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阿里巴巴做电视: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26 21:57:02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不知从何时起,智能电视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标配。

但这股妖风却是吹自2011年的传统电视厂商——在电视厂商变着法儿地给电视提价后,智能手机的火爆让电视厂商们灵光乍现——干吗不做智能电视?

众多电视厂商纷纷加入这场大戏,索尼、松下、LG、三星、长虹、海尔、海信......统统推出自己的智能电视产品。接着,传统IT企业加入了进来,清华同方、优派、明基、冠捷、联想等等。

三年前的智能电视是什么样子?

在海信发布的《2012年智能电视发展白皮书》里有这样一段表述:

Smart TV经过2011年市场培育,在2012年有了相对明确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Smart TV可以看出,大多数厂商选择Android操作系统,

3D、LED几乎都是标准配备,在技术取向上,高端产品基本是以偏光式3D和侧光式LED背光为主,分辨率以1920×1080为主,在硬件规格上创新点并不多。

Smart TV的差异化将是在内容和应用上,2012年新推出的SmartTV聚焦在人机交互,特别是语音(语音控制、语音搜索、语音输入)、体感、多屏整合的互动上。在应用方面,则聚焦在健康、教育、游戏、内容、电视支付、社交、物联网等方面。

三年前的智能电视用户体验,是一番怎样的感受?

2012年月光博客一篇博文里吐槽当时的用户体验:原来智能的不是电视,是让用户智能。

尽管用户体验被吐槽成了这样,它还是众望所归。2012年拓墣产业研究所预估,2012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将达5113万台,Smart TV渗透率将达到21.6%,且伴随消费者接受度逐渐提高、供应端持续出货,预计至2015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将超过15349万台,智能电视渗透率将达54.6%,智能电视将成为互联网化的最重要的一块屏。

随后事情果然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家电市场第三方监测机构中怡康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视机销量约为5000万台,电视市场约五成销量来自智能电视,智能电视年增长率为56.84%。

知名的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这一市场。2013年,乐视与小米先后推出“超级电视”、“小米电视”。不过中怡康数据显示,从销量上来说,小米和乐视2013年的销量加在一起还不到这个市场的2%。

尽管互联网公司清楚如何把电视做得像智能手机一样智能,但它们大多却不懂做电视。在2012年推出智能电视的传统IT企业冠捷、联想、清华同方都已经身先士卒。

毕竟像经营几十年的电视厂商一样搭建自己的技术、人才、工厂、研发资源、专利和储备、销售渠道、售后服务,对于出现不过三五年时间的IT企业来说规模可不算小。

然而,智能电视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情形有些类似于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智能路由器大战时的情形:2013年底极路由推出国内第一款智能路由器后,各色路由器争相登场:小米路由器、360安全路由器、小度路由、如意云路由,10个手指也数不过来。

智能路由器被看作是智能家居入口,在这一想法被否定后,大家瞄准了智能电视,这一除手机电脑之外的第三屏。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智能电视的功能没多少差异,互联网公司还要争先恐后介入:都是提供大量视频,可以玩游戏、浏览网页,可怎样也不能不翻墙也能看Youtube。

连阿里巴巴也来凑这个热闹。阿里巴巴联合海尔一同推出一款名为“海尔阿里电视”的智能电视。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在几家互联网公司推出的智能电视中,这款电视除了提供海量视频,它还可以购物并扫入支付宝服务:用户在购买电视机之后可以获得1000-3000不等的V代金券,可用于V购物广场消费、延保、购买高清节目包。而购物广场内商品经过优选,每天提供20万以上优选商品,在购物时可以在40英寸的电视屏上直面高清商品图;海尔阿里电视为用户提供了支付宝服务,用户使用淘宝账号登录后即可使用,为防止老人小孩误触,还提供了安全锁功能。

与其他智能电视不同的,海尔阿里电视更为强调它的购物功能。智能电视的意义,可能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它并不是为了抢占客厅,而是为了拥有一个自己面对消费者的终端。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阿里巴巴不只做过这一次努力。从去年11月开始,阿里巴巴先后推智能机顶盒天猫魔盒一代、天猫魔盒1s,除了提供高清影视、游戏之外,天猫魔盒还特别加入购物、支付水电煤费用功能。这款产品确实获得不错的反响。天猫魔盒在今年双11期间总体成交突破176000台,超过双11期间全网机顶盒销量的总和。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无论推出智能电视还是推出智能机顶盒,其优势都在于突出购物和支付。随着智能电视玩家背景越来越多元,智能电视厂商很有可能会寻找出更为隐秘的用户需求。

关键字:支付宝电视厂商乐视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阿里巴巴做电视: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阿里巴巴做电视: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26 21:57:02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不知从何时起,智能电视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标配。

但这股妖风却是吹自2011年的传统电视厂商——在电视厂商变着法儿地给电视提价后,智能手机的火爆让电视厂商们灵光乍现——干吗不做智能电视?

