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大数据的趋势仍是云计算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2-11 09:01:23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快速成长,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们未来会和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进行配合,希望在网络架构甚至是服务器的发展趋势等方面,都能够进行改善。”

去年年底,金山联手小米斥2亿多美元投资世纪互联。小米董事长雷军曾表示,小米、金山、世纪互联三方在云服务方向上的分工为小米云对应应用层,金山云主要用于中间层,世纪互联将主要提供网络基础设施。

作为知名中立第三方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世纪互联无疑是云计算和大数据浪潮中的受益者。

“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快速成长,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1月27日,世纪互联总裁孟樸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从数据中心经营的角度来讲,大数据不管从量上还是增长速度上,都给世纪互联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数据中心新需求

《21世纪》:作为基础设施提供商,从世纪互联的角度来看,这个产业近两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孟樸: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快速成长,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变化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数据量比以前大了许多。现在很多互联网业务以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来展现,数据类型越来越丰富,比过去传统文本形态的业务,在数据量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

其次,对于数据中心来说,大数据在量上和增长速度上都带来了新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产业的增长速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在各传统行业的渗透等因素,人类产生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数据中心需要跟得上这种变化。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数据是突发的增长,比如说一款游戏,数据的上量有可能就是一夜间的事情;还有像“双十一”这种一天爆发式的数据量增长,都要求数据中心有快速的响应速度来应对。

因此,一些互联网公司在数据设计方面,不管是存储、节点分布,还是数据中心的选用,如果没有为这么快速的增长做好准备,原来的设计马上就不够用了。

《21世纪》:世纪互联如何顺应这种变化?

孟樸:一方面是增加布点,世纪互联在全国现在运营80多个数据中心,分布在40多个城市,我们的规模效应已经开始体现。从互联网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讲,其业务需要渗透到全国各地,并且这种渗透速度呈加快趋势,我们的全国布点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同时,在设计上重视高密度。从单位面积的承载来计算,无论是计算还是存储的能力,或者折合成服务器的数量,我们期望密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节能减排。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需要在能源利用、机架排列、排风等方面进行优化,采取多项举措来更好地改善PUE值、实现绿色环保。

《21世纪》:在商业模式上有什么变化吗?

孟樸:大的模式变化没有,一些与时俱进的还是很多。因为从全球来讲数据中心的商业模式还是比较固定,叫Colocation,就是我们把机架,把风火水电配置好,然后客户带着自己的服务器进来,这是一个比较标准的Colocation方式。

在这之外,我们看到的方向是,和一些大型的大数据或云计算公司在合作上面提前一步开展。比如在整个网络的设计方面,就像我刚才说的游戏,一天马上就有爆发式的增长;还有就是节点分布,一款游戏如果火起来,在全国甚至全球,很快就会覆盖大量用户。这家游戏公司对系统架构、服务器就会有新的需求。我们现在就开始和这样的客户一起在研究和部署服务器的架构。与一些将来数据量巨大的云计算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在早期实现数据中心设计和建设方面的同步,是一个很好的共赢模式。

我们未来会和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进行配合,希望在网络架构甚至是服务器的发展趋势等方面,都能够进行改善。

回应与金山、小米合作

《21世纪》:去年年底,金山和小米投资了世纪互联,从世纪互联的角度来讲,如何与金山、小米进行协同?路线图是什么?

孟樸:金山制定了All-In的云战略,如果要大规模发展云,第一步就要考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你是自己建呢还是和别人合作?尤其是在云业务覆盖全国的架构下,远比以前做软件行业要考虑的因素复杂。

如此一来,做云服务的公司和数据中心运营公司,两家能够结成比较早的合作关系,那么在以后几年的发展中就可以比较合理的部署云服务的提供能力。

从合作角度来讲,因为这两家公司(金山和小米)对公用云和私有云的需求都比较大,既然他们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也是我们的股东,金山和小米对数据中心的质和量都有要求,我们像服务我们的客户一样,把他们的需求满足好,他们会得到好的发展,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就会越来越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21世纪》:三方合作中,雷军将小米定义为应用层,金山为中间层,世纪互联为底层,那么世纪互联需要专门做一些定制来支撑应用层和中间层吗?

孟樸: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们只提供基础设施。我们的沟通是了解他们的技术需求、数据中心的分布等,并给予积极配合。而他们怎么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不会介入。

《21世纪》:如果他们要新建一个节点,世纪互联会专门为此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吗?

孟樸:应该会,我们在2014年就有一个很大的数据中心,是为了满足一个客户的需求建立的。有时候一个客户有需求,其它客户也会跟上来,比如阿里巴巴在杭州起来了,就带动了许多互联网公司。

《21世纪》:目前还有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和云计算公司都自建数据中心,你认为公司自建比较好,还是选择租用比较好?

