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公有云进入多元竞争格局

责任编辑:一三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3-20 09:03:05 本文摘自:网络世界

险滩急流之后,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开拓者们终于看到了一片丰饶之海。

2013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起步的第五年,公有云服务市场突破的关键之年。

在这一年里,全球两大公有云服务相继进驻,同时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公有云服务平台也陆续投入商用。在中国这一政策法规丛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遭遇诸多国情问题的市场,这样的繁荣局面来之不易。一连串冲破羁绊的行动之后,中国公有云市场开始向开放、多元化的全面竞争时代过渡。

在中国IT产业向云转型的历程中,2013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关口,同时也很可能会是区分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分界点。这一年的6月6日,微软和世纪互联联合运营的Windows Azure公有云服务,正式面向中国用户开放公众预览。半年之后的12月18日,长期领跑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的亚马逊Web服务(Amazon Web Service,以下简称为亚马逊AWS)宣布,将在2014年年初面向中国用户开放有限预览。

全球性服务商的加入仍不足以擎起公有云市场的多元竞争格局。同样是在2013年,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国联通沃云分别启动商用和外部公测,先期起步的中国移动云(大云)也低调上线。电信运营商们已经把向云服务商转型的决心化作实际的行动。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新锐力量的崛起。由三位中国本土的技术极客创立的青云(QingCloud)公有云服务脱颖而出,凭借独特的技术和极具亲和力的服务,获得众多企业和开发者的认可,顺利获得A、B两轮共2200万美元的融资。另一稍早创立的本土公有云服务UCloud也在2013年的11月获得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有人进入,也有人离开。作为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早期实践的双引擎之一,盛大云在过去的一年完成了战略上的“收缩”,抑或“撤退”。在遭遇到基础设施部署、服务运维、客户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后,这家曾经冲在市场最前线的公有云服务商,因盛大集团整体战略的调整而淡出,转向与集团内资源协作发展视频托管等业务,面向公众的公有云服务业务陷于停滞。而在相对意义上“撤退”的公有云服务商也并非只有盛大云一家。据业内人士透露,另一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公有云服务也因为所属集团战略更迭、人才流失等问题而前景堪忧。

从整体的市场发展情况看,尤其是对比私有云[注]市场,中国的公有云市场仍然处在不够成熟、且具有较高不确定性的发展阶段。这一状态还可能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在服务商构成方面,却已经呈现出异常繁荣的市场发展格局。包括大型互联网企业、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电信运营商、大型跨国企业、新创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已经深度参与其中。同时,在产业扶持、行业监管等政策性层面也已经出现了行业倾斜、包容性增加的相关迹象。经过市场参与者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公有云服务真正进入了全面竞争时代。

群雄逐鹿不确定年代

在这样的年代,成功与失败,机遇与挑战,甚至到来与离开,都会显得如此的突如其来。

相比于全球公有云[注]服务市场中亚马逊AWS一骑绝尘,其他供应商缠斗角力的格局不同,中国的公有云服务市场在发展的五年时间内一直未能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来自多方面,除去新生市场自身的多变性外,国家政策、互联网服务监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服务能力均涉及其中。而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不确定”或许将会是长期伴随中国公有云市场发展的重要特征。

刚刚过去的2013年,一大波“新势力”涌入。除了前文所提及的供应商外,华为云正式商用,世纪互联、光环新网、网宿科技、首都在线等IDC供应商通过与国际化厂商合作的方式进入公有云市场。其他的IDC服务商,包括华云、蓝汛等也在加快转型进程,推出云主机、云存储、云CDN等服务。互联网公司方面,除先期进入的阿里云、新浪SAE(SinaAppEngine)等,百度、京东、腾讯、金山、美团等企业也陆续推出了公有云服务。

如此庞大的供应商阵营瞄准的是这个不确定年代中最重要的确定性因素,即极具诱惑力的市场前景。据研究机构Gartner在2013年2月公布的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截至到2016年,大中华地区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1.3%,市场规模50亿美元。这份报告特别指出,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动态表现在全球各个地区市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亚太地区、拉丁美洲、东欧、中东和北非等新兴市场表现出了较高的增长率,但是整体市场偏小。但中国市场是一个例外,这会是一个庞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

另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公有云服务市场有望连续保持高增长的发展态势。其中,2012年市场增长率高达73%,远远高于国际市场25%的增长率,市场规模约为35亿元人民币。2013年,市场规模约为47.6亿元人民币,增速较2012年有所放缓,但仍达到了36%。

为了在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市场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公有云服务商们在2014年将展开新一轮的竞技。他们正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差异化市场中确立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为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贡献力量。无论是大型跨国企业、互联网公司、IDC、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厂商,或是新创企业,在这一年都面临着属于自己的挑战。接下来,我们尝试从大型跨国企业、数据中心厂商和新创企业的角度,聆听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前进的脉搏。

全球性公有云[注]行进中国

2013年,外资企业正式进入中国的公有云市场。截至2014年3月中旬,微软和世纪互联联合运营的Windows Azure公有云服务已经开放公众预览9个多月,但仍未发布正式版本,相关服务价格也久未公布。亚马逊AWS开放中国地区有限预览申请3个多月,但有限预览服务仍未正式上线。

