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2015 IT影响中国调研报告-云计算篇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李祥敬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2-25 14:37:02 本文摘自:天极网信息化频道

引言

201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全面开花,整个市场对于云计算的接纳度普遍提升,企业对于云计算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概念阶段而是落实到行动上。基于此种现状,我们对于2015年的中国云计算现状进行了梳洗,借此帮助企业客户对于中国云计算市场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对于云计算,有一条大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作为改变信息产业竞争格局的重要手段,蕴藏着巨大的战略价值和产业机遇,也就是风口。

云计算正在成为IT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全球IT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趋势,纷纷向云计算转型,也带来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据IT影响中国数据调研,2014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528亿美元,增长17%。2014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68亿元。同时,云计算的发展也带动和促进了上下游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15年,我国云计算上下游产业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

第一章 行业概述

云计算正在成为IT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2014年,全球IT公司纷纷向云计算转型,带来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预测2015年,云计算市场将呈现出混合云成为云服务业态的重要方向,企业级的移动云应用将持续升温,智慧城市和工业等重点行业应用成为云计算重要市场,垂直行业的云应用取得突破等四大热点。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产业格局迎来洗牌阶段,云计算企业全球影响力扩大。

201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一个是国内厂商纷纷布局云计算市场,一个国外厂商的中国市场布局,另外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也在进入云计算市场。三大运营商也在积极布局云计算市场,此外云计算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此外,新技术的涌现对于云计算市场也产生了影响,比如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以OpenStack为代表的开源云计算等。这些都对云计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章 行业背景分析

第一节 厂商博弈

一、国际厂商

在2015年,我们看到国际IT巨头开启云计算转型。IBM、惠普、甲骨文等都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战略,此外,云计算市场的重要玩家微软Azure、亚马逊AWS等也在中国市场纷纷布局。

在2014年的6月,IBM云计算的PaaS平台Bluemix正式对中国用户和开发者亮相。步入2015年,IBM宣布携手世纪互联将云计算平台Bluemix正式引入中国。根据该协议,IBM将提供Bluemix相关技术,世纪互联提供Bluemix运行的基础架构以及端到端运营服务。此次合作是双方2014年CMS企业云合作后的再次携手,世纪互联将发挥延续双方顺畅的合作关系与IBM一同推动企业级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

在2015年年初,惠普宣布惠普Helion OpenStack和惠普Helion开发平台在中国正式商用。其中,惠普Helion OpenStack是惠普针对OpenStack技术推出的商业发行版,由惠普提供、测试和支持,旨在提供可扩展的、开源的混合云解决方案。此前,惠普Helion与阅联等内容分发网络服务及混合云运营商合作,建设并运营面向企业客户的社区云服务。与此同时,惠普还与贵阳市政府在内1000多家用户,就Helion项目展开测试和运营服务。此外,惠普宣告将投入10亿美元推出HP Helion云计算产品组合,而这也是惠普所擅长的领域。

2015年11月12日,甲骨文公司宣布与腾讯云合作,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为中国企业提供甲骨文企业级云计算服务。通过与腾讯云的合作,甲骨文会将业界先进和完整的企业级云服务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双方也将实现甲骨文企业云计算产品与腾讯云公有云计算服务的融合与联合创新。双方合作所提供的云服务范围将仅限于中国,但将全面覆盖SaaS、PaaS和IaaS三层云服务。

在传统IT转型云计算的同时,国际云计算厂商也在积极布局中国云计算市场。2012年11月,上海市政府、微软和世纪互联签约合作运营Windows Azure;2013年6月6日,微软云Azure正式落地中国,开启公测和预览版;2014年3月26日,微软云Azure正式在华商用;2014年4月15日,Office 365正式在华商用。微软云在中国的整体业务规模已经超过1亿美元。

在IDC和Forrester两家分析机构的调查报告中,Azure都是目前中国公有云基础设施市场上的绝对领导者。Azure是目前中国国内唯一的合法商用国际公有云,此外Azure的入华恰逢中国企业部署海外云业务的需求鼓胀之时,有海外发展意愿的企业都更愿意有更广泛的区域覆盖,而Azure在全球24个地区的高覆盖率无可争议。这一切造就了微软Azure在中国市场的告诉增长。

2013年12月18日,亚马逊公司旗下的Amazon Web Services宣布,在中国区域提供云计算平台服务,并于2014年初开始有限预览。此次亚马逊AWS落地中国采用前店(北京)后厂(宁夏)的模式,以北京为前店,宁夏中卫为后厂,光环新网和网宿科技提供IDC和ISP,包括基础架构、带宽和网络功能。目前亚马逊AWS在中国市场的服务受制于国内政策环境影响,市场拓展相比微软Azure滞后,但是凭借AWS在云计算的统治地位,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仍然值得期待。

二、国内厂商

在2015年,我们看到国内厂商纷纷进军云计算市场,比如服务器厂商、网络厂商等,此外还有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另外云计算初创公司在2015年格外惹眼。

2015年7月16日,浪潮集团发布浪潮云战略,宣布将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建设全国7个核心云计算数据中心、50个地市云计算中心,完成全国云中心布局。目前,浪潮云已经和全国54个省市签署了云计算协议,将帮助区域政府实现云服务转型,打造、提升当地的智慧城市平台,进一步提升政府整体的服务能力。此外,浪潮云在北京、济南、昆明等23个省市已经成功部署云中心、云平台并开展云服务。

2015年10月30日,中科曙光与VMware在北京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组建合资公司,面向快速发展的中国云计算市场合作开发创新解决方案。这是VMware在中国成立的首个合资公司。根据协议,中科曙光将成为控股股东,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先进技术,携手打造安全可靠、技术领先并充分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本土化创新云计算解决方案,新产品将在性能、稳定性和兼容性等方面得到很大地增强,为中国云计算用户带来更好的应用体验。

联想在完成了对IBM x86服务器的收购和业务整合后,也开始了云计算布局。联想在发力云计算基础架构及服务领域的同时,将不断强化其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领域的整体实力。根据联想的腾云计划,联想将在中国兴建50个云计算中心。除了硬件上的构筑,联想计划招募100个以云计算方案为业务重心的方案型渠道,并培养超过1000个云计算基础架构的专家。

