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东莞智慧城市迎新一轮热潮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12 08:54:05 本文摘自:南方日报

市民在体验云计算展里的体感游戏。南方日报记者

东莞智慧城市迎新一轮热潮

从2010年开始,东莞就通过政务云、交通云、健康云等云平台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东莞市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大手笔投入上,在国内也很罕见,如在今年初的一次政府部门会议上就提出,从今年起,到2017年,东莞计划投入200亿元重点推动实施“智慧政务”等“智慧东莞”10大重点工程,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紧接着10月底,东莞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东莞市云计算发展的实施意见》,东莞将通过示范应用带动、龙头企业培育、软硬件与服务相融合,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到2017年,实现云计算应用产业及相关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目标。

来自于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对智慧城市的利好,在东莞业界引起热议。业内专家表示,东莞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全国起步算是最早的一批,但是在四五年的发展时间里,智慧城市的惠及面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广泛,像全国其他城市一样,东莞的智慧城市建设也经历了一轮热潮—凄冷—新一轮热潮的阶段。业内专家认为,东莞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急需冷思考,在移动互联飞速发展时期紧跟形势,找准商业模式,让智慧城市真正惠及全城。

云计算产业再掀智慧城市热潮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众所周知,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等问题,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亟待加强引导。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国家级智慧城市利好的氛围下,《关于加快推进东莞市云计算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得以出炉,《方案》提到,到2017年,东莞要培育10家左右具备自主研发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龙头企业,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云计算中小企业。

云计算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推动力,智慧城市需要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架构,建设数据中心。此前,广东省也正式印发了《广东省云计算发展规划(2014年—2020年)》,在省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版图中,东莞拥有重要的战略定位。全省其他城市也正在抓住机遇,加快布局云计算产业。如何与其他地区实现错位发展,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也是摆在东莞面前的命题。

东莞在云计算平台建设方面,目前来看已经处于全国比较领先的水平,特别是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成立后,东莞的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从《方案》中可以看出,东莞市政府释放出的一个明显信号是,接下来要加快云计算平台的建设,会毫不吝啬地扎扎实实将平台建好,这对东莞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在云计算应用方面,在云计算平台搭建好后,实现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案》提出,云计算示范应用覆盖电子政务、交通物流、医疗健康、文化教育、企业服务等领域。初步建立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系统,全面建立基于云计算的金融、电信、能源等业务系统,50%以上的中小企业和70%以上的个人互联网用户使用公共云计算服务。

相关专家分析,《方案》出台后,东莞的云计算技术会加快推广应用步伐,而且从《方案》中可以看出,未来,东莞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范围会更加深广,涉足政务管理和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这将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管理,加快推动东莞的“智慧城市”建设。

《方案》提出,到2017年,全市50%以上的中小企业要使用公共云计算服务。目前,云计算中心已经服务企业上千家,未来几年,云计算技术还将更加深入地渗透进传统产业中,加速云计算的产业化应用。从该条方案细节可以看出,东莞云计算推广应用,将最大市场锁定在传统产业。

业内专家认为,《方案》出台后,东莞市在云计算产业顶层设计上,借助龙头企业打造平台,建设成全省的云计算企业及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规模化运营服务,打造成全国的云计算技术创新高地。

至此,东莞智慧城市的建设,云计算继2012年列入省市共建基地名单后再次迎来新一轮热潮。

政府部门共享

关键资源

或促质变

从2010年东莞开始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城市所需的新一代技术以来。一位在松山湖从事智慧城市推广应用的专家表示,大概在2012年一直到2014年上半年,智慧城市就遭到了政企两界的冷遇。在这期间,包括帕马智能车联网等在内的一些智慧城市应用企业从此一蹶不振。

该专家说,近年来,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一系列新技术应用在东莞一些领域实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例如政务云,大概一些政府部门已经应用了门禁、停车场、食堂消费一卡通等物联网项目。水务部门亦启用了对全市水源和污水实时自动采集、监控、报警的“智慧水务”系统。而打上“智慧石龙”旗号的石龙镇,亦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教育云领域,东莞1000多所学校上线了云教育平台,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全国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