与全球性公有云服务宣布入华时瞬间所掀动的市场紧张气氛相比,其在中国市场的实质性进展仍显迟缓。值得肯定的是,无论是微软还是亚马逊,在过去的一年里都为适应中国市场做出了诸多努力。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战略部总经理、微软大中华区首席云计算战略官谢恩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与世纪互联的紧密协作,Windows Azure走出了一段相当扎实的入华旅程。“在2013年,Windows Azure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同时在实际接触到中国客户后,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市场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谢恩伟说。

进入2014年,Windows Azure的市场举措有所加快。3月10日,微软与河南郑州的云和软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成为Windows Azure在华的首家“区域性合作伙伴”。3月18日,光明网宣布成为Windows Azure在中国的首家媒体云合作伙伴,光明网旗下的“在线培训”和“英语频道”已经运行在Windows Azure公有云平台。另据本文发稿前收到的最新消息显示,3月下旬,Windows Azure在中国市场或有重要进展对外公布。

亚马逊AWS方面,计划于2014年年初开始有限预览的中国区域服务将是亚马逊AWS在亚太地区的第四个区域,同时也是其全球范围内的第十个区域。与Windows Azure有所区别的是,亚马逊AWS入华选择的是多合作伙伴策略,两家持有ISP牌照的本地IDC服务商光环新网和网宿科技成为其合作伙伴。

虽然亚马逊AWS目前仍未有新动作,但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看,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运维方面的准备均超出了外界预期。亚马逊AWS的中国区域服务将采用独立的账号系统,同时中国区域与其他区域隔离。据亚马逊AWS首席云技术顾问方国伟介绍,在亚马逊AWS的全球区域布局中,已经形成了“8+1+1”的架构。即8个通用区域,1个服务美国政府的独立区域,以及1个同样隔离的中国区域。对于中国服务区域开通所要面临的挑战,亚马逊AWS已经有所准备,也具备了相关的经验。此前其在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区域服务的开通,同样经历了适应当地法律法规、市场监管等要求的过程。

鉴于谷歌GCE(Google Compute Engine)受政策影响,入华进程渐行渐远,IBM的SoftLayer有望成为下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全球性公有云服务。2013年12月,IBM已经宣布与世纪互联在高价值托管私有云[注]服务方面展开合作,将其面向高端企业客户的IaaS[注]服务——SCE+(SmartCloud Enterprise+)引入中国。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IBM提供物理基础设施资源池POD(Point Of Delivery)和服务,世纪互联将在其位于北京的数据中心内托管该POD设施。

伴随着IBM SCE+在华落地,有迹象表明,IBM SoftLayer公有云服务也有望于在短期内取得入华的实质性进展。在2013年9月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oftLayer后,IBM承诺再额外投资12亿美元扩建云计算基础设施,使SoftLayer系统覆盖未来IBM分布于全球的40个数据中心。IBM计划新建的15个数据中心将位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华盛顿特区、伦敦、日本、印度和加拿大、墨西哥城和达拉斯。此外,IBM还计划2015年在中东和非洲建设数据中心。如此宏大的数据中心全球布局,看来蓝色巨人是打算和亚马逊AWS好好地掰一掰手腕了。

整体看来,长期困扰全球性公有云服务进入中国市场的屏障基本上已经消失,除满足政策监管的要求外,数据主权、数据安全等问题也得以有效解决。国际知名公有云服务的到来,无疑将实际提升中国公有云服务的成熟度和服务质量,同时也会透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带动一部分客户“向云迁移”的实际需求。

不过,在政策管制并未完全瓦解,且利好消息基本出尽的情况下,全球性公有云服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仍面临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有业内人士认为,全球性公有云服务在进入中国后的较长时期内,可能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交付企业定制服务。而这样的局限性对中小企业市场的增量贡献相对有限,仍然难以在短期内推动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迫近爆发的临界点。

数据中心厂商来了!

在中国的公有云[注]服务商阵营中,数据中心厂商看上去是一个有些另类的群体。他们不直接掌握支撑分布式计算的核心资源,欠缺基础设施运维的经验,软件研发能力也相对薄弱。不过,对于真正想要在一个拥有广阔前景的市场中展现自我的参与者而言,这些都不是无法弥补的短板。更加重要的是,公有云服务市场中有巨大的过渡或衍生市场尚待挖掘。

2013年1月1日投入商用的华为云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表现低调,但是其支撑公有云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早在2~3年前即已展开。除去在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多个地市所部署的计算节点外,华为还在海外建立了多个数据中心,是本土公有云服务商中少见的在成立之初就定位于全球化业务模式的服务商。

虽然进行了全球布局,现阶段华为云的业务仍侧重在中国市场。华为云希望在打造全国性大云(整合全网客户及资源,统一运营,全网分配)的同时,构建区域小云(与合作伙伴帮助政府打造区域云产业)。目前,华为云向用户提供云托管、弹性计算云、对象存储服务、桌面云等服务,也可以向用户交付以行业区分的政企、游戏、电商等行业解决方案,重点面向大中型企业、政府机构、系统集成商、独立软件开发商等客户群体开展业务。