2015年7月30日,华为面向中国的企业市场发布了企业云服务。华为对外发布了面向金融、媒资、城市及公共服务、园区、软件开发等多个垂直行业的企业云服务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企业级的ICT基础设施服务。

在这些传统企业硬件厂商布局云计算市场的同时,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也在布局。腾讯云、阿里云、百度开放云等竞相登场。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腾讯云与甲骨文联手讲甲骨文的云计算服务引入中国市场。而阿里云则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强势发展,阿里巴巴集团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更以相比同期大幅增长106%的速度成为阿里巴巴收入增速最快的业务;同时,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对阿里云战略增资60亿元,用于国际业务拓展。

同时,阿里云也在积极拓展全球云计算市场。阿里云相继在海外启用了美国硅谷、新加坡数据中心,全球网布局不断完善。目前,阿里云在杭州、北京、青岛、深圳、上海等9个地域设有数据中心,未来还将在日本、欧洲、中东等地设立新的数据中心。

百度开放云是BAT中最晚布局云计算业务的,但是凭借百度在云方面的实力,百度开放云的表现也是值得期待的。2014年,百度正式决定将服务内部业务多年的云计算技术正式对外提供服务,即百度开放云。在2015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云系统阐释了自己的战略布局。百度开放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大数据为手段,以云计算为平台,为用户带来新的业务创新体验。

除了企业级硬件厂商和互联网巨头布局云计算市场外,中国云计算的初创公司也在整个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迅速成长起来,比如青云QingCloud、UCloud、EasyStack、华云数据等。

2015年5月18日,云计算创业公司EasyStack对外宣布,已经完成16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如山创投领投,盈动投资和A轮投资者蓝驰创投跟投。

2015年7月28日,华云数据CEO许广彬正式公布,华云数据C轮融资顺利完成,获得海通投资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此次融资也创造了国内云计算企业融资的新纪录。

2015年4月9日,UCloud宣布正式完成接近1亿美元的C轮融资。UCloud CEO季昕华表示,本次融资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精英招募以及更广泛的市场推广。

如果从这些公司的融资额度看,的确云计算已经成为众多投资机构追捧的对象。这也预示云计算市场接下来会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第二节 技术热点

一、OpenStack开源云

OpenStack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事实的云计算开发框架标准。2014年以来,不断有优质的OpenStack创业企业被收购,OpenStack正在从一个技术创新的开源平台逐步演进为成熟的商用云平台。作为云计算时代的造梦平台,OpenStack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开源云平台,在政府、电信、金融、制造、能源、零售、医疗、交通等行业成为企业创新的利器。

开源的精髓在于开放式创新,正在逐步改变全球软件开发的格局。开源为云计算的实施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云计算虽已进入理性的探索实践阶段,但技术的成熟性和普及性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商业化云技术和产品逐步完善,但大多局限于企业应用,无法满足规模运营需求,同时体系封闭,存在厂商锁定风险。开源软件的创新性、定制化有利于满足差异化需求,同时产业链支持度高,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为云计算的实施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从开源虚拟化到开源云操作系统、开源中间件、开源分布式系统,再到开源应用软件等各个层次,开源技术无处不在,开源云市场正在进入全面繁荣期。

从2010年诞生到现在短短五年时间,凭借架构的先进性、社区运作的有效性与授权模式的灵活性,OpenStack迅速获得了业界的广泛支持,构建了庞大的生态圈,该生态圈主要包括四类角色:社区、后端厂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用户。

尽管OpenStack生态圈赢得了众多开发者和厂商的青睐,但它仍然亟须用户案例来证明自己。OpenStack目前的用户广泛分布在各行各业。当前成功部署了OpenStack平台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基于开源代码几乎可以通过DIY的方式来解决自身需求,包括平台开发、部署和运营;另一类企业则选择了开源服务供应商,包括各类OpenStack发行版或解决方案。

从部署情况看,IT影响中国用户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年底,生产系统部署比例从2013年的32%上升至46%,研发测试与PoC验证部署分别占27%。在部署方式方面,私有云占绝大多数(58%),其次是托管私有云(15%)、公有云(14%)、混合云(10%)与社区云(3%)。

整体而言,OpenStack已经全面超越其他开源云平台,成为全球最大、影响力最高、发展最迅速、产业覆盖最广的开源项目,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开放云平台的全球事实标准。据IT影响中国数据调研,2014年OpenStack市场规模为8.9亿美元,而2018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33亿美元。

在国内,OpenStack已开始逐步落地,生态系统正在逐渐建立与完善: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OpenStack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工程师对于OpenStack社区的贡献已经仅次于美国;OpenStack正受到越来越多IT厂商、云初创厂商和行业用户的青睐。

二、Docker容器技术

2015年容器技术异军突起,其融合DevOps的敏捷特性备受业界关注。IBM、微软等传统厂商纷纷向Docker伸出橄榄枝,而基于容器技术提供服务的初创公司也是纷纷出现。

近两年多来,Docker引领了一场以容器为核心的,席卷互联网应用乃至整个IT界的技术革新,正从根本上改变应用开发和发布的方式。经过持续爆发式的成长,以及迅速壮大的开发者社区和上下游生态,Docker容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容器格式和运行时的标准。Docker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打包和分发软件。但它的好处远远不只这些。Docker还提供了标准的API和应用生命周期模型,同时提供轻量级的资源隔离。

多年来,虚拟机镜像已成为用于打包和部署分布式应用的实际机制。从IT操作角度来看,虚拟机提供一流的资源隔离、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虚拟机也需要完全管理完整的操作系统实例,其每个实例都有自己的存储空间和网络设置、依赖项和系统环境配置。虚拟机镜像实际是大而沉重的文件系统。一旦部署,因为一次次的修改软件,脚本和人们用以适应这样那样的需求,虚拟机往往从原生的原始状态开始飘移。

容器与虚拟机相比更重要的优势是,基于软件定义(它是基于元数据和其指定组合创建)。总之,这些特性开启了一个强大的分布式应用管理模式-不变的基础设施。在不变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极简操作系统包含自动发现、配置和自动化分配容器镜像分配。容器在需要时被创建,在不再需要时卸载。