众多电视厂商纷纷加入这场大戏,索尼、松下、LG、三星、长虹、海尔、海信......统统推出自己的智能电视产品。接着,传统IT企业加入了进来,清华同方、优派、明基、冠捷、联想等等。

三年前的智能电视是什么样子?

在海信发布的《2012年智能电视发展白皮书》里有这样一段表述:

Smart TV经过2011年市场培育,在2012年有了相对明确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Smart TV可以看出,大多数厂商选择Android操作系统,

3D、LED几乎都是标准配备,在技术取向上,高端产品基本是以偏光式3D和侧光式LED背光为主,分辨率以1920×1080为主,在硬件规格上创新点并不多。

Smart TV的差异化将是在内容和应用上,2012年新推出的SmartTV聚焦在人机交互,特别是语音(语音控制、语音搜索、语音输入)、体感、多屏整合的互动上。在应用方面,则聚焦在健康、教育、游戏、内容、电视支付、社交、物联网等方面。

三年前的智能电视用户体验,是一番怎样的感受?

2012年月光博客一篇博文里吐槽当时的用户体验:原来智能的不是电视,是让用户智能。

尽管用户体验被吐槽成了这样,它还是众望所归。2012年拓墣产业研究所预估,2012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将达5113万台,Smart TV渗透率将达到21.6%,且伴随消费者接受度逐渐提高、供应端持续出货,预计至2015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将超过15349万台,智能电视渗透率将达54.6%,智能电视将成为互联网化的最重要的一块屏。

随后事情果然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家电市场第三方监测机构中怡康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视机销量约为5000万台,电视市场约五成销量来自智能电视,智能电视年增长率为56.84%。

知名的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这一市场。2013年,乐视与小米先后推出“超级电视”、“小米电视”。不过中怡康数据显示,从销量上来说,小米和乐视2013年的销量加在一起还不到这个市场的2%。

尽管互联网公司清楚如何把电视做得像智能手机一样智能,但它们大多却不懂做电视。在2012年推出智能电视的传统IT企业冠捷、联想、清华同方都已经身先士卒。

毕竟像经营几十年的电视厂商一样搭建自己的技术、人才、工厂、研发资源、专利和储备、销售渠道、售后服务,对于出现不过三五年时间的IT企业来说规模可不算小。

然而,智能电视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情形有些类似于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智能路由器大战时的情形:2013年底极路由推出国内第一款智能路由器后,各色路由器争相登场:小米路由器、360安全路由器、小度路由、如意云路由,10个手指也数不过来。

智能路由器被看作是智能家居入口,在这一想法被否定后,大家瞄准了智能电视,这一除手机电脑之外的第三屏。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智能电视的功能没多少差异,互联网公司还要争先恐后介入:都是提供大量视频,可以玩游戏、浏览网页,可怎样也不能不翻墙也能看Youtube。

连阿里巴巴也来凑这个热闹。阿里巴巴联合海尔一同推出一款名为“海尔阿里电视”的智能电视。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在几家互联网公司推出的智能电视中,这款电视除了提供海量视频,它还可以购物并扫入支付宝服务:用户在购买电视机之后可以获得1000-3000不等的V代金券,可用于V购物广场消费、延保、购买高清节目包。而购物广场内商品经过优选,每天提供20万以上优选商品,在购物时可以在40英寸的电视屏上直面高清商品图;海尔阿里电视为用户提供了支付宝服务,用户使用淘宝账号登录后即可使用,为防止老人小孩误触,还提供了安全锁功能。

与其他智能电视不同的,海尔阿里电视更为强调它的购物功能。智能电视的意义,可能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它并不是为了抢占客厅,而是为了拥有一个自己面对消费者的终端。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阿里巴巴不只做过这一次努力。从去年11月开始,阿里巴巴先后推智能机顶盒天猫魔盒一代、天猫魔盒1s,除了提供高清影视、游戏之外,天猫魔盒还特别加入购物、支付水电煤费用功能。这款产品确实获得不错的反响。天猫魔盒在今年双11期间总体成交突破176000台,超过双11期间全网机顶盒销量的总和。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无论推出智能电视还是推出智能机顶盒,其优势都在于突出购物和支付。随着智能电视玩家背景越来越多元,智能电视厂商很有可能会寻找出更为隐秘的用户需求。

关键字:支付宝电视厂商乐视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