作为一家具备深厚的通信设备生产与销售业务底蕴,并且向用户交付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厂商,华为在开展云服务业务时,势必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做出取舍。我们看到,同样是在IaaS[注]领域,华为云的主攻方向基本划定为大中型企业和政府机构,而并非阿里云所擅长的小微企业。另一方面,华为云还在努力发展针对政企等行业的私有云[注]托管业务。

在云服务领域,“私有云托管”有许多类似的代名词,比如“托管云”或者“虚拟私有云”(简称为VPC),不同服务商的叫法各不相同。这一类服务通常是在云中隔离出独立安全的网络环境,以应用为单位,按需灵活组合使用物理和虚拟化的IT及IDC资源,提供带宽共享、集中限速和计费服务。这种介于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的云服务交付方式,综合了弹性计算云和传统IDC托管业务的优势,能够满足部分企业客户对云服务安全性、高性能和可扩展性方面的要求。

毫无疑问,“托管私有云”或“托管云”,抑或是VPC,对那些持有保守且乐观态度的客户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满足特殊客户群体在公有云计算[注]环境中对信息安全的严谨要求。目前,这一服务形式已经得到公有云服务商和客户的普遍认可。多家公有云服务商均向客户提供这一服务类型,并且将其作为重要的利润来源。在包括华为在内的数据中心厂商眼中,这是一个绝佳的市场切入点。

成立于2009年的汉柏科技(Opzoon,以下简称为汉柏)从数据中心架构的基础网络和应用安全产品起步,逐渐发展成为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2011年推出云计算虚拟化平台后,汉柏开始从传统的数据中心业务向云服务业务转型。汉柏科技技术中心总经理杨海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名为“汉云”的公有云服务将于2014年年内正式对外发布,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政企等行业客户群体。

“作为公有云市场上比较另类的参与者,汉柏一直在探索资源整合、跨界竞争的模式。因为我们自己拥有网络、安全和虚拟化的产品,并且通过资本合作的方式拥有了对象存储产品的核心技术。”杨海涛说。据介绍,汉柏所开发的“汉云”将以软硬件一体机和公有云平台两种模式存在。

在一体机模式中,由汉柏自主开发的PowerCube云立方融合一体机将作为载体,面向政企客户提供行业专享的云服务。该模式由汉柏与中国联通云数据公司合作运营,目前已经在内蒙古云基地、广东、重庆、天津、成都等地上线运营;另一种模式为汉柏自营模式,目前主要为一些政企客户提供定向服务,采用线下销售的方式。面向公众的线上预览模式预计会在2014年4月或5月上线。

杨海涛强调,汉云所面向的客户群体主要是政企等行业市场,其中包括了业务创新、测试、灾备、云托管,以及政策引导型项目。“工信部在2013年划定了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府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试点示范地区,鼓励地方在现有基础上建设集中统一的区域性电子政务云平台。对于数据中心厂商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进入行业云服务市场的机会。”杨海涛说。

数据中心厂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公有云市场确立自己的优势?杨海涛认为,在这个市场,很多参与者都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明显的短板。比如,电信运营商拥有管道优势,但是在中国市场,客户还具有多线互联的要求;全球性公有云服务商拥有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但是具体服务的开展却面临诸多本土化的问题;还有IDC服务商挥之不去的机架情结等等。

“汉柏的优势在于数据中心的软硬件全部实现自主研发,并且通过融合一体机的方式交付,提供虚拟化云主机、裸金属云主机、多虚一高性能集群云主机三态产品。我们在云主机原生内嵌了IPS、抗DDoS[注]、Web应用防火墙服务,并且打包定制了170余种云服务,供客户自助选用。在我们所瞄准的政企等行业市场,这种整体交付的能力与行业客户的实际应用需求相互匹配。”杨海涛说。他同时透露,目前汉柏已经在天津自建了8000个机架规模的数据中心,首期2000个机架将在2015年投入使用。

对于数据中心厂商而言,进军公有云服务市场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如何将企业原本的设备制造基因与交付云服务的业务思维相融合,同时还要解决好与其长期合作伙伴电信运营商、IDC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伴随着更多数据中心厂商试水公有云服务市场,其在这一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有望逐渐清晰。

新创企业的凌云志

活跃的公有云[注]服务市场,对于新来者而言总是充满机会。2013年,一个名叫“青云”(QingCloud)的本土公有云快速蹿红,受到了众多IT技术极客的狂热追捧。成立于2012年4月的青云在2013年3月上线了公有云服务的公测版本,同年7月实现正式商用。截至到2014年2月,青云已经拥有了超过7000名注册用户,其中付费客户的比例超过20%。

一个月前,在青云的办公室,记者采访了青云公司的创始人之一、CEO黄允松。当2014年1月完成B轮2000万美元的融资时,青云的员工还只有7个人。融资之后,新增加了一些员工,这样一来,青云的办公室显得有些狭小,用于测试的服务器机架不得不临时摆放在厨房里。黄允松计划着尽快换一间更宽敞的办公室,而无论是在创业的起步阶段,还是如今手握A、B两轮共计2200万美元的融资,他的技术信仰和目标从未改变。

