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阿里、腾讯抢滩“智慧城市”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4-27 11:23:42 本文摘自:江淮晨报

互联网+政务走上风口

马云马化腾首次在电子政务领域正面对决

上周,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以召开盛大发布会和发报告的形式,首次在电子政务上正面对决。微信上4万个政务公众号和今年将有50个城市可在淘宝、支付宝、新浪微博上进行违章查询、结婚登记等多项政务服务的上线,不仅显示出两大巨头在电子政务上拼杀的野心,同时还透露出一个信号:不同以往的电子政务改革浪潮,这次大众民生服务或彻底被改变。

难点

各地电子化水平不一 整合各部门数据较为复杂

“这一次与以往都不一样,将所有信息打通,而不是之前的信息孤岛,移动互联网让随时随地提供个人政务服务成为可能。”蚂蚁金服公共事业部总经理邹亮表示。“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一切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如今便民、民生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淘宝生活服务高级专家乐九说。

记者看到国务院最近向各省市下发的《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中也明确要求政府主动运用互联网的新方式。然而各地区电子化水平不一、整合各部门数据涉及的复杂无疑也是阿里和腾讯面临的难点。

但尽管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阿里和腾讯这两大巨头却早已展开竞赛,首先能够搭建这一平台的只有巨大流量和实力的巨头才能完成,因此阿里和腾讯自然都不会拱手相让;其次,谁能够拿下这一涉及到十余亿中国人的民生项目,无疑将拿下全国的用户资源,且构建了最完整的使用场景,因此对于阿里和腾讯等巨头来说绝不能输。

如何做?

腾讯 超过4万政务服务在微信办公

作为腾讯公司的明星产品,微信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价值。微信政务也成为省市级政府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工作效率的试验田。上周,腾讯研究院发布“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截至去年底,全国政务微信总量已达40924,涵盖公安、医疗、交通等多个政务民生热点领域。

具体到服务内容,交通、旅游、文化广电、教育类政务微信账号总量较低,用户活跃度高,发展处于探索期或起步期,服务功能初步扩充,整体服务水平逐渐提升。公积金、食品药品安全、税务类政务微信,需求处于“沉睡待激活”阶段,有待进一步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以城市为主体的政府类微信也在增多,方便用户在手机上享受一站式服务。截至2015年4月,“微信城市服务”已陆续上线广州、深圳、佛山、武汉及上海5个城市,覆盖用户超过6000万人,已服务用户超过1100万人次。

阿里 服务平台今年将在50个城市上线

上周,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阿里巴巴集团与新浪微博,共同启动“互联网+城市服务”战略,联合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宁波、南昌、青岛、太原等首批12个城市的城市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用户通过支付宝钱包、微博和手机淘宝,均可进入城市服务平台,直接在手机上完成交通违章查询、路况及公交查询、生活缴费、医院挂号等事项。阿里方面表示,三大入口可以形成“一个平台+三大入口”的格局,成为一个永不关门的手机“市民之家”。

此外,不少城市还在城市服务平台中推出了自己的特色功能,比如广州支持港澳通行证续签,上海能预约结婚登记和图书馆服务等。据悉,城市服务平台今年将在全国50个城市上线,有望惠及1亿市民。支付宝方面还透露,未来,公交实时信息查询、海关邮包查询、药品查询服务都会在城市服务平台陆续推出。

■相关链接

为什么巨头在抢城市服务?

瓜分4亿智慧城市建设蛋糕

支付宝和微信的城市服务都属于智慧城市的一部分,但这一概念在推行多年才引发两巨头关注。

对此,业界认为,首先是互联网巨头们看到智慧城市政策红利所带来的利好。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此前曾公开表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为40万亿美元,中国估计将有4万亿人民币市场规模。

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自成一体,为公众的业务办理带来莫大的障碍和麻烦。而互联网巨头的机遇在于其平台连接能力可有效破解应用孤岛的问题。

争夺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

长远来看,腾讯和阿里争夺城市服务市场的最终目的是争夺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并加以捆绑有效用户。

不管是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平台模式,还是百度的“搜索+地图”的模式,只有创造更多的使用场景,才能够产生更多的增值。此前BAT(百度、阿里、腾讯)已经在互联网打车、电影票等场景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仍缺乏足够的可持续的支付场景,互联网公司只需要增加相应的入口,就可实现服务的推送,在产品体验角度,实现无缝连接。

因此,如果把衣食住行,医疗和市政服务等这些与用户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都放在自己的平台和产品上,那么用户的使用习惯将会增强,粘性就会提升。

关键字:支付宝腾讯公司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江淮晨报

x 阿里、腾讯抢滩“智慧城市”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阿里、腾讯抢滩“智慧城市”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4-27 11:23:42 本文摘自:江淮晨报