除了政府单位,智慧城市新技术也“下沉”到企业,东莞市建邦科技有限公司运用了新莞人管理服务卡系统;东莞“莞市通”公司的物联网应用在智能农贸市场等。广东荣文能源科技集团在东莞各镇街改造的3万盏物联智能路灯,实现路灯节能智慧的有效应用。东莞龙昌国际在企业内部投用RFID追踪器,每件产品从进出仓库到上架都可以通过RFID追踪,同时给玩具增加感知系统,可以利用感知系统上网搜索有关知识,开发新的玩具品种。

“其实按照2010年我们预想的速度,智慧城市到现在应该已经惠及大部分普通民众,比如智慧结算的公交系统、环保治安监控的一体化、高速公路智能分流等。”一业内人士表示,但是这几年来,政府虽然有大笔投入,但是大头都花在了各项智慧城市的平台建设上。“如果这些平台一年两年内不见效,其实决策者也是很犹豫的,我们智慧城市的推进方向到底对不对?”

由于工作的关系,该业内人士也经常与各地政府部门分管智慧城市的官员交流。他说,当决策者不能看到智慧城市效果立竿见影,这时就会将目标转向了其他领域。

“很多政府部门的扶持都没有重点,也没耐性。”该业内人士说,“比如东莞,2010年大力扶持物联网云计算,但是后来又将目标转向光伏,以及如今的3D打印和机器人。”

“扶持战略新兴产业没错,但是一个城市还是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例如电子商务等产业在全国其他城市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东莞有这么好的智慧城市基础,涉足又早,对智慧城市的扶持太过分散的话不利于特色产业的成长。”该业内人士说。

对于接下来智慧城市新一代技术的推广应用,专家建议,东莞之前依靠政府项目带动推广的路径已不可取,现在要放手企业,让企业参与到政府公共产品的合作,让一些领域在东莞先做出示范,然后推向全国。

智慧城市的“智慧”不仅仅来自科技,更来自大数据,没有大数据,就没有丰富的信息产品和服务,这直接导致各地的智慧城市一直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没有在普罗大众中迎来质变。“当然,这需要政府部门共享一些关键资源。”该业内人士说。

智慧城市标签

WIFI建设加快

相关

一个公众广泛参与的智慧城市,WIFI覆盖范围是一个重要标签。目前,东莞正适当超前建设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智慧东莞”建设。进入4G时代,东莞基站数量还需要增加2至3倍。通信基站建设将建立专项规划,并纳入市政规划高度,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做到集约建站,合法选址。

基站是信息化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东莞市于今年3月发布了《东莞市无线通信基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根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东莞现有各类无线电台站3.64万座,其中通信基站2.94万座,位居全省第三;全市移动通信用户约1788万户,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排全国第五,地级城市排第一。

东莞今年年初出台了建设智慧东莞实施方案,计划4年投入200亿元重点推动“智慧东莞”十大重点工程。根据智慧城市执行方案,2014年,东莞新建基站6000座,基本实现大城区、各镇街中心区、主要交通干道等重点区域4G信号连续覆盖,尽快进入4G时代。

智慧城市的物理基础是通信网络,包括光纤宽带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两大部分。东莞市经信部门已会同规划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要求,制定了全市基站站址专项规划,各镇(街)、园区则负责制定各自辖区的基站站址专项规划,各运营商正协助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接下来,市规划部门将把通信基站作为城市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与水、电、气等市政配套设施一起共同规划,结合东莞城市发展,制定全市协调统一的通信基站站址专项规划,并纳入市政规划,使通信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统一规划、同步建设,与城市布局和景观协调发展。

此前,运营商大多把基站建在居民区周边,接下来,东莞要开放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地点,公共场馆、旅游景点等所属建筑物,公园、生态控制区域和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设施等公共区域公共设施,支持电信和广播电视运营企业以共建共享方式进行光纤到户改造和布设通信基站。

同时,采用“政府推动、购买服务、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的模式实现无线WiFi对主要公共场所全覆盖,积极推动在政府、公园、广场、政务服务中心、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提供免费公共WiFi接入服务。

关键字: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摘自:南方日报

x 东莞智慧城市迎新一轮热潮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东莞智慧城市迎新一轮热潮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12 08:54:05 本文摘自:南方日报

