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深耕大数据 同方谋划智慧城市路线图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毛晶慧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08 13:07:20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长期、动态、复杂的过程,需要统筹全局、前瞻性考虑,同时也不能做成条块化、简单项目的堆叠,更应强调一体化融合应用。”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侠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共同规划,集成整合,落地实施,长效运维。

自IBM提出“智慧地球”,美国迪比克与其联手构建第一个智慧城市,韩国仁川市与美国思科携手构建绿化、资讯化无所不在的便捷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在国外风生水起,成为各国较量的核心竞争力。受国外影响,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这两年也是方兴未艾,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但同时,智慧城市也正面临着“信息孤岛”的羁绊。

城市的“真智慧”来源于大数据

“由于城市数据不够开放,智慧城市的功能也大打折扣。目前各地方对智慧城市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难免导致‘智慧城市’的盲目建设。 ”周侠对记者说。

针对智慧城市“不智慧”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周侠认为,城市的“真智慧”来源于大数据,成于对城市的一体化管理。“城市建设的‘真智慧’集中于数据层,只有让数据互联互通产生价值,通过分享信息,才能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一体化管理,才能使城市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周侠分析称,智慧城市的建设趋势不在于项目叠加,而在于顶层规划。政府应有至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做出长远规划,针对需求和问题,提出合理方案,致力于城市管理、城市产业、城市民生、然后逐级实施。

据记者了解,“智慧城市”是当下各地政府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关注的焦点。因投入大、过程动态、复杂,难免有人发问:“智慧城市为谁而建?”对此,在本届软博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前副部长杨学山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目前比较普遍的思路就是建立产业园,然后企业入驻,再通过大数据或智慧城市作为抓手促进产业发展。但是,实际去建的时候,智慧城市还是要为老百姓服务。”

杨学山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分成两大类:其一,公益类。非盈利类的,需要政府投资的;其二,盈利类的,如果政府预算不太够的情况下,可以和企业构建了一个多方共赢的运营模式,地方政府提供相配套的鼓励资金项目,企业提供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内容、范围、技术、后台产品,共同来打造,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共赢模式。

“智慧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远不断发展的过程,要规划先行,深化应用。 ”周侠分析称。

周侠说,同方“智慧城市”建设一直以“大数据成就智慧,泛集成助力建设”为理念,并推出“百城计划”,面向全国进行广泛覆盖。所谓百城不是签订一百个智慧城市的建设项目,而是与一百个城市进行战略合作,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目前已与多个地方合作,达成共识。北到新疆克拉玛依整合教育资源,南到广西钟山解决民生问题,东到杭州宁波解决医疗问题,西到重庆解决交通问题......周侠说,这是一种长效发展机制,未来几年,同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将贴近三、四线城市的发展需求,全部参与一百个城市的顶层规划设计,全方位创新智慧城市的路线图。

“PPP模式”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资金巨大,跨多个利益相关方,涉及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家庭等多元主体,而且其收益会更多地体现在长期社会效益中而不是短期经济效益。”周侠对记者说,所以必须找到健康长效的商业模式。“‘PPP模式’可以融合政府和社会资本两方面的需求。”

PPP即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一系列模式的统称。周侠解释说,PPP模式被看好的原因在于,政府与社会主体(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可使政府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投资风险减少。

“比如以前修高速公路用了民间资本,就给他们20年特许经营权作为补偿。”周侠用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例子解释了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政府可以借民间资本进行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再给它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

应该说,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政府自建自营模式已经远不能满足投资需求,更多的资金需要由企业和融资机构去筹措,将市场机制引入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与其他建设项目不同,智慧城市建设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跨多个利益相关方。二是具有收益的长期性。三是价值具有隐性。智慧城市的收益集中体现在正向外部性和规模经济,这两点都是宏观的、深刻的、难量化的。相对于直接投资收益来看,更加隐性,不容易被投入方看到。”周侠说,因此,PPP作为众多投资运营方式之一,是解决智慧城市挑战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用好PPP模式?软博会与会专家建议,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PPP的应用要具有四大关键要素,即制度设计、运营补贴、合作伙伴、绩效考评。在制度设计方面,要从PPP运作的全流程做好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从确定投入方式、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运营补贴到提供公共服务的全流程,制定包括预算管理、政府采购、政府性债务管理以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一系列合理制度。在运营补贴方面,要从“补建设”向“补运营”逐步转变,从城市整体效益出发,对社会效益好的PPP项目给予适当补贴。补贴依据则是项目运营绩效。

而对于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而言,周侠认为,合作伙伴要信誉好、有实力且对智慧城市有深刻了解,并有成功的PPP范例。

