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聚焦2010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

责任编辑:企业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0-12-22 09:11:19 本文摘自:飞象网

12月22日消息,昨日,通过专家委员会综合评议与网友投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了“2010年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网络与信息安全、3G发展、移动支付、TD-LTE、微博等入围榜单。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对其一一进行解读。

关键词一:三网融合 行业监管体制上仍需突破

对于三网融合,陈金桥表示,三网融合于2010年正式起步,“特别强调要做加法,一加一等于七,共同做大增量市场,做好交替部分,彼此促进才是未来的方向。”

陈金桥称,2010年是三网融合政策的破冰之年,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出是顺应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三网融合也赋予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新内涵,给其带来新机遇。

不过,“三网融合并非简单的三屏融合,也不是简单的技术和业务的融合,三网融合对制造业、服务业均有影响。”陈金桥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陈金桥认为,目前三网融合最大问题是行业利益以及部门利益,“未来一年,三网融合在行业监管体制上仍需要突破,”陈金桥强调。

关键词二:物联网 物联网将加速社会信息化进程

物联网的概念于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提出,早期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发生较大变化,当前,物联网已成未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陈金桥称,物联网概念在未来十年时间里不断演进,其中,从传感器网到物联网是前段后端的体现,是网络资源的利用和通信的服务对象,同时也是传感器网络向后扩张的结果。

他强调,泛在物联网以行业垂直应用为主,已渗透到国家基础命脉行业。尤其重要的是,电信运营商以泛在物联网应用发展为契机,加速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型,同时也将加速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三:云计算 我国政府、运营商积极跟进

云计算作为2010年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对于未来降低信息化成本,加速推动信息化速度的作用不可小觑。目前,在我国国内,政府与运营企业都在积极跟进。

飞象网获悉,云计算作为中国移动蓝海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于2007年由移动研究院组织力量,联合中科院计算所,着手启动“大云”项目。同时,中国电信也发布了“翼云”计划。

陈金桥表示,云计算实现了IT产业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服务的巨大转变,它不仅将改变ICT产业的面貌,也将深刻改变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云计算对于未来降低信息化成本和加速推动信息化速度具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四:移动互联网 连接速度和流量负担影响用户体验

手机网民的迅速增加推动了移动互联网发展。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7%,而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3070万,1年内手机网民增长1.2万,增长了106%。

其中,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使用率最高的依然为即时通信和阅读类,有77.8%的手机网民使用手机聊天功能,75.4%的手机网民使用手机阅读功能;手机搜索和在线收听/下载音乐使用率分别为55.2%和50.4%,组成手机上网应用的第二梯队;而手机网游、手机邮件、社区及博客等处于第三梯队。

陈金桥表示,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驱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来自IDC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固定互联网收入约为910亿美元,移动互联网收入约为370亿美元。不过,“移动互联网的收入结构与固定互联网不同,固定互联网方面广告占40%,电子商务占35%,付费服务为25%,而数字内容只占5%的收入份额。”

“按照国际经验,当规模化应用两年以后,无线数据流量费用将降低30%以上。”陈金桥介绍,而目前连接速度和流量负担影响了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

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用户跟踪调查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对手机应用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为网速过慢、终端适配低及流量费太高。

关键词五:智能手机 Xphone来袭 智能手机处于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

“Xphone来袭,智能手机处于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陈金桥一语指出当今的手机终端状况。

随着Xphone的不断涌现,智能手机成为通向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入口,产业各方纷纷捆绑自身优势争夺终端领域制高点。

不过,“我们仍期待着大众普及型千元智能手机的出现,因为千元智能级、手机是国家信息化重要工具,也是一个主要的入口。”陈金桥称。

2010年,围绕智能手机相关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如中国电信2010年1月全面推出互联网四通道手机,搅动Android系统平台本土化,而微软在PC领域软件平台的霸主地位也开始逐步向外延伸。

关键字:物联网

本文摘自:飞象网

x 聚焦2010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聚焦2010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

