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无线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无线城市发展制约要素分析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张玉波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27 11:32:00 本文摘自:CCTIME飞象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张玉波

所谓“无线城市”,是指利用多种无线通信和接入技术,包括2G、3G、4G和WiFi等,构建一张多层次、全覆盖、宽带、泛在、集成、融合的信息网络,为整个城市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线网络接入,使用户可根据应用和场景自由切换,方便地接入互联网,从而为城市居民构建一个能够便捷、安全、迅速接入信息世界的通道,使之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消费、获取所需的信息服务,它是所有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应用的基础;同时,无线城市也是一张融合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最新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的信息应用和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聚合大量信息内容和应用,为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学习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提供便利,为企业开张、销售、宣传、管理等方面提供工具,为政府政务公开与监督、城市管理与安全等各方面提供有益帮助和支撑。

在中国,由于频段资源限制经营以及通信管理等诸多原因,2G、3G、4G网络只能由运营商建设,并由其运营和获取盈利。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无线城市,就是基于WiFi技术构建的公众网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手机上网用户也随之迅速增长。据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网民手机上网超越传统PC上网。可见,网民对移动网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无线城市在城市信息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城市信息化的新名片。在国际上,也有类似的提法,“继水、电、气、交通之后,无线城市将成为现代城市的‘第五公用基础设施’”。

自2009年,我国启动了无线城市公众WiFi网络的发展计划。自此,中国无线城市进入高速发展期,电信运营商是无线城市建设的主力。进入2012年后,无线城市建设进一步加速,政府、运营商以及设备商等,都投入了极高的热情。然后,直至今日,尚无公开的数据显示中国无线城市WiFi网络的持续运营状况到底如何?达到了什么水平?

通过对一些无线城市的进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无线城市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并且这些因素相互制约会持续影响无线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及其价值体现。

首先,政府作为无线城市的主导力量,在推动无线城市发展过程中,付出的不少,可收效不大。无线城市WiFi项目招标多由政府发起,政府买单、运营商建设,在公共区域部署。这样就形成了类似“政府购买、企业建设、企业运营、公众开放”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参与建设,通常由运营商完成建设并运营。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从管理角度,政府对网络运营状况难以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从运营角度,无线城市的服务质量和品牌建设几乎没有。

其次,作为无线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电信运营商是制约因素的重心。一方面,运营商希望积极发展WiFi策略,原因是建设成本低,获取用户成本也低,并且可商业化运营的机会很多。然而,受4G政策发展策略的影响,在2012年之前,运营商大举建设公众WiFi网络,之后建设动力明显不足,并引发了整个产业链的变化,直接导致无线城市的运营效果不理想、商业化程度不高、商业转换方式过于简单等问题。

此外,在整个产业链中,还有重要的一环,那就是设备运营商。设备运营商也是很大的一个制约因素。设备运营商在运营商标准级别WiFi设备开发中,考虑到自身利益,多采用比较封闭的方式进行设备开发,这导致运营管理所需的互联互通无法很好实现,成为制约运营商发展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运营商的战略变动也给设备商的经营带来困难,使之面临被市场淘汰出局的窘境。

综上所述,在无线城市建设期有诸多有利的推动因素,但在无线城市运营期,因各方的局限性,往往导致无线城市运营陷于窘境,初期设定的价值大打折扣,无法充分体现。未来,在无线城市运营和服务提供过程中,为了切实体现无线城市的建设初衷和运营目标,必须有效整合这些力量,必须借助专业的运营公司来持续规划、建设和运营之。

是到了政府和运营商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该如何更好地“经营”无线城市的时候了!

关键字:无线城市要素分析

本文摘自:CCTIME飞象网

x 中国无线城市发展制约要素分析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无线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无线城市发展制约要素分析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张玉波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27 11:32:00 本文摘自:CCTIME飞象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张玉波

所谓“无线城市”,是指利用多种无线通信和接入技术,包括2G、3G、4G和WiFi等,构建一张多层次、全覆盖、宽带、泛在、集成、融合的信息网络,为整个城市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无线网络接入,使用户可根据应用和场景自由切换,方便地接入互联网,从而为城市居民构建一个能够便捷、安全、迅速接入信息世界的通道,使之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消费、获取所需的信息服务,它是所有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应用的基础;同时,无线城市也是一张融合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最新信息通信网络技术的信息应用和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聚合大量信息内容和应用,为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学习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提供便利,为企业开张、销售、宣传、管理等方面提供工具,为政府政务公开与监督、城市管理与安全等各方面提供有益帮助和支撑。

在中国,由于频段资源限制经营以及通信管理等诸多原因,2G、3G、4G网络只能由运营商建设,并由其运营和获取盈利。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无线城市,就是基于WiFi技术构建的公众网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手机上网用户也随之迅速增长。据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网民手机上网超越传统PC上网。可见,网民对移动网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无线城市在城市信息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城市信息化的新名片。在国际上,也有类似的提法,“继水、电、气、交通之后,无线城市将成为现代城市的‘第五公用基础设施’”。

自2009年,我国启动了无线城市公众WiFi网络的发展计划。自此,中国无线城市进入高速发展期,电信运营商是无线城市建设的主力。进入2012年后,无线城市建设进一步加速,政府、运营商以及设备商等,都投入了极高的热情。然后,直至今日,尚无公开的数据显示中国无线城市WiFi网络的持续运营状况到底如何?达到了什么水平?

通过对一些无线城市的进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中国无线城市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并且这些因素相互制约会持续影响无线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及其价值体现。

首先,政府作为无线城市的主导力量,在推动无线城市发展过程中,付出的不少,可收效不大。无线城市WiFi项目招标多由政府发起,政府买单、运营商建设,在公共区域部署。这样就形成了类似“政府购买、企业建设、企业运营、公众开放”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参与建设,通常由运营商完成建设并运营。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从管理角度,政府对网络运营状况难以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从运营角度,无线城市的服务质量和品牌建设几乎没有。

其次,作为无线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电信运营商是制约因素的重心。一方面,运营商希望积极发展WiFi策略,原因是建设成本低,获取用户成本也低,并且可商业化运营的机会很多。然而,受4G政策发展策略的影响,在2012年之前,运营商大举建设公众WiFi网络,之后建设动力明显不足,并引发了整个产业链的变化,直接导致无线城市的运营效果不理想、商业化程度不高、商业转换方式过于简单等问题。

此外,在整个产业链中,还有重要的一环,那就是设备运营商。设备运营商也是很大的一个制约因素。设备运营商在运营商标准级别WiFi设备开发中,考虑到自身利益,多采用比较封闭的方式进行设备开发,这导致运营管理所需的互联互通无法很好实现,成为制约运营商发展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运营商的战略变动也给设备商的经营带来困难,使之面临被市场淘汰出局的窘境。

综上所述,在无线城市建设期有诸多有利的推动因素,但在无线城市运营期,因各方的局限性,往往导致无线城市运营陷于窘境,初期设定的价值大打折扣,无法充分体现。未来,在无线城市运营和服务提供过程中,为了切实体现无线城市的建设初衷和运营目标,必须有效整合这些力量,必须借助专业的运营公司来持续规划、建设和运营之。

是到了政府和运营商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该如何更好地“经营”无线城市的时候了!

关键字:无线城市要素分析

本文摘自:CCTIME飞象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