其实Docker容器技术对于传统PaaS更具颠覆意义。Cloud Foundry、OpenShift都迅速采取行动支持Docker容器。自从云计算被划分为IaaS、PaaS、SaaS开始,PaaS就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它既不如IaaS那样灵活而自由,又不如SaaS那样可以直接推向消费者。现在有了Docker,PaaS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其中一个就是在云计算的基础领域取代IaaS。目前的IaaS只是取代了传统的服务器,其环境和应用的部署与传统相比差异很小,只是在运维上有很大的改变。PaaS这种开关式的环境搭建显然比IaaS要方便很多,符合技术发展的趋势。

第三章 行业技术分析

第一节 OpenStack

一、技术现状

目前,OpenStack经过多年的发展,生态圈日趋成熟,企业就绪的特性日趋完善。据IT影响中国数据调研,IT决策者和专业人员中75%计划采用OpenStack开展云计划,16%已投产OpenStack,18%正计划部署,40%在概念证明/试验阶段,另有40%在学习和评估。

对于OpenStack来说,生态链丰富、技术日益成熟、用户认可,但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用户本身驾驭OpenStack的能力。OpenStack是一种开源技术,它让任何人都能打造自己的亚马逊弹性云或谷歌内部基础设施。5年前,你很难想象这样一种处于实验室的新兴开源技术,能在短短几年内,聚集如此多开发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企业用户。

如今,OpenStack已不再是实验工具,宝马、沃尔玛、PayPal等行业的先锋企业,已经在关键生产环境中部署OpenStack,并得到了积极正面的应用效果。企业能通过OpenStack重塑它们的数据中心,打破过去应用一年或几年才更新一次的周期。

不仅如此,OpenStack还推动了软件开发新方法的出现。OpenStack能在企业中实现一种心态上或企业文化上的转变,打造一个敏捷的、DevOps (开发和运维密切合作)的软件开发环境,而软件的敏捷性是业务敏捷性的一个先决条件。OpenStack为过去15年中业界一直追求的敏捷性增添了动力。

由于OpenStack较好的模块化架构,它的部署应用可以是一个持续改进、持续集成的过程,这与传统IT完全不同。过去,IT项目实施通常几个月甚至跨年,人们习惯了想清楚才去做。现在,企业可能只有一个理念就要立刻行动,大胆尝试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

OpenStack是一个闭环,用户使用OpenStack遇到问题或想要更新,可以立刻反馈。这些反馈在庞大的OpenStack社区中引发快速迭代,开发、验证、应用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目前企业首先担心OpenStack是不是稳定可靠,其次担心在遇到困难时,是否有厂商提供支持。所以围绕OpenStack提供服务的公司也日渐增多,这些公司出了惠普、红帽等巨头外,OpenStack初创公司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厂商情况

目前IBM、惠普、红帽等传统厂商已经将OpenStack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这为OpenStack生态圈的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自IBM加入OpenStack组织,就积极投入到OpenStack生态系统的建设中,并对OpenStack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IBM作为OpenStack基金会的白金会员,有超过250名员工参与OpenStack相关项目,代码贡献排名第三。

从2010年惠普开始便积极参与OpenStack社区,成为OpenStack社区的突出贡献者。惠普还基于OpenStack发布了HP Helion,HP Helion 是一套由硬件、软件和服务组成的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产品组合,而OpenStack是它的引擎,基于这个引擎,Helion提供了不同的产品。HP Helion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针对开发者的团队,提供Helion OpenStack社区版以及Cloud Foundry PaaS版;还有针对企业级提供的Helion OpenStack商业版。

在成功打造企业级Linux后,红帽把下一个目标放在了OpenStack。根据设计思路,OpenStack应成为云计算领域的Linux——开放代码及许可,允许用户以社区为载体创建项目。所以红帽在积极围绕OpenStack打造企业级就绪的产品,红帽方面就表示,OpenStack是一个被证实的,非常优质的做公有云的基础架构,因为它与亚马逊的架构非常相似。红帽会像运行Linux一样来运行OpenStack,这个决心不会因为任何其它公司对OpenStack运用而改变。

具体到中国的OpenStack情况,北京开发者对OpenStack的贡献率全球排名第一,中国的开发者人数和会员人数在全世界前五。华为公司在OpenStack社区的贡献率非常高,2012年华为宣布加入OpenStack基金会,2013年华为正式成为OpenStack金牌会员。此外,中国的OpenStack初创公司在促进OpenStack在中国的发展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九州云、海云捷迅、EasyStack、UnitedStack等。

第二节 Docker

一、技术现状

在Docker发布的初期,其实并不具被企业部署的功能。在随着Docker步入成长期后,围绕Docker的生态系统日趋完善。由于Docker能够运行在任何正常更新内核的Linux虚拟机中,它几乎可以用在所有提供IaaS服务的云上。大多数的主流云厂商已经宣布提供对Docker及其生态系统的支持。

目前Docker集中于DevOps,而在企业生产环境下应用仍有待加强。基于Docker的软件交付是一种全新的软件交付方式。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完成硬件资源池化,但是计算资源没有被利用,面临着管理失控等一系列问题。基于Docker容器的管理可以充分释放企业的管理价值。

总之,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给云计算市场特别是PaaS市场带来新的变革力量,以Cloud Foundry和OpenShift为代表的PaaS开发框架已经实现了对Docker的支持。

二、厂商情况

目前Docker生态圈甚是繁荣,围绕Docker的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且以IBM、VMware、微软为代表的传统IT厂商也介入到容器技术市场,纷纷推出基于Docker的相关服务。AWS推出了EC2 Container服务,让客户使用AWS上的Docker容器轻松地运行和管理分布式应用。EC2 Container服务与Docker Hub集成。Docker Hub是一个托管的资源库,其中基于Docker容器的应用在整个开发社区或一个私人组织内分发和共享。AWS还直接贡献于Docker Hub官方资源库及开源项目。

Docker为开发团队带来的灵活性以及给数据中心带来的性能优势让企业趋之若鹜,Docker这项开源技术不仅仅是红帽和Canonical等Linux巨头眼里的宠儿,微软等专有软件公司也在热烈拥抱Docker。Docker已经成为主流Linux版本的标准特性,比如Ubuntu、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和CentOS。Docker的到来也催生了新的Linux发行版,比如CoreOS和Red Hat的Project Atomic,它们设计成能运行容器的最小环境系统。

