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智慧城市”离红河有多远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3-11 08:56:20 本文摘自:红河日报

下午下班回家时,可以通过手上的一个控制器打开家里空调和电饭煲,回到家时室内温度刚好合适,饭也刚刚做好;身体不舒服了,相关设备会提醒你,给出最合理的建议,甚至可以在家里或办公室等任何地方与医生沟通,给出最专业的治疗方案;想吃某个餐馆的特色菜,点击一下就可送到家里……

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正在建设的“智慧城市”的远景。从2012年3月6日,红河州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云南公司签署“智慧红河”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智慧红河”实施的目标和任务开始,到2013年8月5日,国家住建部公布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我州的蒙自市和弥勒市成为全国103个城市(区、县、镇)之一,我州的“智慧城市”建设就一直没有停下脚步,智慧城市也正悄然向每一个红河人走来。

“智慧城市”=物联网+数字城市

“智慧红河”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是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云计算中心、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园林绿化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乡村、智慧旅游等领域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满足现代城市的业务需求。ibm给出“智慧城市”的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

ibm发布的《智慧城市白皮书》将中国城市信息化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即网络与信息资源建设、城市管理与运行、社会和社区综合服务以及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并认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建立一个由新工具、新技术支持的涵盖政府、市民和商业组织的新城市生态系统”。

智慧城市不仅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更要培育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消融了信息和知识分享的壁垒,消融了创新的边界,推动了创新2.0形态的形成,并进一步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及活动边界的“消融”。创新形态由生产方式向服务方式转变,也带动了产业形态、政府管理形态、城市形态由生产方式向服务方式的转变。如果说创新1.0是工业时代沿袭的面向生产、以生产者为中心、以技术为出发点的相对封闭的创新形态,创新2.0则是与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相适应的面向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创新形态。

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有着信息无所不在、融合、以人为本、优化资源配置等特征。

所谓信息无所不在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基础信息架构,不间断地通过信息终端和信息服务,信息需求者可按需随时获取,从而增强环境的友好性,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而智慧城市的本质是融合,以信息融合为基础的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交融协作,从而达成有效的服务和管理。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精髓,智慧城市核心是构筑面向市民的泛在的、机会均等的城市服务。优化资源配置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从而减少城市的资源消耗和浪费。

有关专家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需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智慧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物联网建设、云计算中心建设等等,实现数字化,才能谈智慧化的问题。从服务性来说,城市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基础服务设施的数字化最为关键。第二阶段是融合的智慧城市建设阶段,将来源于不同领域的城市基础服务信息实现基础性的互联和互动挖掘,籍以形成泛在的城市服务。第三阶段是智慧城市的内生发展阶段,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便捷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慧化表现。

简单的说,智慧城市就是用手机、ipad、传感器等各类可以收集信息的电子终端作为智慧城市的前段设备,再通过网络传输到后台数据中心,即机房服务器处理加工,把这些信息再结合人类需求,通过计算机策略反馈自动控制调节各种设备的运行。进一步实现机器操作人性化,规模大小城市化。让生活中的所用设备更加的智能,让人类更加的方便。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

“智慧红河”正在逐步呈现

我州智慧红河项目的主旨在于提升便民服务效率、构建创新产业的招商引资平台、打造红河州本地信息创新产业的发动引擎。目前,我州已经与微软(中国)、云南微软创新科技(以下简称云南mic)、昆明阳光基业、戴尔(中国)、航天科工等企业进行了多次接触,设计出了智慧红河项目建设一、二、三期规划和顶层设计方案,并通过了专家组评审,现正在编制智慧红河项目投资运营的工作方案。

“智慧红河”是指立足红河实际,突出红河特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全面感知,快速、安全的信息传输,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多化融合”发展而构建的智慧城市。“智慧红河”建设目的是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加快智慧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打造一批智慧化应用示范工程,促进公共服务水平与行政效率提升;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满足民生需要,助推红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在《智慧红河顶层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小语种、卫生、教育、旅游和国家住建部要求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云计算中心、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园林绿化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乡村、智慧旅游”等九个方面内容均得到体现。提出随着智慧红河工程的建设实施,云平台、小语种等任何项目,未来将重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中,融入了安全策略、征信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整个项目较过去完善、全面,对智慧红河未来十年内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智慧红河的建设目标是建立起与红河州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其中,一期工程为云平台、大数据中心。包括云计算中心机房;基础传输网络;云计算中心(含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建设);云计算中心管理系统;云计算中心安全系统;征信管理系统(居民、法人库);地理信息系统;智慧语言平台;智慧旅游平台;智慧教育平台;智慧卫生平台等。二期工程为以运用为主的各项子系统,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续建项目;公共基础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数字化城乡管理系统;园林绿化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平安城市及公共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管理等13个项目。三期工程则包括智慧农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智慧乡村(社区);智慧家庭等项目。目前,《智慧红河项目一期实施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已初步完成,进入完善及评审环节。