“青云的目标是超越亚马逊AWS和谷歌GCE(Google Compute Engine),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公有云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黄允松说。在他眼中,公有云服务市场的霸主亚马逊AWS并非完美无缺,技术老化、设备繁多且利用率偏低、因运维时间过长导致的更新难度大、对新技术的包容性差,这些都让黄允松与他的两位创业伙伴甘泉和林源看到了超越的机会。

过去的两年间,青云成功地把握了这样的机会。在青云的服务主页上,用最简洁的方式向用户展示着这一新生代公有云的技术特性。比方说,快速获取的弹性计算能力、低价高性能的VxNet(相当于VPC功能)、秒级的资源响应速度和秒级的计费标准、高性能磁盘等。这些超越客户预期的产品性能以口碑相传的方式,为青云带来源源不断的注册客户。目前,青云的主要客户来自于互联网、制造、农业、教育、媒体等多个行业,已经有客户在青云之上运行甲骨文数据库。

在黄允松眼中,青云最大的技术魅力并不在于其优异的性能表现、友好的用户界面,抑或是精确到秒的资源响应和计费机制,而是服务平台后端“零维护”的技术能力。“零维护”代表着青云服务平台的运维并不需要人为的参与。对比动辄组建数百人运维团队的竞争对手,青云用技术创新规避了在服务运维方面的高额投入。

“零维护”的构想源自于黄允松2009年在IBM工作时所发布的一条推文,大意是说:“我想建造出一个机器人的世界,不允许人类参与其中。”离开IBM后,这条推文成了黄允松创业的最大动力。他曾这样告诉自己的创业团队:“项目的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但‘让机器人管理机器世界’的想法一定要落到实处。”

在经历了早期学院派的探索之后,青云的创业团队开始系统性地开发面向网络、计算、存储、安全、迁移、监控等任务的管理机器人。繁杂的开发过程让他们几度自我质疑,甚至打算放弃,但最终还是一次次地坚持下来。“事实证明,这并非一个不可实现的技术理想,我们的坚持最终凝聚成了青云的核心竞争力。”黄允松说。

在“零维护”的模式之下,青云没有专职的运维人员,他们的员工也很少从位于北京北部的办公室穿城而过,到位于城区西部的机房进行维护。公有云服务平台的运维工作由形形色色的管理机器人完成,从2013年3月启动公测到2014年2月,青云总共遇到了6次物理设备损坏的状况,但从未因此导致用户应用系统的宕机或系统停机。“运维工程师的工作是可以取代的。在机器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日志文档,这些都可以用于大数据[注]的分析,从而预测系统将要发生的状况。从某种程度上说,计算机的行为是100%可预测的。”黄允松说。

为了让不同种类的管理机器人更加高效地协作,青云的技术团队借鉴了P2P(Peer to Peer)对等计算的模式。在青云的系统管理架构中,没有所谓的专用管理节点,而是执行一种“选举”机制。具体来说就是,首先把执行不同任务的机器人组成一个个管理社区,在对等计算架构中,用“选举”的方法选出社区的领导者,而不是“指定”领导者。“选举”的方式既避免了系统中可能出现单一故障点的状况,同时也确保了系统动态变化的能力。

“理论上,P2P的管理模式是可以无限制地水平扩展的。通过这样的方法,青云的管理层不仅非常薄,还具有强大的自动化功能。随着计算规模的扩大,其管理优势也会被持续放大。”黄允松说。在B轮融资后,青云的计算规模进一步扩大。黄允松透露,2014年年底,青云将在北美地区设立计算节点。国内方面,青云会继续加大在硬件方面的投入,陆续在华南、华北及香港上线新的计算节点,同时严格控制团队规模。“在2015年之前,我们的员工不会超过25人。精简团队所节省下的人力成本将直接反馈给客户,客户将会享受到更加低廉的服务价格。”黄允松说。

激烈的竞争早已让中国的公有云市场泛出血色,不直接掌握带宽、机房基础设施的青云将如何继续自己的成长之路呢?黄允松认为,虽然电信业的整体环境、政策准入门槛尚未完成根本性的转变,但是客户、合作伙伴等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无论是企业客户、IDC服务商,还是硬件的制造商,都希望能够发现真正拥有创新技术的云服务商,并与之合作。客户对优质公有云服务的渴望日益强烈,宝贵的计算资源也永远会向真正有技术实力的人靠近。”他说。

与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所持的看法相同,黄允松同样认为“公有云”与“私有云[注]”的区分是一个伪命题。“公有云和私有云将会在一段很长的时期内并存,而主要的原因在于,公有云的可靠性尚不够充分,公有云的规模不足以解决全社会的计算需求,以及公有云的成本还不够低等问题。针对敏感信息,VPC(即青云的VxNet)将是公有云服务商一个重要的业务方向。”黄允松说。

关键字:

本文摘自:网络世界

x 公有云进入多元竞争格局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公有云进入多元竞争格局

责任编辑:一三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3-20 09:03:05 本文摘自:网络世界