互联网+政务走上风口

马云马化腾首次在电子政务领域正面对决

上周,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以召开盛大发布会和发报告的形式,首次在电子政务上正面对决。微信上4万个政务公众号和今年将有50个城市可在淘宝、支付宝、新浪微博上进行违章查询、结婚登记等多项政务服务的上线,不仅显示出两大巨头在电子政务上拼杀的野心,同时还透露出一个信号:不同以往的电子政务改革浪潮,这次大众民生服务或彻底被改变。

难点

各地电子化水平不一 整合各部门数据较为复杂

“这一次与以往都不一样,将所有信息打通,而不是之前的信息孤岛,移动互联网让随时随地提供个人政务服务成为可能。”蚂蚁金服公共事业部总经理邹亮表示。“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一切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如今便民、民生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淘宝生活服务高级专家乐九说。

记者看到国务院最近向各省市下发的《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中也明确要求政府主动运用互联网的新方式。然而各地区电子化水平不一、整合各部门数据涉及的复杂无疑也是阿里和腾讯面临的难点。

但尽管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阿里和腾讯这两大巨头却早已展开竞赛,首先能够搭建这一平台的只有巨大流量和实力的巨头才能完成,因此阿里和腾讯自然都不会拱手相让;其次,谁能够拿下这一涉及到十余亿中国人的民生项目,无疑将拿下全国的用户资源,且构建了最完整的使用场景,因此对于阿里和腾讯等巨头来说绝不能输。

如何做?

腾讯 超过4万政务服务在微信办公

作为腾讯公司的明星产品,微信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价值。微信政务也成为省市级政府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工作效率的试验田。上周,腾讯研究院发布“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截至去年底,全国政务微信总量已达40924,涵盖公安、医疗、交通等多个政务民生热点领域。

具体到服务内容,交通、旅游、文化广电、教育类政务微信账号总量较低,用户活跃度高,发展处于探索期或起步期,服务功能初步扩充,整体服务水平逐渐提升。公积金、食品药品安全、税务类政务微信,需求处于“沉睡待激活”阶段,有待进一步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以城市为主体的政府类微信也在增多,方便用户在手机上享受一站式服务。截至2015年4月,“微信城市服务”已陆续上线广州、深圳、佛山、武汉及上海5个城市,覆盖用户超过6000万人,已服务用户超过1100万人次。

阿里 服务平台今年将在50个城市上线

上周,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阿里巴巴集团与新浪微博,共同启动“互联网+城市服务”战略,联合为各地政府提供“智慧城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宁波、南昌、青岛、太原等首批12个城市的城市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用户通过支付宝钱包、微博和手机淘宝,均可进入城市服务平台,直接在手机上完成交通违章查询、路况及公交查询、生活缴费、医院挂号等事项。阿里方面表示,三大入口可以形成“一个平台+三大入口”的格局,成为一个永不关门的手机“市民之家”。

此外,不少城市还在城市服务平台中推出了自己的特色功能,比如广州支持港澳通行证续签,上海能预约结婚登记和图书馆服务等。据悉,城市服务平台今年将在全国50个城市上线,有望惠及1亿市民。支付宝方面还透露,未来,公交实时信息查询、海关邮包查询、药品查询服务都会在城市服务平台陆续推出。

■相关链接

为什么巨头在抢城市服务?

瓜分4亿智慧城市建设蛋糕

支付宝和微信的城市服务都属于智慧城市的一部分,但这一概念在推行多年才引发两巨头关注。

对此,业界认为,首先是互联网巨头们看到智慧城市政策红利所带来的利好。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此前曾公开表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为40万亿美元,中国估计将有4万亿人民币市场规模。

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自成一体,为公众的业务办理带来莫大的障碍和麻烦。而互联网巨头的机遇在于其平台连接能力可有效破解应用孤岛的问题。

争夺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

长远来看,腾讯和阿里争夺城市服务市场的最终目的是争夺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并加以捆绑有效用户。

不管是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平台模式,还是百度的“搜索+地图”的模式,只有创造更多的使用场景,才能够产生更多的增值。此前BAT(百度、阿里、腾讯)已经在互联网打车、电影票等场景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但仍缺乏足够的可持续的支付场景,互联网公司只需要增加相应的入口,就可实现服务的推送,在产品体验角度,实现无缝连接。

因此,如果把衣食住行,医疗和市政服务等这些与用户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都放在自己的平台和产品上,那么用户的使用习惯将会增强,粘性就会提升。

关键字:支付宝腾讯公司智慧城市

本文摘自:江淮晨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