市民在体验云计算展里的体感游戏。南方日报记者

东莞智慧城市迎新一轮热潮

从2010年开始,东莞就通过政务云、交通云、健康云等云平台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东莞市政府在智慧城市的大手笔投入上,在国内也很罕见,如在今年初的一次政府部门会议上就提出,从今年起,到2017年,东莞计划投入200亿元重点推动实施“智慧政务”等“智慧东莞”10大重点工程,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本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紧接着10月底,东莞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东莞市云计算发展的实施意见》,东莞将通过示范应用带动、龙头企业培育、软硬件与服务相融合,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到2017年,实现云计算应用产业及相关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目标。

来自于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对智慧城市的利好,在东莞业界引起热议。业内专家表示,东莞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全国起步算是最早的一批,但是在四五年的发展时间里,智慧城市的惠及面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广泛,像全国其他城市一样,东莞的智慧城市建设也经历了一轮热潮—凄冷—新一轮热潮的阶段。业内专家认为,东莞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急需冷思考,在移动互联飞速发展时期紧跟形势,找准商业模式,让智慧城市真正惠及全城。

云计算产业再掀智慧城市热潮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众所周知,建设智慧城市,对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等问题,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亟待加强引导。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国家级智慧城市利好的氛围下,《关于加快推进东莞市云计算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得以出炉,《方案》提到,到2017年,东莞要培育10家左右具备自主研发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龙头企业,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云计算中小企业。

云计算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推动力,智慧城市需要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架构,建设数据中心。此前,广东省也正式印发了《广东省云计算发展规划(2014年—2020年)》,在省云计算产业的发展版图中,东莞拥有重要的战略定位。全省其他城市也正在抓住机遇,加快布局云计算产业。如何与其他地区实现错位发展,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也是摆在东莞面前的命题。

东莞在云计算平台建设方面,目前来看已经处于全国比较领先的水平,特别是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成立后,东莞的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从《方案》中可以看出,东莞市政府释放出的一个明显信号是,接下来要加快云计算平台的建设,会毫不吝啬地扎扎实实将平台建好,这对东莞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在云计算应用方面,在云计算平台搭建好后,实现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案》提出,云计算示范应用覆盖电子政务、交通物流、医疗健康、文化教育、企业服务等领域。初步建立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系统,全面建立基于云计算的金融、电信、能源等业务系统,50%以上的中小企业和70%以上的个人互联网用户使用公共云计算服务。

相关专家分析,《方案》出台后,东莞的云计算技术会加快推广应用步伐,而且从《方案》中可以看出,未来,东莞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范围会更加深广,涉足政务管理和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这将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管理,加快推动东莞的“智慧城市”建设。

《方案》提出,到2017年,全市50%以上的中小企业要使用公共云计算服务。目前,云计算中心已经服务企业上千家,未来几年,云计算技术还将更加深入地渗透进传统产业中,加速云计算的产业化应用。从该条方案细节可以看出,东莞云计算推广应用,将最大市场锁定在传统产业。

业内专家认为,《方案》出台后,东莞市在云计算产业顶层设计上,借助龙头企业打造平台,建设成全省的云计算企业及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规模化运营服务,打造成全国的云计算技术创新高地。

至此,东莞智慧城市的建设,云计算继2012年列入省市共建基地名单后再次迎来新一轮热潮。

政府部门共享

关键资源

或促质变

从2010年东莞开始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智慧城市所需的新一代技术以来。一位在松山湖从事智慧城市推广应用的专家表示,大概在2012年一直到2014年上半年,智慧城市就遭到了政企两界的冷遇。在这期间,包括帕马智能车联网等在内的一些智慧城市应用企业从此一蹶不振。

该专家说,近年来,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一系列新技术应用在东莞一些领域实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例如政务云,大概一些政府部门已经应用了门禁、停车场、食堂消费一卡通等物联网项目。水务部门亦启用了对全市水源和污水实时自动采集、监控、报警的“智慧水务”系统。而打上“智慧石龙”旗号的石龙镇,亦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教育云领域,东莞1000多所学校上线了云教育平台,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全国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

