“和谐”,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电信运营商并没有完全封杀此类应用,而是像遭遇手机QQ挑战时的反应一样,即跟风推出相似应用,进行“搅局”。

虽是无奈之举,电信运营商此举还是有相当的杀伤力。类Kik应用的门槛不高,电信运营商跟进难度不大,而且利用自身在终端、用户规模、数据管道上的优势,电信运营商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获得非常可观的产业链资源,并且将此项应用推向手机用户。而电信运营商并不打算借此拔得头筹,只要搅乱市场,将类Kik应用扼杀于“摇篮”之中即可。

不过类Kik应用确实能帮助电信运营商留住用户,提高用户粘性。而且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电信运营商越来越重视数据业务的开发,并推出了多种多样的数据业务。中国移动可以将飞聊与众多其他数据类应用整合在一起,获得与腾讯类似的优势,即整体业务优势,而非米聊那样只有单独某项优势。

关键字:电信运营商Kik

本文摘自:互联网周刊

x 手机IM 谁动了谁的奶酪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IP语音行业动态 → 正文

手机IM 谁动了谁的奶酪

责任编辑:FLORA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1-10-10 12:51:11 本文摘自:互联网周刊

国内类Kik应用的迅猛发展,给手机IM领域带来新的变数。

微信、米聊、推信、飞聊……国内类Kik应用层出不穷。号称“短信杀手”的类Kik应用打着“免费、省流量”的旗号,攻城略地,据悉,腾讯微信的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500万,而小米科技的米聊也俘获了500万的用户。

手机IM领域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电信运营商都希望在此领域有所作为,腾讯的手机QQ和中国移动的飞信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类Kik应用以其独有的语音对讲功能,成为年青一代的新宠。

看似陷入混战的类Kik应用有怎样的生长逻辑?谁会成为统治者,谁又会被淘汰出局?在这场战争中,谁又动了谁的奶酪?

腾讯:主动应战

相对于手机QQ,类Kik应用占用的内存更小,界面更简便,且具备语音对讲的功能,因此对腾讯也造成了冲击。所以,在类Kik应用出现之后,腾讯迅速跟进,推出了微信功能,意图占领市场先机,扼杀其他竞争对手。

如果单纯从类Kik应用本身来看,腾讯的微信与小米科技的米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微信作为腾讯整个业务体系的一员,与其他功能的绑定或互动都能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方便。因此,腾讯微信的用户迅速达到1500万,远超米聊。

腾讯真正的竞争对手是电信运营商,后者凭借免流量费的优势,很可能后来居上,超越腾讯的微信。其他的类Kik应用,如米聊,推信等,还无法对电信运营商构成威胁,但是腾讯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因此在类Kik应用上,真正的主角是腾讯和电信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移动。

电信运营商:积极“搅局”

在国内类Kik应用出现之初,很多人都担心其会被电信运营商封杀,就像Skype这种网络电话一样。甚至有传言表示,某些地区的类Kik应用已经被电信运营商“和谐”,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电信运营商并没有完全封杀此类应用,而是像遭遇手机QQ挑战时的反应一样,即跟风推出相似应用,进行“搅局”。

虽是无奈之举,电信运营商此举还是有相当的杀伤力。类Kik应用的门槛不高,电信运营商跟进难度不大,而且利用自身在终端、用户规模、数据管道上的优势,电信运营商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获得非常可观的产业链资源,并且将此项应用推向手机用户。而电信运营商并不打算借此拔得头筹,只要搅乱市场,将类Kik应用扼杀于“摇篮”之中即可。

不过类Kik应用确实能帮助电信运营商留住用户,提高用户粘性。而且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电信运营商越来越重视数据业务的开发,并推出了多种多样的数据业务。中国移动可以将飞聊与众多其他数据类应用整合在一起,获得与腾讯类似的优势,即整体业务优势,而非米聊那样只有单独某项优势。

关键字:电信运营商Kik

本文摘自:互联网周刊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