目前在IaaS提供商普遍提供Docker支持后,专注于Docker服务的公司也开始涌现,比如DaoCloud、时速云、灵雀云等。

2015年3月11日,DaoCloud宣布,公司已获得来自硅谷的光速安振创投基金数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DaoCloud将加速产品开发,推出以容器技术为核心的云计算平台和企业解决方案。

灵雀云成立于2014年10月,是基于容器技术( Docker)、服务于开发者及企业的的云计算平台。其在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后,灵雀云又与微软深度战略合作,联手打造企业容器云服务。

第四章 行业市场分析

对于云计算的市场分析,我们划分为了传统云计算市场和新兴云计算市场。从传统IT转型以及传统的云计算厂商被归为传统云计算市场,而基于OpenStack和容器技术的厂商归为新兴云计算市场。

第一节 传统云计算市场

一、IaaS

目前云计算市场中的IaaS已经趋于成熟,厂商竞争最为激烈。IT厂商、服务器厂商、网络厂商、互联网厂商、运营商都在布局云计算市场,IaaS竞争基本上处于价格战阶段,特别是国内的云计算厂商。

中国的公有云IaaS市场一直保持了高速的发展,据IT影响中国数据调研,从2009年到2014年,中国IaaS公有云市场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并且从2011年开始增长率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并且预计在2015年,中国的IaaS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39.6亿元人民币,增长率将达到76.0%,2015年将成为云计算IaaS市场的发展元年,资金充足和技术积累丰富的厂商均进入云计算行业之中。

目前在IaaS市场,微软Azure、亚马逊AWS、IBM Softlayer等巨头具有无可比拟的市场和技术领先优势。这些IT巨头本身拥有众多的企业客户资源,所以在拓展云计算市场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此外,惠普退出公有云市场让IaaS市场更添变数。所以在2016年,中国的IaaS市场的格局将会更加变幻莫测。

二、PaaS

PaaS服务的构建需要良好的IaaS支持,所以目前PaaS仍处于起步期。但是Cloud Foundry和OpenShift为代表的PaaS开发框架越来越成熟,落地案例日渐增多。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单一应用级的云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于企业需求,进而平台级的PaaS服务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PaaS市场,红帽的OpenShift不容小觑。而IBM基于Cloud Foundry的Bluemix更是让PaaS市场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惠普同样基于OpenStack和Cloud Foundry的PaaS服务也会让PaaS市场更加热闹。

特别是甲骨文与腾讯云联手,而甲骨文拥有丰富的PaaS服务产品,所以在2016年,PaaS市场或许活变得像IaaS市场那样成为厂商争夺的焦点。

二、SaaS

目前全球的SaaS软件营收预计在2016年将达到1060千亿美元;预计在2015年内SaaS平台的开支水平将增加21%。思科预计到2018年,总的云服务将从2013年的41%来自于SaaS增长发展到59%都来自于SaaS服务。思科还预测到2018年,Iaas在总的云负载中的比例将从2013年的44%降低到28%。除此之外,13%的云负载将来自PaaS,相比2013年的15%会有所下降。

据IT影响中国数据调研,在2016年全球的SaaS软件营收预计能够达到1060亿美元,预计将比2015年整体增加21%。到2015年SaaS将产生784.3亿美元的收入,而预计到了2020年这个收入将增长到132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14%。

我们认为到2018年,全球企业应用软件市场的27.8%将是基于SaaS的,而这将产生508亿美元的收入,比2013年增加226亿美元。

第二节 新兴云计算市场

一、BAT互联网厂商

在云计算布局上,互联网巨头步伐很快。阿里宣布将投入60亿发展阿里云业务,百度开放云宣布了拥抱中国3600行计划,未来5年腾讯对腾讯云将保持每年投入20亿元的水平,预计将投入超过100亿元。

BAT如此大手笔,除了云计算是一大趋势,也是依赖各自庞大的规模优势,潜移默化的在使用着互联网用户的授权数据,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支撑底层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投入,BAT本身就是自家云计算最大的用户,加上公共云靠的就是规模效应取胜。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海外和本土两种不同的思路:国外微软、IBM、AWS的部署侧重企业层,BAT更偏重于用户层面,云计算市场也必然会成为它们下一个相遇的战场。

从目前BAT三家布局看,阿里走在最前面。腾讯云从2013年9月开始对外开放,得益于腾讯在游戏行业布局以及腾讯提出的互联网+人大提案,腾讯在政府市场同样有一定的筹码;2014年9月才正式宣布开放的百度云,比腾讯布局更晚。

二、OpenStack与容器云厂商

2015年整个云计算市场的关键词可以说就是OpenStack与容器。越来越多的OpenStack和Docker初创企业提供各种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这直接拉动了整个云计算市场的繁荣。但是由于没有大型公司那样的资金和研发支持,这些初创企业在进行市场竞争中往往更注重差异化竞争,比如服务和客户定位。

具体到中国市场,海云捷迅、九州云、EasyStack、UnitedStack等OpenStack初创公司在2015年表现可圈可点,而在容器云方面,DaoCloud、时速云等初创公司也接着Docker的火爆在市场表现方面非常抢眼。

第五章 总结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对于中国整个云计算市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中国云计算步入成长期,国际厂商与国内厂商的竞合是一种常态。伴随着国产化和全球化,国产云计算厂商与国际厂商的联合将成为新常态。

以OpenStack和Docker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于云计算市场驱动是非常明显的,各个厂商都在接受新技术并寻找自己的位置。开源技术对于云计算市场的影响日益深化,开源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以及成本优势正好贴合了云计算的特质,两者的融合让云计算市场朝着更广更深的方向扩张。

传统IT厂商与互联网厂商的融合是一种趋势。传统IT厂商对于云计算已经普遍接受,但是受制于自身的架构,在云转型过程中,与互联网厂商的合作成为一个新的特色。毕竟互联网厂商在新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两者的合作必然会扩大云计算对于传统IT市场的影响。

云计算初创公司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型IT厂商受自身规模的影响在灵活性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而初创公司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初创公司在满足市场的多样性需求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这也让整个云计算市场更加多样化,提升了云计算的活跃度。

关键字:云计算OpenStack

本文摘自:天极网信息化频道

x 2015 IT影响中国调研报告-云计算篇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2015 IT影响中国调研报告-云计算篇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李祥敬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2-25 14:37:02 本文摘自:天极网信息化频道

