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正文

人工智能扑面而来 用创新推动发展呼唤青年担当与智慧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18 13:26:24 本文摘自:未来网

发展人工智能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时代热词。

在今年召开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们随处都能感受到人工智能扑面而来的气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推动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机器人学科竞赛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11月16日下午,“第二届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新闻发布会暨高校人工智能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智能系统实验室主任陈震在演讲中说:“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是基础。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高校要承担起人工智能理论创新和技术应用的重任。”

北京工业大学机器人创新创业基地主任左国玉认为,“创新创业和人工智能相辅相成,如果离开了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持,创新创业就是空中楼阁。”

不过,专家指出,目前的人工智能还面临“有计算没有算计,有专长没有通长,有智商没有情商”的问题。

那么,高校如何利用工智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助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时代迫切需要借力人工智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未来网总编辑万兴亚在论坛致辞中指出:“数字经济时代催生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并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赋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贺信中所言,‘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成林也谈到:“人脸、指纹、支付、考勤、快递分拣、车牌识别等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引入了人工智能应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发挥人工智能重要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计算机学院多智能体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文化艺术专委会主任委员朴松昊说道。

在左国玉看来,“创新创业和人工智能相辅相成”,“我们常说的机器人三个字中如果去掉人,机器人就变成了机器,不再具备人的行为和智能属性。”

北京工业大学团队曾取得了全国挑战杯的特等奖,还两度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有何优势?“通过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将有效推动高校之间人工智能相关创新成果的交流,有效促进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应用,促成相关优秀创新作品落地。”朴松昊补充道。

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创新创业是一项慢工程,学校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其中?

举办大赛是业界公认的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式。

万兴亚表示,对大学生进行人工智能的启发式教学、创新性训练,储备、选拔和培养未来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队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经之路。

为了这个目标,未来网联合相关单位先后举办了“R_one”2017少年儿童机器人创意挑战赛和首届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在当天活动现场,与会嘉宾一起启动了第二届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记者获悉,大赛将建立“人工智能创新竞赛学术委员会”、推动AI国内学术交流、加强竞赛优秀作品落地、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孵化AI企业、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机会和向大众普及人工智能。大赛还将定期举办研讨会、工作坊以及学术大会,助力解决人工智能人才储备、基础理论与硬件等方面发展的瓶颈问题,能够加强跨学科、跨地域的学术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长足发展。

朴松昊说,举办此次高校人工智能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旨在打造国内顶尖的人工智能竞赛学术交流平台,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体育、住房、交通、助残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陈震表示,未来,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将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支持力度,让更多的有理想、有创意、有热情、有行动的优秀学子参与人工智能创新与应用的大潮中,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做好人才储备,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发展做好基础人才培育,为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做好铺路石。

在创新创业中服务社会 体现青年学生的担当与责任

如何利用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的契机,推动青年一代投身人工智能研究和创新创业教育?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服务社会?

陈震说:“首先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学校也要有创新体系来支撑这种兴趣,让参与的学生可以修学分和第二学位;当然,这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

带领学生团队收获多项创新大赛大奖的北京工业大学如何培养创新潜质的学生?

左国玉分享了他们学校的成功经验,包括构建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搭建跨学科平台,聚集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不同特质进行培养。

陈震坦陈,在清华开技术创新辅修专业并不容易,想要吸引学生来参加往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学生的时间在清华来讲就是‘唐僧肉’,每个老师都想抢。”陈震的这种说法得到了论坛其他嘉宾的一致认同。

朴松昊表示,夏天他经常给创新团队学生每天送西瓜,买冰棍;陈震则给学生订盒饭,购买无人机、吸尘器、机器人等材料供学生拆解,积累直接经验。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学君说:“高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学科竞赛是载体,能够把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和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在一起。”

陈震表示,学生的创新创业过程,从作品到产品有很长的路要走,老师要指导学生们通过不断打磨自己的作品,提升科技创新思维的认识,不断完善。

“我们学校以学科竞赛为纽带,培养创新人才,重点是把学生推向社会,旨在引导学生们参与社会服务,体验社会责任,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到走向社会比在竞赛中获奖更重要。”刘学君补充道。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与会嘉宾希望当代中国大学生不负所托,开拓进取,用先进科技引领未来.