孟樸:什么样的规模需要自建,是要根据企业业务的不同来考虑,包括资金情况,融资能力等方面。这些都是个性化的,目前我没有看到很标准化的模式。从商业基础的角度上来讲,我觉得大的互联网公司通常会有一两个关键的节点,来满足日常的业务需要,并根据规模的发展,再选择租用第三方的数据中心,或者是通过云计算进行平衡,处理峰值时的业务。这是我看到国外互联网公司在发展中走过的一步。

不会为政策因素超前发展

《21世纪》:数据中心是一个重资产、长周期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是否会遇到投入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情况?

孟樸:我觉得我们不会,因为我们是民营企业,也是上市公司,所以在做任何投资决策的时候,短期和长期的投入和回报还是看得非常紧、看得非常重。世纪互联不太会因为某一个地方的政策吸引,去做很多超前的发展。我们会分析整个市场的需求变化、我们与客户的合作情况等因素,先建一个规模可以满足我们预测需求量的数据中心,不太会一步建设一个非常大的数据中心。

《21世纪》:目前产业发展的环境和趋势来看都是比较利好的,但资本市场好像没产业市场反应得那么积极?

孟樸:中国互联网发展比较快,现在还看不到停下来的趋势,数据中心作为大数据基础设施,必然还会加强,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大众都是认同这个观点。

另外,从世纪互联来讲,作为基础设施服务这一方,做的是重资产长期投入的业务,跟其他类型的互联网公司不一样,所以投资者还是看它的基础面,看它的效率,看它的长期回报。

《21世纪》:在数据中心方面,未来还有什么样的趋势,国内和国外有差距吗?

孟樸:大的趋势是云计算。这方面中国的发展比国际的发展还是慢些,所以今后几年世纪互联是比较看好云计算。我们也相信云计算产业会发展起来,对我们这样的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像互联网的一些应用,其实中国的企业已经走在很前端了,但未来几年还有更大的机会。目前中国的大中型企业向云计算演变的速度,相对于国外企业还是慢一些,所以我们认为,今后几年的发展机会也相对更大一些。

关键字:数据中心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x 大数据的趋势仍是云计算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大数据的趋势仍是云计算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2-11 09:01:23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快速成长,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们未来会和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进行配合,希望在网络架构甚至是服务器的发展趋势等方面,都能够进行改善。”

去年年底,金山联手小米斥2亿多美元投资世纪互联。小米董事长雷军曾表示,小米、金山、世纪互联三方在云服务方向上的分工为小米云对应应用层,金山云主要用于中间层,世纪互联将主要提供网络基础设施。

作为知名中立第三方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世纪互联无疑是云计算和大数据浪潮中的受益者。

“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快速成长,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1月27日,世纪互联总裁孟樸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从数据中心经营的角度来讲,大数据不管从量上还是增长速度上,都给世纪互联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数据中心新需求

《21世纪》:作为基础设施提供商,从世纪互联的角度来看,这个产业近两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孟樸: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快速成长,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变化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数据量比以前大了许多。现在很多互联网业务以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来展现,数据类型越来越丰富,比过去传统文本形态的业务,在数据量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

其次,对于数据中心来说,大数据在量上和增长速度上都带来了新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产业的增长速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在各传统行业的渗透等因素,人类产生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数据中心需要跟得上这种变化。另一方面,还有一些数据是突发的增长,比如说一款游戏,数据的上量有可能就是一夜间的事情;还有像“双十一”这种一天爆发式的数据量增长,都要求数据中心有快速的响应速度来应对。

因此,一些互联网公司在数据设计方面,不管是存储、节点分布,还是数据中心的选用,如果没有为这么快速的增长做好准备,原来的设计马上就不够用了。

《21世纪》:世纪互联如何顺应这种变化?

孟樸:一方面是增加布点,世纪互联在全国现在运营80多个数据中心,分布在40多个城市,我们的规模效应已经开始体现。从互联网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讲,其业务需要渗透到全国各地,并且这种渗透速度呈加快趋势,我们的全国布点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同时,在设计上重视高密度。从单位面积的承载来计算,无论是计算还是存储的能力,或者折合成服务器的数量,我们期望密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节能减排。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需要在能源利用、机架排列、排风等方面进行优化,采取多项举措来更好地改善PUE值、实现绿色环保。

《21世纪》:在商业模式上有什么变化吗?