引言

201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全面开花,整个市场对于云计算的接纳度普遍提升,企业对于云计算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概念阶段而是落实到行动上。基于此种现状,我们对于2015年的中国云计算现状进行了梳洗,借此帮助企业客户对于中国云计算市场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对于云计算,有一条大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作为改变信息产业竞争格局的重要手段,蕴藏着巨大的战略价值和产业机遇,也就是风口。

云计算正在成为IT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全球IT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趋势,纷纷向云计算转型,也带来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据IT影响中国数据调研,2014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528亿美元,增长17%。2014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68亿元。同时,云计算的发展也带动和促进了上下游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15年,我国云计算上下游产业规模将超过3500亿元。

第一章 行业概述

云计算正在成为IT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2014年,全球IT公司纷纷向云计算转型,带来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预测2015年,云计算市场将呈现出混合云成为云服务业态的重要方向,企业级的移动云应用将持续升温,智慧城市和工业等重点行业应用成为云计算重要市场,垂直行业的云应用取得突破等四大热点。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产业格局迎来洗牌阶段,云计算企业全球影响力扩大。

201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一个是国内厂商纷纷布局云计算市场,一个国外厂商的中国市场布局,另外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也在进入云计算市场。三大运营商也在积极布局云计算市场,此外云计算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此外,新技术的涌现对于云计算市场也产生了影响,比如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以OpenStack为代表的开源云计算等。这些都对云计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章 行业背景分析

第一节 厂商博弈

一、国际厂商

在2015年,我们看到国际IT巨头开启云计算转型。IBM、惠普、甲骨文等都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战略,此外,云计算市场的重要玩家微软Azure、亚马逊AWS等也在中国市场纷纷布局。

在2014年的6月,IBM云计算的PaaS平台Bluemix正式对中国用户和开发者亮相。步入2015年,IBM宣布携手世纪互联将云计算平台Bluemix正式引入中国。根据该协议,IBM将提供Bluemix相关技术,世纪互联提供Bluemix运行的基础架构以及端到端运营服务。此次合作是双方2014年CMS企业云合作后的再次携手,世纪互联将发挥延续双方顺畅的合作关系与IBM一同推动企业级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

在2015年年初,惠普宣布惠普Helion OpenStack和惠普Helion开发平台在中国正式商用。其中,惠普Helion OpenStack是惠普针对OpenStack技术推出的商业发行版,由惠普提供、测试和支持,旨在提供可扩展的、开源的混合云解决方案。此前,惠普Helion与阅联等内容分发网络服务及混合云运营商合作,建设并运营面向企业客户的社区云服务。与此同时,惠普还与贵阳市政府在内1000多家用户,就Helion项目展开测试和运营服务。此外,惠普宣告将投入10亿美元推出HP Helion云计算产品组合,而这也是惠普所擅长的领域。

2015年11月12日,甲骨文公司宣布与腾讯云合作,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为中国企业提供甲骨文企业级云计算服务。通过与腾讯云的合作,甲骨文会将业界先进和完整的企业级云服务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双方也将实现甲骨文企业云计算产品与腾讯云公有云计算服务的融合与联合创新。双方合作所提供的云服务范围将仅限于中国,但将全面覆盖SaaS、PaaS和IaaS三层云服务。

在传统IT转型云计算的同时,国际云计算厂商也在积极布局中国云计算市场。2012年11月,上海市政府、微软和世纪互联签约合作运营Windows Azure;2013年6月6日,微软云Azure正式落地中国,开启公测和预览版;2014年3月26日,微软云Azure正式在华商用;2014年4月15日,Office 365正式在华商用。微软云在中国的整体业务规模已经超过1亿美元。

在IDC和Forrester两家分析机构的调查报告中,Azure都是目前中国公有云基础设施市场上的绝对领导者。Azure是目前中国国内唯一的合法商用国际公有云,此外Azure的入华恰逢中国企业部署海外云业务的需求鼓胀之时,有海外发展意愿的企业都更愿意有更广泛的区域覆盖,而Azure在全球24个地区的高覆盖率无可争议。这一切造就了微软Azure在中国市场的告诉增长。

2013年12月18日,亚马逊公司旗下的Amazon Web Services宣布,在中国区域提供云计算平台服务,并于2014年初开始有限预览。此次亚马逊AWS落地中国采用前店(北京)后厂(宁夏)的模式,以北京为前店,宁夏中卫为后厂,光环新网和网宿科技提供IDC和ISP,包括基础架构、带宽和网络功能。目前亚马逊AWS在中国市场的服务受制于国内政策环境影响,市场拓展相比微软Azure滞后,但是凭借AWS在云计算的统治地位,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仍然值得期待。

二、国内厂商

在2015年,我们看到国内厂商纷纷进军云计算市场,比如服务器厂商、网络厂商等,此外还有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另外云计算初创公司在2015年格外惹眼。

2015年7月16日,浪潮集团发布浪潮云战略,宣布将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建设全国7个核心云计算数据中心、50个地市云计算中心,完成全国云中心布局。目前,浪潮云已经和全国54个省市签署了云计算协议,将帮助区域政府实现云服务转型,打造、提升当地的智慧城市平台,进一步提升政府整体的服务能力。此外,浪潮云在北京、济南、昆明等23个省市已经成功部署云中心、云平台并开展云服务。

2015年10月30日,中科曙光与VMware在北京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组建合资公司,面向快速发展的中国云计算市场合作开发创新解决方案。这是VMware在中国成立的首个合资公司。根据协议,中科曙光将成为控股股东,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先进技术,携手打造安全可靠、技术领先并充分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本土化创新云计算解决方案,新产品将在性能、稳定性和兼容性等方面得到很大地增强,为中国云计算用户带来更好的应用体验。

联想在完成了对IBM x86服务器的收购和业务整合后,也开始了云计算布局。联想在发力云计算基础架构及服务领域的同时,将不断强化其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领域的整体实力。根据联想的腾云计划,联想将在中国兴建50个云计算中心。除了硬件上的构筑,联想计划招募100个以云计算方案为业务重心的方案型渠道,并培养超过1000个云计算基础架构的专家。

