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拒绝盲目投资:智慧城市切勿大规模推进

责任编辑:editor012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0-20 20:45:24 本文摘自:新华网海南频道

伴随着我国智慧城市试点的激增,一些试点城市建设贪大求全、求大求快、盲目投资现象明显。结合阿联酋、瑞典、日本等国实践,许多国内外专家认为,智慧城市只应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手段之一,贸然大规模推进并不可取。中国发展智慧城市,也要走出“中国特色”。

个别智慧城市建设偏离轨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郭理桥介绍,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地方政府热情出奇的高,试点城市的主要领导直接带队搞建设。“从第一批的40%至50%,到第二批,再到现在第三批,清一色都是书记市长直接带队。”

一些专家认为,部分地方政府因为政绩观牵引而申请智慧城市试点,忽视了智慧城市本身的内涵。敦煌市是住建部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之一,该市住建局副局长曾伟坦承,申请建设智慧城市试点,源于地方旅游企业有相应需求,政府申请该项目可以依托相关平台获得国开行的融资政策。

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智慧城市推广部高级经理周意诚则表示,目前在中国尚未与任何一座城市达成智慧城市合作建设计划,主要是一些官员希望在任期内达到某种效果作为政绩,“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合作动因。”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需“脚踏实地”

一些专家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顶层设计、评价标准、基础设施还都不完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认为,在推进国内智慧城市试点中,发改部门侧重于规划,科技部门倾向于研发,工信部门强调设备制造,住建部门主要实际落实,但目前尚无一个强力部门起到牵头或者协调作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极易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目前尚无国家层面关于智慧城市的标准,但是要建设智慧城市还是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如城市的开放程度、宜居性等等。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互联网、物流等基础设施不足。意大利智慧城市设计师吉拉迪诺·邦焦尔诺认为,智慧城市建立在完善的互联网、物联网支撑之上,而这些基础设施正是我国大部分城市所缺乏的,在这种情况下强行试点,可能流于形式。

外交部欧洲司参赞倪晓京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设绝不能“照猫画虎”,照搬其他城市的经验。作为舶来品,智慧城市概念在外国的标准也不统一,有的强调技术密集投入,在城市新区建设智慧城市,如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也有利用老城区而进行精致型智慧城市改造,如瑞典的哈马碧滨水新城等,不同智慧城市建造理念迥异,但共同点是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不能一蹴而就。

周意诚表示,部分城市动辄提出3年-5年建成智慧城市,实际上其财力、物力、人力都无法满足建设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脚踏实地”的态度。

中国需要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智慧城市

部分专家直言,智慧城市不能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要推进这一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既做出地方特色,又要最大程度贴近、方便居民的生活。

倪晓京以瑞典的哈马碧滨水新城为例指出,20世纪时这里曾是废弃的工业区,污染破败。当地随后提出以生态可持续为目标建设一座高循环、低消耗,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生态智能社区。哈马碧滨水新城采用最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和数字环保技术,在工程设计上科学合理,其街道规模、街区大小、房屋高度、密度和功能有机融合,与海景视野、公园和阳光相得益彰。目前这座新城已有15000人入住,包括不同国籍和不同阶层的各界人士。入住者要签订环保合约,承诺接受环保理念,努力达到节电节水目标并遵守垃圾分类制度。

原芬兰驻华使馆科技参赞、芬兰DEC公司副总裁尤皓说,目前推行智慧城市试点最热情的还是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俄罗斯以及中国。西欧国家不急于大规模建设智慧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存在多种城市建设理念,而且大多数都结合当地情况,非常有特色。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建设智慧城市应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把握智慧城市的总体战略,一拥而上的试点对于完善标准、调正方案等任务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建议优先完善相关顶层设计和标准制定,为试点城市指明方向。

汪玉凯说,中国建设智慧城市,从理念上讲,要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从战略上讲,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智慧城市构建的基本内涵和路径,但不管哪一种智慧城市的构建,都应该坚持九个字的思路: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

还有专家认为,在推进智慧城市的进程中,还应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如在城市规划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明确信息化应用重点,集中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问题,以探索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和社会应用的良性发展。

关键字: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新华网海南频道

x 拒绝盲目投资:智慧城市切勿大规模推进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拒绝盲目投资:智慧城市切勿大规模推进