孟樸:大的模式变化没有,一些与时俱进的还是很多。因为从全球来讲数据中心的商业模式还是比较固定,叫Colocation,就是我们把机架,把风火水电配置好,然后客户带着自己的服务器进来,这是一个比较标准的Colocation方式。

在这之外,我们看到的方向是,和一些大型的大数据或云计算公司在合作上面提前一步开展。比如在整个网络的设计方面,就像我刚才说的游戏,一天马上就有爆发式的增长;还有就是节点分布,一款游戏如果火起来,在全国甚至全球,很快就会覆盖大量用户。这家游戏公司对系统架构、服务器就会有新的需求。我们现在就开始和这样的客户一起在研究和部署服务器的架构。与一些将来数据量巨大的云计算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在早期实现数据中心设计和建设方面的同步,是一个很好的共赢模式。

我们未来会和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进行配合,希望在网络架构甚至是服务器的发展趋势等方面,都能够进行改善。

回应与金山、小米合作

《21世纪》:去年年底,金山和小米投资了世纪互联,从世纪互联的角度来讲,如何与金山、小米进行协同?路线图是什么?

孟樸:金山制定了All-In的云战略,如果要大规模发展云,第一步就要考虑基础设施——数据中心:你是自己建呢还是和别人合作?尤其是在云业务覆盖全国的架构下,远比以前做软件行业要考虑的因素复杂。

如此一来,做云服务的公司和数据中心运营公司,两家能够结成比较早的合作关系,那么在以后几年的发展中就可以比较合理的部署云服务的提供能力。

从合作角度来讲,因为这两家公司(金山和小米)对公用云和私有云的需求都比较大,既然他们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也是我们的股东,金山和小米对数据中心的质和量都有要求,我们像服务我们的客户一样,把他们的需求满足好,他们会得到好的发展,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就会越来越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21世纪》:三方合作中,雷军将小米定义为应用层,金山为中间层,世纪互联为底层,那么世纪互联需要专门做一些定制来支撑应用层和中间层吗?

孟樸: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们只提供基础设施。我们的沟通是了解他们的技术需求、数据中心的分布等,并给予积极配合。而他们怎么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不会介入。

《21世纪》:如果他们要新建一个节点,世纪互联会专门为此建立一个数据中心吗?

孟樸:应该会,我们在2014年就有一个很大的数据中心,是为了满足一个客户的需求建立的。有时候一个客户有需求,其它客户也会跟上来,比如阿里巴巴在杭州起来了,就带动了许多互联网公司。

《21世纪》:目前还有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和云计算公司都自建数据中心,你认为公司自建比较好,还是选择租用比较好?

孟樸:什么样的规模需要自建,是要根据企业业务的不同来考虑,包括资金情况,融资能力等方面。这些都是个性化的,目前我没有看到很标准化的模式。从商业基础的角度上来讲,我觉得大的互联网公司通常会有一两个关键的节点,来满足日常的业务需要,并根据规模的发展,再选择租用第三方的数据中心,或者是通过云计算进行平衡,处理峰值时的业务。这是我看到国外互联网公司在发展中走过的一步。

不会为政策因素超前发展

《21世纪》:数据中心是一个重资产、长周期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是否会遇到投入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情况?

孟樸:我觉得我们不会,因为我们是民营企业,也是上市公司,所以在做任何投资决策的时候,短期和长期的投入和回报还是看得非常紧、看得非常重。世纪互联不太会因为某一个地方的政策吸引,去做很多超前的发展。我们会分析整个市场的需求变化、我们与客户的合作情况等因素,先建一个规模可以满足我们预测需求量的数据中心,不太会一步建设一个非常大的数据中心。

《21世纪》:目前产业发展的环境和趋势来看都是比较利好的,但资本市场好像没产业市场反应得那么积极?

孟樸:中国互联网发展比较快,现在还看不到停下来的趋势,数据中心作为大数据基础设施,必然还会加强,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大众都是认同这个观点。

另外,从世纪互联来讲,作为基础设施服务这一方,做的是重资产长期投入的业务,跟其他类型的互联网公司不一样,所以投资者还是看它的基础面,看它的效率,看它的长期回报。

《21世纪》:在数据中心方面,未来还有什么样的趋势,国内和国外有差距吗?

孟樸:大的趋势是云计算。这方面中国的发展比国际的发展还是慢些,所以今后几年世纪互联是比较看好云计算。我们也相信云计算产业会发展起来,对我们这样的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像互联网的一些应用,其实中国的企业已经走在很前端了,但未来几年还有更大的机会。目前中国的大中型企业向云计算演变的速度,相对于国外企业还是慢一些,所以我们认为,今后几年的发展机会也相对更大一些。

关键字:数据中心

本文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