2015年7月30日,华为面向中国的企业市场发布了企业云服务。华为对外发布了面向金融、媒资、城市及公共服务、园区、软件开发等多个垂直行业的企业云服务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企业级的ICT基础设施服务。

在这些传统企业硬件厂商布局云计算市场的同时,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也在布局。腾讯云、阿里云、百度开放云等竞相登场。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腾讯云与甲骨文联手讲甲骨文的云计算服务引入中国市场。而阿里云则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强势发展,阿里巴巴集团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更以相比同期大幅增长106%的速度成为阿里巴巴收入增速最快的业务;同时,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对阿里云战略增资60亿元,用于国际业务拓展。

同时,阿里云也在积极拓展全球云计算市场。阿里云相继在海外启用了美国硅谷、新加坡数据中心,全球网布局不断完善。目前,阿里云在杭州、北京、青岛、深圳、上海等9个地域设有数据中心,未来还将在日本、欧洲、中东等地设立新的数据中心。

百度开放云是BAT中最晚布局云计算业务的,但是凭借百度在云方面的实力,百度开放云的表现也是值得期待的。2014年,百度正式决定将服务内部业务多年的云计算技术正式对外提供服务,即百度开放云。在2015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云系统阐释了自己的战略布局。百度开放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大数据为手段,以云计算为平台,为用户带来新的业务创新体验。

除了企业级硬件厂商和互联网巨头布局云计算市场外,中国云计算的初创公司也在整个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迅速成长起来,比如青云QingCloud、UCloud、EasyStack、华云数据等。

2015年5月18日,云计算创业公司EasyStack对外宣布,已经完成16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如山创投领投,盈动投资和A轮投资者蓝驰创投跟投。

2015年7月28日,华云数据CEO许广彬正式公布,华云数据C轮融资顺利完成,获得海通投资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此次融资也创造了国内云计算企业融资的新纪录。

2015年4月9日,UCloud宣布正式完成接近1亿美元的C轮融资。UCloud CEO季昕华表示,本次融资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全球精英招募以及更广泛的市场推广。

如果从这些公司的融资额度看,的确云计算已经成为众多投资机构追捧的对象。这也预示云计算市场接下来会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第二节 技术热点

一、OpenStack开源云

OpenStack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事实的云计算开发框架标准。2014年以来,不断有优质的OpenStack创业企业被收购,OpenStack正在从一个技术创新的开源平台逐步演进为成熟的商用云平台。作为云计算时代的造梦平台,OpenStack已成为最受欢迎的开源云平台,在政府、电信、金融、制造、能源、零售、医疗、交通等行业成为企业创新的利器。

开源的精髓在于开放式创新,正在逐步改变全球软件开发的格局。开源为云计算的实施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云计算虽已进入理性的探索实践阶段,但技术的成熟性和普及性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商业化云技术和产品逐步完善,但大多局限于企业应用,无法满足规模运营需求,同时体系封闭,存在厂商锁定风险。开源软件的创新性、定制化有利于满足差异化需求,同时产业链支持度高,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为云计算的实施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从开源虚拟化到开源云操作系统、开源中间件、开源分布式系统,再到开源应用软件等各个层次,开源技术无处不在,开源云市场正在进入全面繁荣期。

从2010年诞生到现在短短五年时间,凭借架构的先进性、社区运作的有效性与授权模式的灵活性,OpenStack迅速获得了业界的广泛支持,构建了庞大的生态圈,该生态圈主要包括四类角色:社区、后端厂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用户。

尽管OpenStack生态圈赢得了众多开发者和厂商的青睐,但它仍然亟须用户案例来证明自己。OpenStack目前的用户广泛分布在各行各业。当前成功部署了OpenStack平台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基于开源代码几乎可以通过DIY的方式来解决自身需求,包括平台开发、部署和运营;另一类企业则选择了开源服务供应商,包括各类OpenStack发行版或解决方案。

从部署情况看,IT影响中国用户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年底,生产系统部署比例从2013年的32%上升至46%,研发测试与PoC验证部署分别占27%。在部署方式方面,私有云占绝大多数(58%),其次是托管私有云(15%)、公有云(14%)、混合云(10%)与社区云(3%)。

整体而言,OpenStack已经全面超越其他开源云平台,成为全球最大、影响力最高、发展最迅速、产业覆盖最广的开源项目,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开放云平台的全球事实标准。据IT影响中国数据调研,2014年OpenStack市场规模为8.9亿美元,而2018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33亿美元。

在国内,OpenStack已开始逐步落地,生态系统正在逐渐建立与完善: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OpenStack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工程师对于OpenStack社区的贡献已经仅次于美国;OpenStack正受到越来越多IT厂商、云初创厂商和行业用户的青睐。

二、Docker容器技术

2015年容器技术异军突起,其融合DevOps的敏捷特性备受业界关注。IBM、微软等传统厂商纷纷向Docker伸出橄榄枝,而基于容器技术提供服务的初创公司也是纷纷出现。

近两年多来,Docker引领了一场以容器为核心的,席卷互联网应用乃至整个IT界的技术革新,正从根本上改变应用开发和发布的方式。经过持续爆发式的成长,以及迅速壮大的开发者社区和上下游生态,Docker容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容器格式和运行时的标准。Docker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打包和分发软件。但它的好处远远不只这些。Docker还提供了标准的API和应用生命周期模型,同时提供轻量级的资源隔离。

多年来,虚拟机镜像已成为用于打包和部署分布式应用的实际机制。从IT操作角度来看,虚拟机提供一流的资源隔离、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虚拟机也需要完全管理完整的操作系统实例,其每个实例都有自己的存储空间和网络设置、依赖项和系统环境配置。虚拟机镜像实际是大而沉重的文件系统。一旦部署,因为一次次的修改软件,脚本和人们用以适应这样那样的需求,虚拟机往往从原生的原始状态开始飘移。

容器与虚拟机相比更重要的优势是,基于软件定义(它是基于元数据和其指定组合创建)。总之,这些特性开启了一个强大的分布式应用管理模式-不变的基础设施。在不变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极简操作系统包含自动发现、配置和自动化分配容器镜像分配。容器在需要时被创建,在不再需要时卸载。

