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数据:美国六成车联网用户为老人

责任编辑:editor0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15 22:17:27 本文摘自:RFID世界网

尼尔森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让人大跌眼镜的车联网技术使用人群报告,美国的中老年人竟然成为这项时髦技术的坚定捍卫者。

报告指出,55岁以上、受过高等教育且拥有10万美金以上的人群是车联网技术使用最多的用户。能够用到车联网主要技术的人数占比58%。这部分用户中,42%是55岁以上,62%拥有大学学历,而大约37%的用户年薪在10万美金以上。

怎样让所有用户最终使用互联网技术,尼尔森称最大的因素是安全。79%的用户相信车联网技术能够保证他们的驾驶安全。碰撞预警、网络驱动导航和安全警报是用户购买一辆新车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而互联网汽车的娱乐服务也能为它争取一部分的用户。36%的用户会经常使用流式音频,26%的用户会在车内上网,而21%的用户会在高速公路上下载视频、音乐等。

从性别角度考虑,84%的女性用户认为拥有一辆互联网汽车相当于拥有了一个Wi-Fi移动端,而超过74%的男性用户也这样认为。

速途研究院也曾针对中国市场的车联网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

该报告指出:北京、上海、深圳与广州作为我国一线城市,对于高科技产品接受度与认知度也是最高的。并且越发达的城市中的交通拥堵率远超其它地区,通过车联网系统能够解决出行难的问题,所以一线城市将成为车联网发展的重要点地域。

而车联网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达87%,这与司机大部分都是男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女性用户比例虽然仅为13%,但对于车联网的需求更为强烈。因为女性用户大都对于路况不是很熟悉,车联网可以给她们很好的指引,并且可以根据汽车自身数据,在车辆出现问题的时候给予及时通知。

速途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目前在中国,30-39岁群体是车联网用户最大的群体,占比达到60%。这年龄段人群属于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多数都拥有自己的汽车,更是对车联网的概念最能接受的群体。

通过调查发现用户对车联网的应用领域需求,最大的就是汽车自助修理系统,其率达到到73.39%;汽车远程监控防盗系统,其需求率达到71.56%;紧急故障智能排除需求率达到68.81%;智能地图导航需求率达到66.06%。

关键字:用户车联网数据

本文摘自:RFID世界网

x 数据:美国六成车联网用户为老人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数据:美国六成车联网用户为老人

责任编辑:editor0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15 22:17:27 本文摘自:RFID世界网

尼尔森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让人大跌眼镜的车联网技术使用人群报告,美国的中老年人竟然成为这项时髦技术的坚定捍卫者。

报告指出,55岁以上、受过高等教育且拥有10万美金以上的人群是车联网技术使用最多的用户。能够用到车联网主要技术的人数占比58%。这部分用户中,42%是55岁以上,62%拥有大学学历,而大约37%的用户年薪在10万美金以上。

怎样让所有用户最终使用互联网技术,尼尔森称最大的因素是安全。79%的用户相信车联网技术能够保证他们的驾驶安全。碰撞预警、网络驱动导航和安全警报是用户购买一辆新车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而互联网汽车的娱乐服务也能为它争取一部分的用户。36%的用户会经常使用流式音频,26%的用户会在车内上网,而21%的用户会在高速公路上下载视频、音乐等。

从性别角度考虑,84%的女性用户认为拥有一辆互联网汽车相当于拥有了一个Wi-Fi移动端,而超过74%的男性用户也这样认为。

速途研究院也曾针对中国市场的车联网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

该报告指出:北京、上海、深圳与广州作为我国一线城市,对于高科技产品接受度与认知度也是最高的。并且越发达的城市中的交通拥堵率远超其它地区,通过车联网系统能够解决出行难的问题,所以一线城市将成为车联网发展的重要点地域。

而车联网用户中男性用户占比达87%,这与司机大部分都是男性有着很大的关系。女性用户比例虽然仅为13%,但对于车联网的需求更为强烈。因为女性用户大都对于路况不是很熟悉,车联网可以给她们很好的指引,并且可以根据汽车自身数据,在车辆出现问题的时候给予及时通知。

速途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目前在中国,30-39岁群体是车联网用户最大的群体,占比达到60%。这年龄段人群属于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多数都拥有自己的汽车,更是对车联网的概念最能接受的群体。

通过调查发现用户对车联网的应用领域需求,最大的就是汽车自助修理系统,其率达到到73.39%;汽车远程监控防盗系统,其需求率达到71.56%;紧急故障智能排除需求率达到68.81%;智能地图导航需求率达到66.06%。

关键字:用户车联网数据

本文摘自:RFID世界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