关键字:发展智能

本文摘自:未来网

x 人工智能扑面而来 用创新推动发展呼唤青年担当与智慧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正文

人工智能扑面而来 用创新推动发展呼唤青年担当与智慧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1-18 13:26:24 本文摘自:未来网

发展人工智能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时代热词。

在今年召开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们随处都能感受到人工智能扑面而来的气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推动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机器人学科竞赛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11月16日下午,“第二届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新闻发布会暨高校人工智能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智能系统实验室主任陈震在演讲中说:“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是基础。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高校要承担起人工智能理论创新和技术应用的重任。”

北京工业大学机器人创新创业基地主任左国玉认为,“创新创业和人工智能相辅相成,如果离开了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持,创新创业就是空中楼阁。”

不过,专家指出,目前的人工智能还面临“有计算没有算计,有专长没有通长,有智商没有情商”的问题。

那么,高校如何利用工智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助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时代迫切需要借力人工智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未来网总编辑万兴亚在论坛致辞中指出:“数字经济时代催生的人工智能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并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赋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贺信中所言,‘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成林也谈到:“人脸、指纹、支付、考勤、快递分拣、车牌识别等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引入了人工智能应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发挥人工智能重要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计算机学院多智能体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人文化艺术专委会主任委员朴松昊说道。

在左国玉看来,“创新创业和人工智能相辅相成”,“我们常说的机器人三个字中如果去掉人,机器人就变成了机器,不再具备人的行为和智能属性。”

北京工业大学团队曾取得了全国挑战杯的特等奖,还两度荣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有何优势?“通过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将有效推动高校之间人工智能相关创新成果的交流,有效促进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应用,促成相关优秀创新作品落地。”朴松昊补充道。

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为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创新创业是一项慢工程,学校如何引导学生投入其中?

举办大赛是业界公认的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式。

万兴亚表示,对大学生进行人工智能的启发式教学、创新性训练,储备、选拔和培养未来人工智能领域创新人才队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经之路。

为了这个目标,未来网联合相关单位先后举办了“R_one”2017少年儿童机器人创意挑战赛和首届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在当天活动现场,与会嘉宾一起启动了第二届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记者获悉,大赛将建立“人工智能创新竞赛学术委员会”、推动AI国内学术交流、加强竞赛优秀作品落地、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孵化AI企业、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机会和向大众普及人工智能。大赛还将定期举办研讨会、工作坊以及学术大会,助力解决人工智能人才储备、基础理论与硬件等方面发展的瓶颈问题,能够加强跨学科、跨地域的学术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长足发展。

朴松昊说,举办此次高校人工智能应用与发展高峰论坛旨在打造国内顶尖的人工智能竞赛学术交流平台,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体育、住房、交通、助残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陈震表示,未来,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将加大对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支持力度,让更多的有理想、有创意、有热情、有行动的优秀学子参与人工智能创新与应用的大潮中,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做好人才储备,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发展做好基础人才培育,为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做好铺路石。

在创新创业中服务社会 体现青年学生的担当与责任

如何利用高校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的契机,推动青年一代投身人工智能研究和创新创业教育?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服务社会?

陈震说:“首先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学校也要有创新体系来支撑这种兴趣,让参与的学生可以修学分和第二学位;当然,这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

带领学生团队收获多项创新大赛大奖的北京工业大学如何培养创新潜质的学生?

左国玉分享了他们学校的成功经验,包括构建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搭建跨学科平台,聚集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不同特质进行培养。

陈震坦陈,在清华开技术创新辅修专业并不容易,想要吸引学生来参加往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学生的时间在清华来讲就是‘唐僧肉’,每个老师都想抢。”陈震的这种说法得到了论坛其他嘉宾的一致认同。

朴松昊表示,夏天他经常给创新团队学生每天送西瓜,买冰棍;陈震则给学生订盒饭,购买无人机、吸尘器、机器人等材料供学生拆解,积累直接经验。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学君说:“高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学科竞赛是载体,能够把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和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在一起。”

陈震表示,学生的创新创业过程,从作品到产品有很长的路要走,老师要指导学生们通过不断打磨自己的作品,提升科技创新思维的认识,不断完善。

“我们学校以学科竞赛为纽带,培养创新人才,重点是把学生推向社会,旨在引导学生们参与社会服务,体验社会责任,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到走向社会比在竞赛中获奖更重要。”刘学君补充道。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与会嘉宾希望当代中国大学生不负所托,开拓进取,用先进科技引领未来.

关键字:发展智能

本文摘自:未来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