其实Docker容器技术对于传统PaaS更具颠覆意义。Cloud Foundry、OpenShift都迅速采取行动支持Docker容器。自从云计算被划分为IaaS、PaaS、SaaS开始,PaaS就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它既不如IaaS那样灵活而自由,又不如SaaS那样可以直接推向消费者。现在有了Docker,PaaS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其中一个就是在云计算的基础领域取代IaaS。目前的IaaS只是取代了传统的服务器,其环境和应用的部署与传统相比差异很小,只是在运维上有很大的改变。PaaS这种开关式的环境搭建显然比IaaS要方便很多,符合技术发展的趋势。

第三章 行业技术分析

第一节 OpenStack

一、技术现状

目前,OpenStack经过多年的发展,生态圈日趋成熟,企业就绪的特性日趋完善。据IT影响中国数据调研,IT决策者和专业人员中75%计划采用OpenStack开展云计划,16%已投产OpenStack,18%正计划部署,40%在概念证明/试验阶段,另有40%在学习和评估。

对于OpenStack来说,生态链丰富、技术日益成熟、用户认可,但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用户本身驾驭OpenStack的能力。OpenStack是一种开源技术,它让任何人都能打造自己的亚马逊弹性云或谷歌内部基础设施。5年前,你很难想象这样一种处于实验室的新兴开源技术,能在短短几年内,聚集如此多开发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企业用户。

如今,OpenStack已不再是实验工具,宝马、沃尔玛、PayPal等行业的先锋企业,已经在关键生产环境中部署OpenStack,并得到了积极正面的应用效果。企业能通过OpenStack重塑它们的数据中心,打破过去应用一年或几年才更新一次的周期。

不仅如此,OpenStack还推动了软件开发新方法的出现。OpenStack能在企业中实现一种心态上或企业文化上的转变,打造一个敏捷的、DevOps (开发和运维密切合作)的软件开发环境,而软件的敏捷性是业务敏捷性的一个先决条件。OpenStack为过去15年中业界一直追求的敏捷性增添了动力。

由于OpenStack较好的模块化架构,它的部署应用可以是一个持续改进、持续集成的过程,这与传统IT完全不同。过去,IT项目实施通常几个月甚至跨年,人们习惯了想清楚才去做。现在,企业可能只有一个理念就要立刻行动,大胆尝试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

OpenStack是一个闭环,用户使用OpenStack遇到问题或想要更新,可以立刻反馈。这些反馈在庞大的OpenStack社区中引发快速迭代,开发、验证、应用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目前企业首先担心OpenStack是不是稳定可靠,其次担心在遇到困难时,是否有厂商提供支持。所以围绕OpenStack提供服务的公司也日渐增多,这些公司出了惠普、红帽等巨头外,OpenStack初创公司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厂商情况

目前IBM、惠普、红帽等传统厂商已经将OpenStack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这为OpenStack生态圈的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自IBM加入OpenStack组织,就积极投入到OpenStack生态系统的建设中,并对OpenStack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IBM作为OpenStack基金会的白金会员,有超过250名员工参与OpenStack相关项目,代码贡献排名第三。

从2010年惠普开始便积极参与OpenStack社区,成为OpenStack社区的突出贡献者。惠普还基于OpenStack发布了HP Helion,HP Helion 是一套由硬件、软件和服务组成的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产品组合,而OpenStack是它的引擎,基于这个引擎,Helion提供了不同的产品。HP Helion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针对开发者的团队,提供Helion OpenStack社区版以及Cloud Foundry PaaS版;还有针对企业级提供的Helion OpenStack商业版。

在成功打造企业级Linux后,红帽把下一个目标放在了OpenStack。根据设计思路,OpenStack应成为云计算领域的Linux——开放代码及许可,允许用户以社区为载体创建项目。所以红帽在积极围绕OpenStack打造企业级就绪的产品,红帽方面就表示,OpenStack是一个被证实的,非常优质的做公有云的基础架构,因为它与亚马逊的架构非常相似。红帽会像运行Linux一样来运行OpenStack,这个决心不会因为任何其它公司对OpenStack运用而改变。

具体到中国的OpenStack情况,北京开发者对OpenStack的贡献率全球排名第一,中国的开发者人数和会员人数在全世界前五。华为公司在OpenStack社区的贡献率非常高,2012年华为宣布加入OpenStack基金会,2013年华为正式成为OpenStack金牌会员。此外,中国的OpenStack初创公司在促进OpenStack在中国的发展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九州云、海云捷迅、EasyStack、UnitedStack等。

第二节 Docker

一、技术现状

在Docker发布的初期,其实并不具被企业部署的功能。在随着Docker步入成长期后,围绕Docker的生态系统日趋完善。由于Docker能够运行在任何正常更新内核的Linux虚拟机中,它几乎可以用在所有提供IaaS服务的云上。大多数的主流云厂商已经宣布提供对Docker及其生态系统的支持。

目前Docker集中于DevOps,而在企业生产环境下应用仍有待加强。基于Docker的软件交付是一种全新的软件交付方式。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完成硬件资源池化,但是计算资源没有被利用,面临着管理失控等一系列问题。基于Docker容器的管理可以充分释放企业的管理价值。

总之,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给云计算市场特别是PaaS市场带来新的变革力量,以Cloud Foundry和OpenShift为代表的PaaS开发框架已经实现了对Docker的支持。

二、厂商情况

目前Docker生态圈甚是繁荣,围绕Docker的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且以IBM、VMware、微软为代表的传统IT厂商也介入到容器技术市场,纷纷推出基于Docker的相关服务。AWS推出了EC2 Container服务,让客户使用AWS上的Docker容器轻松地运行和管理分布式应用。EC2 Container服务与Docker Hub集成。Docker Hub是一个托管的资源库,其中基于Docker容器的应用在整个开发社区或一个私人组织内分发和共享。AWS还直接贡献于Docker Hub官方资源库及开源项目。

Docker为开发团队带来的灵活性以及给数据中心带来的性能优势让企业趋之若鹜,Docker这项开源技术不仅仅是红帽和Canonical等Linux巨头眼里的宠儿,微软等专有软件公司也在热烈拥抱Docker。Docker已经成为主流Linux版本的标准特性,比如Ubuntu、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和CentOS。Docker的到来也催生了新的Linux发行版,比如CoreOS和Red Hat的Project Atomic,它们设计成能运行容器的最小环境系统。