“智慧红河”引领跨越发展

州委党校的马泽波在《打造智慧红河引领跨越发展》的文章中认为,打造“智慧红河”是当前我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前沿理念和实践探索,是红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红河跨越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途径。

首先,打造“智慧红河”是顺应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化、集成化发展,大规模计算机集群及应用,使加工、建模、预测和分析海量数据变为现实。“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形成的智慧技术几乎可以应用到所有的行业和各种产品。在此基础上,人和物都将更紧密地相互关联,形成各种各样的智慧系统。红河州应顺应这种新趋势,抓住机遇,抢占先发优势,开创具有红河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之路。

其次,打造“智慧红河”是实施桥头堡建设的必然要求。从红河州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来看,红河州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地位。抢抓机遇,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当前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和重点。打造“智慧红河”,引领红河跨越发展,提高城市发展的创新性和持续性,是解决当前红河跨越发展带来的诸多制约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智慧红河”建设将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运行的各个方面,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快了我州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进程。

第三,打造“智慧红河”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打造“智慧红河”,一方面将带动我州相关智慧产业的发展,显现出强大的产业关联和催化作用。如物联网的发展将带动物联网设备与终端制造业、物联网网络服务业、物联网基础设施服务业、物联网基础支撑产业、物联网软件开发等。“智慧红河”建设也是我州培育新兴智慧产业的重要途径,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引擎。这是因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征优势,能大力促进红河的经济发展。因此,推进“智慧红河”建设,能够提高经济的知识含量和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第四,打造“智慧红河”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管理效率的内在需要。随着民生需求的全面性和多样化特征日趋明显,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效率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期望。“智慧红河”建设在社会管理的深度和广度都将有较大提升,能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部门的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有利于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有助于推动城市就业、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社会安全监管等城市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让广人民群众的需求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反映并得到及时正确的回应,从而享有更加便利、更高品质、更具幸福感的生活。

关键字:信息创新城市公共设施

本文摘自:红河日报

x “智慧城市”离红河有多远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智慧城市”离红河有多远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3-11 08:56:20 本文摘自:红河日报

下午下班回家时,可以通过手上的一个控制器打开家里空调和电饭煲,回到家时室内温度刚好合适,饭也刚刚做好;身体不舒服了,相关设备会提醒你,给出最合理的建议,甚至可以在家里或办公室等任何地方与医生沟通,给出最专业的治疗方案;想吃某个餐馆的特色菜,点击一下就可送到家里……

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正在建设的“智慧城市”的远景。从2012年3月6日,红河州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云南公司签署“智慧红河”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智慧红河”实施的目标和任务开始,到2013年8月5日,国家住建部公布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我州的蒙自市和弥勒市成为全国103个城市(区、县、镇)之一,我州的“智慧城市”建设就一直没有停下脚步,智慧城市也正悄然向每一个红河人走来。

“智慧城市”=物联网+数字城市

“智慧红河”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是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云计算中心、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园林绿化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乡村、智慧旅游等领域提供先进的解决方案,满足现代城市的业务需求。ibm给出“智慧城市”的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

ibm发布的《智慧城市白皮书》将中国城市信息化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即网络与信息资源建设、城市管理与运行、社会和社区综合服务以及产业发展和经济运行,并认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建立一个由新工具、新技术支持的涵盖政府、市民和商业组织的新城市生态系统”。

智慧城市不仅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更要培育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消融了信息和知识分享的壁垒,消融了创新的边界,推动了创新2.0形态的形成,并进一步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及活动边界的“消融”。创新形态由生产方式向服务方式转变,也带动了产业形态、政府管理形态、城市形态由生产方式向服务方式的转变。如果说创新1.0是工业时代沿袭的面向生产、以生产者为中心、以技术为出发点的相对封闭的创新形态,创新2.0则是与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相适应的面向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创新形态。

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有着信息无所不在、融合、以人为本、优化资源配置等特征。

所谓信息无所不在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基础信息架构,不间断地通过信息终端和信息服务,信息需求者可按需随时获取,从而增强环境的友好性,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而智慧城市的本质是融合,以信息融合为基础的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交融协作,从而达成有效的服务和管理。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精髓,智慧城市核心是构筑面向市民的泛在的、机会均等的城市服务。优化资源配置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从而减少城市的资源消耗和浪费。