险滩急流之后,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开拓者们终于看到了一片丰饶之海。

2013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起步的第五年,公有云服务市场突破的关键之年。

在这一年里,全球两大公有云服务相继进驻,同时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公有云服务平台也陆续投入商用。在中国这一政策法规丛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遭遇诸多国情问题的市场,这样的繁荣局面来之不易。一连串冲破羁绊的行动之后,中国公有云市场开始向开放、多元化的全面竞争时代过渡。

在中国IT产业向云转型的历程中,2013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关口,同时也很可能会是区分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分界点。这一年的6月6日,微软和世纪互联联合运营的Windows Azure公有云服务,正式面向中国用户开放公众预览。半年之后的12月18日,长期领跑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的亚马逊Web服务(Amazon Web Service,以下简称为亚马逊AWS)宣布,将在2014年年初面向中国用户开放有限预览。

全球性服务商的加入仍不足以擎起公有云市场的多元竞争格局。同样是在2013年,中国电信天翼云、中国联通沃云分别启动商用和外部公测,先期起步的中国移动云(大云)也低调上线。电信运营商们已经把向云服务商转型的决心化作实际的行动。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新锐力量的崛起。由三位中国本土的技术极客创立的青云(QingCloud)公有云服务脱颖而出,凭借独特的技术和极具亲和力的服务,获得众多企业和开发者的认可,顺利获得A、B两轮共2200万美元的融资。另一稍早创立的本土公有云服务UCloud也在2013年的11月获得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有人进入,也有人离开。作为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早期实践的双引擎之一,盛大云在过去的一年完成了战略上的“收缩”,抑或“撤退”。在遭遇到基础设施部署、服务运维、客户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后,这家曾经冲在市场最前线的公有云服务商,因盛大集团整体战略的调整而淡出,转向与集团内资源协作发展视频托管等业务,面向公众的公有云服务业务陷于停滞。而在相对意义上“撤退”的公有云服务商也并非只有盛大云一家。据业内人士透露,另一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公有云服务也因为所属集团战略更迭、人才流失等问题而前景堪忧。

从整体的市场发展情况看,尤其是对比私有云[注]市场,中国的公有云市场仍然处在不够成熟、且具有较高不确定性的发展阶段。这一状态还可能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在服务商构成方面,却已经呈现出异常繁荣的市场发展格局。包括大型互联网企业、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电信运营商、大型跨国企业、新创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已经深度参与其中。同时,在产业扶持、行业监管等政策性层面也已经出现了行业倾斜、包容性增加的相关迹象。经过市场参与者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公有云服务真正进入了全面竞争时代。

群雄逐鹿不确定年代

在这样的年代,成功与失败,机遇与挑战,甚至到来与离开,都会显得如此的突如其来。

相比于全球公有云[注]服务市场中亚马逊AWS一骑绝尘,其他供应商缠斗角力的格局不同,中国的公有云服务市场在发展的五年时间内一直未能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来自多方面,除去新生市场自身的多变性外,国家政策、互联网服务监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服务能力均涉及其中。而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不确定”或许将会是长期伴随中国公有云市场发展的重要特征。

刚刚过去的2013年,一大波“新势力”涌入。除了前文所提及的供应商外,华为云正式商用,世纪互联、光环新网、网宿科技、首都在线等IDC供应商通过与国际化厂商合作的方式进入公有云市场。其他的IDC服务商,包括华云、蓝汛等也在加快转型进程,推出云主机、云存储、云CDN等服务。互联网公司方面,除先期进入的阿里云、新浪SAE(SinaAppEngine)等,百度、京东、腾讯、金山、美团等企业也陆续推出了公有云服务。

如此庞大的供应商阵营瞄准的是这个不确定年代中最重要的确定性因素,即极具诱惑力的市场前景。据研究机构Gartner在2013年2月公布的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截至到2016年,大中华地区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1.3%,市场规模50亿美元。这份报告特别指出,公有云服务市场的动态表现在全球各个地区市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亚太地区、拉丁美洲、东欧、中东和北非等新兴市场表现出了较高的增长率,但是整体市场偏小。但中国市场是一个例外,这会是一个庞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

另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公有云服务市场有望连续保持高增长的发展态势。其中,2012年市场增长率高达73%,远远高于国际市场25%的增长率,市场规模约为35亿元人民币。2013年,市场规模约为47.6亿元人民币,增速较2012年有所放缓,但仍达到了36%。

为了在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市场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公有云服务商们在2014年将展开新一轮的竞技。他们正试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差异化市场中确立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为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贡献力量。无论是大型跨国企业、互联网公司、IDC、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厂商,或是新创企业,在这一年都面临着属于自己的挑战。接下来,我们尝试从大型跨国企业、数据中心厂商和新创企业的角度,聆听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前进的脉搏。

全球性公有云[注]行进中国

2013年,外资企业正式进入中国的公有云市场。截至2014年3月中旬,微软和世纪互联联合运营的Windows Azure公有云服务已经开放公众预览9个多月,但仍未发布正式版本,相关服务价格也久未公布。亚马逊AWS开放中国地区有限预览申请3个多月,但有限预览服务仍未正式上线。