关键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路线图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x 深耕大数据 同方谋划智慧城市路线图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深耕大数据 同方谋划智慧城市路线图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毛晶慧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08 13:07:20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长期、动态、复杂的过程,需要统筹全局、前瞻性考虑,同时也不能做成条块化、简单项目的堆叠,更应强调一体化融合应用。”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侠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共同规划,集成整合,落地实施,长效运维。

自IBM提出“智慧地球”,美国迪比克与其联手构建第一个智慧城市,韩国仁川市与美国思科携手构建绿化、资讯化无所不在的便捷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在国外风生水起,成为各国较量的核心竞争力。受国外影响,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这两年也是方兴未艾,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但同时,智慧城市也正面临着“信息孤岛”的羁绊。

城市的“真智慧”来源于大数据

“由于城市数据不够开放,智慧城市的功能也大打折扣。目前各地方对智慧城市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难免导致‘智慧城市’的盲目建设。 ”周侠对记者说。

针对智慧城市“不智慧”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周侠认为,城市的“真智慧”来源于大数据,成于对城市的一体化管理。“城市建设的‘真智慧’集中于数据层,只有让数据互联互通产生价值,通过分享信息,才能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一体化管理,才能使城市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周侠分析称,智慧城市的建设趋势不在于项目叠加,而在于顶层规划。政府应有至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做出长远规划,针对需求和问题,提出合理方案,致力于城市管理、城市产业、城市民生、然后逐级实施。

据记者了解,“智慧城市”是当下各地政府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关注的焦点。因投入大、过程动态、复杂,难免有人发问:“智慧城市为谁而建?”对此,在本届软博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前副部长杨学山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目前比较普遍的思路就是建立产业园,然后企业入驻,再通过大数据或智慧城市作为抓手促进产业发展。但是,实际去建的时候,智慧城市还是要为老百姓服务。”

杨学山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分成两大类:其一,公益类。非盈利类的,需要政府投资的;其二,盈利类的,如果政府预算不太够的情况下,可以和企业构建了一个多方共赢的运营模式,地方政府提供相配套的鼓励资金项目,企业提供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内容、范围、技术、后台产品,共同来打造,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共赢模式。

“智慧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远不断发展的过程,要规划先行,深化应用。 ”周侠分析称。

周侠说,同方“智慧城市”建设一直以“大数据成就智慧,泛集成助力建设”为理念,并推出“百城计划”,面向全国进行广泛覆盖。所谓百城不是签订一百个智慧城市的建设项目,而是与一百个城市进行战略合作,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目前已与多个地方合作,达成共识。北到新疆克拉玛依整合教育资源,南到广西钟山解决民生问题,东到杭州宁波解决医疗问题,西到重庆解决交通问题......周侠说,这是一种长效发展机制,未来几年,同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将贴近三、四线城市的发展需求,全部参与一百个城市的顶层规划设计,全方位创新智慧城市的路线图。

“PPP模式”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资金巨大,跨多个利益相关方,涉及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家庭等多元主体,而且其收益会更多地体现在长期社会效益中而不是短期经济效益。”周侠对记者说,所以必须找到健康长效的商业模式。“‘PPP模式’可以融合政府和社会资本两方面的需求。”

PPP即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一系列模式的统称。周侠解释说,PPP模式被看好的原因在于,政府与社会主体(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可使政府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投资风险减少。

“比如以前修高速公路用了民间资本,就给他们20年特许经营权作为补偿。”周侠用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例子解释了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政府可以借民间资本进行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再给它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

应该说,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的政府自建自营模式已经远不能满足投资需求,更多的资金需要由企业和融资机构去筹措,将市场机制引入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与其他建设项目不同,智慧城市建设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跨多个利益相关方。二是具有收益的长期性。三是价值具有隐性。智慧城市的收益集中体现在正向外部性和规模经济,这两点都是宏观的、深刻的、难量化的。相对于直接投资收益来看,更加隐性,不容易被投入方看到。”周侠说,因此,PPP作为众多投资运营方式之一,是解决智慧城市挑战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用好PPP模式?软博会与会专家建议,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PPP的应用要具有四大关键要素,即制度设计、运营补贴、合作伙伴、绩效考评。在制度设计方面,要从PPP运作的全流程做好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从确定投入方式、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运营补贴到提供公共服务的全流程,制定包括预算管理、政府采购、政府性债务管理以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方面的一系列合理制度。在运营补贴方面,要从“补建设”向“补运营”逐步转变,从城市整体效益出发,对社会效益好的PPP项目给予适当补贴。补贴依据则是项目运营绩效。

而对于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而言,周侠认为,合作伙伴要信誉好、有实力且对智慧城市有深刻了解,并有成功的PPP范例。

关键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路线图

本文摘自: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