责任编辑:editor012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3-10-20 20:45:24 本文摘自:新华网海南频道

伴随着我国智慧城市试点的激增,一些试点城市建设贪大求全、求大求快、盲目投资现象明显。结合阿联酋、瑞典、日本等国实践,许多国内外专家认为,智慧城市只应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手段之一,贸然大规模推进并不可取。中国发展智慧城市,也要走出“中国特色”。

个别智慧城市建设偏离轨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郭理桥介绍,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地方政府热情出奇的高,试点城市的主要领导直接带队搞建设。“从第一批的40%至50%,到第二批,再到现在第三批,清一色都是书记市长直接带队。”

一些专家认为,部分地方政府因为政绩观牵引而申请智慧城市试点,忽视了智慧城市本身的内涵。敦煌市是住建部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之一,该市住建局副局长曾伟坦承,申请建设智慧城市试点,源于地方旅游企业有相应需求,政府申请该项目可以依托相关平台获得国开行的融资政策。

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智慧城市推广部高级经理周意诚则表示,目前在中国尚未与任何一座城市达成智慧城市合作建设计划,主要是一些官员希望在任期内达到某种效果作为政绩,“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合作动因。”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需“脚踏实地”

一些专家指出,建设智慧城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顶层设计、评价标准、基础设施还都不完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认为,在推进国内智慧城市试点中,发改部门侧重于规划,科技部门倾向于研发,工信部门强调设备制造,住建部门主要实际落实,但目前尚无一个强力部门起到牵头或者协调作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极易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目前尚无国家层面关于智慧城市的标准,但是要建设智慧城市还是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如城市的开放程度、宜居性等等。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互联网、物流等基础设施不足。意大利智慧城市设计师吉拉迪诺·邦焦尔诺认为,智慧城市建立在完善的互联网、物联网支撑之上,而这些基础设施正是我国大部分城市所缺乏的,在这种情况下强行试点,可能流于形式。

外交部欧洲司参赞倪晓京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设绝不能“照猫画虎”,照搬其他城市的经验。作为舶来品,智慧城市概念在外国的标准也不统一,有的强调技术密集投入,在城市新区建设智慧城市,如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也有利用老城区而进行精致型智慧城市改造,如瑞典的哈马碧滨水新城等,不同智慧城市建造理念迥异,但共同点是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不能一蹴而就。

周意诚表示,部分城市动辄提出3年-5年建成智慧城市,实际上其财力、物力、人力都无法满足建设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脚踏实地”的态度。

中国需要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智慧城市

部分专家直言,智慧城市不能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要推进这一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既做出地方特色,又要最大程度贴近、方便居民的生活。

倪晓京以瑞典的哈马碧滨水新城为例指出,20世纪时这里曾是废弃的工业区,污染破败。当地随后提出以生态可持续为目标建设一座高循环、低消耗,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生态智能社区。哈马碧滨水新城采用最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和数字环保技术,在工程设计上科学合理,其街道规模、街区大小、房屋高度、密度和功能有机融合,与海景视野、公园和阳光相得益彰。目前这座新城已有15000人入住,包括不同国籍和不同阶层的各界人士。入住者要签订环保合约,承诺接受环保理念,努力达到节电节水目标并遵守垃圾分类制度。

原芬兰驻华使馆科技参赞、芬兰DEC公司副总裁尤皓说,目前推行智慧城市试点最热情的还是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俄罗斯以及中国。西欧国家不急于大规模建设智慧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存在多种城市建设理念,而且大多数都结合当地情况,非常有特色。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建设智慧城市应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把握智慧城市的总体战略,一拥而上的试点对于完善标准、调正方案等任务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建议优先完善相关顶层设计和标准制定,为试点城市指明方向。

汪玉凯说,中国建设智慧城市,从理念上讲,要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从战略上讲,城市的功能定位决定智慧城市构建的基本内涵和路径,但不管哪一种智慧城市的构建,都应该坚持九个字的思路: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

还有专家认为,在推进智慧城市的进程中,还应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如在城市规划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明确信息化应用重点,集中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问题,以探索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和社会应用的良性发展。

关键字: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新华网海南频道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