除了政府单位,智慧城市新技术也“下沉”到企业,东莞市建邦科技有限公司运用了新莞人管理服务卡系统;东莞“莞市通”公司的物联网应用在智能农贸市场等。广东荣文能源科技集团在东莞各镇街改造的3万盏物联智能路灯,实现路灯节能智慧的有效应用。东莞龙昌国际在企业内部投用RFID追踪器,每件产品从进出仓库到上架都可以通过RFID追踪,同时给玩具增加感知系统,可以利用感知系统上网搜索有关知识,开发新的玩具品种。

“其实按照2010年我们预想的速度,智慧城市到现在应该已经惠及大部分普通民众,比如智慧结算的公交系统、环保治安监控的一体化、高速公路智能分流等。”一业内人士表示,但是这几年来,政府虽然有大笔投入,但是大头都花在了各项智慧城市的平台建设上。“如果这些平台一年两年内不见效,其实决策者也是很犹豫的,我们智慧城市的推进方向到底对不对?”

由于工作的关系,该业内人士也经常与各地政府部门分管智慧城市的官员交流。他说,当决策者不能看到智慧城市效果立竿见影,这时就会将目标转向了其他领域。

“很多政府部门的扶持都没有重点,也没耐性。”该业内人士说,“比如东莞,2010年大力扶持物联网云计算,但是后来又将目标转向光伏,以及如今的3D打印和机器人。”

“扶持战略新兴产业没错,但是一个城市还是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例如电子商务等产业在全国其他城市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东莞有这么好的智慧城市基础,涉足又早,对智慧城市的扶持太过分散的话不利于特色产业的成长。”该业内人士说。

对于接下来智慧城市新一代技术的推广应用,专家建议,东莞之前依靠政府项目带动推广的路径已不可取,现在要放手企业,让企业参与到政府公共产品的合作,让一些领域在东莞先做出示范,然后推向全国。

智慧城市的“智慧”不仅仅来自科技,更来自大数据,没有大数据,就没有丰富的信息产品和服务,这直接导致各地的智慧城市一直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没有在普罗大众中迎来质变。“当然,这需要政府部门共享一些关键资源。”该业内人士说。

智慧城市标签

WIFI建设加快

相关

一个公众广泛参与的智慧城市,WIFI覆盖范围是一个重要标签。目前,东莞正适当超前建设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智慧东莞”建设。进入4G时代,东莞基站数量还需要增加2至3倍。通信基站建设将建立专项规划,并纳入市政规划高度,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做到集约建站,合法选址。

基站是信息化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东莞市于今年3月发布了《东莞市无线通信基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根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东莞现有各类无线电台站3.64万座,其中通信基站2.94万座,位居全省第三;全市移动通信用户约1788万户,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排全国第五,地级城市排第一。

东莞今年年初出台了建设智慧东莞实施方案,计划4年投入200亿元重点推动“智慧东莞”十大重点工程。根据智慧城市执行方案,2014年,东莞新建基站6000座,基本实现大城区、各镇街中心区、主要交通干道等重点区域4G信号连续覆盖,尽快进入4G时代。

智慧城市的物理基础是通信网络,包括光纤宽带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两大部分。东莞市经信部门已会同规划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要求,制定了全市基站站址专项规划,各镇(街)、园区则负责制定各自辖区的基站站址专项规划,各运营商正协助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接下来,市规划部门将把通信基站作为城市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与水、电、气等市政配套设施一起共同规划,结合东莞城市发展,制定全市协调统一的通信基站站址专项规划,并纳入市政规划,使通信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统一规划、同步建设,与城市布局和景观协调发展。

此前,运营商大多把基站建在居民区周边,接下来,东莞要开放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地点,公共场馆、旅游景点等所属建筑物,公园、生态控制区域和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设施等公共区域公共设施,支持电信和广播电视运营企业以共建共享方式进行光纤到户改造和布设通信基站。

同时,采用“政府推动、购买服务、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的模式实现无线WiFi对主要公共场所全覆盖,积极推动在政府、公园、广场、政务服务中心、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提供免费公共WiFi接入服务。

关键字: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摘自:南方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