与全球性公有云服务宣布入华时瞬间所掀动的市场紧张气氛相比,其在中国市场的实质性进展仍显迟缓。值得肯定的是,无论是微软还是亚马逊,在过去的一年里都为适应中国市场做出了诸多努力。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战略部总经理、微软大中华区首席云计算战略官谢恩伟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与世纪互联的紧密协作,Windows Azure走出了一段相当扎实的入华旅程。“在2013年,Windows Azure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同时在实际接触到中国客户后,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市场所蕴含的巨大能量。”谢恩伟说。

进入2014年,Windows Azure的市场举措有所加快。3月10日,微软与河南郑州的云和软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成为Windows Azure在华的首家“区域性合作伙伴”。3月18日,光明网宣布成为Windows Azure在中国的首家媒体云合作伙伴,光明网旗下的“在线培训”和“英语频道”已经运行在Windows Azure公有云平台。另据本文发稿前收到的最新消息显示,3月下旬,Windows Azure在中国市场或有重要进展对外公布。

亚马逊AWS方面,计划于2014年年初开始有限预览的中国区域服务将是亚马逊AWS在亚太地区的第四个区域,同时也是其全球范围内的第十个区域。与Windows Azure有所区别的是,亚马逊AWS入华选择的是多合作伙伴策略,两家持有ISP牌照的本地IDC服务商光环新网和网宿科技成为其合作伙伴。

虽然亚马逊AWS目前仍未有新动作,但综合各方面的信息看,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运维方面的准备均超出了外界预期。亚马逊AWS的中国区域服务将采用独立的账号系统,同时中国区域与其他区域隔离。据亚马逊AWS首席云技术顾问方国伟介绍,在亚马逊AWS的全球区域布局中,已经形成了“8+1+1”的架构。即8个通用区域,1个服务美国政府的独立区域,以及1个同样隔离的中国区域。对于中国服务区域开通所要面临的挑战,亚马逊AWS已经有所准备,也具备了相关的经验。此前其在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区域服务的开通,同样经历了适应当地法律法规、市场监管等要求的过程。

鉴于谷歌GCE(Google Compute Engine)受政策影响,入华进程渐行渐远,IBM的SoftLayer有望成为下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全球性公有云服务。2013年12月,IBM已经宣布与世纪互联在高价值托管私有云[注]服务方面展开合作,将其面向高端企业客户的IaaS[注]服务——SCE+(SmartCloud Enterprise+)引入中国。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IBM提供物理基础设施资源池POD(Point Of Delivery)和服务,世纪互联将在其位于北京的数据中心内托管该POD设施。

伴随着IBM SCE+在华落地,有迹象表明,IBM SoftLayer公有云服务也有望于在短期内取得入华的实质性进展。在2013年9月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oftLayer后,IBM承诺再额外投资12亿美元扩建云计算基础设施,使SoftLayer系统覆盖未来IBM分布于全球的40个数据中心。IBM计划新建的15个数据中心将位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华盛顿特区、伦敦、日本、印度和加拿大、墨西哥城和达拉斯。此外,IBM还计划2015年在中东和非洲建设数据中心。如此宏大的数据中心全球布局,看来蓝色巨人是打算和亚马逊AWS好好地掰一掰手腕了。

整体看来,长期困扰全球性公有云服务进入中国市场的屏障基本上已经消失,除满足政策监管的要求外,数据主权、数据安全等问题也得以有效解决。国际知名公有云服务的到来,无疑将实际提升中国公有云服务的成熟度和服务质量,同时也会透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带动一部分客户“向云迁移”的实际需求。

不过,在政策管制并未完全瓦解,且利好消息基本出尽的情况下,全球性公有云服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仍面临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有业内人士认为,全球性公有云服务在进入中国后的较长时期内,可能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交付企业定制服务。而这样的局限性对中小企业市场的增量贡献相对有限,仍然难以在短期内推动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迫近爆发的临界点。

数据中心厂商来了!

在中国的公有云[注]服务商阵营中,数据中心厂商看上去是一个有些另类的群体。他们不直接掌握支撑分布式计算的核心资源,欠缺基础设施运维的经验,软件研发能力也相对薄弱。不过,对于真正想要在一个拥有广阔前景的市场中展现自我的参与者而言,这些都不是无法弥补的短板。更加重要的是,公有云服务市场中有巨大的过渡或衍生市场尚待挖掘。

2013年1月1日投入商用的华为云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表现低调,但是其支撑公有云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早在2~3年前即已展开。除去在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多个地市所部署的计算节点外,华为还在海外建立了多个数据中心,是本土公有云服务商中少见的在成立之初就定位于全球化业务模式的服务商。

虽然进行了全球布局,现阶段华为云的业务仍侧重在中国市场。华为云希望在打造全国性大云(整合全网客户及资源,统一运营,全网分配)的同时,构建区域小云(与合作伙伴帮助政府打造区域云产业)。目前,华为云向用户提供云托管、弹性计算云、对象存储服务、桌面云等服务,也可以向用户交付以行业区分的政企、游戏、电商等行业解决方案,重点面向大中型企业、政府机构、系统集成商、独立软件开发商等客户群体开展业务。