目前在IaaS提供商普遍提供Docker支持后,专注于Docker服务的公司也开始涌现,比如DaoCloud、时速云、灵雀云等。

2015年3月11日,DaoCloud宣布,公司已获得来自硅谷的光速安振创投基金数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DaoCloud将加速产品开发,推出以容器技术为核心的云计算平台和企业解决方案。

灵雀云成立于2014年10月,是基于容器技术( Docker)、服务于开发者及企业的的云计算平台。其在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后,灵雀云又与微软深度战略合作,联手打造企业容器云服务。

第四章 行业市场分析

对于云计算的市场分析,我们划分为了传统云计算市场和新兴云计算市场。从传统IT转型以及传统的云计算厂商被归为传统云计算市场,而基于OpenStack和容器技术的厂商归为新兴云计算市场。

第一节 传统云计算市场

一、IaaS

目前云计算市场中的IaaS已经趋于成熟,厂商竞争最为激烈。IT厂商、服务器厂商、网络厂商、互联网厂商、运营商都在布局云计算市场,IaaS竞争基本上处于价格战阶段,特别是国内的云计算厂商。

中国的公有云IaaS市场一直保持了高速的发展,据IT影响中国数据调研,从2009年到2014年,中国IaaS公有云市场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并且从2011年开始增长率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并且预计在2015年,中国的IaaS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达到39.6亿元人民币,增长率将达到76.0%,2015年将成为云计算IaaS市场的发展元年,资金充足和技术积累丰富的厂商均进入云计算行业之中。

目前在IaaS市场,微软Azure、亚马逊AWS、IBM Softlayer等巨头具有无可比拟的市场和技术领先优势。这些IT巨头本身拥有众多的企业客户资源,所以在拓展云计算市场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此外,惠普退出公有云市场让IaaS市场更添变数。所以在2016年,中国的IaaS市场的格局将会更加变幻莫测。

二、PaaS

PaaS服务的构建需要良好的IaaS支持,所以目前PaaS仍处于起步期。但是Cloud Foundry和OpenShift为代表的PaaS开发框架越来越成熟,落地案例日渐增多。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单一应用级的云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于企业需求,进而平台级的PaaS服务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PaaS市场,红帽的OpenShift不容小觑。而IBM基于Cloud Foundry的Bluemix更是让PaaS市场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惠普同样基于OpenStack和Cloud Foundry的PaaS服务也会让PaaS市场更加热闹。

特别是甲骨文与腾讯云联手,而甲骨文拥有丰富的PaaS服务产品,所以在2016年,PaaS市场或许活变得像IaaS市场那样成为厂商争夺的焦点。

二、SaaS

目前全球的SaaS软件营收预计在2016年将达到1060千亿美元;预计在2015年内SaaS平台的开支水平将增加21%。思科预计到2018年,总的云服务将从2013年的41%来自于SaaS增长发展到59%都来自于SaaS服务。思科还预测到2018年,Iaas在总的云负载中的比例将从2013年的44%降低到28%。除此之外,13%的云负载将来自PaaS,相比2013年的15%会有所下降。

据IT影响中国数据调研,在2016年全球的SaaS软件营收预计能够达到1060亿美元,预计将比2015年整体增加21%。到2015年SaaS将产生784.3亿美元的收入,而预计到了2020年这个收入将增长到132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14%。

我们认为到2018年,全球企业应用软件市场的27.8%将是基于SaaS的,而这将产生508亿美元的收入,比2013年增加226亿美元。

第二节 新兴云计算市场

一、BAT互联网厂商

在云计算布局上,互联网巨头步伐很快。阿里宣布将投入60亿发展阿里云业务,百度开放云宣布了拥抱中国3600行计划,未来5年腾讯对腾讯云将保持每年投入20亿元的水平,预计将投入超过100亿元。

BAT如此大手笔,除了云计算是一大趋势,也是依赖各自庞大的规模优势,潜移默化的在使用着互联网用户的授权数据,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支撑底层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投入,BAT本身就是自家云计算最大的用户,加上公共云靠的就是规模效应取胜。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海外和本土两种不同的思路:国外微软、IBM、AWS的部署侧重企业层,BAT更偏重于用户层面,云计算市场也必然会成为它们下一个相遇的战场。

从目前BAT三家布局看,阿里走在最前面。腾讯云从2013年9月开始对外开放,得益于腾讯在游戏行业布局以及腾讯提出的互联网+人大提案,腾讯在政府市场同样有一定的筹码;2014年9月才正式宣布开放的百度云,比腾讯布局更晚。

二、OpenStack与容器云厂商

2015年整个云计算市场的关键词可以说就是OpenStack与容器。越来越多的OpenStack和Docker初创企业提供各种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这直接拉动了整个云计算市场的繁荣。但是由于没有大型公司那样的资金和研发支持,这些初创企业在进行市场竞争中往往更注重差异化竞争,比如服务和客户定位。

具体到中国市场,海云捷迅、九州云、EasyStack、UnitedStack等OpenStack初创公司在2015年表现可圈可点,而在容器云方面,DaoCloud、时速云等初创公司也接着Docker的火爆在市场表现方面非常抢眼。

第五章 总结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对于中国整个云计算市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中国云计算步入成长期,国际厂商与国内厂商的竞合是一种常态。伴随着国产化和全球化,国产云计算厂商与国际厂商的联合将成为新常态。

以OpenStack和Docker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于云计算市场驱动是非常明显的,各个厂商都在接受新技术并寻找自己的位置。开源技术对于云计算市场的影响日益深化,开源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以及成本优势正好贴合了云计算的特质,两者的融合让云计算市场朝着更广更深的方向扩张。

传统IT厂商与互联网厂商的融合是一种趋势。传统IT厂商对于云计算已经普遍接受,但是受制于自身的架构,在云转型过程中,与互联网厂商的合作成为一个新的特色。毕竟互联网厂商在新技术的接受度和应用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两者的合作必然会扩大云计算对于传统IT市场的影响。

云计算初创公司在市场发展过程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大型IT厂商受自身规模的影响在灵活性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而初创公司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初创公司在满足市场的多样性需求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这也让整个云计算市场更加多样化,提升了云计算的活跃度。

关键字:云计算OpenStack

本文摘自:天极网信息化频道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