责任编辑:企业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0-12-22 09:11:19 本文摘自:飞象网

12月22日消息,昨日,通过专家委员会综合评议与网友投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了“2010年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网络与信息安全、3G发展、移动支付、TD-LTE、微博等入围榜单。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对其一一进行解读。

关键词一:三网融合 行业监管体制上仍需突破

对于三网融合,陈金桥表示,三网融合于2010年正式起步,“特别强调要做加法,一加一等于七,共同做大增量市场,做好交替部分,彼此促进才是未来的方向。”

陈金桥称,2010年是三网融合政策的破冰之年,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出是顺应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三网融合也赋予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新内涵,给其带来新机遇。

不过,“三网融合并非简单的三屏融合,也不是简单的技术和业务的融合,三网融合对制造业、服务业均有影响。”陈金桥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陈金桥认为,目前三网融合最大问题是行业利益以及部门利益,“未来一年,三网融合在行业监管体制上仍需要突破,”陈金桥强调。

关键词二:物联网 物联网将加速社会信息化进程

物联网的概念于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提出,早期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发生较大变化,当前,物联网已成未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陈金桥称,物联网概念在未来十年时间里不断演进,其中,从传感器网到物联网是前段后端的体现,是网络资源的利用和通信的服务对象,同时也是传感器网络向后扩张的结果。

他强调,泛在物联网以行业垂直应用为主,已渗透到国家基础命脉行业。尤其重要的是,电信运营商以泛在物联网应用发展为契机,加速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型,同时也将加速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三:云计算 我国政府、运营商积极跟进

云计算作为2010年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对于未来降低信息化成本,加速推动信息化速度的作用不可小觑。目前,在我国国内,政府与运营企业都在积极跟进。

飞象网获悉,云计算作为中国移动蓝海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于2007年由移动研究院组织力量,联合中科院计算所,着手启动“大云”项目。同时,中国电信也发布了“翼云”计划。

陈金桥表示,云计算实现了IT产业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服务的巨大转变,它不仅将改变ICT产业的面貌,也将深刻改变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云计算对于未来降低信息化成本和加速推动信息化速度具有很大作用。

关键词四:移动互联网 连接速度和流量负担影响用户体验

手机网民的迅速增加推动了移动互联网发展。数据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7%,而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3070万,1年内手机网民增长1.2万,增长了106%。

其中,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使用率最高的依然为即时通信和阅读类,有77.8%的手机网民使用手机聊天功能,75.4%的手机网民使用手机阅读功能;手机搜索和在线收听/下载音乐使用率分别为55.2%和50.4%,组成手机上网应用的第二梯队;而手机网游、手机邮件、社区及博客等处于第三梯队。

陈金桥表示,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驱动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来自IDC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固定互联网收入约为910亿美元,移动互联网收入约为370亿美元。不过,“移动互联网的收入结构与固定互联网不同,固定互联网方面广告占40%,电子商务占35%,付费服务为25%,而数字内容只占5%的收入份额。”

“按照国际经验,当规模化应用两年以后,无线数据流量费用将降低30%以上。”陈金桥介绍,而目前连接速度和流量负担影响了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

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用户跟踪调查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用户对手机应用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为网速过慢、终端适配低及流量费太高。

关键词五:智能手机 Xphone来袭 智能手机处于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

“Xphone来袭,智能手机处于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陈金桥一语指出当今的手机终端状况。

随着Xphone的不断涌现,智能手机成为通向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入口,产业各方纷纷捆绑自身优势争夺终端领域制高点。

不过,“我们仍期待着大众普及型千元智能手机的出现,因为千元智能级、手机是国家信息化重要工具,也是一个主要的入口。”陈金桥称。

2010年,围绕智能手机相关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如中国电信2010年1月全面推出互联网四通道手机,搅动Android系统平台本土化,而微软在PC领域软件平台的霸主地位也开始逐步向外延伸。

关键字:物联网

本文摘自:飞象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