作为一家具备深厚的通信设备生产与销售业务底蕴,并且向用户交付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厂商,华为在开展云服务业务时,势必会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做出取舍。我们看到,同样是在IaaS[注]领域,华为云的主攻方向基本划定为大中型企业和政府机构,而并非阿里云所擅长的小微企业。另一方面,华为云还在努力发展针对政企等行业的私有云[注]托管业务。

在云服务领域,“私有云托管”有许多类似的代名词,比如“托管云”或者“虚拟私有云”(简称为VPC),不同服务商的叫法各不相同。这一类服务通常是在云中隔离出独立安全的网络环境,以应用为单位,按需灵活组合使用物理和虚拟化的IT及IDC资源,提供带宽共享、集中限速和计费服务。这种介于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的云服务交付方式,综合了弹性计算云和传统IDC托管业务的优势,能够满足部分企业客户对云服务安全性、高性能和可扩展性方面的要求。

毫无疑问,“托管私有云”或“托管云”,抑或是VPC,对那些持有保守且乐观态度的客户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满足特殊客户群体在公有云计算[注]环境中对信息安全的严谨要求。目前,这一服务形式已经得到公有云服务商和客户的普遍认可。多家公有云服务商均向客户提供这一服务类型,并且将其作为重要的利润来源。在包括华为在内的数据中心厂商眼中,这是一个绝佳的市场切入点。

成立于2009年的汉柏科技(Opzoon,以下简称为汉柏)从数据中心架构的基础网络和应用安全产品起步,逐渐发展成为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提供商。2011年推出云计算虚拟化平台后,汉柏开始从传统的数据中心业务向云服务业务转型。汉柏科技技术中心总经理杨海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名为“汉云”的公有云服务将于2014年年内正式对外发布,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政企等行业客户群体。

“作为公有云市场上比较另类的参与者,汉柏一直在探索资源整合、跨界竞争的模式。因为我们自己拥有网络、安全和虚拟化的产品,并且通过资本合作的方式拥有了对象存储产品的核心技术。”杨海涛说。据介绍,汉柏所开发的“汉云”将以软硬件一体机和公有云平台两种模式存在。

在一体机模式中,由汉柏自主开发的PowerCube云立方融合一体机将作为载体,面向政企客户提供行业专享的云服务。该模式由汉柏与中国联通云数据公司合作运营,目前已经在内蒙古云基地、广东、重庆、天津、成都等地上线运营;另一种模式为汉柏自营模式,目前主要为一些政企客户提供定向服务,采用线下销售的方式。面向公众的线上预览模式预计会在2014年4月或5月上线。

杨海涛强调,汉云所面向的客户群体主要是政企等行业市场,其中包括了业务创新、测试、灾备、云托管,以及政策引导型项目。“工信部在2013年划定了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府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试点示范地区,鼓励地方在现有基础上建设集中统一的区域性电子政务云平台。对于数据中心厂商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进入行业云服务市场的机会。”杨海涛说。

数据中心厂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公有云市场确立自己的优势?杨海涛认为,在这个市场,很多参与者都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明显的短板。比如,电信运营商拥有管道优势,但是在中国市场,客户还具有多线互联的要求;全球性公有云服务商拥有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但是具体服务的开展却面临诸多本土化的问题;还有IDC服务商挥之不去的机架情结等等。

“汉柏的优势在于数据中心的软硬件全部实现自主研发,并且通过融合一体机的方式交付,提供虚拟化云主机、裸金属云主机、多虚一高性能集群云主机三态产品。我们在云主机原生内嵌了IPS、抗DDoS[注]、Web应用防火墙服务,并且打包定制了170余种云服务,供客户自助选用。在我们所瞄准的政企等行业市场,这种整体交付的能力与行业客户的实际应用需求相互匹配。”杨海涛说。他同时透露,目前汉柏已经在天津自建了8000个机架规模的数据中心,首期2000个机架将在2015年投入使用。

对于数据中心厂商而言,进军公有云服务市场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如何将企业原本的设备制造基因与交付云服务的业务思维相融合,同时还要解决好与其长期合作伙伴电信运营商、IDC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伴随着更多数据中心厂商试水公有云服务市场,其在这一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有望逐渐清晰。

新创企业的凌云志

活跃的公有云[注]服务市场,对于新来者而言总是充满机会。2013年,一个名叫“青云”(QingCloud)的本土公有云快速蹿红,受到了众多IT技术极客的狂热追捧。成立于2012年4月的青云在2013年3月上线了公有云服务的公测版本,同年7月实现正式商用。截至到2014年2月,青云已经拥有了超过7000名注册用户,其中付费客户的比例超过20%。

一个月前,在青云的办公室,记者采访了青云公司的创始人之一、CEO黄允松。当2014年1月完成B轮2000万美元的融资时,青云的员工还只有7个人。融资之后,新增加了一些员工,这样一来,青云的办公室显得有些狭小,用于测试的服务器机架不得不临时摆放在厨房里。黄允松计划着尽快换一间更宽敞的办公室,而无论是在创业的起步阶段,还是如今手握A、B两轮共计2200万美元的融资,他的技术信仰和目标从未改变。

