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芯片厂商专区 → 正文

高通强势姿态和授权模式受诟病

责任编辑:editor01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8-04 14:23:30 本文摘自:华夏时报

在3G时代,高通几乎成为所有通信企业的梦魇,从美标CDMA到欧标WCDMA概莫能外,但凡开发相关网络和产品,都需要给高通交一笔“过路费”;该公司总部甚至有一座标志性的“专利墙”,上面密布着高通获得的各式专利证书,数量高达1400多件,震慑力十足,而这还只是高通上万件专利的一部分而已。

“全球3G的技术都绕不开高通。”高通公司曾如此豪言。

对中国市场而言,从CDMA到3G,乃至蓄势待发的4G-LTE,高通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其强势姿态和专利授权模式,却一直备受业内诟病,这也成为去年底,发改委对其发起反垄断调查的导火索之一。

随着4G时代到来,中国企业在拥有专利、技术、市场、法律等全方位博弈方式,尤其是反垄断契机下,能否突破高通的“专利墙”?

缘起CDMA

高通首次进入中国,是因为CDMA。

2001年前后,作为入世(WTO)条件之一,CDMA网络开始在中国落地建设,负责建设运营的是中国联通,加上之前已投入建设运营的GSM网络,联通实际上一直承担着两张网络的运营,甚至“双手互搏”,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08年电信重组。

由于CDMA网络主要在美国成熟商用,而高通又是最核心芯片和专利商之一,因此在CDMA建设运营中,高通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而对于CDMA引进,中国原则是“技贸结合,以市场换技术”。

2000年2月,联通与高通正式签订了知识产权框架协议,确定了中国厂商使用高通知识产权的原则和程序。自此,高通逐步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无线市场的地位。

当时的框架协议,联通实际上是代表国内生产厂商与高通进行谈判的。在CDMA网络建设同时,中国企业在得到政府CDMA用户终端或系统设备生产许可后,可以按照此框架协议确定原则和程序,较快地与高通签署具体协议,并享有协议给予中国企业优惠待遇,在国内生产和销售CDMA产品,还可进行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中国被认为是“全球第二大通信市场”,欧洲又在极力布局WCDMA,美国和高通为了实现CDMA在中国落地推广,曾经承诺在专利、芯片研发、本地化生产等诸多方面,与国内产业链生产合作。与之相应,中国则支持CDMA建设。

尽管后来高通与联通成立了合资公司推广CDMA应用平台BREW,但在更为核心的芯片开发、专利授权和本地化生产等方面,高通基本上没有什么动作,当初的承诺大打折扣。

3G之殇

除了赖以发家的CDMA及其演进网络,3G时代到来之后,高通将触角伸向更远。

“我们进入中国不是跟当地公司竞争,而是帮助他们,他们的成功也就是我们的成功。”2006年,时任高通董事长兼CEO的保罗·雅各布访华,为了分羹TD市场,向中国产业界释放了如此这般的信号。

但高通表面“蜜语”背后,却是中国对高通3G谈判屡屡受挫。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中国寻求3G制式之一的WCDMA专利谈判,高通也都从中作梗。

2005年期间,中国与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在WCDMA谈判上取得进展,也达成了某种默契,上述厂商同意一定程度降低专利费用,但高通不肯接受,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关键字:高通

本文摘自:华夏时报

x 高通强势姿态和授权模式受诟病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芯片厂商专区 → 正文

高通强势姿态和授权模式受诟病

责任编辑:editor01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8-04 14:23:30 本文摘自:华夏时报

在3G时代,高通几乎成为所有通信企业的梦魇,从美标CDMA到欧标WCDMA概莫能外,但凡开发相关网络和产品,都需要给高通交一笔“过路费”;该公司总部甚至有一座标志性的“专利墙”,上面密布着高通获得的各式专利证书,数量高达1400多件,震慑力十足,而这还只是高通上万件专利的一部分而已。

“全球3G的技术都绕不开高通。”高通公司曾如此豪言。

对中国市场而言,从CDMA到3G,乃至蓄势待发的4G-LTE,高通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其强势姿态和专利授权模式,却一直备受业内诟病,这也成为去年底,发改委对其发起反垄断调查的导火索之一。

随着4G时代到来,中国企业在拥有专利、技术、市场、法律等全方位博弈方式,尤其是反垄断契机下,能否突破高通的“专利墙”?

缘起CDMA

高通首次进入中国,是因为CDMA。

2001年前后,作为入世(WTO)条件之一,CDMA网络开始在中国落地建设,负责建设运营的是中国联通,加上之前已投入建设运营的GSM网络,联通实际上一直承担着两张网络的运营,甚至“双手互搏”,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08年电信重组。

由于CDMA网络主要在美国成熟商用,而高通又是最核心芯片和专利商之一,因此在CDMA建设运营中,高通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而对于CDMA引进,中国原则是“技贸结合,以市场换技术”。

2000年2月,联通与高通正式签订了知识产权框架协议,确定了中国厂商使用高通知识产权的原则和程序。自此,高通逐步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无线市场的地位。

当时的框架协议,联通实际上是代表国内生产厂商与高通进行谈判的。在CDMA网络建设同时,中国企业在得到政府CDMA用户终端或系统设备生产许可后,可以按照此框架协议确定原则和程序,较快地与高通签署具体协议,并享有协议给予中国企业优惠待遇,在国内生产和销售CDMA产品,还可进行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中国被认为是“全球第二大通信市场”,欧洲又在极力布局WCDMA,美国和高通为了实现CDMA在中国落地推广,曾经承诺在专利、芯片研发、本地化生产等诸多方面,与国内产业链生产合作。与之相应,中国则支持CDMA建设。

尽管后来高通与联通成立了合资公司推广CDMA应用平台BREW,但在更为核心的芯片开发、专利授权和本地化生产等方面,高通基本上没有什么动作,当初的承诺大打折扣。

3G之殇

除了赖以发家的CDMA及其演进网络,3G时代到来之后,高通将触角伸向更远。

“我们进入中国不是跟当地公司竞争,而是帮助他们,他们的成功也就是我们的成功。”2006年,时任高通董事长兼CEO的保罗·雅各布访华,为了分羹TD市场,向中国产业界释放了如此这般的信号。

但高通表面“蜜语”背后,却是中国对高通3G谈判屡屡受挫。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中国寻求3G制式之一的WCDMA专利谈判,高通也都从中作梗。

2005年期间,中国与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在WCDMA谈判上取得进展,也达成了某种默契,上述厂商同意一定程度降低专利费用,但高通不肯接受,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关键字:高通

本文摘自:华夏时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