有关专家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需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智慧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物联网建设、云计算中心建设等等,实现数字化,才能谈智慧化的问题。从服务性来说,城市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基础服务设施的数字化最为关键。第二阶段是融合的智慧城市建设阶段,将来源于不同领域的城市基础服务信息实现基础性的互联和互动挖掘,籍以形成泛在的城市服务。第三阶段是智慧城市的内生发展阶段,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便捷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慧化表现。

简单的说,智慧城市就是用手机、ipad、传感器等各类可以收集信息的电子终端作为智慧城市的前段设备,再通过网络传输到后台数据中心,即机房服务器处理加工,把这些信息再结合人类需求,通过计算机策略反馈自动控制调节各种设备的运行。进一步实现机器操作人性化,规模大小城市化。让生活中的所用设备更加的智能,让人类更加的方便。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

“智慧红河”正在逐步呈现

我州智慧红河项目的主旨在于提升便民服务效率、构建创新产业的招商引资平台、打造红河州本地信息创新产业的发动引擎。目前,我州已经与微软(中国)、云南微软创新科技(以下简称云南mic)、昆明阳光基业、戴尔(中国)、航天科工等企业进行了多次接触,设计出了智慧红河项目建设一、二、三期规划和顶层设计方案,并通过了专家组评审,现正在编制智慧红河项目投资运营的工作方案。

“智慧红河”是指立足红河实际,突出红河特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全面感知,快速、安全的信息传输,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多化融合”发展而构建的智慧城市。“智慧红河”建设目的是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加快智慧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打造一批智慧化应用示范工程,促进公共服务水平与行政效率提升;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和满足民生需要,助推红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在《智慧红河顶层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小语种、卫生、教育、旅游和国家住建部要求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云计算中心、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数字化城市管理、园林绿化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乡村、智慧旅游”等九个方面内容均得到体现。提出随着智慧红河工程的建设实施,云平台、小语种等任何项目,未来将重新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重复的内容进行整合。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中,融入了安全策略、征信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整个项目较过去完善、全面,对智慧红河未来十年内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智慧红河的建设目标是建立起与红河州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其中,一期工程为云平台、大数据中心。包括云计算中心机房;基础传输网络;云计算中心(含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建设);云计算中心管理系统;云计算中心安全系统;征信管理系统(居民、法人库);地理信息系统;智慧语言平台;智慧旅游平台;智慧教育平台;智慧卫生平台等。二期工程为以运用为主的各项子系统,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续建项目;公共基础数据库;公共信息平台;数字化城乡管理系统;园林绿化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平安城市及公共应急管理和公共安全管理等13个项目。三期工程则包括智慧农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智慧乡村(社区);智慧家庭等项目。目前,《智慧红河项目一期实施方案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已初步完成,进入完善及评审环节。

“智慧红河”引领跨越发展

州委党校的马泽波在《打造智慧红河引领跨越发展》的文章中认为,打造“智慧红河”是当前我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前沿理念和实践探索,是红河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红河跨越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途径。

首先,打造“智慧红河”是顺应全球信息化浪潮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化、集成化发展,大规模计算机集群及应用,使加工、建模、预测和分析海量数据变为现实。“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形成的智慧技术几乎可以应用到所有的行业和各种产品。在此基础上,人和物都将更紧密地相互关联,形成各种各样的智慧系统。红河州应顺应这种新趋势,抓住机遇,抢占先发优势,开创具有红河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之路。

其次,打造“智慧红河”是实施桥头堡建设的必然要求。从红河州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来看,红河州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地位。抢抓机遇,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当前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目标和重点。打造“智慧红河”,引领红河跨越发展,提高城市发展的创新性和持续性,是解决当前红河跨越发展带来的诸多制约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智慧红河”建设将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运行的各个方面,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快了我州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进程。

第三,打造“智慧红河”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打造“智慧红河”,一方面将带动我州相关智慧产业的发展,显现出强大的产业关联和催化作用。如物联网的发展将带动物联网设备与终端制造业、物联网网络服务业、物联网基础设施服务业、物联网基础支撑产业、物联网软件开发等。“智慧红河”建设也是我州培育新兴智慧产业的重要途径,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大引擎。这是因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征优势,能大力促进红河的经济发展。因此,推进“智慧红河”建设,能够提高经济的知识含量和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第四,打造“智慧红河”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管理效率的内在需要。随着民生需求的全面性和多样化特征日趋明显,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效率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期望。“智慧红河”建设在社会管理的深度和广度都将有较大提升,能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部门的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有利于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有助于推动城市就业、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社会安全监管等城市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让广人民群众的需求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反映并得到及时正确的回应,从而享有更加便利、更高品质、更具幸福感的生活。

关键字:信息创新城市公共设施

本文摘自:红河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