“青云的目标是超越亚马逊AWS和谷歌GCE(Google Compute Engine),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公有云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黄允松说。在他眼中,公有云服务市场的霸主亚马逊AWS并非完美无缺,技术老化、设备繁多且利用率偏低、因运维时间过长导致的更新难度大、对新技术的包容性差,这些都让黄允松与他的两位创业伙伴甘泉和林源看到了超越的机会。

过去的两年间,青云成功地把握了这样的机会。在青云的服务主页上,用最简洁的方式向用户展示着这一新生代公有云的技术特性。比方说,快速获取的弹性计算能力、低价高性能的VxNet(相当于VPC功能)、秒级的资源响应速度和秒级的计费标准、高性能磁盘等。这些超越客户预期的产品性能以口碑相传的方式,为青云带来源源不断的注册客户。目前,青云的主要客户来自于互联网、制造、农业、教育、媒体等多个行业,已经有客户在青云之上运行甲骨文数据库。

在黄允松眼中,青云最大的技术魅力并不在于其优异的性能表现、友好的用户界面,抑或是精确到秒的资源响应和计费机制,而是服务平台后端“零维护”的技术能力。“零维护”代表着青云服务平台的运维并不需要人为的参与。对比动辄组建数百人运维团队的竞争对手,青云用技术创新规避了在服务运维方面的高额投入。

“零维护”的构想源自于黄允松2009年在IBM工作时所发布的一条推文,大意是说:“我想建造出一个机器人的世界,不允许人类参与其中。”离开IBM后,这条推文成了黄允松创业的最大动力。他曾这样告诉自己的创业团队:“项目的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但‘让机器人管理机器世界’的想法一定要落到实处。”

在经历了早期学院派的探索之后,青云的创业团队开始系统性地开发面向网络、计算、存储、安全、迁移、监控等任务的管理机器人。繁杂的开发过程让他们几度自我质疑,甚至打算放弃,但最终还是一次次地坚持下来。“事实证明,这并非一个不可实现的技术理想,我们的坚持最终凝聚成了青云的核心竞争力。”黄允松说。

在“零维护”的模式之下,青云没有专职的运维人员,他们的员工也很少从位于北京北部的办公室穿城而过,到位于城区西部的机房进行维护。公有云服务平台的运维工作由形形色色的管理机器人完成,从2013年3月启动公测到2014年2月,青云总共遇到了6次物理设备损坏的状况,但从未因此导致用户应用系统的宕机或系统停机。“运维工程师的工作是可以取代的。在机器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日志文档,这些都可以用于大数据[注]的分析,从而预测系统将要发生的状况。从某种程度上说,计算机的行为是100%可预测的。”黄允松说。

为了让不同种类的管理机器人更加高效地协作,青云的技术团队借鉴了P2P(Peer to Peer)对等计算的模式。在青云的系统管理架构中,没有所谓的专用管理节点,而是执行一种“选举”机制。具体来说就是,首先把执行不同任务的机器人组成一个个管理社区,在对等计算架构中,用“选举”的方法选出社区的领导者,而不是“指定”领导者。“选举”的方式既避免了系统中可能出现单一故障点的状况,同时也确保了系统动态变化的能力。

“理论上,P2P的管理模式是可以无限制地水平扩展的。通过这样的方法,青云的管理层不仅非常薄,还具有强大的自动化功能。随着计算规模的扩大,其管理优势也会被持续放大。”黄允松说。在B轮融资后,青云的计算规模进一步扩大。黄允松透露,2014年年底,青云将在北美地区设立计算节点。国内方面,青云会继续加大在硬件方面的投入,陆续在华南、华北及香港上线新的计算节点,同时严格控制团队规模。“在2015年之前,我们的员工不会超过25人。精简团队所节省下的人力成本将直接反馈给客户,客户将会享受到更加低廉的服务价格。”黄允松说。

激烈的竞争早已让中国的公有云市场泛出血色,不直接掌握带宽、机房基础设施的青云将如何继续自己的成长之路呢?黄允松认为,虽然电信业的整体环境、政策准入门槛尚未完成根本性的转变,但是客户、合作伙伴等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无论是企业客户、IDC服务商,还是硬件的制造商,都希望能够发现真正拥有创新技术的云服务商,并与之合作。客户对优质公有云服务的渴望日益强烈,宝贵的计算资源也永远会向真正有技术实力的人靠近。”他说。

与阿里巴巴集团CTO王坚所持的看法相同,黄允松同样认为“公有云”与“私有云[注]”的区分是一个伪命题。“公有云和私有云将会在一段很长的时期内并存,而主要的原因在于,公有云的可靠性尚不够充分,公有云的规模不足以解决全社会的计算需求,以及公有云的成本还不够低等问题。针对敏感信息,VPC(即青云的VxNet)将是公有云服务商一个重要的业务方向。”黄允松说。

关键字:

本文摘自:网络世界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